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一些零碎的影评 -- 南方有嘉木

共:💬180 🌺2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倒觉得就是玉娇龙对李慕白的内疚与爱慕之情

        纯是我自己的感觉, 非常主观---- 玉娇龙最后回到武当山与罗小虎在一起, 似乎小虎在她心中可能从来就没有太重的分量, 尤其是遇见了李慕白之后. 一个显得愣头愣脑, 一个却心事重重, 直到跳崖, 我也不记得有什么细节可以表明玉娇龙心中记挂最深的是罗小虎. 而经过竹林打斗, 舍己救人, 李慕白却是真正征服她内心深处的人. 别忘了, 我们的章小妹绝不是那种可以日久生情的人, 她所憧憬的是那种一见倾心, 难以磨灭的感觉. 自然她死了李慕白救人的意义就不免大打折扣, 但也只有她死李慕白才能挣足面子, 这样的悖论在武侠小说里屡见不鲜, 已经不成其为悖论了. 同时, 也不枉发哥亲自出马一趟. 若不是为了让无知少女一见倾心, 付出一生的代价, 又何必劳烦大家公认的老帅哥呢, 只需找一个长相富有正义感的老武生就行了(洪金宝?)

        然后, 顺便说下, 如果只是分析导演编剧为什么让她死, 可以这样看: 既然九霄兄已经一语道破, 卧虎藏龙是个悲剧, 或者要搞成一个悲剧. 什么叫悲剧? 主角死掉才叫悲剧. 配角死一百个也不算, 没有可比性. 本片玉娇龙是不折不扣的主角, 她要不死, 她的爱人又不死 -- 罗小虎怎么看都是命很硬的人, 这就不是悲剧而是大团圆了. 所以死既然是注定的, 那就只剩死法了. 但又不能死于本片唯一反派碧眼狐狸 ---- 苦于她武功不足, 死一个李慕白足矣, 再多就撞车. 刚好原著提示, 跳崖也是一种可能 ...

        • 家园 这个分析视角属于文化分析

          而九霄和我说法是就电影文本本身而谈。

          从你的视角来看“卧虎藏龙”,其实这是一部讲述欲望的故事,玉娇龙和罗小虎是欲,碧眼狐狸和江南鹤是欲,俞秀莲和李慕白也是欲。

          前两者比较好理解,俞李之欲还可以分析一下。俞对李的欲望,片中集中体现在“追剑”这个环节。“剑”的象征意味指涉“力量”“权力”,以及男权/父权“阳物”。俞秀莲“追剑”,不仅因为是把“宝剑”,更主要的是在她看来,这是李慕白的“剑”。李对俞的欲望体现在“弃剑”上,这可以看成是对欲望本身的压抑,然而这种压抑并没有给李慕白带来超越和解脱的体验,反而让他陷入无边的虚无之中。而“剑”的文化象征出发,影片中内隐的玉娇龙和李慕白情欲纠葛,也就不难理解了。

          谈论李安的“好莱坞化”除了电影本身的叙事结构与方式,电影的运作发行机制。更主要还是从文化分析的视野出发。“卧虎藏龙”是个西方凝视下的发生在东方神秘国度的事件,这里突显是影片的“观奇”视角,文化符号化,地域风景化。

          如果回到影片文本,在结局的处理上,还应该提到导演本身的艺术兴趣,考察李安的影片,在结局的处理上,他对“大团圆”的结局方式一直抱有抵触情绪。“卧虎藏龙”的结尾也符合导演本人一贯的艺术逻辑。

      • 家园 en,这个关系理得比较顺

        解了我一大堆疑惑。看来我想偏了。

    • 家园 阿壳是否是不看漫画的?我觉得看过原漫画的人对

      电影都不会太认同。这部电影里除了两个女主角还算可以以外,就只有莲和蕾拉比较符合原著中的光彩。从高中时偶然开始看NANA,那时候她是连载在一本叫做《全日制》的漫画杂志上,所以每次都是看完了Death Note的勾心斗角再回过头来看两个女孩的友情与生活。正如嘉木你所说,看到草莓杯掉到地上摔碎时候,心猛然就紧了一下。。。后来刚上大学不久,全日制就莫名奇妙地消失了,NANA的结局一直没有看到,也没有刻意地去找来看,或许这样对于我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可以永久地把NANA和高中时代的纯真一起收纳保存在自己的心里面了。

      非常不喜欢《成为简奥斯丁》,无疑选角上是失败的,剧情也很狗血。简奥斯丁之所以是简奥斯丁,那是因为,在她柔弱的躯体下燃烧着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灵魂,这个灵魂不甘心简单地依从社会对于女性存在方式的定义。我们还要损失多少个艾米丽迪金森和爱丽丝詹姆斯,还需要多少个西蒙波伏娃和玛格丽特福勒,才能真正在这个社会上据有各方面的均衡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大概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至少在我的专业里,几乎看不到一星半点的可能性。

