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浅谈金融危机的溯源 -- 西瓜子

共:💬121 🌺74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英国人自己写的“大英帝国的衰败”

          貌似他认为19世纪后半期就到了顶峰,之后被和平主义自由主义以及“重文轻理”搞得衰弱了。另外你后头说的关于资本的那些,我觉得就是为啥资本主义在两百年内能够超越封建社会两千年的成就,而我国为啥可以在半个世纪内(还得把中间掐掉一段主义之争的时间)就如此发达:资本积累的加速度越来越快了。问题在於当地球上再也没有可供资本泄洪的国家的时候,会有什么下场?人类自相残杀把自己搞残,然后资本再进来建设?

          • 家园 中华帝国是不是也这样

            唐王朝到了顶峰极限,宋王朝比较'重文轻理',之后衰弱,崩溃.

            可见表面是文明,实质是力量的削弱导致不得不倡导'文治'.

            • 家园 黄仁宇有个解释

              他的观点是,当任何一个体系财政不能支持体系的运行的时候,系统就崩溃了。

              我们当然可以引申开来,不仅仅将探讨的角度限于财政,军事、政治等方面不足以支撑王朝时,帝国就崩溃了。呵呵。

            • 家园 古中国我不清楚

              但是我觉得英帝国的原因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逐渐不能提供高额利润,最后被资本抛弃。

              • 家园 【原创】浅谈金融危机的溯源(四)

                引言:英国佬的那一套过时了,“天命”抛弃了英国佬,选中了美国人。于是,全球资金,以及它代表的“信用”,以及支持这些资金和信用的实物资源,抛弃了英国的殖民地体系,投入了美国人的怀抱,这一切,如何发生的?

                正文:

                英国佬的殖民地为基础的生产模式是:殖民地提供原料——>宗主国生产——>产品返销殖民地——>获得收益,宗主国资本扩大——>控制更多殖民地——>扩大生产。

                这里面的问题主要有:

                1.殖民地是排他性的,其他国家的商品不能或者限制进入英国的殖民地。

                航海条例(Navigation Acts):是英国历史上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发展英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

                1381年理查二世颁布英国最早的航海条例,1485年和1540年又陆续订立。1651年,英国政府针对当时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各港口的渔业进出口货物以及英国国境沿海贸易的货物,完全由英国船只运送。

                这些规定排挤了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危及荷兰的海上利益,导致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被迫承认这一条例,并且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

                166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重申1651年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规定某些产品只能运送到英国和爱尔兰或英国其他殖民地。1665年爆发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战败,航海条例稍有放宽。

                1651年以后颁布的航海条例是为了垄断英国和殖民地的贸易,维持英国殖民地对英国的依赖,限制殖民地的经济发展。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航海条例。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到1849年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了。

                所以,制成品即使已经落后,也不愁卖不出去,于是英国人不再考虑改进技术、更新工业设备。这就导致英国工业装备、技术逐渐落后。如此下去,一旦先进装备的德国、美国工业直接挑战英国佬时,英国佬就毛爪了。

                (ps:不过挑战英国佬的是德国,不是美国,这是为啥?个人认为,个中原因,与两国国内市场大小有关:美国国内市场很大,可以等待时机,慢慢掀翻英国佬。这一点,反映到美国社会心态上,表现为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的孤立主义还很盛行;而德国人国土面积、人口所支持的市场太小,无法慢慢等待,只好拼死一搏了,错了,是1914年、1939年拼死搏。

                2.殖民地输出原料,输入制成品。但是比起制成品来,原料显然便宜很多,所以殖民地购买力很有限,作为市场,根本容纳不了多少制成品。所以经济危机非常频繁发作,在英国殖民地无法扩张后尤其如此。

                3.技术装备不行,产品就不行,更别说带领全球进入更高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了。

                俺可以抽象地说“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新的生产方式,于是托起了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国家/势力”,但是这些在中国教科书里面反复出现的陈词滥调,无疑让大家打哈欠。

                俺不妨说得更加明白点:英国人的模式不能带来更大的利润,于是,当能够带来更大利润的美国模式出现后,英国佬就被抛弃了。

                4.美国人打开了局面。他们发明了新的生产方式——即为我们现在天天喊的“全球化”模式。

                美国人机缘巧合,举起了“全球化”的大旗。“全球化”的进程,从1900年代初,美国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标志,“全球化”体系基本建成。

