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汉公忆往:蒋公之狠和周公之仁 -- 半晓生

共:💬34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成就张学良的名声的还是共产党

      共产党要是不得天下,张不过就是一般的“乱臣贼子”罢了,再加上918的不抵抗,他比陈炯明的名声大概还要坏。

      有一点张还是说到点子上了,老蒋关他那么久,除了被绑架的耻辱难以忘记外,主要还是担心一支不听招呼的地方军的存在对他统治的威胁。统一军令,政令是蒋介石一生(在大陆)求而不得的一件事情。

      至于张学良的名节什么的,比起五十多年的自由,那算什么?

      张说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打鬼子,只要能够在抗日战场上手刃仇人,在政坛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一时的“名声”有什么了不起? 即使张学良在后来的内战中站在蒋一边,只要他能够在抗战战场上建功立业,那么不论他是象张自忠一样战死沙场,或像卫立徨,陈诚一样。共产党了不起骂他100年罢了。千秋青史铭记的是打鬼子的人,他们永远是民族英雄。

      政治是不讲感恩戴德的,不过蒋在西安事变这样的情况下被抓,还能安全脱险,老蒋已经够幸运的了,而且肇事者还“自投请罪”,令蒋的声望更上一层楼。要知道,张学良当时放蒋的确是在杨和他的部属都反对的情况下排除万难做的。

      张,扬既然抓了蒋,还要蒋做领袖,实在很难有好下场的。 其实他们应该干掉蒋,所谓一不做,二不休,干掉了蒋,天下大乱,正好可以混水摸鱼,逐鹿中原。至于中国嘛,是不会亡的,国际大环境摆在那里呢!无非多死个千百万人罢了,张学良愣天真了。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只要最后得天下的还是共产党,或者张学良自己还有实力,他就是“正义”的,是“英雄”。

      • 家园 张的悲剧在于他的天真,读了张治理东北的书,觉得他实在是一个人才,短短几年,

        读了张治理东北的书,觉得他实在是一个人才,短短几年,不仅让东北从经济、军事上都有长足进展,而且还颇具现代的民主建国意识。为了和日本对抗,张修建铁路,振兴工业,创办大学,繁荣经济,更初步建立起来民生福利体系。从民族利益出发,不搞地区独立,服从中央政府,这些都远远超过了他的父辈。对待敌人,张敢做敢为,毫不手软, 诛杀郭杨,(包括后来毅然发动兵谏,怕死的人是做不来的)。说明他的政治军事手段都是很高的。

        只是这个人生性浪漫,在政治上也过于理想化。我猜张以东北易帜和中原大战为自豪,认为自己是服从大局,促进统一的楷模,并以服从命令为军人的天职。以东北军的实力和张当时的威望,在北大营事件后完全有能力控制局势,但他终于在犹豫中选择了服从和放弃。直到西安事变后,依旧一厢情愿的想和蒋先生捐弃前嫌,殊不知政治的异见早已和个人恩怨纠葛在一起,从此再也分不开了!

      • 家园 随便问一句,张学良是怎么得到东北军的统制权的。

        据我所知,东北军本来就是张作霖带起来的一只土匪部队。

        通过欺骗日本鬼子得到的政治支援和武器,张作霖威风的时候张学良还在法国快活呢。张学良本来就是个啥也不懂的浪荡公子~~

        张作霖在得到日本的帮助后才在东北成就了一定的威势,日本鬼子曾经几次派人来要“张”曾经答应给的以土地以作为扶值其势利的交换,结果“张”的土匪性格暴露无疑。日本人在发现他的不可靠后才炸的他的火车,兵进东北9.18。

        【这里曾经有个经典的故事。张作霖本是个文盲,不过他会写个“虎”字,他的虎写的出神入化,一次日本人求他写个虎作为礼物“张”在虎字下面添了--张作霖手墨。结果他把墨字下少写了个土,变成了张作霖手黑。他旁边的人提醒他说‘大帅错了,少了个土变成手黑了’张说‘没错,我手就是黑。这个土我谁也不给,不给你,也不给你(指着那个日本人说)’结果不到一个月张作霖被炸】

        张学良是在他老子死了之后才会的国,张作霖死了后东北军大权掌握在他从前的军师一个叫XX的手里(他名字我忘了)。还是张学良的二老婆给他出的个主意,杀XX以夺兵权。结果张学良是在丢骰子的情况下才作的决定。

        他在法国接受了西方的法西斯主义认为中国应该有一个像是希特勒那样的强政的君主,通过军事独裁达到福国强兵的目的。

        张学良先是看重的“蒋”,兵进中原在军阀混战中帮了“蒋”一把让“蒋”得以大权独揽。结果“蒋”心眼小怕“张”的东北军势利过大,通过掉“张”到南京以使其脱离部队消耗他的指挥权。

        “张”一直是对“蒋”忠心耿耿,直到发现“蒋”也是对日本利用而不抵抗才开始另外寻觅中国的‘希特勒’当时最信任的是‘毛’,77事件不过是他的另一个土匪手段以此来扶值‘毛’的势利而以。

        纵观张学良的历史,他根本没什么政治主张,完全是个顺风倒的军阀而已(还没他老子的本事呢)。他被‘蒋’软禁完全是必然的,这样一个废物无所谓作什么研究的。只是可怜我东北军3000多北大营的将士们被日本人偷袭的时候连裤子都没穿上,枪都锁在了库里。

        写得乱七八糟的,好多人名和地名我都忘了。

        看了后别笑话我,有啥不准确的请更正--

      • 家园 Re:少帅杀蒋能得到什么?

