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煮酒话古人之十五刘裕(一.千古江山) -- 沉睡的天空

共:💬12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那三个师的番号

                        那三个被消灭师的番号的确曾经被蒋撤销,后来恢复的那个是多次讨价还价的结果(张要求恢复所有三个师的番号,蒋则只答应恢复一个),蒋对此耿耿于怀,指示下面对此尽量拖延、敷衍,因此这个师的恢复始终很慢。民国文史资料对此有相关的资料。

                      • 家园 张学良讲民族大义我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我有以下看法:

                        一。东北局势的发展,应该和张除去了杨、常有关,杨、常二人善于外交折冲,而张过于急躁,当然这里有杨、常跋扈和张急于立威的因素。杨、常二人既死,张身边就没有了这样的人才,以东北的复杂和张的年轻急躁,东北的事情就真得不好说了。

                        二。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应该和张大举入关而导致的东北空虚有关。虽然日本侵华是既定国策,但是如果有足够实力来震慑,还是有可能设法宽缓的。但是张为了在中原大战中支持蒋而将东北军主力入关,自己身为一派军阀为了支持另一派军阀而丧失了自己的根据地,可谓不智。

                        三。张身为东北军主帅,理应首先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以维护己方的生存和发展为上,却居然相信蒋的能力和为人,处处为了维护蒋的利益而变相损害自己的利益和实力。

                        四。蒋在民国政府的主要目的和作为就是消藩,也就是消灭包括红军在内的各路军阀,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其实不仅是要消灭红军,也要消灭其它各路军阀。他为此使用各种手段,包括迹近流氓的绑票,无所不用之极。站在他这一方,自然会认为他是对的,但是站在其它军阀的角度来看,恐怕就难说了,至少很多军阀是明白蒋的用心的。军阀混战,此消彼长,很难说谁是正统。红军长征,很多时候受益于军阀之间的合纵连横。张不明白自己也是被消灭的对象,反而努力增强自己最大对手的实力,等到他自己发出“我张某人混得不值十万大洋了”这样的感叹而有所醒悟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五。蒋对张,始终是团结、利用、消灭的策略。纵观从东北易帜到东北集团的最后消亡,蒋的策略始终没有改变。张对此始终没有明确的认识,直到自己的势力彻底被蒋消灭。相比之下,阎锡山和李宗仁要比张强得多。

                        我觉得张学良个人品格还是不错的,但是作为代表了一个集团利益的政治家则是不称职的,他的各种错误使得曾经相当强大的东北集团最彻底地消亡了,甚至比反复无常的冯玉祥势力还要迅速和彻底。如果给与封建谥号的话,可以是后主、“惠皇帝”。

                        • 家园 张在那些军阀中或许比较天真一些

                          不过要说,“处处为了维护蒋的利益而变相损害自己的利益和实力”就有些过头了。

                          实际上,东北易帜和中原大战,就其本身来说,在不依附日本的前提下,东北方面都可以说得到了最大的利益。当然中原大战东北军入关,与918事变有间接关系我也承认,但这是事后诸葛亮。

                          东北军入关,并非全为蒋考虑,奉张历来就对关内有野心。张氏父子治下,奉军曾四次入关(中原大战是最后一次),就是明证。国民军二次北伐,奉张被迫离开北京,也是很凄凉的,虽然后来日本的压迫反而使东北与南京接近。中原大战的机会,小张自然也希望能够重新染指平津。

                          杨,常二人,确实有能力,但并不见得他们不死,中原大战东北军就不会入关,918事变就不会发生。在东北势力集团中,真正主张“保境安民”,不理关内事的,是张作相等保守的老人,而杨宇霆等,在奉张以前的多次入关时就是极力主战的。 杨,常健在,其外交能力,未能阻止皇姑屯事件的发生,我的看法,也无法阻止918事变的发生。

                          而张当时相信蒋的能力,我觉得也基本上没有什么错,以他当时的立场,不可能去相信中共,何况东北与苏俄有世仇,因中东铁路问题,外蒙问题,其矛盾与敌视不在日本之下。在918事变以前,恐怕东北与日本的关系较之苏联,还要亲近一些。

                          以东北的实力,确实没有能力同时对抗两个强邻。寄希望于蒋和中国的统一强大,似乎没有什么大错。

                          如果说张可能对蒋削番的企图,比起其他人来说,相对要不那么敏感一些,那也是因为他比其他人承受了更多的外部压力,危机感更强烈一些,更能体会到“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原因吧。 

                          军阀混战争天下,本无正统之分,不过在当时的各势力集团中,蒋的集团,确实是在总体上比较进步一些,拥有比较近代化的思想纲领的军事政治集团。 何况中国要统一强大,尤其要对抗外敌,谋求军事政治上的统一,似乎向来就是受到历史的肯定的,不知道为什么轮到蒋的头上就不对了。

                      • 家园 我记得中原大战张参战时蒋已经居于上风。

                        好像在蒋介石占领济南后张才下决心拥蒋。

                        当然张还是帮了蒋的大忙,但在战事胶着时好像还是基本中立的。

                        • 家园 如果你仔细看, 张学良的态度不言可喻

                          东北集团内部是有分歧的,张本人一直是倾向蒋的。

                          而且张是早就给了蒋明确的承诺,攻下济南他就出兵,

                          这至少给了蒋明确的方向。但对另外一方从来没有这

                          样的承诺。其他行动上的支持还有:

                          (一)东北兵工厂批售武器予蒋

                          (二)王家桢、胡若愚就南京国民政府职

                          (三)考虑就南京国府所委派副司令职

                          (四)李韫珩部五十三师登陆青岛得到张部海军沈鸿烈协助

                          蒋介石得知李部完全登陆时,于《日记》上云:

                          到青岛部队已完全上陆,集中胶州;兵力虽只一师,而青岛为奉天海军所在地,我陆军得以上陆,在逆方观之,必疑奉天方面已加入我战线矣!且青岛可以上陆,则天津亦可以上陆,阎锡山之后方动摇矣。奉军虽未加入作战,而于我之政略战略,皆占先一着矣。(注:《困勉记》,《蒋档?文物图书》,1930年8月3日。)蒋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而奉张协助李部登陆青岛,亦影响宁蒋和晋阎势力之消长,故张学良的态度已不言可喻矣!

                          更详细的可看下文: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 家园 民国以前俺与老兵兄经常吻合

                      民国以后俺与老兵兄差之千里,呵呵,有趣。不过在此不说了。不知道阿康在哪里?

