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狂想曲】中島狂想曲——短暂的富岳之梦 -- 宝剑橡叶骑士

共:💬29 🌺17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俺买了彩票以后都在想,要是中了大奖咋花钱

            中岛这孩子,直接就把自己当成有钱人了。你看看的的设想,那产量,那数字,简直就是要为了统一地球来做的嘛~~想像能力确实比我好多了~~

    • 家园 短暂而混乱的研发

      1944年4月,为了开展“富嶽”的研究,陆海军航空技术委员会专门设立了“试制富嶽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自然由中岛知久平挂帅,担任委员长。其成员有陆军第1到第8航空技术研究所,海军技术厂代表,中岛、三菱、住友金属等成员。根据中岛方面的资料,这个委员会在4月于中岛的小泉制作所初次碰头。而陆军的记录是,3月14号陆军方面对于“富嶽”的研究性能作出了报告,并在中旬展开陆海军共同研究,计划展开并不顺利。而军需省在听取了陆军航空研究所的意见以后,却随便地向“川西航空机株式会社”下了完全别的重型轰炸机TB的订单,更是加剧了混乱的规模。(详见专栏)

      而技术方面的困难就更大了,最大的问题依然在于飞机的心脏,也就是发动机上,当时中岛提出方案是使用当时最大功率的发动机,将原来双排18缸2500马力的中岛发-44型机(陆军称发-219,中岛内部称BH型)串联,制成四排36缸功率高达5000马力的发-54(陆军称发-505,中岛内部称双BH,或者DBH)的设想。这就对于汽缸的冷却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必胜战策》中,对于汽缸的冷却将会遇到的问题,中岛的解释虽然是:“根据不断实验的结果,如果装备特殊的装置,便可以达成完全的冷却”,然而,其特殊装置不过是强制冷却风扇,这对于后两组汽缸的冷却问题依然难以解决。有人提出前两组用空冷,后两组用液冷的方式,但对液冷发动机技术尚不成熟的日本而言也不现实。最终只能放弃了这种过于复杂的引擎,先以6个发-44的应急方案着手,然后使用本文之初提过的发-50引擎。发-50是三菱的星型双排22缸空冷发动机,其开发要早了很多,在1944年就已经完成了地面上的所有测试,并准备搭载到改装后的轰炸机上进行测试。“富嶽”将要采用四叶恒速螺旋桨,并采用共轴反转型式配置,此举就算引擎转速较低时也能输出很大的马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不成功而结束的发-54型四列36缸引擎,冷却问题最终没有被克服。[/COLOR]

      第二个问题便是支撑着120吨的起落架问题,“富嶽”采用了复式的起落架设计,因为其一只轮胎就超过了1吨重,因此为了节省重量,在起飞后会将外侧的拋掉,然后在长程的飞行和轰炸后因为机身重量减轻,仅仅使用单式主轮就能降落,之后再加油挂弹并装上外侧主轮后起飞,之后再重复上述的动作回航。不过尽管有大马力发动机和能提供高升力的大翼展平直型主翼,“富嶽”在滑跑时仍然需要1020米才能起飞,不言而喻,这大大限制了能够使用的机场,同时这些机场也将面临防空的难题。另外,中岛也考虑到了“富嶽”将进行超远距离飞行,除了将给机组人员提供6天份的餐饮,他还采用了舱室加压的方式,并有自封式油箱和舱壁以避免战损,其橡胶的用量高达2吨。

      其他还有可使引擎在9000米的高空仍然有4500匹马力功率输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研发,气密隔舱的开发,坚固轻巧材料的探索等如山的难题,但无论如何,到了44年夏,很多细部设计也进行到了相当的程度,三鹰研究所更开始了能够组配这翼展60米飞机的巨大工厂之建设。

      但是,44年7月联合舰队在马里亚纳大败,塞班岛被攻占,日本更需要战斗机来实施国土防空了。“试制富嶽委员会”也在8月进行了解散仪式,这种中岛知久平的梦想中的怪物终于回归了梦幻的世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最终型的机身剖面图[/COLOR]

