淘客熙熙

主题:【周末经济观察】正常的中国社会 -- 陈经

共:💬205 🌺34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赞中国人的平等精神

      老婆爱看韩剧,这些破片子里常常有富豪和贫民的婚姻。里面富人的趾高气扬和穷人的诚惶诚恐让人印象深刻(虽然穷人还是用尽一切方法保证自己的尊严)。

      虽然能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但是看看身边的情况,顿时觉得在国内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大存在。大学的时候高干子弟和山区里的穷孩子之间不看不出尊卑的区别,同学间也不会因为穷富而另眼相看。工作之后也只觉得老板和员工之间有着上下级的关系但从来没有感觉到财富区别带来的压力。出国之后发现所谓的太子党和大家一样靠着奖学金节俭度日,一起找coupon,买deal。

      说到上不起学的学生,我就想起了我的一个同学。他来自湖南农村,家里很穷,是村里乡亲一起凑的路费来了我们学校,学费也是没有的。来校后四年学费全免,每年八千助学金和在校每月两百六的食堂补助。但是,他一直沉迷游戏,年年挂n科,我们都毕业走人的时候他大概还有三分之一多的学分需要重修。虽然是个例,但是在我们学校绝非仅此一例,我认得的延期毕业的四个学生中,有2个是全靠助学金一个是领贫困补助的。想起这个,总是有些莫名的感慨。

      • 家园 这两年分化倒是明显了

        我99-03年读大学,寝室里系里也有厅级干部家庭的子女,没架子,有见识,结善缘。穷人家孩子也有颓废的,富人家的也有混球的,都是少数。恰同学少年,还是以品性聚在一起。这几年了解些下一代大学生,风气比不上我们了。毕竟成长的环境不一样,他们从12岁长到20岁这几年,是整个社会越来越不公平那几年。

      • 家园 你们学校真好

        每年八千助学金和在校每月两百六的食堂补助

        给这么多,我以前在上海读书,一个学期的花费(包括伙食费)平均2000不到呢。你们学校真大方啊。

        • 家园 我们学校每月只有49, 够我吃一个礼拜

          而且下一届的学生没有这个待遇

        • 家园 我知道的时候也吓了一跳。。。

          快大四的时候才晓得的,之前还常常纳闷,这哥们穷的叮当响成绩这么差哪里来的整天网吧的钱。

          后来就开始注意学校给的补助的数额,虽然拿到的人都很忌讳提这个。我知道的最大单次补助是额外的一万一年,拿到的哥们除了家里穷,也是个一天打18个小时游戏的主。这个事情在他们系还大闹了一把,因为我们学校一等奖学金也才五千。

      • 家园 只是你自己的例子而已
        • 家园 我只是举例,没有结论也没有引申啊

          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和周遭的环境让我觉得中国的形势前所未有的好,呵呵。

    • 家园 认识一个湖南美女,学费不够只读了一年大学

      单亲家庭,人特漂亮有人想包养的那种.高中毕业后,打工一年挣学费,再读了一年,然后她想再打一年工再读,但是学校说学籍不给她保留了.现在只能读自考.

      南京一个下岗分流的阿姨,在招待所里一个月几百,但是小孩子在读高中,省吃俭用刚刚够.

      真正的穷人还是有,而且很多,只是平常不那么引人注意罢了.

      • 家园 这种阿姨我认识不少。。。

        如果下岗效益好一点的,就是每天打打麻将,乐呵呵的。

        如果效益不好没有钱的,就是摆个小摊,虽然辛苦,偶尔两句牢骚话,但不至于要造反(其实我相信乱起来肯定还是他们倒霉,起码就不会有人吃夜市的混沌了)

        我们家给外婆请的保姆,很让我感慨。现在的是四十多岁的一个下岗工人,就是彻底没钱的那种,干货特细心、仔细,对人也特别好;倒是之前的小年轻,压根没数,给外婆做的菜特别辣,问之干嘛搞这么辣给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吃,结果说我是湖南人,不辣我吃不下饭,一句话把我们家气个半死。

        我其实也觉得社会没有那么大的分裂,特别是上了些年纪的又不是刁民,人挺好的。倒是不读书的那些农村的年轻人,很头疼,也不是读不起,就是不读。

        顺便说一句,长沙那个写博客的摩的司机,骂土共、既得利益集团、长沙领导骂的震天,不照样是有时间就想着法子赚钱?呵呵

    • 家园 下岗工人,上不起学的大学生,民工

      妓女,黑矿主,地产奸商。

      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期内,这些人都会存在,只是具体面目不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