        • 家园 其实司马炎开始时是个很不错的皇帝,有点类似杨坚

          人老了有时尽干糊涂事,这里也有个老兵。

    • 家园 【原创】煮酒话古人之十五刘裕 (二 英雄出身自寒门)

      公元363年,东晋哀帝兴宁元年,刘裕出身在京口(今镇江)。他的祖籍是徐州彭城,即那位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当年传说上天会让西楚霸王项羽转世,大家认为是冉闵,但是要说刘裕也未尝不可。当然,刘裕和项羽的关系还不如和项羽的死对头刘邦那样密切。

      或许是两汉过于辉煌的关系,那时反正是姓刘的总能和刘邦这位老祖宗扯上关系,于是真正光复汉室的刘秀说自己是汉室宗亲,三分天下的刘备也说自己是汉室宗亲,这位日后成为一朝之主的刘裕也说自己是汉室宗亲。

      不过,他的汉室宗亲可就比较远了,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怎么也能算是刘邦直系子孙,而刘裕的祖先是楚元王刘交,乃刘邦之弟,虽然也是汉室宗亲,但是却是旁系的旁系。而且此时已经不是汉朝末年了,而是东晋了,他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却不能为他得来半边好处,他的汉室宗亲的身份,只能作为谈资罢了。其实硬要说的话,那位匈奴人刘渊也称自己是汉室宗亲,还建立了汉国呢。或许也是因为这样,刘裕没有以重建汉室,而是取了一个暧昧的“宋”作为自己的朝代称号吧。

      那是后话了,公元363年,我们这位日后的帝王还刚出生,面临随时会夭折的危险。

      大凡帝王出生,大家都会给什么吉兆,比较梦见吞红日啊,龙风下凡啦,总之是很特别的事,那刘裕出生有什么吉兆呢?可惜,假如真有这个吉兆,我们也无从得知了,因为刘裕的娘亲赵氏已经在刘裕出生后便已经死去了。

      刘裕的家境并不是很好,生父刘翘只是做一个无油水的小吏,安葬妻子便要花去一大批钱,而抚养婴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古代人还没有象现代这样用奶粉喂养的习惯和条件,只能用母乳喂养,而这样就要请奶水足的女子做奶妈,可是这样是要花钱的,古代小说里说到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抱着孩子四处求人,吃百家奶,而且大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刘翘估计也没这样的时间和脸皮,何况想到这孩子克死了妻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就准备抛弃刘裕。

      要是按照古代演义的说法,这刘裕被抛弃后一定是被哪位达官贵人的下人拣到,带回去,然后这达官贵人家里又无小孩,便当做亲生孩子养,长大之后继承家业,日后与亲生父亲相认,那是喜剧,与亲生父亲反目成仇,那是悲剧,与亲生妹妹相爱,那是雷雨了。要是按照西方历史的写法,刘裕会被狼收养,最后成为一个英雄,建立起一个叫罗马的国度。要是按照武侠小说的写法,那刘裕会被哪个和尚道士收养,或者是深山中的高人,长大学成一身武艺,日后发觉自己的身世扑朔迷离,原来自己是某个……

      打住打住,刘裕的身世还没这么戏剧性,在千钧一发之际,他被自己的族中叔叔刘万和叔母杜氏所救,杜氏做他的奶妈,并且寄住在他家中。作为一个叔母和奶妈,杜氏对他极好,甚至为了他,连自己的次子刘怀敬的奶也顾不得喂,据说之后刘怀敬智力有点问题,便是因为断奶太早的关系,刘裕日后对刘怀敬一家也甚是照顾,恩宠有加,也是为了报这一恩情吧。不过假如要说是杜氏看出刘裕日后的成就,那也夸张了些,当年刘备被刘元起看重,那是因为刘备已经成年,显出一定潜质。要说杜氏能看出婴儿的刘裕有帝王之相,也不可思议了些。杜氏这样做,完全是一种同情吧。

      刘裕在叔母家两年,才回到家,然后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说,茁壮的成长着。成为一个“雄杰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不事廉隅小节”的奇男子了。

      不过这位奇男子可没什么好风评,此时刘裕的生父刘翘已经病逝,他续娶的妻子,也便是刘裕的后母萧氏独自抚养刘裕和他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刘裕对待继母很是孝敬,只是他的职业不是很好,以卖履为生,这和他的前辈,刘备到是很象。说起来也奇怪,当时刘家并不是没有人才,刘备那时刘表刘璋的个人条件都比刘备要好得多,而刘裕时期也有刘牢之这位北府名将。但是却总是刘备刘裕这样出身贫寒成就一番伟业。

      不过说起来,刘家最出名的四位君主,刘邦刘秀刘备刘裕,年轻时都没什么好习惯,刘邦被自己的父亲看不起,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刘秀年轻时喜欢包庇收留不法分子,显然就是地方一霸,刘备虽然还求求学,也喜欢拉帮结伙,做个小混混,看他打督邮的那脾气,火气还停旺,到了刘裕这代,也没什么改进,也是不爱读书,游手好闲的紧,而且更进一步,还有爱赌博的超级坏习惯。甚至因为欠钱,还被人绑起来打,要不是好友王谧帮他还债,我们在史书上也只能见到一位姓刘名裕的赌徒因为欠钱不还而被活活打死,以此告诫世人的例子了。当然,这个例子只会出现在一些笔记中,不会出现在帝王本纪里了。

      刘裕日后有没有改掉这坏习惯,不得而知,不过看他日后作战用兵,甚是行险大胆,而且每每成功,不知是不是赌博练出来的,不过他的将才可比他的赌才厉害的多了。

      其实刘裕不但爱赌博,还喜欢吹牛,一次在竹林寺,众僧说他有龙光在身,还有射箭伤蛇,传为王者的传说,这和他前辈刘邦那个斩白蛇的故事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估计是刘裕书读的少,编故事也不圆,不过刘裕成事后,这些故事便堂而皇之的进入正史了。

      我们还是把眼光再放到整个天下吧,此时的西方,罗马帝国的首都已经迁移到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很快就要分裂成东西两边,罗马城不久将被蛮族攻克,东方的中国,北方前秦帝国就象那个传说中的大秦帝国一样蒸蒸日上,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王猛辅佐在仁和的蛮族君王苻坚身边,一统北方后逝去,而此时的苻坚正在事业高峰期,中原、塞北、西域、辽东、巴蜀,汉晋原有的疆域已经大部在其手,只有南边的东晋,还是守着汉人正统的名号,实在是他的眼中钉。

      然而这个眼中钉又实在太难啃,东晋政权虽然偏安,但是还算得人心,而且也出了几个将才,当时的汉人也极为善战,苻坚按压不住一统天下的野心,终于不顾劝阻,率领百万大军南下,然而,淝水一战,东晋士族中那位白面书生一般的名将谢玄,大败苻坚,前秦帝国内部的矛盾集体大爆发,转眼间,那个一统北方的大帝国便土崩瓦解了。而东晋也无力北进。天才名将谢玄不久便染病逝去。