      至于“富嶽”的收尾工作究竟如何,目前留下的记载和回忆也众说纷纭。据日本的《大本营机密日志》记载,“富嶽”的制作在1944年4月28日便告中止,并称将其留下“作为研究的课题”。而在当时在“富嶽”设计室担任强度计算的工程师中村和雄称,他们直到8月接到停工的通知为止,依然还是整日地在设计室进行埋头工作。室内整日悬挂着巨大的“富嶽”主构架的设计图。还有资料称,“试制富嶽委员会”扫尾工作一直进行到了第二年,该委员会正式废止是1945年春天的事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日后假想的所谓“实战型富嶽”,这是在最终型富嶽的基础上,加上一些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加装的设备。1.驾驶舱,2.轰炸,雷达区域,3.轰炸、地形侦察导航雷达,4.前起落架,5.主起落架(两重,一个是投下式),6.螺旋桨(固定型,直径4.5米)7.发-44-11型引擎x6,8.辅助动力,三菱“燃330喷气引擎”,9.燃330燃料副油箱,10-13,润滑油舱,14-16,甲醇舱,17-20.主油箱,21.22.24.一万升体内油箱,23.6000升体内油箱,25.4000升体内油箱,26.2720升体内油箱(容量为推定),27.防弹油箱的外形,28.机身内通道,29.襟翼,30.辅助翼,A.机首双联20mm机炮,B.机首侧部单装20mm机炮,C.前方上部旋转20mm机炮塔,D. 后方上部旋转20mm机炮塔,E.尾部双联20mm机炮,射击瞄准用“玉3”型雷达,F. 后方下部遥控旋转20mm机炮塔,G. 后方侧部单装20mm机炮,H.炸弹舱,也可搭载副油箱。[/COLOR]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这种实战型的想象图[/COLOR]

      • 家园 给骑士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小结

      战争后期,日本的命运正如中岛所预测,在战略轰炸下最终走向了覆灭,而有关“富嶽”的各种研究资料,有的毁于战火,有的被自毁,所以留下的只是各种纷纭之传说,即便是三面图也没有一个定说,有最早的小泉设计所海军机设计部的单垂尾,单层机首,前三点起落架式,也有稍大一些的太田制作所陆军机设计部的双垂尾,单层机首,后三点起落架式,更有被称为最终案的单垂尾,双层机首,前三点起落架式的,甚至还有将椭圆机翼型的川西TB试案误以为是“富嶽”的,“富嶽”的身影始终被笼罩在了一片疑问之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装备反转螺旋桨的设想[/COLOR]

      最终,活塞引擎的六发轰炸机,只有美国康维尔飞机公司所设计,问世后不久便立即消失在了喷气时代洪流之中的B-36,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喷气式B-52。中岛当时梦想着使用“富嶽”压垮美国,而B-52可以携带30吨炸弹,在越南战场上仅72年就投下了55万吨的炸弹,这也没有将越南压垮,可见,即便“富嶽”凌空,也未必是“必胜”的。

      中岛提出这样的所谓“必胜战策”的可行性到底如何,这里不妨可以对比一下相对规模要小得多的B-29,B-29的原型的研发工作开始于1934年,1939年底正式定型,原型机XB-29于1942年9月开始试飞,生产线的启动则要到1943年9月,到1946年为止,一共生产了2766架。当时每架B-29单价600,000美元,订单总值达30亿美元。即便如此B-29在接受订单时仅仅作了风洞实验而尚未曾真正试飞,该计划因而又有“30亿美金的赌博”之称。

