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钟雪灵博客摘录】通钢事件的前前后后 -- frnkl

共:💬222 🌺26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经济观察网】寻找通钢血案推手

      【经济观察网】寻找通钢血案推手

      这篇报道后面一半集中讲述了通钢人对建龙的积怨

      经济观察网记者多方走访得知,此次的控股改制并未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正式向员工宣布,未通过职代会投票表决的。按照国有企业改制的相关规定,企业的改制等重大决策通过职代会表决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通钢的职工为什么对建龙不信任

      “厂里越改革越吃不上饭了”,通钢的职工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以前厂里效益挺好的,而现在,每年的取暖费也不发了,独身子女补贴等原来厂里有的待遇都没有了。”

      这样的变化从建龙05年介入重组通钢时就开始了,通钢内部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05年入驻通钢的时候,建龙就派来了37位处级干部。上述知情人士称,建龙就是想用自己的高管取代通钢的管理层。

      另一方面,建龙对通钢进行了大幅度的人员重组。据通钢内部人士介绍,建龙重组的开端就是裁掉了50多个通钢副处级及以上的职员

      而随之而来的,还有对职工的“铁腕减薪”。记者向多名职工了解到,05年重组之前,建龙职工的工资水平在1200-1400元左右,现在厂里职工的工资普降至700-800元,经济危机时部分工人工资低至300元。

      相比之下,建龙方面委派进入通钢的干部工资则为通钢普通职工的5倍至几十倍不等。据走访调查,部分建龙进入通钢的干部年薪高达400多万。

      过大的差异在通钢职工心里埋下了积怨的种子。此外,通钢职工称,陈国君甚至在24日与职工见面时曾多次以下岗要挟内部职工。而在之前,建龙曾向政府许诺,进驻通钢后不会裁员减薪。

      另一方面,建龙进驻后还有更多令钢厂职工们不平的事情。通钢拥有的各方资源是建龙比较看重的。中钢协相关人士表示,在进入重组程序之后,建龙比较注重开采矿山和卖钢材。而且对职工劳动强度的要求也比较高。

      据焦化厂员工反映,员工之所以对建龙控股颇有意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初建龙初次入股时承诺的资金未兑付。

    • 家园 【瞭望东方周刊】吉林通钢事件始末

      厦门网的链接【瞭望东方周刊】吉林通钢事件始末:警察多次试图强行救人未果或凤凰网的链接【瞭望东方周刊】吉林通钢事件始末:警察多次试图强行救人未果

      这个报道给出的细节是最多的,看起来也最客观。

      引子

      “以前10个人干的活,后来就六七个人干,赚的还和以前差不多,建龙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在吉林通化钢铁公司上班的李师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08年冬天,通钢人迎来了最严酷的寒冬,七座高炉全部停产。在此期间,普通工人每月领取300元生活费。这样的严冬在通钢人的记忆里挥之不去。通钢占据的二道江区,约12000名一线职工、近3万人的职工队伍,嗷嗷待哺。

        3年前,通钢人满怀信心迎来的建龙集团,却在严冬时节离席。至于建龙缘何离开,众说纷纭。2009年3月末,通钢集团宣布与建龙集团实行股权分立。“逃跑”的建龙让通钢人失去信心。一位内部人士向本刊记者提供的消息表明:建龙退出后,通钢对3月份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只亏损了5000万左右,而3 月份报亏是2.7亿,“通钢与建龙股权分立后,通钢负债高达80%。”

      3月股权分立的方案

      建龙撤退后,有声音指责其利用通钢冷轧钢项目抵押贷款扩建吉林新区。本刊记者获得一份未经证实的股权分立方案为,建龙对吉林新区拥有产权,对通钢的矿业集团控股20%;而通钢对通化钢铁拥有产权,对吉林新区持少数股份。

      通钢集团增资扩股的方案

      股权调整方案为:建龙集团子公司以10亿元现金和其持有的通钢矿业公司股权,向通钢集团增资控股。重组后的通钢,建龙持股65%,吉林省国资委直接持有通钢集团的股权变更为34%,其余小股东的股份被稀释成1%。