      • 家园 艾米丽迪金森不算损失吧

        那是她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不是),但反到是这种生活方式让她的诗才发挥到极致。

        • 家园 嗯,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也可能不是)
          • 家园 至少从艾米莉的诗里看不出来

            在她的诗里,能看到一个超越时空的智者,或许很多年以后,即时美国这个国家毁灭,但她的诗还会留下来。

            就像是萨福。即使没有完整的诗歌传世,但别人还是能通过其他人引用看到她的片段。

            • 家园 嗯,怀着虚心求教的心与你讨论。

              我对国外诗作涉猎甚少,所以在此只谈一点自己的浅识。

              首先,我所说的损失,是指世界上的没有被发现的“艾米丽迪金森”而非只是此一人。如果,不是她的姐姐将其诗作存留,美国人怎么会知晓这样一个终生身处同一所小房子的白衣女人,更不用提半个地球之外的我们。以此来揣测的话,在人类漫漫历史中,将自己的才具影藏的“艾米丽迪金森”也许还有很多很多。

              再者,艾米丽迪金森的生活方式是她主动选择的还是被动选择的?据我所知,恐怕这个中因由,来自于社会的不理解恐怕要占很大部分,她自己就曾经说过,“如果荣誉属于我,我不会逃避”,而且,之所以后来她再也不愿意将诗作面向人世,是因为最初她投稿的诗都不经采用或是采用后被庸碌的编辑进行了修改。其实,就艾米丽迪金森的生活方式与其诗作的关系而言,我倒觉得即便是这么简单平凡的生活,其实也并没有遮掩住她的“叛离之心”。举个简单的例子,I'M NOBODY!WHO ARE YOU?这是我看的第一首迪金森,我在看过这首诗之后的想法言简意赅地说只有两个字——“个性”。从文字中渗透出来的鲜明个性表明了这不是一个愿意屈居于社会传统定义的女性角色下的女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才选择了远离这个社会,也才使得多年以后我们才得以知晓其才其名。当然,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艾米丽迪金森”,历史,人物,本来都是残缺的,是我们自己试图将断裂处用貌似的材料焊合起来,但无论是选择点焊还是氩弧焊,焊接的部分总归不是原来的部分。对于其诗其人的看法,这也不过是你我个人的臆测。

              不过,你的考虑也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建立在如此的一个假定条件上:如果,迪金森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阻力,在她的时代就获得了相应的名气,那么,她还会继续作迪金森吗,她还会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如此的探索吗?是如李易安一般,虽然名气穿越了闺房却仍然深居庭院过着闲适的生活,或者是,慢慢成为另一个惠特曼?这是谁也不会知道标准答案的问题。

      • 家园 他不看漫画,

        我在日本的时候看过几本Nana的漫画。

        声语,声语,我们去玩儿,不要愤怒么。

    • 家园 月下舞剑那段我也觉得绝妙

      很完美。甚至一向不适合拍古装打戏的周润发几乎演出李连杰的水平。

      (河里那位大牛知道他耍的什么剑?貌似不像国家规定套路,据传是七星,翻翻书又不像。)

      • 家园 =_=我觉得你这个称赞简直有反讽的意味......

        至一向不适合拍古装打戏的周润发几乎演出李连杰的水平。

        李的打戏很干净利落,难度很高,动作优美,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周的这段舞剑的精彩之处却不在此,在于散发出的中国文化的意境,和情景交融的和谐之美.李慕白的个性展路的淋漓尽致,胸中块垒历历在目.

        • 家园 俺的意思是

          周拍现代动作片很可以,拍武侠就差点,但是在这部片中他的动作很好很流畅。而李是科班出身,当然不用说咯。所以我是夸他们。

          至于对李慕白心理的表现,以及对中华文化意境的体现,这就更不用说了,周的动作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

    • 家园 我认为,《卧虎藏龙》里最出彩的就是章子怡了

      出了《我的父亲母亲》,《卧虎藏龙》是她的又一个台阶儿。可惜了周润发和杨紫琼,好好的男女主角让人给抢了戏。《卧虎藏龙》给我有三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夜晚打斗的鼓点;空中打斗的竹叶;用力打斗的章子怡。这些都是被看烂了的武打电影中的“新东西”。

      关于“章子怡”跳崖,大可不必问为什么?因为电影准备了好多结局:跳崖、跳海、跳楼、跳绳或者什么都不跳等等,李安只不过是剪出了某一种而已。对于每一种结局,李安本人都未必有一个清爽的答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