      再看一看规模与“富嶽”相近的B-36,这种巨大的飞机的诞生也是基于一种如果英伦三岛沦陷,那么即便在美国本土也可以对德国进行战略打击的理论前途下,在1941年4月提出设想,同年11月由康维尔飞机公司开始进行原形机开发工作的,这种巨大的飞机翼展70.15米,全长49.44米,总重160吨。虽然没有如同其日本对手一样被关在研究所日夜兼程,但设计工作还是步履维艰,样机的飞行拖到了1946年8月8日,最终没有赶上大战,而投入现役则要到1948年6月。推进B-36庞大的身躯的最早为是6台3800马力的普拉特惠特尼R-4360四排28缸的引擎,和“富嶽”遇到的困难一样,这6台巨大的发动机也有散热不足而容易起火的问题,即便如此也很难让B-36达到应有的性能,直到在翼端加装了4台通用电气的J47-19喷气发动机之后,才使得这种巨大的轰炸机不至于成为“无用的笨牛”,这时已经到了1949年7月19日,距离她们匆匆退出现役的时间也只有十年之遥。与中岛最初动辄数千架的Z计划相比,B-36的产量即便包括样机和实验机也只有区区384架,生产数量之少引人瞩目。其原因自然一是战争已经结束,而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喷气发动机技术的成熟,使活塞引擎飞机性能达到了极限。可想而知,即便给予中岛知久平机会,费尽周折研制而成的“富嶽”也将和B-36一样,刚刚诞生就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富嶽”与B-29,B-36以及B-52等巨型美国猛禽的同比例俯视图。[/COLOR]

      在美国如此巨大的工业力下尚且如此,从1942年底才提出的“富嶽”计划,其命运究竟将会如何实在是不容乐观。不过,至于中岛在这个计划中,获得了多少投资,到现在已经难以考证了。在日本这样的军国主义国家里,越是巨大的军事计划,越会激发起狂妄军人们的痴心妄想,而对于提出计划的财阀们而言,现实性可行性如何已经无关紧要,落入其兜囊的巨大的利益才是他们希望攫取的目标。

      “富嶽”本身最后只能是梦幻一场,然而,战后在“中岛飞行机”的废墟上重生的大型汽车产业的名称,便是战后享有声誉的“富士重工”,这“富士”之名也算是为这个翱翔于梦幻天际中那只大鸟的一曲挽歌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富嶽”的计划性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机种:6发超远程战略轰炸机

      乘员:6人以上

      全长:46.00米

      翼展:63.00米

      全高:8.80米

      主翼面积:330.00平方米

      原定发动机:中岛“发-54”空冷式4排36缸星型

      单发功率:最大5000马力,4700马力/2000米,4200马力/6000米,4100马力/7000~15000米

      后定发动机:三菱“发-50”空冷式2排22缸星型

      单发功率:最大3100马力,2640马力/1600米,2370马力/10400米

      每分钟转速:2600转

      螺旋桨:直径4.5~4.8米,恒速 6~8叶或者共轴反转4叶

      自重:42吨

      正常起飞重量:70吨

      最大起飞重量:122吨

      最大速度:780千米/小时 (高度:10,000米)

      实用升限:15,000米 以上

      航程:19,400千米/载弹5吨,18,000千米/载弹10吨,16,500千米/载弹15吨

    • 家园 军需省独自研发的计划

      由于“富嶽”的研究早早便宣告结束,而且所剩的资料也大多被销毁,因此这种巨大飞机的身影一直便是笼罩在一片疑云之中,对于“富嶽”的形象莫衷一是。而在这种混乱之中,日本还有一种六发重型轰炸机的图形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也被认为是“富嶽”的一种设计方案,这是一种椭圆型带有锥形翼端的大型飞机。

      但是经过日后的考证,那是在陆海军就“富嶽”方案进行争论之时,军需省(企划院)向“川西航空机株式会社”定购的用于空袭美国本土的远程大型轰炸机。虽然称这时军需省单独进行的研究项目,但是事实上,这是陆军为了和事实上以海军为主导的“富嶽”相对抗,根据中岛Z计划的基本思路节外生枝实施的计划。而军需省也希望在这场陆海军争斗中分上一杯羹,捞取资金的一幕闹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一直被误认为“富嶽”的川西TB[/COLOR]

      这个方案在东京大学航空研究所和“川西航空机”合作设计的,在1944年1月下旬完成基础计划,这种飞机被成为TB,这时根据日文“渡洋爆击”的略称而定。并召开了和“富嶽”的比较研究会。然而由于2月1日日本陆海军航空技术委员会作出了采用“富嶽”的决定,TB早早地被中止设计,成了官僚机制下的内耗所造成的巨大浪费。