        建龙集团的承诺是:保证努力做到年内不亏损,保持年产800万吨以上生产规模;确保通钢股份在2010年形成 1000万吨生产规模;通钢集团注册地、纳税地保持永久不变;通钢集团现有班子全部留用,员工不裁员、不减薪。

      事件的酝酿

      (7月22日)在省会长春做出的重大决策,被迅速传输到600里外的通化。愤懑的气氛已经在部分职工中酝酿,他们认为,建龙自3月份股权分立之后,在短短3个月后又能重新参与增资扩股、卷土重来,是对通钢的二次“蹂躏”。一位长期反映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老职工,拍着桌子,一字一顿地问本刊记者:“通钢究竟是谁的?”

        至23日,吉林省国资委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正式到通钢宣布建龙增资扩股的消息时,流言已充斥整个厂区。流言主要针对中层干部调整和裁员,一些人认为重组后“必将洗牌”,建龙已经准备好替换通钢干部,更有甚者说建龙将会从外地带来200名左右的后备干部。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人执拗地认为,建龙作为民企,掌权后必将对通钢进行彻底整顿。一些附着在通钢上游和下游的产业,也感觉到了严重的危机。

        通钢的一位领导感慨地向本刊记者说:“通钢周边有多少是围绕通钢活着的,通化市的百万、千万富翁有多少是通钢养着,建龙为了利益最大化,对通钢的原燃料等必将强化控制,这些人将无利可图,而以前这种钱就是白捡。”

      事件的开端(注:从这段可以知道,23日通钢被控股的决定已经有官方渠道传达到普通职工干部)

      23日9时许,工作组进入通钢冶金区,分别召开通钢股份中层以上干部和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班子成员、在岗职工代表和内部退养人员座谈会,传达省政府决定精神。

        据了解,当时约有60多位退休员工欲进入办公大楼,被保卫处封锁,但部分人从后楼到达会场,听到了会议的相关内容。

        目击者称,会议结束后,省国资委领导、通化市领导、建龙集团相关人员准备离开时,一位妇女情绪激动,用身体挡在领导的小车前,引来现场在职员工鼓掌起哄。后经现场协调,领导们乘车离去。

        当晚,一些政策性宣传材料,宣讲省政府重大决定意义的材料印发。此时,厂家属区发现大量小字报:召集群众第二天早8:00到广场聚集。

      24日事件的第一阶段

      7月24日早上8时35分,通钢在公司后五楼召开干部大会,处级和部分科级干部参加,宣布建龙与通钢重组及干部任命等事宜,并宣布新通钢董事长由张志祥担任,总经理由李明东担任,党委书记由崔杰担任,通化钢铁总经理由陈国君担任。

        此时,通化钢铁办公楼前及广场上聚集人员达400人,周边尚有数百人围观。以退养、退休人员为主体,他们冲进办公楼院内,开始呼喊“建龙滚出去”的口号。后院外有人打出“建龙侵害国有资产,从通钢滚出去”的横幅,聚集人员开始通过厂区1号门涌向生产区。

      细节一

      9时30分,派到现场的工作组人员传回“铁路运输线被堵,铁水运不出去,将导致1号、2号、3号高炉休风,进而会导致二炼分厂停产”的消息。

        10时01分,被派往现场做工作的通化市政府领导的随行人员遭到驱打,工作无法开展。

        10时05分,工作组对铁路线采取隔离措施未见效,风机已休风,2号高炉停产。

        10时24分,工作组派到现场部分人员回到通钢宾馆。通化市政法委书记齐晓光建议,要求通钢集团发挥自身党组织作用,宣传并劝返群众。

        10时30分,另一批工作组人员回到通钢宾馆,汇报现场情况。吉林省国资委主任李来华向公安机关表明,在有人身攻击的情况下,企业工作人员已不敢出头做工作,建龙集团与国资委工作组人员的人身安全已经受到威胁。