      再回到刘裕那,淝水之战时刘裕才21岁,历史上没有记载他参与了这次百年罕见的大战役。事实上,此时的他还没有参军,或许是淝水之战北府军的骁勇引发了他的豪心吧,或许是想出头,他准备参军。

      东晋时期还没有科举制度,当官主要途径是推荐,而且实权大官职大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象刘裕这样没有背景,家世背景贫寒的平民充其量象他父亲那样做个小吏,或许命运好还可以做一任地方官,但是要做大官是不可能的。

      不过两晋承袭汉制,军功受封赏极多,一般平民要成就事业,最好的办法也只有参军一途。当时并没有后世那样“好男不当兵。”的习惯,虽然一般平民大都以务农为生,但是对参军也没有什么歧视,朝廷也不会在小兵脸上刻字,尤其晋朝兵制此时已经由府兵制度向募兵制度发展,赫赫有名的北府军,也是以招募北方流民组成的。

      但是,参军易,要成就伟业难,晋朝士族势力强大,掌握实权的大都是世家大族,象恒温,谢玄,都是出自名门望族,才能掌握实权,象刘裕这样的寒人,要成就伟业,掌握大权,并不容易。

      不过,这也是唯一的路了,刘裕参军,或许是自身条件不错,他就任冠军将军孙无终司马,开始了他的辉煌的军旅生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煮酒话古人之十五刘裕(三 醉里挑灯看剑)

        说到刘裕参军,就不能不说到刘裕参加的北府军。东晋后期,以两大军系为主,其一便是桓温手创的荆扬强兵,这是桓温当年西征北伐的主力,虽然最后一次北伐中损失颇多,但是元气未伤,日后经桓冲桓玄两代经营,其实力相当可观,乃是东晋西线主力,不过朝廷对桓家是又恨又怕。为什么?当年桓温可是明着要篡位的,只靠谢安那个拖延战术还有晋帝哭鼻子才混过去,之后桓冲虽然对朝廷还算忠心,但是朝廷对控制在桓家的荆扬强兵可是不放心了。

        不能依靠荆扬强兵,那只有建立自己的武装,那便是晋末的第一强兵北府军了。这北府军是谢玄为了抵御前秦,招募北方流民建立起来的军队,这军队建立之后屡立奇功,淝水一战中更是名满天下。北府军本营便在刘裕出生的江口,而且又名声赫赫,要投军自然要投北府军了。

        起初刘裕在老将孙无终手下做事,此时北府军的创建者谢玄已死,军中由王恭主事。但是在公元398年,青兖二州刺史王恭,广州刺史桓玄,南郡相杨?缙冢?豫州的庾楷对朝廷司马道子不满,起兵反抗,而因刘牢之叛之,王恭被俘而杀。刘牢之代王恭掌握了北府军大权。而其他三镇和朝廷达成协议退兵。在这里,刘裕应该随军,但是并没有他作战的史料记录留下,我们再次看到他,是孙恩之乱。

        东晋政局败坏,这使得其他人便有了谋逆之心,此次到不是因为其他强镇作祟,也不是朝中权臣篡位,更不是北方胡族南下,而是那个自东汉以来一直流传的五斗米道。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大家都知道是太平道所策动的,其实在同时,还有一个五斗米道,创始人乃蜀中张道陵,虽然他和太平道同属道教,但是不属于一个系统,在黄巾起义中并没起兵作乱,日后教主张鲁还占据汉中做起一方诸侯来,日后张鲁投降,但是这五斗米道却在各地发展起来,东晋也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士族如王羲之便是信徒,和当年张角一样,五斗米道的教主孙泰(他同时也是朝廷官员)也起了反心,却被司马道子所杀,不过他侄子孙恩却逃了出去,做起了海盗,等到三吴之地因为朝廷“乐属”(简单的说就是要佃户再去做兵户)不满生乱,他便上岸聚众造反。短短时间,便纠集数十万之众,他上表要求朝廷杀司马道子和其子司马道显,大有攻入建康之势。此时是公元399年。隆安三年。

        (说件比较搞笑的事,王羲之信道,不过也害了他儿子王凝之也信道,而且信的太深,孙恩这道教头头造反居然说可以用道术克制,也真是忘记了对方的身份,之后事败逃走被杀,还好他妻子谢安的侄女谢道蕴组织家丁抵抗,被孙恩欣赏才免于全家遭殃)

        朝廷自然不会听他的,下令谢琰和刘牢之前去围剿,刘裕此时被编属为刘牢之的参府军事,随军从征,也就是这次出征,使他出人头地,成为一代名将。

        此次出征的开始就来了一个传奇事件,我们先看看史书上的记载吧。“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馀人。”

        历史上有很多武将被人称之为“万人敌”,“千人斩”,但是大都指这些武将骁勇善战,并不是真的说他们能打一万人一千人,其实一般也就几十人而已,否则的话,也不用花钱养军队了,找几个这样的超人足以。不过还真让我们在史书上看到了一个,南史有后人作伪夸大事实之嫌,信誉不高,不过司马光为人极是认真,他编著的资治通鉴也通篇引用了此段,难道真有千人敌的存在?

        敌人人数众多这应该是个事实,否则也不至于跟随的人都战死了,不过这其中一定有某些因素存在,孙恩的教徒有三个特点,一个是大部分人是乌合之众,没受过正规训练,第二个是因为宗教的信念,战力很强,第三个就是十分迷信。

        战力强这点在刘裕身边的人都战死这点中已经表现出来,而另二点我想就可能是刘裕以一敌千的关键,史书上说的“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这格杀的几人可能是敌人的头头,或者是最善战的几人,杀了他们一来有威慑敌人的作用,二来杀了头头,组织指挥上就有一点的混乱,这点连组织严密的军队也不能避免,何况是乌合之众。再就是十分迷信,迷信一方面可以造成极强的战力,一方面会使得战力崩溃,刘裕的英武和某些具体细节可能使众人产生此人是什么天神转世的想法,人不和神斗,这般才造成独驱数千人的场面吧。

        当然,刘裕的英武和智慧在此起了关键,要是别人,只怕早死或逃命了吧,刘裕此人,自小便喜欢赌博,赌性极重,其实不单这次,日后无数次以少战多,他都行险过关。这次独驱数千人最大的益处不是造成了这种奇观,而是这种奇观让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看到,并叹而观之,对刘裕甚是佩服,两人成为莫逆之交,而刘敬宣的器重使得刘牢之对他也刮目相看,(说起来刘牢之祖籍和刘裕一样都是彭城,又是同姓,不知是不是一家,不过刘裕在某些方面很象刘牢之。)何况这次‘战千人”已经使他的军中名声大噪了。

