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新闻】中国轿车即将杀入美国市场 -- Highway

共:💬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的大前途还在泥腿子民营

              设备虽然重要,但关键是管理流程之类软的东西。比如国内很多企业的关键设备其实比国外一些主流大厂的还要好。这个管理的重点也在变化。对大多数汽车厂商来说,质量关已经基本跨过去了,没跨过去的也得退据第二位,因为整个市场上了层次,进入产品开发竞争的阶段。再过些年,拼的差不多了,又该上层次,进入综合性的品牌管理与竞争阶段。在质量闯关阶段,外国人会真心帮忙的。进入产品开发阶段,他们就会留一手,尤其是高端的市场和产品开发衔接的部分。品牌阶段他们是不会帮忙的,这层纸戳破了他们也就什么都没了。所以说,硬件方面他们不会太卡你,卡也卡不住。软件方面,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且也是核心的东西。

              再说合资企业,如果中方循规蹈矩,那是死定了,没什么大出息。好在绝大多数中方都是同床异梦,能拐就拐,能偷就偷,企业还有盼头,至少人是培养出来了,很多会填补到未来的民营中去。民营汽车看起来最没戏,什么大投入,高积累统统没有,土的象泥腿子。但在最核心的软件,也就是BUSINESS PROCESS上最有前途。白手起家,FOLLOW THE MONEY是唯一的关注点,往往能导向最优的而且适合中国国情的流程,而西方体系中一些“三权分立”,“风险规避”的原则就靠边了。缺点当然是民营倒的多,倒的快。但生存竞争的结果加上“没有原罪”将导致真正赶超世界平均水平的最可能人选是民营或挂“国营”羊头的民营。他们能以超常的速度和模式发展。规矩是大佬们定的,而定规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限制后来者的发展,民营不用,不想也守不起规矩。

              中国复兴的基因永远储藏在农民身上,必要时农民加上不安分的知识分子就能把天下翻个个。同样,泥腿子民营的冲动与活力加上从合资,国营甚至国外来投奔的技术管理精英们,才能把中国汽车真的搞起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球兄不必担心. 奇瑞这方面起步得很好.

                奇瑞己经实施了SAP. 我的同事还去做过PRESENTATION. 项目实施得不错. SAP有汽车业解决方案, 汇集了欧美大部分汽车业的精华. 虽然, 一个系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

                1. 底层数据业已集成;

                2. 商业流程被系统标准化;

                3. 更重要的是, 奇瑞的管理层对内部管理抓得紧, 方向对.

                对于奇瑞, 价值链下端的问题是销售渠道的建设; 上端的问题是供应商的体系. 至今, 汽车业的第一层供应商是被国际大公司控制的.

                另外, 奇瑞可不是真的"泥腿子", 当地政府的直接参与是奇瑞发展的重大要素.

              • 家园 球兄说得好!

                中国复兴的基因永远储藏在农民身上,必要时农民加上不安分的知识分子就能把天下翻个个。同样,泥腿子民营的冲动与活力加上从合资,国营甚至国外来投奔的技术管理精英们,才能把中国汽车真的搞起来。

                说得好。现在的关键是拼时间,如何能利用好政策保护的最后期限,在外商全线发力封杀国产厂商利润前充分成长起来。但汽车业的全球格局实在是残酷的,在这样强力的多头垄断下,多少国家还剩下些自己的民族汽车工业呢?韩国几个decade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一些汽车工业底子,97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也就基本上出送给西方诸强了。

            • 家园 沐兄以为中国几十个个汽车制造商,无数个零配件制造商们可

              能通过收购兼并走出困境么?

              我怀疑几年后中国整车组装制造商会死得很难看,兼并都没有人愿意要。

              第一没有什么好的技术实力,二又不能大规模裁减员工,优化工艺流程。第三也没有忠实的品牌和市场占有份额。主要的收购兼并协同价值都不存在。要他们做甚?

              我接触过的日本厂商都打算自己从头开建新厂,麻烦和成本都更低。此前在中国收购兼并显示度高的几个项目:华为卖了一个变压器厂给爱默生7亿美金,深圳发展银行卖了20%股权给新桥,A-B7亿强行收购哈尔滨啤酒厂等等。兼并大战的春秋时代才开始。但是,好像也没有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希望。

              看着他们滥成一堆废铁很心痛。

              • 家园 唉,无意唱衰民族汽车业,但估计一多半

                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厂要趴下。中国企业是历来有跟风的传统的,96/97年的全民搞家电(最出风头的是彩电和VCD),接着是01年的全民做手机,而现在是不论做拖拉机(象福田)、摩托车(吉利、力帆)还是做家电做手机(波导、奥克斯)的都来改行做汽车了……(房产和零售-尤其是便利店和ShoppingMall-的一窝蜂就不必说了)。这次在宁波还真看见了几辆奥克斯的SUV,不到6万块,倒是配备了DVD、倒车雷达,看着还怪神气的,至少和吉利碰撞一下的话吉利是占不了什么便宜去的。