        11时05分,现场劝解已无法奏效,1至6号炉也已休风停炉,7号炉也有停产之虞。

        11时30分,现场传来部分人员又向7号高炉及焦化厂聚集的信息,负责焦化厂维稳工作的建龙集团派驻人员陈国君遭到围攻。一些人对他进行了第一次殴打,陈国君躲进焦化厂旧办公楼二楼化验室。

      细节二

      现场的一位目击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午9时大约有3000人,到晚上7时则有1万人左右。这种规模是空前的,通化没有过,吉林没有过,国内也应该不多。”

        一个细节是,中午炼铁厂食堂面向所有人免费开餐,而且提供饮水。

        及至下午,厂区五个门已被聚众人员封堵。不等企图说服聚众者离去的各级领导开口,聚众人员的谩骂与围攻就会呼啸而来。

      细节三

      参与维护秩序的一位警察向本刊记者描述:“根本进不去,往前一走就是砖头和钢块,砸到盾牌上砰砰响。”

        “当时谁来也没用,工人都红眼了。”一位目击者说,外围的聚众者与警察对峙,有警方车辆被掀翻,里面的聚众者则在寻找陈国君。

      细节四

      下午3点多,聚众人员发现陈国君躲藏在焦化厂旧办公楼,愤怒湮没了理性,旧办公楼遭到了洗劫。这座破旧的二层楼房,大部分窗子上的玻璃都被石块击破,聚众者费力地卸下暖气片,撞开一楼至二楼楼梯间的防盗门进入二楼,逐个房间搜查,在二楼带有防盗门的房间里搜出陈国君,并再次进行殴打。

        本刊记者采访到的一位现场目击者称:“大家撕扯着,把他往楼下弄,他嘴硬,大家你一拳我一脚的,陈国君被打得口鼻流血、胳膊折了、头都大了。”

        另一位目击者则称,在5点左右他看到了躺在一楼走廊入门处的陈国君,大家排队过来看,还有人向躺在地下重伤的陈国君吐口水说,“你一天赚的比我一年赚的还多。”这位目击者还称,当时陈气息尚存,肚子一起一伏的。他听说,之前陈在走廊里大喊救命,喊了很长时间,可没人理,这时2号门那面有很多警察,但就是进不来。

      细节五(注意开头一段,国资委好牛的姿态)

      24日下午15时,吉林省国资委继续组织原通钢高层领导座谈,推进重组工作,遭到了参与座谈会者的一致反对。

        15点30分,经过与省级领导请示沟通,决定暂缓执行与建龙集团的合作。

        17时15分,吉林省国资委主任李来华在遭到聚集群众石块攻击的情况下,直接面对聚集人员,宣布终止建龙集团重组并控股通钢集团的决定。

        然而,聚集群众对工作组的信任已降至冰点,这个口头宣讲没能缓释聚众者的情绪,也没能拯救处在危难之中的陈国君。18时10分,陈国君被打现场传出消息,他已经生命垂危。

        19时56分,省国资委关于建龙集团不再入股通钢集团的通知正式文件传到,印刷后向群众发放,但聚集群众依然不同意医务人员对陈国君进行抢救。

        23时,白山市警力到达,进行强攻。现场目击者称:“警察抢起已经死亡的陈国君,迅速从2号门撤退。”官方说法是,陈国君被解救后,送至通化市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细节六

      当晚,当地电视台发布公告称根据广大职工愿望,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建龙将永不参与通钢重组,希望广大职工保持克制,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尽快撤离。

        吉国资发直改[2009]105号《关于终止建龙集团增资扩股通钢集团的通知》称,经认真研究并报请省政府同意,决定终止建龙集团控股通钢集团的方案,不再实施。

        至夜,通钢恢复生产,山城鞭炮齐鸣

      官方和民间对建龙参股几年来的评价

      建龙黯然离去,对于官民双方都曾寄予厚望的民营资本,官方和民间的评价最终却截然相反。

        民间评价是:2005年至今,通钢整体变了样,效益低下,发展缓慢,更主要的是员工人心涣散、干群关系紧张。

        官方的评价认为,建龙集团是国内规模较大、具有较强实力的民营企业,第一次参与通钢集团重组以来的三年中,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国资委与职工的认识落差

      本刊记者走访厂区时了解到,群体事件发生前,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且沟通不畅。虽然有关部门对重组进行了政策性的宣传,但效果并不明显,加之老国企的固有矛盾,导致职工对持股人的不满与不信任。吉林省国资委认为,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公司在各主要股东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股权调整。而职工则认为,谁是大股东,则关系到给谁打工的问题。

      是不是建龙走了,通钢的天就亮了?