                过程曲折,多有反复,时间漫长,但是,至少眼下看来,框架已经基本成型了。

                这一体系,其设计思维俺试着描述如下:

                (1)美国人(依靠全球霸权)直接组织全球生产,安排全球分工。

                (2)全球资源(石油、金属等)统一定价,(在保证美国人利益的前提下)保证供应

                (3)美英当然从事金融业,为全球生产提供融资支持

                (4)欧美日从事技术研发、应用和企业管理

                (5)拥有丰富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此前,1970年代前是日本人;1970年代后是亚洲四小龙;2001年后是中国人):充当世界市场的“生产车间”

                这是一个接近完美的组合。通过这一体系,全球所有的可能参与生产的要素:资金、技术、劳动力、管理技术等等,都被美国人都组织起来了,其爆发出来的巨大的生产能力,是英国的殖民地模式不能带来的。

                全球所有可以参加的生产力要素,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了生产中来。于是在短期内,全球产品出现了极大丰富。这个“丰富”,甚至是10年前、20年前都不能比较的。

                如此,俺说米国被选作“先进生产力在人间的代表”,是“天命所归”,至少在目前,是当之无愧的。米国人自负为上帝选民,俺至少眼下,也不得不承认。

                5.先进生产力,代表着巨额回报,按照资本逐利本性,资本抛弃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及其建立的所有体系(包括苏联人和它的“经合会”体系),争相投入美国,支持美国的大业,是自然而然、大势所趋。

                6.不过话说回来,谁要是在美国领导的全球化生产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全球生产体系,导致“生产力”获得更大进步,谁就是下一任“先进生产力在人间的代表”,就会被全球资金、信用,以及资金和信用所代表的所有这个地球上的生产要素所追捧。

                此时,老美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有人说中国是下一任,大家不妨用这个标准来看下,中国是么?

                通宝推:leqian,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记得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19世纪末英国衰落的原因

                  当年考试要背,20多年后还能记住。

                  1 "设备陈旧老化"。我觉得其实这个不是太大的问题,总能更新得起。

                  2 "英国有巨大的海外殖民地。资本家把资金投到海外,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我觉得这点才是更加重要的。德国没有这个出口,所以银行对于本国制造业的投资才多,而且很多银行和工业企业合伙组织垄断机构,所以才在制造业上占了上风。

                  资本这个东西,是奔着利润最大化的地方去的。但是也是脱缰的野马。

                • 家园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体系也要随之改变。英国的体系就好象是国与国之间的奴隶制,对应的生产力是蒸汽机,煤,纺织业等。美国的体系好比是封建制,对应的生产力是内燃机,石油,电力,电报电话。那下一个体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会是类资本主义吗?(如果是,那么国与国之间的类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指导在哪里)对应的生产力是ICT,新能源,新交通手段?那现在的生产力足够催生出新的体系了吗?

                  世界将要面临重大变革,这是大家都看到的。而竞争者基本上是中美也是大家认可的。可是谁将胜出大家都不知道。未来无非三种结果:

                  1.中国问题太大,崩溃,甚至解体,美国收割中国利益,推出新技术,顺利完成新的产业革命,不但赤字磨平,还能搞垮所有对手,进而完成大业。

                  2.中国撑住了,结果就是美国撑不住。那么必然美国要收割其他国家,包括欧洲和日本的利益。但是那样对现有体系的打击极大,美国最终也是崩溃的结果。中国出头就指日可待。产业升级完成,取代西方成为高端产品供应者。内需启动,中国以自己的消费带动自己和世界经济。以更公平的方式进行贸易,大家比原有体系下还能多分点好处。中国提供资金技术帮世界落后国家建立工业,提高生活水平,融入中国为主的产业链和消化中国产品。

                  3.G2模式。这个模式无非是当年的美苏争霸的变种。长久不了,更不用说中国在取得体系内更多权利以后,甚至是平等的权利后,美国竞争得过中国吗?若是G2模式,那么几十年之内必然还得再闹一次,就好象一战之于二战。