        有了刘裕这样的虎将,北府军自然如虎添翼,东晋第一强军对付那些乌合之众还不是小菜一碟,不久,孙恩就逃回去做海盗了,江东形势得以缓解。

        不过,此时出了另一件事,使得形势逆转,这便是谢琰之死,说起东晋士族,我们便想起王谢两家,其实说是看门第,但是没有能力和功劳,这门第再高又有何用,王家对建立东晋有莫大功劳,王导几朝宰相,一度有“王马共天下”之说,可惜王敦叛乱,王家受其牵连,备受猜忌,而且王家后世出书法家多,这政治家军事家少,也许是基因突变吧,而谢家谢安一代名相,谢玄天才儒将,淝水之战使他们的名望升到了最高点,可惜之后谢安谢玄先后去世,这谢琰是谢安之子,当年和谢玄在淝水立下赫赫战功,是谢家现在唯一的将才,在之后几年战功也颇为显赫,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再领大军,但是一直被视为朝廷和士族的顶柱,三吴平叛后朝廷令他驻守,假如一直这样下去,他继父亲成为朝廷或兵权执掌者也不是没有可能,至少他在,说明士族和朝廷还有实力,各镇造反也要盘算盘算,但是建安四年,公元400年,孙恩卷土重来,谢琰被部下张猛所杀,朝廷已经无可用之人,只好再调北府军围剿。

        本来朝廷用谢琰这一谢家人淝水名将牵制北府军,再用北府军牵制荆扬,现在谢琰已死,朝廷只有寄希望北府军的忠心了,可惜刘牢之却不是忠心之人,此是后话了。

        北府军再次围剿,便是刘裕立功的大好时机了,也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怎么,刘裕每每要以少战多,在句章如此,在海盐也如此。不过他总是屡立奇功,这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北府军这一正规军比孙恩的乌合之众要厉害的多,又占守城之利,另一方面也是刘裕的每每的奇计。

        如在海盗时,“恩北出海盐,高祖追而翼之,筑城于海盐故治。贼日来攻城,城内兵力甚弱,高祖乃选敢死之士数百人,咸脱甲胄,执短兵,并鼓噪而出。贼震惧夺气,因其惧而奔之,并弃甲散走,斩其大帅姚盛。虽连战克胜,然众寡不敌,高祖独深虑之。一夜,偃旗匿众,若已遁者。明晨开门,使羸疾数人登城。贼遥问刘讳所在,曰:“夜已走矣。”贼信之,乃率众大上。高祖乘其懈怠,奋击,大破之。”(《宋史 武帝本纪》)

        这两次出击都是趁敌不备,使敌人不明真相,偷袭得手,我们现在看自然觉得这计很简单,其实要孙恩也不是傻子,要骗过他谈何容易,刘裕必下了不少功夫迷惑之,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行险要胆子大,象诸葛亮那样谨慎的只会偶尔为之,这刘裕可是赌徒出生,不怕行险。这不,过了几天,他又来了一次,只是这次是野战了。

        追击时,海盐令鲍陋派儿子嗣之带吴兵一千助战,这吴兵比团练好不了多少,比孙恩的兵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何况人数也少,刘裕便劝其带吴兵在后面,这也是一番好意,无奈这好心被当作驴肝肺,他因为这样做是想独占胜利果实,(孙恩抢了不少金银财宝。)不同意。刘裕只好设点伏兵多搞点旗鼓,等开战的时候搞出点响动,古代一般多少军有多少旗鼓,是固定的,这样一搞,先吓退孙恩军队,不过这退是主动退兵,不是溃败,还有战立,那位嗣之老兄急不可待追上去,自然全军覆没,自己也完了,而且这前军溃败,自然冲乱后军。(虽然要不为什么中国这么重视先锋呢。)刘裕只好且战且退,不过这样也是伤亡很大,眼看就要象上次那样全军覆没自己单挑了。他又来一招狠的,不是已经退到原来虚张旗鼓的伏兵处了吗?他要大家停下来,说大家休息休息,空闲的还可以去收拾收拾,看看别人身上有什么好衣服,好拿回去做旗帜,或者拿当铺卖。这习惯军队常有,不过一般是战胜了拿战利品的时候,这次退兵还这样做,把追兵吓了一跳。

        这也是被刘裕前面几次搞的退兵再攻吓怕了,换个新手也难说,追兵就想先看看动静,是不是又有埋伏,而此时刘裕又出来叫阵了,他是赌博老手,这赌博出老千的时候就要求脸不红心不跳,眼皮也不眨,这次虚假叫阵也把别人给骗过了,(说起来刘裕赌博可是老输,骗人到是老赢。)主动退兵。这可比三国演义的片段还神了几分。不过其中凶险可不是我们看书的人这般简单轻松,双方一定几番试探,心理变化也很大了。

        刘裕对这个孙恩实在是个克星,之后不满千人而且兼程疲惫的刘裕军队在丹徒居然还是大败孙恩,后来刘裕水陆追击孙恩,硬是把他赶回海上,元兴元年,孙恩再回来时,刘裕到是不在,却被辛景打败,他投海自尽,不过他妹夫卢循继续游斗,日后给刘裕造成极大麻烦,这是后话了。

        在平叛孙恩之乱中,刘裕屡战屡胜,已经成为北府军新兴的名将,其威名已仅次于刘牢之,积功为建武将军。众人已经把他看作常胜将军,不过更应该重视的是,他对军纪的控制。

        古代军队军纪很差,不单是贼军,就是官兵也常常作乱,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当兵是很危险的事,今日不知明日事,军人心理压力很大,需要调节发泄,假如朝廷赏赐好,那还好说,拿着钱财去花天酒地便是。但是朝廷大多时候甚是吝啬。(大方的也有,不过那些皇帝都被称为败家子)大乱的时候朝廷更是无钱赏赐,只好放纵士兵抢掠,(唐朝安史之乱解回纥兵收复长安答应回纥兵搜刮长安,要不是郭子仪和文武百官求情,这长安城的城墙都要被挖了去。)其实兵士也大都是穷人,这当兵是吃年青饭的,不可能一直做下去,这军饷又有多少呢?以前也没养老保险,所以我们常看到每每作战,便有丢弃衣帛财物,骗敌军来抢的计策,而且率试不爽,要是敌军衣物不愁,谁会去抢这些呢!(不过这也没法,英国入侵印度中国,抢掠烧杀也不见少,连现在发达国家士兵也有抢掠的。)这北府军是募兵而来,等于是官府建立的变相雇佣军,这军纪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初刘牢之输给慕容垂便是中了丢弃钱物骗北府军来抢的老招数。在老家一带,都认识的,不好意思抢,到了三吴异乡,那就乱来了。北府军在三吴,军纪实在糟糕,所以孙恩每每回来还能召集大众。不过刘裕在此中表现甚好,总是约束士兵不得肆意抢掠,在外风评很好,世间崇仰的名将一是要作战厉害,二是要爱护民众,这第一条很多人做得到,但是这第二条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岳飞便做到了,所以我们称他为英雄,一直崇仰。(不单是因为他的战绩,而是因为他军队的军纪。)刘裕此时的表现也甚佳,假如日后他不是篡位,我们也会当他做岳飞一样的名将崇拜吧,现在只是称他为一代帝王了。

