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庐山大悲剧】一、庐山只有一个谜 -- 造船厂

共:💬141 🌺347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顶,信阳的农民不能白死了,总要有个说法,毛新宇下跪也行!
    • 家园 歪个楼,我看庐山的悲剧

      楼下笑言老兄提到:

      史文恭的文章有个基本前提:当时毛的利益等于国家(人民)的利益

      我对这句话颇有些意见。个人的利益显然是不可能等于国家利益的,所以这种说法无论说等于还是不等于,都有些圈套的味道

      政治人都要获得政治权力。这种权力一方面可以带来个人利益,另一方面对于实行个人的政治主张更是不可缺少。前者是私,后者是公、是政治。评价一个政治人,最主要的还是看他实行的政治主张为国家带来了什么。至于他有没有利用权力谋私利,这完全是道德层面的评价,不是政治上的。

      而庐山,却是在政治层面和道德层面的结合部,也就是政治斗争——这个“获得政治权力”的灰色过程。所以,对于庐山的解读,必然是政治和道德两方面的纠缠不清。教头的解读很大程度上是政治的,我看他论证的要素基本是:

      1. 庐山上出现TG党内不团结的隐患

      2. 大跃进的后果+TG党内不团结,必然动摇TG政治权力

      3. TG的党内团结是和毛的个人权威捆绑在一起的

      于是,为了稳固TG的执政权力、保证毛对党内政治路线的控制,必须保证党内团结,于是也空前加强了毛的权威。庐山的悲剧就在于,为了稳固党的政治权力,“纠左”这个正确的政治路线被牺牲掉了,这是政治手段对政治理想的背叛,这一政治悲剧直接造成那三年的惨痛后果,是整个庐山最大的悲剧。彭黄张周等人也被牺牲掉了,在他们背后是无数的道德悲剧。与此同时,在反右的一片肃杀里,毛的个人权威空前加强,当我们从文革之后三十年回头看的时候,也许会发现,这对于他是一个政治和道德上的双重悲剧。

      • 家园 说到根子还是文化

        《教父》里面为什么桑尼多了一句嘴就死了那么多人?

        在几千年皇权文化的中国,公开讨论最高领袖的过失意味着什么?

        所以毛的文化革命是把问题点到了根儿上,尽管他的试验是失败的

        • 家园 花得对了哈,通宝交出来!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为三个理由而花

          一 看教父;

          二 不否定文化大革命;

          三 认为文革是失败。

      • 家园 花。我写得太简单了。

        详细说来,这个前提是: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利益需要党的执政;党的执政需要党的团结;党的团结需要毛的权威。这个前提和你总结的论证要素没什么根本差别。

        暂且不论这一前提正确与否。有了这个前提,只要有事影响毛的权威,毛就理所当然地无路可退了,别无选择了。如此,怎么能够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个当事人?

        • 家园 笑言兄的解释很完整,谢谢,花之。

          这个环是不能断扣或者被断章取义的,否则就会引起歧义。

          此外,“毛的利益等于国家(人民)的利益。”这句话的表述有两个问题:

          1,此话的原句是:(引自李锐《庐山会议实录》大会批判一章)“张闻天表示他认识到了:毛泽东的威信,不是他个人的威信,是全党的威信;损害毛泽东的威信,就是损害全党的威信,就是损害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所以不是俺的创见。。这里是需要说明的。

          其次,对于这个原则的理解应该基于当时的政治情况和国际形势。这一年,我们刚刚平定吐蕃叛乱,为此,尼赫鲁和赫鲁晓夫两位都是哼哼唧唧,而东南方向,蒋后主还是意淫大陆,国内的情况是普遍缺粮,在这个情况下,执政党作为中国政治的核心力量,她的团结和巩固是第一位的。----这个大局必须注意。否则,我们对笑言兄所说的这个:“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利益需要党的执政;党的执政需要党的团结;党的团结需要毛的权威。这个前提和你总结的论证要素没什么根本差别。”就缺乏深刻的理解了。

          • 家园 回花。给楼主道歉,继续歪楼了。

            我对史兄的文章有两点不同看法:其一毛有了一块免死金牌,其二我不认同这块免死金牌。

            一已经提过了,说说二。应该说,一个党、一个领袖的说法在内忧外患的时期是很有说服力的。当年共产党在抗战时也不能加以强力挑战(可参见最近的这篇文章外链出处)。然而免死金牌的最后一环——“党的团结需要毛的权威”却存在重要的疏漏:忽略了如何维护毛的权威才能实现党的团结。我认为庐山会议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借用一下文化体制兄的看法:庐山会议之后,党内由和而不同退化为同而不和。

            • 家园 或者说

              如何在维护党的团结,维护领袖权威,坚持事实真相之间找到一个正确的道路

              所以才有邓公后来的“实事求是“

              无疑,任何违反现实规律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所以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东哥对于庐山会议的处理,是失败的——当然,这是作为我们后来人来看,但是就是因为我们是事后诸葛亮,所以我们知道,即使是站在东哥当时的位置,也应该有更聪明的解决办法

              至于如何处理个人威信被集体绑架这个问题,就要更多的讨论了

              • 家园 吾公一针见血,小的五体投地!

                概括和表达都非常精彩,花!

              • 家园 邓公“实事求是”?

                不过是打到政治对手的一个口号而已,他可曾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反腐败,从来没反到自己家里,讲教育,光教育别人了。

          • 家园 呵呵,建国后哪些年头,"她的团结和巩固"可以是第二位的?

            刘林倒台,可算是不团结不巩固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也不见的大好,可也没出什么乱子啊?

            我以为毛在庐山所为,只为巩固其政治主导地位,从而巩固其政治路线,从而实现其政治理想--这个是毛作为政治家的最高利益.

            权威可以使"一致",但未必能使"团结".

            庐山一致了,但并未团结,队伍整齐了,人心散了.

            • 家园 这个,刘林的事儿,和庐山的事儿,其实性质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历史,联想是必要的,但同时似乎还有注意区分?

              • 家园 我的臆测,建国后毛的一切,都是为着实现其政治理想服务的

                彭刘林性质都一样,都是挑战了毛的权威,质疑或抵制毛的政治路线,妨害毛氏理想的实现.

                区别仅在于,彭只是质疑毛的路线,没有体系背景,威胁小,毛的处置方式温和;刘质疑且抵制甚至欲求改变,有自己的党务体系及部分行政体系,威胁大,处置方式激烈;林或许仅仅质疑,是否抵制或试图改变不清楚,但林的体系致命,毛的处置方式或许也是最为激烈;

                作为政治家,毛对绊脚石的处理方式不奇怪,踢开或者砸碎,邓也说过:谁不改革,谁就下台.不过,邓人道些,至少没有找些不懂事得孩子搞虐待侮辱,可能也是时代不同了.

                我对史兄庐山的疑问在于:

                当毛出错的时候,同志们如果质疑或抵制,就会导致分裂,危及国家生存,成为历史罪人,所以彭张等不识大体不足与谋;如果无条件追随,又不利于毛认识并纠正错误,对毛形成体制的束缚,导致错误加深损失扩大;为什么毛的错误应当由支持和反对的所有同志们承担主要责任?

                朝战后,党和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从来就没有那么好过,为什么之后对毛的权威的需求反而日益增长,以至于即使"错误的绝对团结"也比"正确的相对分裂"更符合国家利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