      通化钢厂的群体性事件,已过数天。一位干部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是不是建龙走了,通钢的天就亮了?不是。通钢以后的路肯定比以前还要难。”他以冷轧投资29.4亿的项目质疑领导的能力说,“30个亿投入,扔了4年,现在还没正式投产呢。”

    • 家园 【南方周末网络专稿】吉林省通报通钢事件

      南方周末网络专稿:吉林省通报通钢事件 建龙入股这四年这篇没啥新东西,只有一个现在南方周末编辑的水平或倾向的一个例子。

      新华社消息说:7 月24日,通钢个别内退人员及退休人员制造谣言,利用一些人员特别是非在岗人员“国有情结”较深,对通钢集团现状与长远发展特别是即将实行大型化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所面临困难不了解的情况,激化企业原有矛盾,鼓动一些不明真相人员,在通钢办公区内聚集,人员一度达到千余人。他们冲击生产区,堵塞原料运输线,造成部分高炉休风。在聚集中,有些人挑拨、煽动群众不满情绪,将矛盾集中在建龙集团派驻通化钢铁股份公司总经理陈国军身上,对其进行围堵,将其打伤。

      明明是吉林国资委单方面的说辞,而南周的编辑把它改成了“新华社消息说”,好像是新华社记者调查后的结论似的。鄙视之

    • 家园 【投资者报】通钢事件:谁造就了“过分聪明”的民企

      【投资者报】通钢事件:谁造就了“过分聪明”的民企

      这篇不是采访报道,而是评论。里面也间接引用了一些有趣的资料,值得参考。

      尤其在通钢改制的过程中,两个类型的企业同时存在,一是通钢集团层面,建龙虽然持股近40%,但却拥有日常管理经营权限,二是从吉林建龙钢铁演变而来的通钢集团吉林钢铁公司,建龙具有其绝对控股地位。

      据媒体报道,金融危机的时候,通钢集团的员工工资减到每月人均300元,而作为以抵押通钢老区贷款而兴建的吉林钢铁却正常生产,员工收入未有任何损失。一位业内人士甚至披露,建龙把当地产的价格便宜的铁矿石用在自己的企业,而把进口高价矿用在了通钢集团。

      和建龙一样,其投资者复星集团在钢铁领域上的作为基本上也可以视作一家“过分聪明”的民企,在钢铁产业上同样依靠收编国企而快速发展,对国企管理层给予利益,对当地政府给予税收与就业,处处点在国企的软肋上。

      2007年,复星以9亿元的价格轻松获得了海南钢铁公司的控制权,而这家企业的年收入高达10亿元,利润达到4亿元,并拥有3亿吨以上的优质铁矿储量。 2003年,复星收购南钢,当时南钢销售总收入超过185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南钢与复星共同投资新建南京钢铁联合公司,复星以16.5亿元的“低价”占其60%股权,南钢作价11亿元占40%股权。而两年之后,武钢按同样模式重组了生产规模与南钢不相上下的柳钢,占新成立的公司股权51%,而武钢出资64.7亿,是复星出资的4倍。

      评论精髓一

      我们赞成民企参与国企改制,这是中国改革的大势所趋,但我们强烈反对潜在的官商勾结与暗箱操作,如果这样,必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让民企有恃无恐,从而敢漠视工人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很多地方都能看见,企业改制中,投资人和国资委秘密签订协议,而工人却没有发表利益诉求的渠道。

      评论精髓二

      我们相信民企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国企,但我们也看见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下,民企对国企的破坏力要远远高于国企内部的内耗和低效。很多国企改制一次,就是被形形色色的投资者洗劫一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如《投资者报》所报道过的吉林制药(见2009年3月30日,第46期),两次改制,遇到的都是资本大鳄,留下的都是巨额债务窟窿。