                  一个秩序的变化,取决于上下两方面,谁能取得下层国家的广泛支持,就能取得有利地位。但是同时也要看上层的反对力量的强弱。在反对力量强大的情况下要去出头挑战秩序,那是找死。所以对美国,我们只能等他自己力量慢慢变弱,是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 家园 才看到,好文

                  在河里喜欢看您的文章,主要是最近的文章,差点漏了匹黑马。

                  我觉得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在维护美元全球化的同时强化人民币国际化,是稳妥而可行的合理方法,不能全面对抗并强行(军事手段)执行人民币全球化,这样做虽然会有许多第三世界的国家支持,但是是对目前美元全球化主要受益国包括欧元国家,换言之主要列强国家的全面对立夺利的行为,必然会被围攻,中国目前尚无此实力,但我们有能力开创另一个全球经济循环围的综合实力,这是欧元不具备的,人民币的货币实力有美元撑腰(具大的美元储备)想想就好笑,说句不好听的比喻:人民币就是美元的吸血虫。在如今美元信用下降之际,吃美元用美元的尚存国际货币功能及信用带动人民币在全球玩,玩出中国,玩出亚洲玩向全世界。美元一天天滥下去,人民币一天强起来。哪天人民币不再需要美元撑腰之时,就是中国的经济实力,更确切地说是中国的综合实力发生质的飞跃之际。

                  • 家园 前景最好如老兄所说

                    但是变数非常多,如葡萄所说,美国还有很大潜力(比如尚在实验室的新技术等等)。且,国内的内鬼也不容忽视——光看房地产和物价上面他们的表演就让人惊心动魄。

                    比如××在澳门赤裸裸喊房价失控——这是一国premier该说的话么?

                    • 家园 我感觉

                      世界都在等着美国能抛出什么走出这个困境,如果抛出的东西不能令大家满意或者信服,只是靠玩玩金融魔术,恐怕美国前景大大不妙。

                    • 家园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现在看来要加一句:更怕高位的内奸。

                      与美元斗是埸长期的"求同存异"的斗争,赶超美帝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是口号与目标,但是人民币只要成功走出去,就能让中国人的勤劳真正体现出来,劳有所获,等价而不是兼价,这是我们的现实目的。

                      人民币对美元的挑战在军事方面必需有强大的自我保护能力,先进技术方面必需独立自主并善于引进,经济方面以美元为先锋并利用它的信用下降趋势,用强大的中国商品来提升人民币的地位。

                      如您所言、变数非常多,可是不进则退,而却美帝也很虚、关健是美元贬值是通杀全球而利已,美国永远不会为保护他国利益而让美元保值,只会为保证自己利益而维护美元地位,它是除美国之外全世界的公敌,这是它的死穴,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 家园 走出去,一个方向,朝向东南;另一个方向,朝向西北。

                        用高速铁路将欧亚非三大洲连成一体,整合各国经济体系,是一个好的思路。

                        德国人当年的3B铁路计划,几乎连到终点站巴格达。这次看中国有没有机会了。

                • 家园 中国模式

                  如果说有下一个模式,那应该是大家比较公平得竞争,没有欧美现有体系的那么多血腥和黑暗的东西。现有体系就是世界人民累死累活,自认低等,养活欧美所谓“文明人”。但是中国的成功可以告诉世界,原来大家是一样的,不需要欧美世界可以更好。而中国,在欧美剥削之下都可以搞得这么强,在公平竞争下不会差。至于这个新的体系如何确立,如何维持,我想只有等美国崩溃以后各主要国家平等协商才行(这点只由中国能主导,因为中国不但有当老大的历史经验,有这个工业和军事实力,更有内敛的文化,不会开创一个新的类似欧美的剥削体系)

                  关键词(Tags): #模式 体系
                  • 家园 唉!就看现在上面那帮人的吃相,恐怕很艰难呢。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中国问题很大

                      美国问题也很大,现在的世界会怎样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所谓乱世重势不重智,算再多也没用,不如简单一点看看现在的势。在我看来,最大的势就这几个:全球化,世界货币体系改革和东升西落。

                      而另一方面,我对TG还是有一点信心,或者说是主观意愿也行。金木水火土五行,TG是复合属性,土+火=熔岩。这个东西最不怕压力,捂得越紧,爆发越强。只要上层方向正确,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关键词(Tags): #势 熔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