        张归国后, 按张自称是希望做京沪卫戍司令, 甩开东北军这个包袱, 从此不带兵.

        当然这不一定是他的肺腑之言. 老蒋明白的很, 所以坚持要他带东北军去西北剿共或中原剿匪. 张选择了剿共. 他决意抗日救国是在西北剿共覆军杀将而蒋又不肯为他补充之后的事.

        有人说, 张曾经申请加入共产党, 张认为捉蒋后将获得苏联的军援. 不料得到的却是痛斥.

        对于西安事变, 共产国际由季米特洛夫签署的指示认为 :一、不管张学良意图如何,他的发动在客观上只能对团结中国人民的力量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起破坏作用,并刺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二、既然这一发动已经完成,就应当考虑既成事实。中国共产党应坚决主张和平解决冲突。(华谱:《中共党史最新资料》)

        美国记者斯诺的《红色中国散记》中也说,宋庆龄曾告诉斯诺,这期间她“曾替斯大林转过一封很凶的电报给毛泽东,内容是要求中共必须(对张学良)施加压力放蒋。”而中共的立场与共产国际接近.

        苏联靠不上,中共靠不住, 在这样的背景下, 杀了蒋, 内战无可避免, 东北军难免一败, 对张而言民族罪人与否是小问题, 东北军能不能自存却是大问题.

        蒋死,浑水摸鱼,筑路中原的必有其人,却不可能是张少帅. 那时的张学良只能成为墙倒众人推的对象.少帅还没有糊涂天真到看不出这一点.

        少帅的天真在于他当真相信了蒋介石会信守既往不咎的诺言.

        • 家园 干掉蒋,造成既成事实,苏联必然要另寻代理人

          苏联支持蒋,因为蒋还在,苏联认为蒋是可以作为团结抗战的中心的。

          南京团结,而且要讨伐,也是因为蒋还在。

          如果干掉蒋,造成既成事实,苏联必然要另寻代理人,这个代理人自然是尽量会去找

          同中共关系比较近的。不论当初苏联态度如何严厉,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政治是现实的,实力是一切的源泉。

          南京也会分裂,因为失去了蒋这个中心,自己先内斗起来也说不定,至于其他诸侯,本来就是三心二意的墙头草。 而东北军不会分裂,因为张还在。

          逐鹿中原,20多万东北军,至少可以一博,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讲。

          • 家园 Re:看来你对东北军很有信心

            20多万东北军, 张汉卿这个坚强核心在许多次历史需要他们出现的时候没有出现. 37年的东北军更不比31-33年了. 在张学良眼中陕北红军是百战精锐, 这确实不错. 不过20万东北军面对2万装备不整的疲惫之师, 表现如何?

            苏联在中国并没有造王者的地位, 它只能因势利导, 让中国帮助它牵制日本.

            只要它不希望中国陷入内战, 就不会选择张学良. 即使苏联支持他, 不抵抗将军加上”弑君者”, 舆论能接受吗? 国民党各派势力能接受吗? 大家会一起推倒这堵墙, 争取有利的位置, 然后再去争鼎.

            红军在张被扣后, 支援东北军了吗? 按彭德怀的说法, 如果不是分兵西路军, 红军就有力量支援东北军不被肢解, 分兵的结果是只能坐视东北军瓦解. 红军也是要以自存的.

            • 家园 彭德怀说那话是在张被扣的情况下吧!

              张被扣,东北军顾忌张的安全,本身就不敢同中央闹翻,张自己也不赞成打仗,

              红军自然更加无从援助起来。

              但是如果杀掉蒋就会很不一样,东北军既然会跟着张学良抓蒋,自然就会跟着他造反。

              当时的中国,除了"弑君者", 还有更高的"大义", 那就是"抗日",

              他可以把一部分东北军拉到绥远前线和傅作义一起打日伪军,打出抗战的旗号来。

              其实,即使有莫斯科的命令, 中共对"杀蒋"这件事, 比起张学良来说还是更

              没有心理障碍一些的。从下面这封电报的语气中就可以看出来。

              周恩来关于到西安后与张学良所谈情况给毛泽东并中央电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七日)

              毛并中央:

              (甲)我率罗、杜。等九人今乘机抵西安,即与张面谈,并住张公馆。

              (乙)张同意在内战阶段不可避免,围攻西安前行最后手段。

              (丙)刘峙已以五个师入边关,围华县,逼涓南,如急进,应战无把握。张拟以杨部控西安, 东北主力集渭水北备战,决战必须红军参加。

              (丁)刘多荃、董英斌及何柱国两师需一周内方能集中,沈克已

              开动,王以哲只三个师,留固原、平凉,拟压迫沈久成师离会静。十

              三师离咸阳经华阳趋汉中。十七路向西安边关线集中。张意我以

              主力打胡一部,接肤、甘,准备胡北退后,我以主力出渭水北下

              游,侧击蒋敌。

              (戊)我与张商定红军主力仍先开庆、环,便机动,胡退可继进,

              请至少以一军去肤、甘,便南下策应。

              (己)蒋鼎文今早放出,持蒋信令停止内战,宋子文、于右任明

              日来,我们商定条件:

              (一)立停内战,中央军全部开出潼关。

              (二)下令全国授绥抗敌。

              (三)宋子文负责成立南京过渡政府,肃清一切亲日派。

              (四)成立抗日联军。

              (五)释放政治犯,实现民主,武装群众,开救国会议,先在西安

              开筹备会。

              (庚)为缓和蒋系进兵,使我集中分化南京内部,推广全国运

              动,在策略上答应保蒋安全是可以的,但声明如南京进兵挑起内

              战测蒋安全无望。

              (辛)东北军抗日情绪高,西北军杨亦有七八分把握。我明日见

              杨。冯动摇。张同意以西北三角团结成推动全国中坚。西北临时军委

              红军加入。余续告。

              恩来

              十七日

              (根据中央档案原件刊印)

              • 家园 少帅会成为抗日英雄只是一个假设

                至于认为汉公会在强敌环伺的情势下出击绥远, 我以为太一相情愿了.

                如阿康所言, 过去汉卿坐拥”20万大军”和大块地盘, 还每每以别人接援不力为由,拒绝”瓦碎”.

                不实网友在走廊一再陈述大战之前的少帅如何的有心杀敌报国, 到了节骨眼上, 日军出现了, 后面也就只剩下一串省略号了.

                如果在中央军围剿少帅的关头要他去打日本人, 那就比瓦碎更难了. 不是说100%不可能, 而是少帅会成为抗日英雄只是一个假设, 就好象我们在假设少帅杀了蒋公怎么办一样.

                • 家园 1934年以后的少帅和以前应该还是很不一样的

                  西安事变前夕,张就几次要求援绥,阎西山,傅作义其实也很欢迎,据

                  说蒋当时曾有长时间的考虑,但是最后还是只有派东北军一个骑兵师入

                  绥了事。

                  张在该骑兵师动身前的演讲,称该师为东北军的荣耀,张和东北军当时

                  应该是真的想去打日寇的。

                  其实蒋对东北军通共并非没有察觉,但他没有想到张学良会来这么一手。

                  蒋可能是考虑到几十万东北军的移防会让红军有可乘之机。

                  一些事后诸葛亮的史学家就评论说,当时蒋要是能够同意东北军入绥,历史

                  很可能就会改变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可以制造这种舆论和形势

                  在那种国家大乱的情况下,自然谁也不可能倾全力去抗日的,

                  但是可以制造这种舆论呀,这个中共最在行了,比如制造个像平型关这样的“大捷”什么的。而且绥远主要是伪蒙军,少帅的部队,当初在锦州外围,在热河也是打掉不少伪军的。

              • 家园 Re:问题是代价

                张学良变相为红军挡子弹, 红军当然会援手. 如果张不听劝, 局势恶化, 红军肯为张付出多大的牺牲才是关键, 而且当时红军的实力自保有余, 助人还不足, 也要看张学良东北军是不是扶得起来.

                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点, 在彭看来, 如果红军有能力力挺东北军, 可使东北军不乱, 张学良的被扣也就有转圜的余地. 但超出自身能力或付出较多代价去支持东北军是红军所不愿意做的

                • 家园 既然放了蒋,自然都会往和平的方向努力

                  无论是张学良还是红军自然都会往和平的方向努力,

                  如果是杀了蒋呢,东北军和红军绝对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谁也跑不了谁的, 当时有谁相信西安事变同红军无关呢?

                  再说,知己还得知彼吧, 蒋没有了,南京谁来挑战头呢? 进攻西安,杂牌系统的肯定不会愿意来打头阵, 当冤大头的, 黄埔系统的整合也不是那么容易吧? 这样下来,相对其他各实力派, 南京就不一定有绝对的优势,这和蒋能够安全回到南京后的形势完全不一样。

                  二十几万东北军毕竟不是泥人吧? 西安事变期间,桂永清的教导队的进攻就被东北军的常恩多打了回去。

                  当时第一个得到西安事变的消息的是樊松浦,他得到消息后马上抢占潼关,然后不再前进.后来他在回忆中就说,当时他的想法就是,如果蒋获得释放, 他就是救蒋英雄, 否则他就是为自己逐鹿中原占据先机。

          • 家园 至于红军,按当时老毛的部署,真的打起来,还是准备和东,西北军共同战斗的

            至于红军,虽然赞成放蒋,

            但当时老毛的部署,不论是在放蒋以前,还是在放蒋后的善后处理中,

            如果真的打起来,还是准备和东,西北军共同战斗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