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庐山大悲剧 二、纸老虎 -- 造船厂

共:💬85 🌺18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这个。。。。俺很头疼啊。。

              简单地说,假如我们是在讨论问题的话,通常是要把一些论证的过程拿出来,再给出结论的。但现在的情况,似乎并非如此。此其一也。

              而上面的这种分歧导致了第二个问题,即如果不是按照这个程序来,那么,就很难在公平的基础上取得理解了。

              俺说过,“把庐山会议简单地和后来的大灾难联系起来,同样是一个轻率的做法。------因为,大灾难所涉及的因素,绝对不是简单的“反右倾”和“大跃进”,而是有深层次的因素所在的。”---这句话,是有根据的。

              具体的事实,我们之后可以罗列,----先要指出的一点是,假如这1700万的死亡(如此大规模的悲剧)都可以简单地归为为了维持东哥的威信的话,----俺觉得这样的逻辑,----如果还能称得上逻辑的话,---到底是对这么多逝者的尊重,还是轻蔑?

              而这就是俺所要指出的第三点,假如仅仅是为了反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话,唯一有力的攻击方法就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的。----否则,谎言和猜测是无法成为武器,而只会终将成为攻击者的笑柄。---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

              最后,关于上面说到的“事实”,俺举一个小例子,“1959年4月,周恩来收到中央救灾委员会办公室送来的两份灾情报告后,十分重视,立即送给毛泽东等传阅。毛泽东阅后建议:在3日内,用飞机将这两个文件送到15个省的第一书记手中。为引起各省的注意,毛泽东还在两份文件上安了一个总题目:《十五省二千五百一十七万人无饭吃大问题》。周恩来亲自给各省第一书记写了一封信,信中指出:“这两个文件中反映的情况,有些地方已经处理,或者正在处理;可能有些地方的当地领导人还不知道,因而还未处理;也可能有些地方的实际情况与反映的情况不尽符合。请你们收到这两个文件后,迅即核实情况,采取措施,调运粮食,以解除两千五百一十七万人暂缺粮的紧急危机。”这一年的灾荒所影响的还是农村的一部分地区,没有发展到全国规模,它的严重程度仍多少被掩盖着,容易被看做一时或局部的问题。到1960年,情况就大不相同,灾情比1959年严重得多。3月29日,周恩来收到习仲勋送来的一封群众来信,反映安徽和县铜城闸和无为县发生的“饿死人事件”和“田地荒芜”等问题。这时还在年初,尽管对情况的判断一时还没有把握,周恩来认为这封群众来信中反映的问题绝不能忽视。他立即将这封信批给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要求他派人前往两县调查。周恩来在信中指出:“也许确有此事,也许夸大其词,但这类个别现象各省都有,尤其去年遭灾省份,更值得研究。”到这年秋后,情况就很清楚了:全国仅受旱面积就达到6亿多亩,水灾面积有1亿多亩,再加上虫、风、雹等灾害共约9亿多亩,占全国16亿亩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周恩来说:“这样大的灾荒那是我们开国11年所未有的,拿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从20世纪记事起,也没有听说过。”而农村应付灾荒的能力已经十分虚弱。这一年的粮食产量原计划是6000亿斤,而实际上只有2870亿斤,比“大跃进”前的1957年还减少26%以上。”

              上面仅仅是一个小例子,从中可以看出,在1960年,粮食产量急剧下跌的这个年份,当周总理给曾希圣写信问及安徽有无饿死人的情况时,---显而易见的,中国的大管家,周总理对于这件事,是需要发信给曾希圣求的证实,而不是后者主动通报给中央的。---同时,就连写这封信的原因,也是因为习仲勋给周总理转的一封群众来信。

              这虽然是一个小例子,但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东哥对于下面的饿殍遍地的情况有多么隔膜。(总理已是如此,何况东哥乎?)----而我们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是谁造成了这种隔膜?---难道就是因为东哥的威信吗?----进一步说,对于这种隔膜,难道不值得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吗?

              而这仅仅是一个小例子罢了,关于这段惨痛的历史,还有很多细节,远不是一个简单的“为了维持东哥威信”这样一个粗糙的理由所可以概括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为了维持东哥威信”这个理由,实际上是掩盖了真正的错误所在。---而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您觉得呢?