      • 家园 这样的国资委是国有资产盗卖委员会的简称么?
      • 家园 南钢的事是真实的

        这几年南京的一些钢铁厂的改革都非常的奇怪

        我几个长辈都是厂里的人,南京的厂效益一直都不错,待遇也很好

        但突然面对改革的时候,财务上一下就有了几亿、十几亿的亏损

        虽然给民企收购之后,国有股份还是可以保证大部分被劝退的职工的退休金,但待遇肯定没有原有的好

        这种改制,得益的应该只有那极少数的改制决策者吧

      • 家园 这两句话是值得怀疑的

        短短几十年,民企高于国企就成了不容置疑的铁律,任何敢于质疑的声音都被冠以否定改革的帽子,这是否真的是"实事求是"?或者说,"实事求是"这几个字本身就是一个joke?

        我们赞成民企参与国企改制,这是中国改革的大势所趋,

        我们相信民企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国企

        • 家园 基本上,这是中国目前的政治正确

          不过,作者的“但”才更准确地表达了他的观点。

          我们也看见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下,民企对国企的破坏力要远远高于国企内部的内耗和低效

          • 家园 我明白作者的意思

            我感到悲哀的是作者在表达了他观点之前不得不先用“我们赞成民企参与国企改制,这是中国改革的大势所趋,”,“我们相信民企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国企”来做表态。

    • 家园 【中国经营报】建龙蹊跷“进出”背后

      【中国经营报】建龙蹊跷“进出”背后

      这篇应该是主要反映了原通钢管理层的意见。兼听则明,没有坏处。

      特此说明,不是全文文摘。下面的引文,只是我认为重要的部分,可能会误导读者的判断,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全文。

      在2009年3月,建龙集团突然对外高调宣布,退出通钢集团。根据退出约定,建龙将获得吉林精品钢基地和通钢原有的矿山所有权。

      。。。。。。

      实际上,在建龙退出之前,通钢剩下的优质资产就是吉林精品钢基地与矿山资源了,这次退出,建龙白白地就将这些据为己有了。”在一位离职的通钢管理层人士看来,在双方合作的过去4年中,建龙将所有的资源都转向了在吉林的精品钢基地。

      据记者了解,吉林钢铁公司项目的投资也是造成通钢后来账面上负债上百亿元的原因之一

        据上述离职的通钢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此项目的资金一度十分紧张,在花完了大部分通钢的流动资金之后,后续的资金投入主要来自于通钢供应商的货款。

        “自从2008年5月启动了这个项目,通钢给原材料供应商的货款就是一拖再拖,而供应商又怕失去通钢这样的大客户,一直是敢怒不敢言,最近一次给供应商发钱也是2008年年底的事情了。”上述人士说。

        “这个项目预算是 70亿元,但实际上,最后至少要花上百亿元,在目前这样的经济环境之下,资金跟不上,暂时停产是必然的。”该人士对记者解释,吉林精钢基地的重要性就在于,这是通钢一个产品升级的机会。“现在通钢生产的都是宝钢、首钢等大公司不屑于生产的利润和附加值较低的建筑用钢,但吉林钢铁公司这个基地则是完全定位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未来,300万吨的高附加值产品要比通钢目前600万吨的粗钢利润高得多。”他说,吉林钢铁公司由此成为通钢集团的期望所在。

        “我们认为,贷款和资金很快就会下来,审批也即将通过,基地很快将重新启动,但这样一个有着无限发展前途的项目,在建龙3月退出的时候,被政府划给了建龙。另外,同时划给建龙的矿山资源也是稀缺资源。”该通钢人对记者提及此事时,仍然愤愤不平。