      由于在战后,有关TB的所有资料全都被销毁,虽说数据和图纸都早已经不存在,但是有一份题为“运输机设计资料”的计划概要却阴差阳错地保留下来。根据这份资料的记载,这种飞机在川西内部,被称为KX-9,由于为了保密,而将其标为“运输机”。

      这时一种机身细长的主翼巨大的飞机,其翼展为32.4米,全长28米,主翼面积220平方米,自重45吨,最大起飞重量74吨。发动机希望使用2100马力级的带有废气涡轮增压器空冷型引擎。估计为三菱的A20(发43)或者为中岛的“誉20”(发45-20型)的高空用改造型。

      弹舱的载弹量最大为6吨,最小为2吨,在远程轰炸时,还可能在机翼下悬挂6到15吨的各种炸弹。自卫武装为13毫米机枪2挺和双联装13毫米机枪1座。主起落架和“深山”相同,为4个,也设想在起飞以后,抛弃外侧2个轮胎以减轻重量。其起飞方式列举出多种方案,有自力起飞、助推火箭起飞、倾斜跑道起飞等等。

      同时,为了防止超重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这种飞机也就使用材料以及工作方式进行了研究。机身的前部备有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增压气密隔舱,为了预防增压设施的故障还备有供6名机组20小时使用的液化氧气。而且,为了预备60小时左右的长时间飞行,还设计了供6人使用的床位,备有供6人3天的食物和饮水。

      相对于“富嶽”而言,虽然这种飞机从总体上看可行性要略胜一筹,但这对于当时日本的国力而言,开发这样的飞机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更何况,这种飞机可谓是日本官僚体制所产下的一个怪胎,当时,时局对于日本而言已经极其不利,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还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着尔虞我诈,白白消耗去原先就不充裕的人力物力。这种看似优雅的机体内却折射而出的,却是如此丑陋的一幕,这岂不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问题吗?

    • 家园 中岛知久平略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884年1月1日:在群马县椎田郡尾岛村,作为农民中岛粂吉的长子出生。

      1898年:尾岛寻平常高等小学毕业。

      1902年:通过专业学校考试。

      1903年:海军机关学校第15期入学。

      1907年:海军机关学校毕业,次年任少尉。

      1911年:作为日本第2位试飞员,试飞日本最初的伊号水上机,并晋升大尉。

      1912年:毕业于海军大学。

      1912年:赴美国出差,获得日本第3位飞行员资格证书。

      1916年:作为海军军官赴欧洲考察航空事务。

      1917年:辞海军职,群马县尾岛市(现太田市)设立了“飞行机研究所”。

      1918年:与川西清兵卫协同经营,改称“日本飞行机制作所”。

      1919年:川西清兵卫撤出经营,中岛买下其股份,更名“中岛飞行机制作所”,并接受陆军20架飞机的订货。

      1930年:向第17届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中,以立宪政友会公认的候选人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

      1931年:其公司改名为“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

      1937年:与鸠山一郎,前田米藏,岛田俊雄一起就任政友会的总裁代理委员。

      1938年:任铁路大臣

      1939年:伴随着政友会的分裂,就任政友会革新同盟 (革新派,也称中岛派)的总裁。

      1940年:开设了海军飞机的专用装配工厂;中岛飞机小泉制作所(现在为三洋电机东京制作所)。

      1941年:中岛飞机的一式战斗机,被陆军上被采用正式,称为“隼”式战斗机。

      1945年4月:成为第一军需工厂,虽然实际上被国营化,但公司本身续存。

      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全体工厂归还私有,公司改名为富士产业株式会社,成为战后日本汽车制造主力之一“富士重工”的前身。创业以来总共生产了飞机25,935架、发动机46,726台。

      1945年:战争结束之后,成为东久迩宫内阁的军需大臣、工商大臣,之后被GHQ指定为甲级战犯。

      1947年:甲级战犯指定被解除。

      1949年10月29日:在东京三鹰的泰山庄猝死,享年65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