                当然,整车厂也好,零部件企业也好,都分三六九等。起步早的,现金流好的,管理得体的,有些技术积累的,不管怎么样都会撑得长些,一些还可能会长治久安。整车厂里象奇瑞、中华,零部件里如万向、湘火炬(最近受德隆拖累,日子不太好过)等,处境都要好些。但是这样的企业毕竟凤毛麟角。01年我曾参加过一家位于中原地区的主要汽车企业的运营改善项目,并负责其中的采购子项目。当时选择了包括钢圈、车桥、铸件、锻件等十几个品类。因此也有机会走访了山西、河南的许多金属零部件供应商。技术含量稍高些的企业还稍好些,但许多如锻件、铸件这种简单金属件的供应商(包括企业及其员工)的处境让人心惊。举个例子,许多企业拼命通过诸如超载、拖欠货款、克扣工资等手段减低成本。而这些也是鼓励了如山西那些非法小煤窑发展的直接原因之一。

                胡言乱语,不知所云。

            • 家园 那么关于合资和技术这个话题,沐兄怎么看呢

              沐兄的忽悠,与我也是大有裨益呵。

              真心希望这里大家能各抒己见,然后各有所得。这里每 个人都是很有特色的,想来在良好的交流中,大家都会有所收获。

              • 家园 合资和技术的问题,同意混天球兄的帖子里

                链接出处的观点。

                补充两点。

                其一:恕桩子孤陋寡闻,迄今为止,还没听说合资大厂们的那一款成功车型是真正在国内研发的。所有的车型都是搬自国外,国内做的顶多只是把两厢车装个屁股拉成三厢。对于合资厂,这样做当然是make big economic sense的。首先是引进国外车型极大降低了研发风险、提高市场成功可能;二是如引进一款成功有日的车型,昂贵的研发成本已被其国外的销售数字充分稀释了,这样其国内合资厂的财务业绩就会好看得多,双方皆大欢喜。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其实没有一家合资厂真正引进了外商的研发能力。

                其二:研发能力并不只是生成一堆图纸那么简单,而是包括了从顾客(趋势)研究、技术研究、概念生成、概念测试、原型开发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除了人员的理念、素质、品味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娴熟地管理一个由技术研究、车型设计、公关、元件设计、供应商、改装厂商、媒体、专业评论、中介服务商、各类汽车赛事组织商等等许多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一个所谓生态系统(eco-system)。标致的一位同学就跟我说标致认为一个车型的成功60%的努力是在量产以前。国内厂商对这个“研发”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较为初级的水平。而这样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的建立在中国的汽车产业结构里尚待时日,也不是哪一家厂商独自发力就能成功的。所谓“无行无市”,国内健康的研发能力的形成还要靠国内诸多相关力量的协同合力。

    • 家园 好象不是哎

      上次就听说了,不过好象是经美国转手销往南美的.可能是什么安全标准的问题吧,还是排量的问题.

      • 家园 那好像是另外一则消息!

        现在中国就为美国GM的一款SUV生产发动机。可惜那发动机不是很先进。是20年前的技术的Pushrod Engine!

        General Motors is to import a V6 engine from China to install in a planned Chevrolet sport-utility vehicle to be built in Canada, the company's first use of a Chinese-made engine in North America, Bloomberg News reported, citing Canadian Auto Workers (CAW) chief Buzz Hargrove.

    • 家园 看着还可以

      你这是个什么签名档?鬼头鬼脑的。。。

    • 家园 关键看卖什么车, 这样的多半没戏

      我两年前就曾经说5年之内国产车杀入美国市场. 看到HIGHWAY 兄的帖子很兴奋, 但仔细一看内容很失望. 关键看是怎么卖. 如果单靠拼价格闯自己牌子的话会非常累, 至少赔三年. 韩国车走的就是这种路子象KIA, HYUNDAI. 但对美国人有吸引力的办法都差不多使绝了, 例如低价, 无息贷款, 10年 WARRANTY 等等. 这条路是很困难的. 就拿WARRANTY来说, 低价车的质量次, 用不了六七年就换了, 十年其实是等于终身维修. 低价能够低到哪里? 总不成不要钱. 做生意到头来白辛苦可是不值得的.

      再有中国车做营销还需要考虑市场对象. 我看到HIGHWAY兄这个帖子下午还附有FEATURE. 细看了一下我个人认为没有选对卖点. 老美从16岁就开始驾车上街, 对车的性能和规格了如指掌. 别看他们很多人对自己工作都不甚了然, 但很难找到一个不懂车的和不看球赛的美国男人. 优利欧所列出的那些卖点本来就是最基本的配置, 当宝一样拿出来现不让人笑掉大牙?

      我认为国产车迟早要进美国乃至世界市场, 但靠自身品牌尚为时过早. 应该充分利用知名品牌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将车先行卖入欧美市场. 同样是从成本出发, 但有品牌的产品会容易的多. 等市场对中国制造的汽车不感冒之后再推国产品牌就容易多了. 我猜那些大企业如GM,福特之类就该有这样想法, 单想想从工会上可以省多少钱就知道了, 只不过大家都在等哪个出头鸟甘冒天下大不讳罢了.

      • 家园 要想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站住脚,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觉得也许因该先从零部件做起,然后OEM,最后在上正车,挂自己的品牌。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步子太快了会栽跟头的!

    • 家园 其实, 中国的汽车配件早就进美国了。整车现在才开始。

      汽车业有第一层供应商,基本被美(DEPHI),欧(BOSH)和日(小么)垄断。他们的供应商(第二层)越来越多的在国内设立生产基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