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备战经济学兼为毛泽东时代辩护(一) -- 达雅

共:💬784 🌺1738 🌵10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句话就是反对用“备战经济”来一俊遮百丑

      其实这里没有人否认备战的重要性,请某些朋友不要把这点大是大非的问题强加在参加辩论的另一些朋友身上,我们承受不起。为了备战一定程度下牺牲经济发展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是当年我们完全做的可以更好更好。。。这就是双方矛盾所在。

      其实发展经济和备战不是绝对矛盾的关系,这要看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不同情况怎么样“发展经济”和“备战”,正如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样,如何调整好双方的关系,这是现代经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课题。军备竞赛如果操作的好,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还可以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乃至重大的促进的作用。就我国而言,正如井底兄所说我国朝鲜战争时期经济照样发展的很好,至少比后来的什么大跃进、文革时期要好的多了。国外的例子是,美国几十年如一日为冷战而大规模备战,但是六、七十年代却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冷战结束后托军备竞赛的福又迎来信息技术革命!几乎一骑绝尘、独领风骚几十年,高水平发展经济和高水平军备竞赛两不误,让人叹为观止。至于美国现在出的问题,我想不会有人认为这是美国军备竞赛的结果吧,呵呵。

      苏联那是为“备战”而备战,如果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思考问题,那苏联可以真的说是因“备战”而亡。但这样的思考层次太低,这样的“备战”真的也叫做“备战”么?至少我是不怎么看得上。河里某些人就陷在这样的逻辑怪圈里。为“备战”而牺牲一切,为“备战”而抢夺所有话语空间,为我国领导人过去许多荒唐的举动做徒劳的辩解,并找出一切客观上存在的困难,最后发明概括称之为“备战经济”来一俊遮百丑。

      • 家园 备战经济就是“一俊遮百丑,一丑就完蛋”

        备战经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力量不够的时候坚决备战,别让鬼子打进来Game over;二是力量够了抓住时机转如和平经济,不然人民生活不改善也要Game over. 只要做到了这两点,那备战经济就成功了。而只要备战经济成功了,那其他的缺点都是小事。反过来,备战经济不成功,Game over了,你别的搞得再闪光也没用。

        另外,我早就说了,美国那不叫备战经济。回帖要看贴。

      • 家园 花,同感

        为“备战”而牺牲一切,为“备战”而抢夺所有话语空间,为我国领导人过去许多荒唐的举动做徒劳的辩解,并找出一切客观上存在的困难,最后发明概括称之为“备战经济”来一俊遮百丑

        从备战角度考察前三十年,本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应该是理解三十年局面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但现在有些过度滥用这个视角,几乎上升为解开建国前三十年一切历史变化的万能钥匙,本来只是一部分,结果现在成了全部,具有一些备战特征的经济,成了几乎完完全全的备战经济。

        真可谓“备战经济是个框,什么都敢往里装”。

      • 家园 所谓毛泽东时代经济是备战经济

        完全不顾历史事实。

        备战备荒和挖洞集粮的口号,是在1965年9月2日,对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修改时,提出来的。本来的想法是“农轻重”,讲的是吃,穿,用,毛老爷当初是同意的。

        后来总参副总长杨成武要作战部做了一个对中国工业布局在战争情况下的弱点的研究,通过罗瑞卿给了毛。结论是如果打大仗,中国的重工业布局不合理,一线(沿海)太集中。

        这样老毛才又喊又闹的搞得政治局改方针。考虑到之前的二五失败,老毛自己建议从1962-1965,大家休养生息3年。可以看到这个变化很突然。

        即使这样,你可以读一下文件

        外链出处

        其中谈到在包头,酒泉等地建重工,哪里像是防备老毛子,而且全文没有一次提老毛子,当年美国根本没有要动中国的意思,反而是等着中苏分裂。

        看得出来虽然是居安思危的一个动作,大家还是在指标上非常保守,不想给民生压力。根本不是什么有意牺牲民生为了备战。呵呵。

        • 家园 你是反推美国没意思动中国?

          其中谈到在包头,酒泉等地建重工,哪里像是防备老毛子,而且全文没有一次提老毛子,当年美国根本没有要动中国的意思,反而是等着中苏分裂。

          美國根本沒有要動中国的意思,请问你从那里得出来的?

          反推嘛

        • 家园 用备战经济来概括建国前三十年经济建设有些太绝对了

          备战占大头是肯定的。但如果真的是完全的备战经济,那中国就该像苏联一样,轻重工业完全畸形。事实上中国的轻工业一直还是不错的,这也为改革开放最初的资本积累作出巨大贡献。

          • 家园 可是1966年,已经过了16年了

            你不能将工业化的投资,全部当作备战吧。而且备战的投资其实很少,老毛说到备战,也是将战备,保证军队有饭吃,有衣穿。如果看一下老毛那段时期,可以看出老人家,很忧郁,估计是大跃进后的大饥荒,对他打击很大。所以他之后对民生很看重,但是对官僚很憎恨,所以是有点情绪的东西在里面。

            这也可以解释为啥毛大爷,不断把邓老爷请出山,因为确实邓在民生上有一手,所以一等到人民生活改善,就马上把邓请回冰箱。呵呵。

            要是说毛大爷,为了备战,而牺牲民生,真是对他老人家不地道。老毛的最大问题就是冒进。而冒进就是不懂经济。呵呵。

            • 家园 要说毛主席冒进,那邓小平不是更冒进?

              替换这也可以解释为啥毛大爷,不断把邓老爷请出山,因为确实邓在民生上有一手,所以一等到人民生活改善,就马上把邓请回冰箱。呵呵。

              要是说毛大爷,为了备战,而牺牲民生,真是对他老人家不地道。老毛的最大问题就是冒进。而冒进就是不懂经济。呵呵。

              大跃进、洋跃进邓小平都是最激进的。如果说因为毛主席冒进所以不懂经济,那邓小平就更不懂了。

            • 家园 老邓搞经济确实有一套,上台后就开始财政赤字,最后烂搞搞出

              88,没办法只好拍屁股走人。

              好不容易老毛去见马克思,小邓可以一展宏图,没想到搞出个这个结果。最后没办法大手一挥,吹改革的春风,人民币贬值,卖资源,卖地。都说小平同志重民生,纺织厂和化肥厂是老毛谈好引进的,水稻问题是华国锋掌权的时候搞得,小平同志解决儿什么问题呢?八十年代的发展把通胀一减还能剩多少??

              • 家园 这就是不客观了

                八十年代把通胀减去以后,实际生活的改善还是很大的。

                这里经过八十年代的人不少,说这种话没意思。

                • 家园 少来了,像我就没过过80年代似地~

                  80年代的改善有多少是吃70年代的老本,有多少是透支以后的红利,有多少是把问题推到90年代,这个问题心里还是要有点数的。

                  小邓上台14年,把共产党留下的几十年的政治资源消耗殆尽。政治上是完全被动,一点法子都没有,最后竟然被台湾这个地方政权牵着鼻子走,也真算得上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了。

                  • 家园 这话很费解

                    “80年代的改善有多少是吃70年代的老本,有多少是透支以后的红利,有多少是把问题推到90年代,这个问题心里还是要有点数的”——请问物质产品是怎么能吃老本(除非是70年代的库存),怎么能透支未来?

                    这种大而化之的话,如果把它当成观点还可以,当成证据就太薄弱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