        不过,此时的刘裕还是一个初露头角的建武将军,而且这东晋朝中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千人斩。刘裕厉害

          关于王凝之,好像是间谍写过一篇,也很有趣

        • 家园 【原创】煮酒话古人之十五刘裕(四 山雨欲来风满楼)

          刘裕在平叛孙恩之乱中立下了战功,成为政坛的新星,但是他目前还只是北府军的一员勇将,先别说他上头还有刘牢之,桓玄,司马元显一干人,便是北府军中,刘敬宣作为刘牢之之子,其地位也不亚于他,何况还有一干老将呢。假如按正常的情况发展下去,他的地位很可能就象日后他麾下的王镇恶,檀道济等人,作为一员名将而终老吧。然而,此时的东晋政坛风云突变,这一变化将彻底的改变他的人生。

          带来这巨变的便是当年北伐名将桓温之子桓玄。因为桓温屡次挑衅朝廷,有篡位之心,朝廷对他的儿子也颇为忌惮,一直不予以重用,二十三岁时才拜为太子洗马,而且确实正如朝廷所料,桓玄确实极居野心,在任义兴太守之时,他一日登高感叹:“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然后弃官而去,之后他依靠桓家多年积累的实力,在藩镇与中央的对抗,藩镇之间的火并中,借口平叛孙恩之乱,这几次事件中他逐渐壮大,等到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他已经成为东晋第一强镇,其实力已经隐然驾凌于朝廷之上。这必然引起朝廷猜疑,朝中主事的司马元显下令讨伐桓玄,不甘坐以待毙的桓玄反之讨伐司马元显。因为朝廷中司马元显畏战,能与桓玄对抗的实际上只有北府军,这样刘牢之的态度成了关键。

          后世称刘牢之为一人三反,这第一反便是指他当年反上司王恭投靠司马元显,那一反使得刘牢之由北府军一将而成为北府军统领。而这第二反便是指他这次反司马元显投靠桓玄。

          刘牢之此人,虽然确实为一名将,但是在政治斗争中确实是个庸手,古代人讲究信誉,甚恨朝秦暮楚的翻覆之人,所有事讲究一个名义,当年刘牢之的第一反,已经使得北府军诸将多有不满,不过毕竟王恭冒犯中央在先,刘牢之可称得上师出有名,但是这次反司马元显投靠桓玄实在太没道理了。

          据说刘牢之是考虑到不一定能战胜桓玄,即便战胜了由于其功劳过大也要受司马元显所压制,才投靠桓玄,而且他还设想假如先利用桓玄杀司马元显,再讨伐桓玄,成就最大的功劳。但是这几乎是不现实的。

          能不能战胜桓玄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战死沙场也比他之后的自杀好些,我们来看他认为受司马元显的压制。其实这这情况自他当初一反王恭便以决定了,本来最好的办法便是支持王恭入朝主政,再按照协议他自己接任王恭北府之权。这没有招惹反名,也能得到现在的位置,但是他既然选择了反王恭,便只能一直支持司马元显了,除非司马元显动刀子到自己身上,那求自保反之还过得去。而且一旦平定桓玄之乱,北府军和刘牢之已经称雄天下,还需要担心面对桓玄还畏缩不敢前的司马元显吗?

          而支持桓玄,又有何用?支持桓玄,桓玄执掌朝政,最多也就是给予刘牢之目前的地位,何况更大的可能性是杀之。(司马元显畏惧你功劳大,桓玄就不畏惧吗?)何况你支持桓玄藩镇挑战中央这和你当年杀王恭的借口完全相背,这实在太过分了些。

          至于指望借刀杀人,那更不可行,借刀杀人,那是要借的巧,民国初年,段琪瑞借张勋驱逐黎元洪,然后自己驱逐张勋,请张勋来是黎元洪动的嘴,没段琪瑞的事,段琪瑞是再造共和的英雄,那才叫真正的借刀杀人。象刘牢之这样请桓玄进来的是你,再要自己把桓玄赶出去,这假如也算借刀杀人,那可是侮辱了这个计策。

          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刘裕,刘牢之外甥何无忌,刘牢之之子刘敬宣都劝过他,(之前杀王恭刘敬宣还是支持的。)但是他鬼迷心窍就是不听,也许当年杀王恭之时他已经昏头了吧。

          刘牢之不久向桓玄请降,桓玄入主建康,斩司马元显,掌握了大权,很快便下令削刘牢之兵权,此时刘牢之便想三反桓玄。但是此时大势已去,刘牢之也已经名誉扫地,众叛亲离,刘牢之心灰意冷,自尽而死。之后桓玄下令开棺斩首,暴尸于市。(据说桓玄对刘牢之杀死的王恭甚是景仰,所以对刘牢之深恨之。)之后在刘裕劝说下才复其官。

          为什么用大段的话叙述刘牢之呢?因为刘牢之对于刘裕是个很关键的人物,没有刘牢之的赏识,刘裕没办法出头,但是假如没有刘牢之这次的死,刘裕可能终其一生在刘牢之之下,至少不会象后来这么快升到独掌大权的位置,而且刘牢之出身战力都类似刘裕,但是刘裕却在各方面都要高于刘牢之,这一方面是两个本身素质的差距,也有刘牢之作为刘裕之鉴的缘故。站在别人之上总可以看的远些,刘裕之后在一生中一直以两人为鉴,一个是刘裕,而另一个便是此次事变的主角桓玄。

          再说桓玄执掌大权后,虽然逼死了刘牢之,但是对刘裕却颇为信用。一直对其加官晋爵,或许他认为刘裕与刘牢之资历尚浅,可以拉拢之吧。

          而刘裕对此怎么认为呢?这里有桓玄主掌朝政,刘牢之大势已去后,刘牢之外甥何无忌和刘裕交谈时刘裕说的一番话,或许能代表刘裕的态度。:“镇北去必不免,卿可随我还京口。桓玄必能守节北面,我当与卿事之。不然,与卿图之。今方是玄矫情任算之日,必将用我辈也。”