      据记者了解,作为一个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钢铁企业,通钢的核心优势就是,拥有自有矿山,如此一来,其生产成本在与其他钢铁公司相比时具有相对优势,即便在后来通钢产能扩大,需要进口铁矿石之际,通钢的自有矿山仍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矿山资源是通钢的‘后路’,吉林精钢基地则是通钢的‘前途’,建龙一下子就让通钢陷于进退两难之间。实际上,建龙的退出只是暂时的假退出,有的媒体上说是因为效益差退了,后来效益好,又进来了,这完全是无稽[/COLOR]之谈,进退之间,实际上是建龙资本运作的手法。”一位通钢的管理层人士如是对记者说。

      

      该人士提醒记者,在2009年7月,建龙再次入主之时,与吉林省国资委达成的新意向是:建龙集团以10亿元现金和其持有的通钢矿业公司股权,向通钢集团增资控股,持股66%,[COLOR=blue]“矿业公司本来就是通钢的,建龙实际上只花了10亿元就把原来拥有的新通钢集团股权从36%增加到了66%,谁都能看出这中间的问题。”

      而就在记者采访中,更有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建龙在年初的退出,还有不为外界所知、极为隐秘的秘密。“2008年,国际铁矿石现货价格最高点时,建龙曾让通钢向澳大利亚进口了大量的铁精粉,当时订购价格是1600元/吨,但船还没到岸,该铁精粉的市价就遭遇大跌,由此导致通钢亏损将近10亿元。”该知情人士说,建龙今年年初宣布退出,然后重新回来,通钢由此损失的这10亿元亏损就可以作为负债处理,从而与建龙无关。”该人士说。

        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通钢人的怨恨并不仅仅在建龙身上。“建龙在进进出出之间,不仅获得了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每次都有地方政府在极力支持,这不是个正常的现象。”不少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央相关部门应该查清这一事件中可能涉及的“腐败问题”。

       不过记者试图就此问题采访吉林省国资委以及通钢集团的相关人士,均遭到明确拒绝。

      “今年5月前后,鞍钢的部分领导就集体低调考察了通钢,并做了详细的调查,不过因为当地国资委还是主推建龙,所以最后作罢,而今很可能旧事重提。”上述人士说,这也是不少通钢人的期望。

    • 家园 【中国经营报】陈国君之死

      陈国君之死(多谢topgun2k4河友提供的链接)或【中国经营报】国营钢企对通钢兴趣浓厚,省府决定卖给私企建龙(八阕改了题目)

      这篇报道我是从八阕看到的,暂时没有找到原始链接。

      看了这篇文章,建龙入主通钢的过程中没有猫腻才怪

      “724”的一句话

      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让你们全部下岗。”7月24日,晚上6时许,当愤怒的工人将躲藏在通钢股份公司一间办公室铁柜中的陈国君拉出来时,他衣服已被撕烂、头发蓬乱,双目紧张而无神。

      据现场的多位目击者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称,他们均听到了陈的这句话,面对着在愤怒情绪驱使下已失去控制的工人,陈国君说出了这句看上去多少有些气急败坏的“气话”,这句“狠话”也成为了陈的最后遗言,片刻之后,陈国君命丧工人们的拳头之下。

      一位曾经历现场的工人对记者回忆,在工人们将办公室的防盗门拆开进入之前,陈国君还在不断地用手机与外界联系呼救,此时,一个消防云梯已经架到陈所在的窗前,但云梯很快被楼下数以万计的工人围住,武警被人群隔开,陈望着云梯,脸上露出绝望的神情。

      “后来想想,他如果好好说话,不说下岗什么之类,估计就没事,一说下岗大家都急红了眼。”一位参与此事件的通钢工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那句话让破门而入的工人们失去了理智。

      陈国君与张志祥的关系

      一位熟悉陈国君的人士告诉记者,陈是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的心腹,俩人相识多年,且是发小。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吉林省工商局查到的工商资料显示,陈国君现年40岁,家住河北遵化市遵化镇2987号,而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同样是河北遵化市遵化镇人,住所地址为1211号,两人相距颇近。

      “陈国君是张志祥坚定的追随者和政策的执行者,实际上,他没有多大的权力,只是一个传声筒。”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张志祥极其信任同乡陈国君,每次来吉林,总是要与陈密谈很久。一位通钢的前任管理层如此评价陈国君,“业务能力一般,但性格倔强,对建龙忠心耿耿。”

