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尉迟恭的玄武门 (1) -- 史文恭

共:💬600 🌺31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尉迟恭的玄武门(7)

      一个人,无论是如何伟大的人,在他的危急时刻,总难免要显露出他本色中的软弱。二十七岁的秦王李世民,曾经是天下无双的名将,曾经是身披黄金甲,押着昔日的霸者王世充和窦建德凯旋回长安的天策上将军,但在此刻,他陷入了命运奉送的残酷的战栗之中。他所能指望的唯一的能够解脱他面临的生死威胁,进而达至九五之尊的解救之道是一条几乎剥夺他所有亲情也是违背他所有最基本人生准则的通道,这条通道的严酷,甚至能让他怀疑他所获得的,是否能抵消他所要失去的。----------但这一刻,尉迟恭用一个直接的办法来给李世民做出了选择。

      做为一个从枪林箭雨中幸存下来的军人,由于他的职业生涯过于险恶,以至于他们无法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因此只能考虑离他们最近又最合理的一步。对于尉迟恭而言,李世民的选择无论好坏,只有一个。因此,他非常直接地给出了他的忠告:“人情谁不爱其死!今众人以死奉王,乃天授也。祸机垂发,而王犹晏然不以为忧,大王纵自轻,如宗庙社稷何!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尉迟恭的发言虽然在理论上没有突破,但在压力上给了李世民一拳,他的意思是如果李世民你再不动手,那么连俺们这些部属要和你白白了。--------值得说明的是,尉迟恭的威胁并不像他所说的那么恐怖,因为显然无论尉迟恭现在是否能够成功逃亡,在将来的某一天,他和其他秦王的部属都会一一归案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对于逃亡者而言,是最为麻烦的。------但尉迟恭的威胁在此刻,对于李世民而言,却是最有震撼力的。因为尉迟恭从归顺之日起,就是李世民的警卫营营长,在多次把李世民从危境中解救之后,他在心理上,无疑成了李世民安全感的象征。而当尉迟恭提出这样的威胁时,他无疑将李世民最后的安全感也踏翻了,------因此,李世民不得不回过身来,面对尉迟恭的这一最后通牒,----而这时候,他的小舅子,长孙无忌,也乘机进言:"不从敬德之言,事今败矣。敬德等必不为王有,无忌亦当相随而去,不能复事大王矣!"世民曰:"吾所言亦未可全弃,公更图之。"敬德曰:"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且大王素所畜养勇士八百馀人,在外者今已入宫,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内外交困,别无选择。----当他的命运之车在进入夺嫡之战的轨道后,这个情景,其实迟早总要发生,在这一刻,纵然李世民怀着弑父的恐惧,也无可奈何。-------而恰在此刻,尉迟恭的人生开始了一个微妙而深远的改变。----他本是在李世民从刀口下救出的降将,因为自己的生命是对方赐予,而对李世民有一种敬畏的忠诚,在很多时候,尉迟恭几乎忘掉了他的主人是比他年轻十四岁的青年,而恪守着对主人牢固的忠诚。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征伐王世充的时候,两军对阵之时,李世民看到对方主将的马很漂亮,随口赞了马几句,结果尉迟恭立马就带了高甑生、梁建方三骑直入贼军,抓住敌将,拉了马回来, 这固然说明了尉迟恭的英武,但也可见他对李世民极端的忠诚。----然而,同样是尉迟恭,在这个时候,他居然用离开来要挟李世民,作为曾经极端忠诚的他,这样的要求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要力促李世民下定决心,而另一方面,曾经英明果断的秦王陛下此时变得犹豫而敏感,这让尉迟恭的心理起了微妙的变化,他的主人的软弱让尉迟恭曾经牢固的恭顺出现了一丝的动摇,尽管此刻,尉迟恭自己还未曾察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尉迟恭的玄武门(6)---外一篇B

