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气候是导致唐朝覆没的主要原因吗? -- 尼伯龙根·蜗藤

共:💬58 🌺15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他得意思是北魏算是游牧民族建立得政权

              所以是结果,而不能算是例外。

              这个理论是400毫米降水线。当旱季得时候,雨量减少,农耕区域普遍歉收,而且草原往南扩,游牧民族也往南扩展,表现出来就是中央政权得内忧外患,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当然还是所谓得吏治腐败,朝纲不明等等。如果换在其他不是旱季得时期,至少还有粮食,还能有些缓冲,说不定就能挺了过去。但这个时候就很难挺过去了,要么就是政权倒台,要么就是建立南方小朝廷(降水线以南得多)。当然,也肯定有雨季倒台得朝代。只是有些巧合总会有些有趣得现象。

              好像还有个论据就是说汉人政权得倒台给罗马帝国得灭亡在非常相近得时间内,都是因为游牧民族得入侵。说是因为降水线几乎在同时南移得结果。

              当然,科学只能提供佐证,而不是提供社会发展得原因。

        • 家园 关键是是否稳定的处于某一水平上

          稳定的处于某一个低水平 或者稳定的处于某一个高水平 那都叫常态气温

          变化阶段 不管是升温还是降温 都是不稳定时代

          北魏恰好是处于虽然很冷 但是稳定的停留在比现在低4度的这个一个水平的事情

          重新开始升温的时间段几乎和魏分东西时间重合

          • 家园 不稳定原因是什么呢?

            我是并不同意天灾就能打垮一个帝国的.

            • 家园 犹如一架老机器不断过度使用

              运气好的时候或许可以促成内部变革维新

              大部分情况下 却是不断消耗他所剩的寿命 并且极大的减少能够用来应对其他挑战的资源

              天灾或许不是挑战性很高的 但绝对是牵扯资源的范围和规模上最多的

              应接不暇的天灾虽然本身并不致命

              但毫无疑问妨碍了封建王朝正常的动员自己的力量去应对其他问题

      • 家园 好资料,值得收藏

        不知道兄台能不能给个出处,我以后引用起来信心也更足一些。

        • 家园 是台湾的气象局的一个人出的书里面节录的

          我在图书馆看的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刘昭民

          好像是台湾民航局气象中心的气象主任研究员

          他还有和大陆的人合作搞了中国气象史的书

    • 家园 或许是原因之一,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

      欧美有一历史学派名为“环境决定论”。这类“环境导致某某灭亡/兴起”的题目正是他们的最爱。

      环境的变化是历史的外因之一,但并非唯一的外因。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本来在一种制度下足够分配的资源变得不能满足社会中大多数人的需要。这时如果分配制度不能随之改变,或者分配机制不能起作用,那么自然要爆发动乱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再分配。

      从这个角度来说,环境是外因之一。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分配和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上。

      • 家园 那要看这个外部变化的程度和速度

        任何体系要改变都有一个惰性要克服 如果这个外部变化来的速度和强度都超过了适应速度的变化 那这个体系适应新外部环境的可能性并不大

    • 家园 提个建议

      干湿用旱涝代替是不是更好?

    • 家园 张德二的研究早就听说过

      竺可桢当年也搞过古代物候学的研究,比如从吟诵春华秋实的古诗中寻找节气变化的蛛丝马迹。不过个人从一开始就觉得此种通过搜集古代零散资料汇总后分析古代气候变化的方法不太可靠。毕竟这些古代气象资料不是系统的有计划的积累起来的,而那些“记录人”很多原本的目的就不是记录天气,只是顺带提到了天气而已。所以资料的可信性可疑,记录人的资格就更可疑了。何况中国古代历史记录都不太注重定量分析,大地震时说地裂之声“声震数十里”,写红衣大炮的时候也说“声震数十里”,所以这种资料对于现代科学研究的帮助有限。这个河里也早有过讨论。

      因此我个人倒是以为张平忠与约翰逊的研究更可靠些。

      • 家园 那要看你读的是什么书了

        大多数时候像县志这样的古藉上的说法还是准确的。这些档案大多数时候都是很严肃的东西与我们读的什么《三侠五义》之类的文学作品还是有区别的。

        其实大部分有关气候的内容记录的还是很认真的,尤其是定性的内容,像河水上冻(在南方河水上冻是冷期的重要依据);多久没下雨;植被的变化之类的,都是重要的依据。专门有人根据这个作了中国千年以来的气温、降水的序列,当然只是个分级的定性的序列。不过用来作为参考倒是没问题的。总的来说,还是先相信这些历史记录。

        另外,这通过类似石头、冰柱这些东西推出的时间序列也只是一个参考。作为一时一地的证据,要考证的东西还是太多。而且,最后结果还也是定性的时间序列。

        相比较严格的气象记录(时间序列、观测方法连续,同时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以上的两种东西,没有一个是完全可信的。

        • 家园 可能是我当年看的新闻通讯写的太不严谨了

          那个新闻通讯里就说专家教授们通过古籍古诗里的记录来推断古代气候变化。我就想——那个古诗怎么能做研究的依据呢,文学描写都是很不准确的东西么。于是有了这个印象。

          还是你说的对,中国大量的地方志里应该是有着比较系统的可信的记录的

          • 家园 说古诗应该是从竺可桢开始的

            竺可桢的国学很好,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那种作派(当然这是从好的方面说),自号“藕舫先生”,读过很多很多很多的书,反正不是一般的多。传说当时组织研究的时候连古诗也算进去了

            有鉴于此,在竺可桢的提倡和组织下,由第三历史研究所(即近代史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从5600多种地方志,2300多种诗集里,收集到从公元12世纪到1955年我国有记载的地震近万次,再加上1900年以后国内外地震仪器实测所得记录,汇编成《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和《中国地震目录》,作为地震学研究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又编制出地震烈度区划,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那些诗集估计是当成了一种反映古人衣食住行的记录文字,想想也只能当旁证。其实,现在看来从古人的衣食住行来进行研究也算是一种时髦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