              • 家园 谢春涛透露了一点有意思的东西

                正好前几天听他的课《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很有点意思。他援引了胡绳的话,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浓墨重彩写的部分。

                庐山会议是个讲课重点,跟他写的书说法也不大一样,可能有点当时不便发表的个人之见。谢强调说,他是看过全部会议简报和谈话记录的。

                1,关于彭,他说彭的小组讲话里确实有不少伤人的话,有相当部分干部(不仅仅是左派)对彭是不服的。

                2,张闻天华东组讲话时,已有领导派秘书专门统计他讲话里的“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肯定部分多少字否定部分多少,甚至有多少个“但”字(你好像也援引过,那是后来根据简报的讲话稿统计的)。7月22日晚间拿了这个统计去找毛泽东。谢没有说这个人是谁,但估计就是柯、李、刘中间某位,柯的嫌疑大一些(因为也在华东组),因为22日下午到晚间就这三位和毛泽东开会,导致了23日的讲话。

                3,谢认为7月23日毛泽东讲话还是两面批评的,并非只批彭。但因为此前毛泽东一直强调纠左,突然透露出右派也要批评的意思,还透露了对彭德怀的个人怨言,一下子使左派活跃起来加大了火力。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许多不说话的,都是左派。

                4,批彭的有几种情况:一个是和彭有个人恩怨的,一个是左派干将,一个是落井下石的。

                • 家园 二十年前的 乌托邦祭 里

                  对这(2)有过比较详细的描述,还有柯老派专人回上海组织批判材料等等情节.

                • 家园 说实话,我还是受不了你们老师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他一生中值得浓墨重彩写的部分。

                  加个“之一”也好啊。

                  • 家园 这是胡绳的原话,不是谢春涛讲的

                    这句话,是作为直接引语列入中央党校教材和教授的讲稿里的.出处我没有考证,但应该不会错.

                    我这么理解,正因为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八大之后的探索争议多挫折多,才值得浓墨重彩.

                    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好好分辨.

                    对了,成功的经验在哪里.错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今后有什么启示,都是应该浓墨重彩的.

                    反而是八大之前很少有争议.那么只要把成功的地方总结一下就行了.

                • 家园 哈哈,雪兄这个帖子,真的帮很大的忙了。。

                  谢春涛的那本《庐山会议》俺也看过,显然。。他在私下场合的分析要深入许多啊。。

                  • 家园 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事

                    1,TG从48年开始就不怎么提"毛泽东思想",到八大党章删去"毛泽东思想",主要原因是顾忌苏联.斯大林末期,苏联翻译出版中共的文章就不翻"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很敏感地注意到这个问题,主动提出不要再提毛泽东思想.谢认为,斯大林不能容忍中国出个啥思想,在意识形态上凌驾于他之上.

                    再提毛泽东思想就是中苏两党裂痕之后了.

                    2,所谓毛泽东独断的问题.七大时授予毛泽东有"最后独断之权",是大会通过的.八大前夕,毛泽东主动提出把这个删去,但是政治局讨论就没通过.

                    3,关于林彪的问题.七大/八大,林彪选中央委员都是全票,八大政治局委员选举,林彪也是全票.而彭在选举中都是落后很大.这奠定了林凌驾于彭之上的基础.谢认为,TG讲选票,而林彪是有人望的,不是毛泽东个人提拔的问题.而且,林在建国后未立一功未建一言,正好避免了像彭那样到处结怨.

                    • 家园 这三个俺倒是都有耳闻。。但第二条。。

                      东哥主动提出删去,还是第一次听说。。。。

                      彭总其实百团大战是伤了人心的。。陈赓大将和他以前在湘军里是一个团的弟兄,居然关家垴之战,彭总派了“监军”,硬逼着陈赓手下那些山西学生兵往上冲,把陈赓都搞的热泪盈眶,差的自己要带队冲锋。----我们说,不是百团大战的初衷错了,也不是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没打好,关键是在第二阶段时期,当时八路军负责的彭总,发了犟脾气,和日军顶牛。

                      ----所以,百团大战之后,我根据地和军民都受到极大损失,而彭总自己回到延安,也被众多怨言包围。这种抱怨到华北座谈会成为顶峰。----因此,七大彭总得票很低是自然的事儿。

                      而八大的时候,彭总十大元帅,中央委员里排名第七,比他得票少的就是聂荣臻,(得票还低于陈赓)贺龙(贺总比粟裕大将得票还少),叶剑英(排名最后),----这是很奇怪的,因为八大是在1956年9月开幕,候选人是各位代表自由提名的,提名之后,是中央政治局,七届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加上各代表团团长,副团长联席讨论,确定候选人名单。选举结果按得票数排列.朝鲜战争的英雄,国际共产主义的名人,国防部长彭德怀居然排名第22位。。这就令人深思了。---反观,林总,七大的时候,他从苏联治伤回来,距离平型关一战已经八年,但依然被全票当选。八大,开幕时,林总已经养病5、6年之久,还是被全票当选。。。两者比较,更让人深思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