          刘裕对事情发展的认识的十分清楚,刘牢之的死已经不可避免,桓玄现在势大,假如他能够苛受本分,甘为晋臣,那在他下面做事也没什么,反正是为晋朝做事,和以前一样,何况就算想反他也没借口,但是假如桓玄篡位,那便是乱臣贼子,借口也有了,一定要反之了。

          当然,桓玄是不知道这番对话的,实际上,他本身对刘裕也是颇为忌惮,虽然在平叛卢循之变时对刘裕极为重用,但是对于这位新兴名将他还是有点担心,所以他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便是在称帝之前询问刘裕的态度,其实这一问也是很无聊,你这样问摆明是要刘裕同意,不同意就要对刘裕下手,那刘裕怎么可能说不同意,何况假如刘裕真是有野心之人,他必定说的是假话,假如刘裕是至诚君子,说反对你篡位,你就不篡位了吗?这种试探对付笨人还可以,对付刘裕这样的人实在不足。不过此处可看出桓玄对刘裕颇为忌惮,只是既然忌惮就不应该轻信于他。

          但是桓玄却对刘裕的话信以为真,不久便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楚。其实桓玄实在太过急躁,把篡位称帝想得过于简单,他认为大权在手便可为所欲为,但是他却不想自己本是依靠父望起家,虽然在荆杨一带打败诸多强手,但是没有北伐建功立业,在全国范围内声望地位还是不够稳固,当年他父亲桓温权力地位声望可比他高多了,北伐英雄,东晋权力以他最大,皇帝也被他逼的哭哭啼啼,谢王两家也只能靠拖延战术,也没能篡位成功。而地位还没父亲稳固的他却想篡位,这至少也要北伐几次显出实力象日后刘裕那样才可名正言顺一些,而他连北伐都未有过,却要篡位,也太过着急了些。

          其实桓玄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他也想依靠北伐成功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他对刘裕做的第二件事便可证明此点。

          称帝后不久,桓玄召刘裕入京,刘裕此人乃是名将,锋芒毕露,桓玄自己也看出来了,但是不单不警惕,反而称赞之,还是他妻子刘氏看出问题。(又是一个姓刘的,不过她可不帮同姓说话。)她觉得刘裕龙行虎步,不象甘于人下之人。便劝桓玄杀之。

          这相术之说虚无缥缈,但是一些人气质外露,很容易让人看出来其人性格,这刘氏便看出来了,这桓玄也看出来了,但是他却说,我以后北伐需要此人,等到平定北方再考虑如何对付吧。

          这里可以看出,桓玄对自己的将才没有信心,确实,观桓玄这生,其将略比刘裕,自己的父亲桓温,甚至刘毅都要差之许多。要是刘裕,他并不会指望某一个将才帮他打天下,因为他本身便是一流的将才。桓玄对自己的才能没有信心,导致他日后得知刘裕起兵才会惊慌失措。

          其次也可以看出,桓玄对北伐是一定要进行的,很可能就是派遣刘裕为将,这其实到是也没错,观中国一统天下的战役,都是派遣得力大将伐之,而不是自己亲自出动,日后成功的朱元璋北伐也是如此。问题便是朱元璋等人他们对下属的驾驭技术极高,下属也对君主忠心耿耿,而桓玄连刘裕的忠心也不能控制。

          其实桓玄并不应该做这一皇帝,其实象他叔父桓冲那样统领荆扬也不错,或者以丞相一职做一权臣,传与子孙,或者在他手中北伐,取得一统功业也可,但是他却急不可待的想做皇帝,这其中很大的问题是受了自己父亲当年差一步没登上皇座的阴影所影响吧。刘裕日后便吸取了他的教训。

          此时的刘裕其实早已筹备对桓玄的反击,此次入京颇冒风险,幸好桓玄心软,刘裕便借口旧伤离开京城,回到京口,筹备倒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煮酒话古人之十五刘裕(五.沙场点秋兵)

            刘裕回到京口,策划倒桓,他的倒桓计划是:刘毅去江北广陵,与刘道规,孟昶一起杀青州刺史桓弘,诸葛长民在豫州杀刺史刁逵,而刘迈,王元德等人在京城作为内应,而刘裕自己和何无忌等人在江口刺杀桓修。

            应该说,这个计划是相当冒险的,刘裕的人不多,在江口亲自率领的主力包括部曲也不过一百多人,以这一百多人造反,实在是太冒险了。万一刺杀不成功,就有被杀的危险,象豫州诸葛长民就行刺失败被擒。即便行刺成功,也有被占优势的官兵擒杀的危险。就好象在京口,桓修虽然被杀,但是其司马刁弘率兵来救,其人马远多于刘裕那几百号人,亏得刘裕用话唬住了刁弘,才免遭一劫,但是假如刁弘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攻打的话,那刘裕这次倒桓也是要成笑柄了。

            这次倒桓是相当冒风险的,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居然成功,这也是象刘裕这样的赌徒才会冒险吧,一般的慎重之士是想都不会想的。也许赌徒才适合这样做,象广陵主事的刘毅也是一赌徒。

            即便占领了江口和广陵,但是形势依然不利,诸葛长民在豫州失败,而在京城,刘迈出卖了计划,本来是想四处点火,群起响应,然后京城内应刺杀桓玄的,但是此番却要硬攻了,但是这样强攻对刘裕很为不利,刘裕起兵人数不多,向京城进发时才不到二千多人,而桓玄毕竟还是一朝之主,调集的兵力何止万人。但是这样的情况日后居然让刘裕入主京城,一方面是刘裕和下属都乃一世猛将。(日后刘裕南征北伐的诸将大都在这次起兵中亮相了。)一方面不能不说桓玄失策。

            桓玄篡位自然有他的本事,但是他的能力毕竟有限,举止失当,刘迈向他告密,先封他为侯,后又恨他蛇鼠两端,将他杀死,这已经有些乱了手脚了。而之后讨论如何迎击刘裕时,桓玄本人向集中大军以逸待劳,坚守以待刘裕自乱。而他的下属桓谦等人认为这样畏缩会使得刘裕气势大张,力主主动出击。最后桓玄同意桓谦的意见。

            其实这两种意见都有可取之处,只是关键要看实施的人,但是桓玄在此时表现优柔寡断,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日后兵败又怪责他人,实在非为将为君之道。

            他和臣下的对话可以看出这点,刘裕起病,他大为惊慌,臣下便劝慰他,刘裕兵少,成不了大事,但是他却说::“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担石之储,?蛊岩恢腊偻颍缓挝藜桑?刘牢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

