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忍不住了 -- 萨苏

共:💬593 🌺2949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观察是否有狙击手的那张,

        日军都戴着防毒面具吧?如果确实是防毒面具,说明战斗非常激烈,激烈到了要用毒气才能攻占校园的程度。会战开始时是德械师,这时不知道是哪支中国部队守卫校园?

        • 家园 这可真是奇怪的事情

          我手里还有淞沪战役中日军被中国军队毒气弹击中照片,以及讲解中国炮弹中毒气弹与普通迫击炮弹的区别。我们那时候有化学武器么?

          • 家园 本来想说中国没有生化武器的

            但看到下面的XD给出的资料,不敢这么肯定了。只是觉得奇怪,如果中国部队也装备了这东东,日本人还敢这样大范围地使用?就不怕中国人报复?

          • 家园 我没说清楚,

            我的意思是因为中国军队抵抗激烈,日军使用了毒气。我没有查到,当时是哪一支中国军队在校园里战斗?会战开始时应该是德械师在那里,但到了十月,有可能由其他部队接防。

          • 家园 没什么奇怪的,

            巩县兵工厂在1934年就开始生产化学武器.而广东兵工厂在1937年在德国指导下也生产了化学武器,我给你转些资料了!

            1931年6月13日, 黃璧因擔任會計科長的表弟捲款逃亡, 投環自盡。 遺缺由吳克潤接任。 當時, 有製槍廠, 砲彈廠, 機器廠及動力廠。 員工2,400名。 月產步槍1,800枝, 俄式雙輪馬克沁重機槍12挺(即帶有炮輪的馬克沁機槍), 木柄手榴彈20,000顆。 每日工作時間以12小時計。

            1932年4月, 國府派化學工程專家吳欽烈赴歐美攷察, 並訂購化學兵工廠機械及羅致技術專才。 吳於5月赴美, 同年11月完成任務返國。 在美簽訂合同者﹕計有孟遜圖化學工廠設計之硫酸廠, 偉斯華哥公司設計之食鹽電解廠, 伊利湖化學公司設計之淚氣廠、 噴嚏廠、 泡腫氣廠、 煙罐裝填廠、 毒氣砲彈裝填廠。 聘請之外籍技術專家有﹕白偉德、 哈克義、 艾世德、 麥思哥、 思普靈、 過更生等人。 吳返國後, 赴各地查看廠址, 奉令擇定河南孝義為建設新廠地點。 1931年7月, 鞏縣化學廠籌備處在南京成立, 吳欽烈為籌備處長, 並派張輔良為總務主任, 胡霨為工務主任, 孝義工程地點則派化學工程師方志遠負責主持。 美國一切購件與交涉則托華昌公司李國欽先生代辦, 多方進行, 廠務進展迅速。 自九一八以後, 與日本關係緊張, 對中國一舉一動均極注意, 為避免引人矚目, 化學廠番號迭有更改, 1933年7月開始籌備時稱"鞏縣化學廠", 同年10月更名為"石河兵工分廠", 1934年5月更名為"鞏縣兵工分廠", 實質始終為一獨立性之化學兵工廠。 1936年初廠房全部完成, 各廠陸續正式出品, 同時兵工署處長張郁嵐單獨籌備之面具廠, 亦劃歸併於化學廠。 於1936年2月1日正式成立, 以吳欽烈為第一任廠長。

            工廠及廠房共十一座, 在1933年12月14日由克蘭發包,由廣州市永隆建築公司承建, 建築師郭秉琦及施永利設計。 1935年開始試製, 由鄧演存中將為第一任廠長, 1938年改稱第50工廠。

            1934年9月8日簽約設立毒氣及防毒面具廠, 共計港幣約295,000萬元, 工廠建築物由買方自建。 毒氣廠在琶江廠西南兩公里的地方, 廠房已建成, 機器未安裝。 防毒面具廠在廣州市河南鳳凰崗, 廠房及辦公廳已建成, 機器亦已安裝好, 但未試製過。 其每日生產能力為:

      • 家园 向曾经反抗外族侵略的中国军人致敬
      • 家园 俺们两口子都是复旦的,提供些信息

        我入学那会,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李登辉校长亲自手书(没错,和海峡那边那个重名)。您说的那是一句口号,不是校训。

        图中的校门早已经毁了,但是我在网上找到一张古校门的图片,可能是最近重建的吧。

        点看全图

        2000年之前的旧宿舍楼都是三层。图中的宿舍楼都是两层的,看来是都在战火中毁坏了。

        唯一保存完整的是数学教学楼,就是“日军在复旦校园中搜索前进”那栋建筑。我找了张图片,而且角度正好相同,看看今夕往昔,让人感叹。

        点看全图

        您在图片中引用的那是文科楼,在我眼里不能代表复旦,但是手头上自己拍的都是有ld在里面,就不提供了。

        看了楼下的回复补充一句:数学系对面就是现在的中日友好会馆。

      • 家园
      • 家园 有个疑问

        而大学中读到梁晓声的《从复旦到北大》

        我记得梁晓声的作品好像是《从复旦到北影》,还是他还有另外一篇?

      • 家园 至今的复旦依稀仍有痕迹

        老校门早就已经不在了,那位日本记者看到的,应该是 那个为了纪念而重建的建筑,力学楼旁边那个。

        照片中最完整的那个建筑至今还在——复旦的数学楼,曾几何时苏步青老先生的办公楼。

        这所江南第一学府,在所难免的留下了侵华印记

      • 家园 原来复旦还有这段历史

        LD的学校在复旦隔壁,曾经抄近路在复旦里穿越过几次,当时能留下印象的只有那个李登辉.

      • 家园 萨能找到南开的照片么?

        南开在37年被日军轰炸,可能是日本全面侵华之后日军轰炸的第一所大学。我记得是木斋图书馆被炸,文科大楼被炸,理科大楼(思源堂)没被炸毁,我还在那里上过课。轰炸后还剩下一口铜钟,被日本人熔掉了,前几年重新铸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铜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思源堂

        网上只找到这么两张照片。当时南开已经撤走,也没有过驻军,仍然遭到轰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