      “23日那天的重组大会现场气氛特别不好,多数通化管理层人士强烈反对曾经退出的建龙重新入驻,并且取得控股地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与会者告诉记者,在7月23日,这个由吉林省国资委领导、建龙领导出席的会议上,通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凤成和三位副总经理当场宣布辞职以示不满。他告诉记者,当日会上约见的通钢集团管理层为7人,4人辞职后只剩下三人。

      而另一位与安凤成关系密切的人士告诉记者,为了建龙重新入驻通钢集团之事,吉林省国资委曾经在7月份与安凤成进行过三次对话,让他接受这个事情,但安表现的颇为不配合,“他个人很反对建龙的再次进入。这也让国资委大为光火,即便安凤成不主动辞职,他的位置也要被更听话的人代替。”

      23日会议的内容----建龙即将重新入股并将控股集团公司、4个管理层人士已经辞职的消息---- 开始在通化这个小县城扩散。7月24日上午8时左右,在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办公大楼下,已经有3000多名工人聚集[/COLOR],一位目击者告诉记者,起先工人们还保持理智,在队伍的最前排多数是70岁以上的退休工人,示威人群高举“建龙滚出通钢”的标语。

      建龙一直有管理实权,陈国君是执行者

      一位已经从通钢辞职的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COLOR=blue]陈国君在建龙退出重组之前,就主要抓通钢股份公司的生产,建龙进入通钢之后产生的一系列裁员、减薪,陈均是当时的具体执行者,工人也因此与其矛盾颇深,把账都记在了陈的身上。

      在建龙2005年入股通化钢铁之后,陈国君先后把诸多的建龙系人士安排在了通钢的各个重要部门,原先的管理层大多被清洗出局,[/COLOR]这也成为后来矛盾激化的一个因素。

      上述人士对记者回忆了一个细节。“在食堂开饭以前,就座的工人都要先齐声高喊“陈国君滚出通钢”、“陈国君××”等,久而久之,这种举动竟成为饭前的一个固定流程。”该人士说,这足以见得陈国君与工人们矛盾已深。

      “陈也不是一无所知,不过他很不屑这种叫骂,也不把它当回事,他曾对属下私下表示,‘他们除了骂街,难不成还能把我搞死’?”

      7月23日,被任命为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国君,在重返通化的一天后,一语成谶。

      省国资委更看好民企出身的建龙

      四年前的2005年12月30日,建龙集团宣布正式收购原通钢集团部分股权,由此组建了吉林省省属最大企业新通钢集团,注册资本38.81亿元。在新组建的通钢集团中,吉林省国资委持有46.64%的股权,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14.6%的股权,建龙持有36.19%的股权,通钢集团管理层持有 2.57%的股权,从而实现了国有、民营、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的多元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

      “实际上,在引进建龙之前,首钢、鞍钢也对通钢表示出浓厚兴趣,而且,同是国企背景的这两个企业也比建龙更适合重组通钢,但最后这两家钢铁公司提出的方案都被当时的省国资委拒绝了,省国资委更看好民企出身的建龙。”前述已经离职的通钢管理层人士对记者回忆。

      通钢被贱卖?

      一位已经退休的通钢老干部告诉记者,在新通钢集团成立之初,双方在评估环节就存在问题。[COLOR=blue]“通化钢铁当时是按照账面资产评估的,这样就会造成通钢资产被‘低估’,而且进行评估的公司也在北京,是建龙找的,个中关系耐人寻味。”

      据记者了解,负责此次评估的是北京六合正旭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在记者获得的2005年9月30日的“通化钢铁资产评估报告书”中显示,通钢总资产为38亿元,负债为10亿元左右,其中生产设备仅价值900万元,无形资产与土地使用权价值均为零。

      几个高炉加起来也不止900万元,实际上这种按照账面资产评估是不科学的,现在已经很少使用。比如当时有几个高炉就在评估中因为考虑折旧的情况,被估值为零,但这些高炉我们几乎每年都会大修,并更换大批零件,尽管使用年代久远,但由于维护和更新,依然保持了七八成新的样子,具有生产能力,但在评估中,它却价值为零,这实在让人想不通。”上述离职人员告诉记者。