            假如他是局外人,他们还可以说他有先见之明,能料后事,但是他却是当局之人,他明知刘裕,刘毅,何无忌三人乃是枭雄,为何不防之呢,刘裕要用之,那刘毅何无忌为何不防之呢,不杀也要放在身边看管,他什么都不做,指望他们不反你,而反了你之后却惊慌失措,须知身为主事者面对问题时不能惊慌失措,就算心里恐慌也不能表露出来。桓玄多谋而寡断,和汉末的袁绍到是很象。

            而刘裕就不同了,他最善于的便是置于死地而后生。江乘一战,面对优势敌军,他一马当先,战大将吴甫之,罗落桥一战,在檀凭之一部战败的情况下,他率部独力前进,斩敌将皇甫敷。

            刘裕当年以一敌千,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有老虎在前领头,那就算绵羊也要雄起,何况刘裕这下面的人也是一群虎狼呢,桓玄两仗且负,又集合兵力至覆舟山,达二万人,希望挡住刘裕,但是这里面也出了问题,他们希望以人数优势战胜刘裕,所以集兵时不及细想,召集了许多原北府军,北府军确实极有战力,问题是刘裕却是北府军第一勇将,要他们攻打自己敬畏十分的老上级,也太匪夷所思了。所以等刘裕突击时,这些士兵或者投降,或者反戈一击,桓军由此大乱。

            桓玄早无斗志,这次兵败,他就逃亡到自己的老家荆州去了,或许是早就准备好逃亡的准备了吧。君主本身都无斗志,还能指望属下有斗志吗?荆州即便是他的大本营,但是在拥有全国之力时对抗百人起家的刘裕却还战败,现在形势逆转,刘裕以全国之力讨伐你荆州一地,还不能胜之吗?可笑桓玄还想劝降刘裕,却被刘毅何无忌杀的大败。桓玄不久便死,桓氏余党抵抗一段时间终于覆灭,自桓温以来的一朝大族桓氏终于没落,而取而代之的便是刘裕。

            刘裕入京城,以主事倒桓之功,居功第一,司徒王谧(就是当年救济刘裕之人,在桓玄下面也颇得重用)推刘裕领扬州刺史,这是当年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等人都任的官职,代表着中央权力。但是刘裕在东晋末年的这段内乱中早已看出,中央只有名义上的权力,实际上的权力已经大空,只有掌握兵权才是最重要的,便推辞不就。王谧等人便推刘裕为使持节、都督扬徐?荚デ嗉接牟?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刘毅为青州刺史,何无忌为琅邪内史。)

            此时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还在桓玄手中,这只是百官推举而已,用句现代话来说,没经过法律程序。不过东晋末年中央权力已经不太顶用,虽然比不上汉末那样随便上个表就要做州牧,但是也差之不多。等到晋安帝复位,下诏刘裕进位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使持节、徐青二州刺史如故。(不久之后不久,改为都督荆、司等十六州诸军事,解青州,加领?贾荽淌贰#┱饪墒谴笕ㄔ谖樟恕?

            此次刘裕却是请辞,这是当时人的老毛病了,做做姿态,而且反正大权在手,那些什么空头衔也只是名义罢了,东晋朝廷已经离不开他了。果然皇帝先派百官劝说,再自己亲临,给足刘裕面子。

            不过刘裕这样做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他倒桓成功,成就巨大,但是毕竟自己出身低微,许多士族并不服他,象当年自己的恩人王谧也猜忌他要谋害自己逃离,还是自己亲身慰问才按下他心。假如自己一下子成就高位,定会引起很多人猜忌,何况这倒桓非一人之功,刘毅何无忌功劳不下于他,尤其刘毅对自己并不服气,要是自己利欲熏心,没有成就便急不可待做这高位,今日之桓玄,便是明日之自己。

            当然,谦让不等于要退让,他就算真有归隐之心,也是不可能的了,他半归隐的状态下还倒桓成功,无论谁上台,都不会放心他,无论他是否归隐,刘裕的命运只有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巩固地位的最好办法便是外王内圣,须知,这北方还有蜀中大片领土等着刘裕收复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煮酒话古人之十五刘裕(六 气吞万里如虎)

                义熙三年,王谧死,此番刘裕羽翼已丰,何况刘毅等人试图排挤刘裕,在刘穆之劝说下,刘裕入朝主政,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而原有两州不解,这下刘裕权臣之势已成。不过,问题也就来了。

                

                先是益州叛乱,刘裕派刘牢之之子刘敬宣出征,不克,再到义熙五年,南燕南下攻打东晋。

                

                说起南燕,就不能不说那个以美男子著称的慕容世家,其实对于慕容家族已经有很多介绍了,当年这慕容家族可称得上盛产美男子和名将,而且都是二合一产品,象击败冉闵的慕容恪,打败北伐的桓温,后来复兴燕国的慕容垂,都是难得一见的将才。问题这燕国除了出将才外,还同时出一种人,便是小人,而且这小人比将才多得多,还喜欢内讧。当年慕容垂便是被国内慕容评一干小人挤到前秦去的。好不容易等到淝水之战,混水摸鱼,把燕国恢复起来,又出了问题。这西边慕容冲和慕容垂不太对板,自己搞了个西燕,而且和慕容垂的后燕势如水火,这比仇人还象仇人。好不容易后燕把西燕打下来,一统慕容家族,又和原本是自己一族的北魏拓拔家族闹了别扭,而且你打赢就算了吧,自己内部不合,在参合陂输了精光,实在不行把老爷子慕容垂请出来,这慕容垂连气带病,外加出征太累,就挂了。(说起来慕容家族两位名将慕容恪,慕容垂这死得都不是时候,虽然慕容家的燕国一度称雄,但是不要说统一天下,连北方都没统一过。这慕容家还是没有这个命啊)这之后,慕容家的后燕就你打我,我打你。(这不用北魏打自己就先没了。)分裂出了几个小燕来,这南燕就是慕容德建立的。说起慕容德在后面几个慕容家的人还算好的,就是不会搞团结,据说还是因为被地震吓死的,唉,当年千军万马都不怕,却怕这地震,看来人老了是不行啊。

                

                慕容德死了,那和东晋打仗的自然不是慕容德,而是他的侄子慕容超,他这个侄子来得离奇,古代没什么身份证,DNA鉴定的,只好拿着一把金刀讨饭到慕容德这里认亲。(还好没因为肚子饿把金刀卖了。)不过管他呢,反正是侄子不是儿子,都是慕容家的,传给谁不是一样,问题是这慕容超爱好音乐,实在是个大问题。

                

