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对已故国家领导人稍存敬意! -- 巴山夜雨

共:💬862 🌺3256 🌵9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没说你讨论严打的功过得失,强调的是严打与两少一宽无关

              正是为了避免汉族为主政府发起的运动造成对少数民族的不利影响。84年有胡耀邦的“两少一宽”出台。

              我说你误解两者关系,针对的就是这句话。严打的来龙去脉我交代过了,既然83年11月就开始纠正严打,何来84年考虑到这个出台“两少一宽”?

              当然,你认定有关系的话当然也是一种观点,谁主张,谁举证,除了那个博客,请问还有别的证据来支持这个观点吗?

              如果这段期间刑事案件数极大地(数倍)高于其它年份,那么可以认为,严打是有“运动”类型的

              一次法制行动。这样的严打,如果在民族地区也执行,就很容易造成民族之间的矛盾。这种比较,不会有拿个别案件的错失上升到全体错失的情况。

              恕我愚钝,没有看懂这句话的逻辑。您的意思是说只要是汉族地区可以发动运动,而少数民族地区如果运动就会造成民族之间的矛盾吗?那您又如何证明中央在提出“两少一宽”时有这个考虑?“这种比较,不会有拿个别案件的错失上升到全体错失的情况。”一句,实在不能理解

              您说我只有结论,我至少拿出了证据说明严打在1984年提出“两少一宽”之前已经结束了。然后顺便针对您贴的那个博客里的那些夸张的例子加以反驳,我举出的事实就是,极端例子在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的,严打中也一样。那篇文章只谈极端例子很不严谨。我本无意讨论严打的功过得失,只是因为那个博客文章太夸张,不得不多说了两句。而一篇文章前面的论述如此不严谨,不能不让我怀疑其后面的那个结论。

              我说了“1983年严打的核心是整顿汉族地区尤其是大城市的社会治安”,您提问“难道在严打的文件中有“除了少数民族地区大城市”的字样么”,很明显又是偷换概念,“核心是”和“只有”是一个概念?说“党的领导核心是胡锦涛同志”难道等于“党的领导除了胡锦涛同志以外的同志”?严打的背景就是当时因为改革开放,城市流动人口增加,传统的社会控制机制失效,造成严重刑事犯罪增加。邓小平的原话是

              为什么不可以组织一次、二次、三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战役?每个大、中城市,都要在三年内组织几次战役。先从北京开始,然后上海、天津,以至其他城市。只要坚持这么干,情况一定能好转。

              既然主要关心的是城市治安,少数民族和汉族,哪个在城市多?1983年的时候,自治区有几个大、中城市?和少数民族基本没有关联的事情,怎么就非要扯到民族政策的“两少一宽”上去?

              至于最后那段话,如果您认为前三十年在民族地区对最广大民众的解放和现代文明的教育普及仅仅是阶级斗争所采用的手段的话,辩论就没什么意义了。

            • 家园 你这个论断是错误的

              共产党的这个路线改变就我所知是顺应历史潮流的。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到了文革后期,已是山穷水尽,天怒人怨。不是这样的状况,凭邓小平,能扭转毛主席的路线么?

              “共产党放弃阶级斗争为纲,转为执政党,它要维护的是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的前提是全社会各阶层都愿意将维护自己利益的权力交给共产党。但至少在西藏、新疆等地,原来的农奴主、巴伊老爷们并没有打算这么干。因此至少在西藏、新疆等地,这个路线改变谈不上什么顺应历史潮流,倒是去年和今年的两次大规模的暴乱证明,至少在西藏、新疆两地,这条路已经山穷水尽了。

          • 家园 说得好
          • 家园 说得好,根子是民族政策

            两少一宽仅仅是其中之一。

        • 家园 沅江?!
        • 家园 胡的民族政策是不可逆的

          这个和经济政策不一样,你错了,后来者可以改过来。民族政策不是儿戏,你放出去的老虎不可能收回来。胡的后来者在没有大的形势变化情况下能把他的两少一宽收回来吗?胡说30户人家就可以修一个清真寺,使得新疆成了世界上清真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全区清真寺2万多座你难道能把他拆了不行。邓立群有一句话说得没错,就是胡讲话总是追求台下的反应,越热烈他越高兴。这个是对领导人来说是致命的。

          至于说到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句话也要看他做了什么,他做的事情在多,能有老毛做的事情多?现在骂老毛的谁会因为老毛做事多而少骂或者不骂?做事多少不是借口,做的怎么样才是最重要的。

          胡做了很多好事,但这些很多都是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但这个民族政策,如果不是他这样一个头脑容易发热,每次讲话比以调动台下听众情绪为要务的性格,和对民族政策复杂性缺乏认识的人物,危害不会那么大。

          顺便说一句我也经历了胡的时代,没觉得他如何啊,从学生角度讲三次学运两次是针对他的。从老百姓观感,一个讲话时在座位上跳来跳去,一个一下就邀请3000日本青年访华,弄得到处是总书记请来的客人,处处封路的情势,你觉得老百姓会觉得他威信高? 即便老人里对他感冒的也不多。如果不是他87年下台,他的口碑不会那么好,中国老百姓都是同情弱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