      建龙当初承诺的资金也从未到位?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辗转获得的一份“通钢集团公司整体重组方案”显示,吉林省国资委将以资产形式入股,金额为18.1亿元;华融公司出资为5.67亿元;而建龙集团将出资14.04亿元;管理层出资1亿元。然而,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建龙集团2005年入驻之后,资金并未到位。

      一位曾参与审计工作的通钢人士对记者透露,在组建新通钢集团之后,建龙集团仅拿出了一笔6亿多元的资金,而这笔钱还是建龙在新通钢集团获得的利润提留。

      对此,记者分别赶到位于吉林通化市的通钢股份公司和位于长春市的通钢集团进行采访,均被拒绝。7月30日,一位通钢集团办公室的人员对记者明确表示,“这个时候不可能接受记者采访,对所有的问题都不能回答。”

      随后,记者在新通钢集团的工商资料中发现,“6亿元”之说并非空穴来风。在工商资料中显示,没有建龙资金进入新通钢集团的数据。在一份资料上显示,2006年,通钢的净利润为3.65亿元,可向股东分配的利润为6.34亿元,“但为支持公司发展,不向股东分配。”

      前述退休通钢老干部告诉记者,他曾就上述问题给相关部门寄出检举信,但如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反馈。

      在资产评估中是否存在贱卖、建龙注资不到位的种种猜疑之中,通钢的经营也开始走下坡路

      据记者了解,在与建龙合作的三个月后,新通钢集团的负债就由原先的10亿元迅速变成了20亿元。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到了2007年,情况进一步恶化,据记者查得的通钢工商局年检显示,2007年,通钢集团的资产为267亿元,但其负债已经达到惊人的186亿元。

      在通钢集团负债急剧升高的同时,工人们开始发现,自己的收入锐减。一位一线工人告诉记者,2005年时,他的收入能达到2500元一个月,从建龙入主开始,在效益还没有减少时,工资就开始下降,到现在已经只有千元左右。“2008年9月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工厂当月的亏损就有30多亿元,我们开始轮流放假,放假期间的工资只有300元。”

      而该工人告诉记者,在原通钢工人收入急剧下降期间,陈国君还从上海招了一批工人过来,给出的薪水高出本地工人,这直接激怒了老通钢人。“陈还说,要把在吉林扩建导致的失地农民也招到通钢来,后来我们坚决反对,还游行过,陈才没有那么做。”该工人依然难掩对刚刚死去的陈国君的不满。

      而记者发现,在建龙入驻通钢的几年间,通钢工人已经迅速由原来的36000多人锐减到如今的12000人,“从2006年开始,我们的下岗工人去北京上访,小范围的游行经常发生。”一位工人告诉记者。

      显然,在通化这个没有更多就业机会的老钢铁城市,陈国君成为了剥夺工人们工作机会的“坏人”。

      • 家园 信记者的,年都会过错。

        中国有独立的媒体吗?哪一个是不是拿着结论找证据?

        • 家园 说得对。我就是为了兼听则明的目的引述报道的

          Alarm用的报道是一种观点,但好像没有反映“不明真相群众”的观点。我引的帖子有普通通钢人的观点,有前管理层的观点,有国资委的观点。所有的报道放在一起,正好互相补充。

          大家最好自作判断。你说得对,不能让别人做自己头脑的主。

      • 家园 两条路线的斗争啊

        经营报是一条,新京报另是一条.再联想到新京报也是或多或少有一定南方报系背景的,还是颇值得玩味的.

        多说两句,从下面可以看出来通钢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这件事情的定性恐怕不是单单一个吉林国资委就能下的.要看上面表什么态才行.

        2008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11届人代会1次全会期间接见通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安凤成

        1999年7月原国家政协副主席洪学智到通钢视察工作

        1996年5月吉林省原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通钢

        1991年1月江泽民到通钢视察并为通钢题词

      • 家园 中国经营报原文题为《陈国君之死》作者:叶文添

        陈国君之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