                为什么说爱好音乐是大问题呢?因为他觉得自己宫廷乐师不足,而民间呢,都被他刮走了,他就打上了外国的主意,这好惹不惹就看上了东晋。

                

                说起来他叔叔在位时挺本分的,谁都不惹。大家也安稳,他一上来就为这事惹东晋。首先这名分就不对,打仗虽然是将利益在先,但是也要有个理由,自然,这理由好找,比如我要一统天下,我称帝你不许称帝啊,或者说我的民众肚子饿你们却不借粮给我啊,实在不行你就说上天叫我干的也行。他却是因为这乐师不足,这种理由实在无聊了点,想想假如布什说我们打伊拉克不是因为伊拉克支持恐怖主义而是因为我家石油公司要伊拉克的石油会怎么样。因为如此,这次攻打没有任何战略目的,抢了几千人就回去了。

                

                其实要是他早点时间打,东晋内乱时攻打,说不定就把东晋灭了,或者应一方邀请“调停”也好,偏偏乘东晋稳定下来打,实在不知死活。

                

                这东晋内部就开始讨论了,这东晋自当年刘牢之失败后就忙于内战,那北边一直乱哄哄的,也没去插手,而且这燕国不吉利啊,桓温刘牢之都是一世名将,却都惨败,还是不要去惹的好,何况西蜀还没解决呢,还是先解决西蜀吧,反正就是几千人而已。

                

                这刘裕不干了,本来就准备北伐的,你不来惹我我还要打你呢,何况你没事还来惹我,正好给我一个借口。反正那些反对的人掌握不了兵权,还是要听我的。刘裕开始了他第一次的北伐。

                

                刘裕先带领大军乘船到下邳。(假如喜欢看三国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在三国志里下邳也常出现。)这水路好啊,运载量大,这陆路因为道路限制运载量一直上不去,直到近代现代工具出现,但是还是比不过海轮。而当时南方的水军一直占据优势,可惜这北方水太少了。

                

                说几句闲话,刘裕到了下邳,再下船步行到琅邪,此时刘裕还是小心翼翼,到了一处便要筑城堡设防,一来为了防止燕军骚扰,二来也是见势头不对方便撤退的,毕竟亏本买卖还是不能做的。

                

                不过怕什么来什么,南燕那边大将公孙五楼向慕容超提议说:晋军来一定希望速战速决,我们不如坚壁清野,把麦子割了,把老百姓撤了,把房子烧了,来一个三光政策,这样晋军来了没粮吃,没人用,没房住,一定很辛苦,我们再死守死守大岘山,派人断他们的粮道,再找机会反击,一定成功。

                

                这计策确实狠,合当年桓温两次北伐苻健和慕容垂的计策为一体,实在是对付晋军的高明之处。确实,古代攻城战往往要打几月甚至几年,而粮食消耗却很厉害,东晋前几次北伐都是远道进攻,粮食都要从南方运来,而北方只要坚守外加清粮,断其粮道,晋军是无法支持下去的。刘裕也不会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所以一开始这般小心,也是试探慕容超。

                

                但是这慕容超却搭错了筋,他说,反正是远道而来,很疲惫了,我们干脆放他们进来,也不要坚壁清野害老百姓了,直接派铁骑冲垮他们得了。而他亲戚慕容镇说,要打也在大岘山外面打啊,这样输了我们还可以守着大岘山这个天险,而慕容超又不说话。

                

                慕容超小时贫苦,不想坚壁清野害老百姓,这样还可以理解。不过真要不害老百姓,也不要派兵去东晋抢乐师啊,何况反正不想害老百姓,那就不要放晋军进来啊,这慕容超要不是晋军的奸细,就是没见过打仗,想做个将军威风威风。

                

                他这样做,刘裕可开心了,本来众将都认为慕容超会坚壁清野,坚守大岘山,都劝刘裕不要轻易用兵,刘裕说:“我揣之熟矣。鲜卑贪,不及远计,进利克获,退惜粟苗。谓我孤军远入,不能持久,不过进据临朐,退守广固。我一得入岘,则人无退心,驱必死之众,向怀贰之虏,何忧不克!彼不能清野固守,为诸君保之。”

                

                这些话难免有大话之嫌,都是建立在慕容家贪,不会固守和坚壁清野的情况下的,但是这只是主观臆断,还需要南燕用行动支持,结果这慕容超果然很支持,什么都没做,让刘裕轻轻松松过了大岘山。

                

                过了之后,刘裕就说:“吾事济矣!”意思是说,这事成了,这南燕已经是我的了。

                

                确实如此,之后的野战南燕又何尝是刘裕的对手,假如是慕容垂在世带的骑兵或许还能和刘裕抵抗一二,但是现在慕容家已无人了。临朐一战,刘裕以四千战车对数万骑兵。(在正面对战中,战车对骑兵还是挺有效的,)再派兵偷袭燕军临朐,获得大胜。慕容超逃回广固坚守。其实军事上的战役已经基本结束,之后主要是政治上的事了。

                

                古代攻城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刘裕此行轻装前行,这攻城器械不多,面对广固,主要还是围城。不过此时正好消化胜利果实,北方汉人不少,平时没办法出头,现在看晋军大胜,外加晋军做政治工作,自然一个个出来,为晋军送粮送物献计。这也是拜慕容超没坚壁清野的福了,而其他南燕地方势力眼见大势,大都投降了。

                

                慕容超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名义上的宗主国后秦身上,连续派人出去求救兵,出去的到是都出去了,回来的几个象张纲都被刘裕抓住投降,正好做反面典型

                

                而后秦那边,得到消息,但是派不出兵,因为正和赫连勃勃打着呢,不过古代消息不灵通,他想吓吓刘裕,就派使者说我派了十万兵在洛阳,你不退兵我就干掉你。刘裕是吓大的,还听这种骗人的话,反正也正好找到借口,就说,等着吧,我把南燕解决了就去干掉你们后秦。之后果然兴第二次北伐灭了后秦。

                

                没了后援,南燕只好希望割地求和了,不过条件也低了些,只是称臣,割大岘山以南之地,献马千匹。他也不想想,刘裕已经打过这么远了,灭了南燕,什么都是他的,还希罕这些。(不过也看情况,假如桓温说不定就答应了,桓温心志不定,以未败为先,但求先扬名,当年在长安的大好机会却放弃,假如是他,说不定见好就收。)

                

                等到义熙六年二月,刘裕破广固,擒获慕容超,杀光慕容家满门,这慕容家朝三暮四,当年背叛苻坚,终于得到此报。

                

                刘裕灭南燕,乃是东晋历史上的第一大功,朝廷封赏无数,东晋上下欢喜无比,但是最大的危机就要来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