      先贴一段资料,引自《资政通鉴》第191卷,“....会突厥郁射设将数万骑屯河南,入塞,围乌城,建成荐元吉代世民督诸军北征;上从之,命元吉督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救乌城。元吉请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府右三统军秦叔宝等与之偕行,简阅秦王帐下精锐之士以益元吉军。率更丞王晊密告世民曰:"太子语齐王:'今汝得秦王骁将精兵,拥数万之众,吾与秦王饯汝于昆明池,使壮士拉杀之于幕下,奏云暴卒,主上宜无不信。吾当使人进说,令授吾国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世民以咥言告长孙无忌等,无忌等劝世民先事图之。世民叹曰:"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夕,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敬德曰:"人情谁不爱其死!今众人以死奉王,乃天授也。祸机垂发,而王犹晏然不以为忧,大王纵自轻,如宗庙社稷何!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无忌曰:"不从敬德之言,事今败矣。敬德等必不为王有,无忌亦当相随而去,不能复事大王矣!"世民曰:"吾所言亦未可全弃,公更图之。"敬德曰:"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且大王素所畜养勇士八百馀人,在外者今已入宫,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

      从上面一段可以看出,太子建成准备在和李世民一起为出征的李元吉饯行时刺杀秦王,这一点似乎很突兀,因为,俺上篇已经提到了,太子建成已经优势在握,何必如此急于将秦王刺杀呢?为什么不能等到他接了李渊的班之后呢?----可能的原因有几个,一则,李建成认为此刻终于让李元吉掌握了李世民的“骁将精兵”,所以这是秦王最虚弱的时刻,必须乘机而除之。二则,我们看到,李建成同样对李元吉说“吾当使人进说,令授吾国事。”,也就是说,李建成不仅要除掉李世民,还想乘机夺取皇权,提早登基。---这说明李建成不仅对夺嫡之战的漫长都失去了耐心,连做太子都失去了耐心,所以不仅要结束这场斗争,并进而要登上皇位。或者,李建成自知他谋杀李世民的行径不可能被李渊相信和认可,所以索性就连皇位也逼过来。总之,原因就是李建成变得迫不及待。三则,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容易被忽略的人物,齐王李元吉。齐王李元吉是被李建成私许为“皇太弟”的人物,当然,从历史上讲,皇太弟能够得以正常登基的,非常罕见,况且还是“私许”的。所以,俺是比较怀疑李元吉是否会相信李建成给他许下的这个蛋糕,但历史记载,李元吉自己也对李建成抱有野心,“往者护军薛宝上齐王符箓云:‘元吉合成唐字。’齐王得之喜曰:‘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新唐书》列传第四。因此,李元吉可能也抱着黄雀在后的思路来和李建成结盟的。那么,在秦王最虚弱之际,他有没有可能唆使李建成提早动手,除掉李世民,进而为他的下一步做好铺垫呢?李元吉被刺杀时,才二十四岁,看起来,他更像是那么冲动的家伙,根据历史记载,他多次有刺杀李世民的提议,但都被李建成阻挠。---对于这一点,还有一个辅证,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李建成的谥号“隐”,按照谥法,“隐弗不成曰隐,”李元吉的谥号:“刺”,“不思忘爱曰刺,暴戾无亲曰刺。”-----这个谥号是李世民封的,从中可以看出,李世民对李元吉的评价要远差于李建成,这大概可以反面透露出李元吉在夺嫡之战中的表现要比李建成恶劣得多吧。

      但无论如何,上面的三个原因,从认定玄武门之变的诱因是来自太子方这一角度,俺并不感到非常有力。然而如果说,所有的这些都是李世民篡改史书的记录,栽赃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身上的,俺却不敢认同,一来,如果是篡改的话,李世民要做很大的一个系统工作,才能在史书上杜绝任何漏洞,这一点,近乎不可能。二来,也是最重要的是,从大方向上讲,他们之间的兄弟争斗必然会走到这一步的。所以,哪一方先动手,其实并不重要。-----------好吧,先把背景资料介绍到这里,下一篇,俺要回到自己的正题,尉迟恭的玄武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