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讲讲我对工厂高层的看法 -- wqnsihs

共:💬132 🌺75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了您的贴,产生疑问,咱的问题大国企最终有戏么?

      垄断的不要紧。那些要在市场中拼杀的,到底是怎么混过来的,以后怎么混?

      包装上市可能捞到不少钱,撑了一阵子。再可能是银行贷款不停续,又能撑一阵子。还可能是市场整体红火,能过几年好日子。但全国各地产能不停上,这种“好日子”应该不会太长。撑也不是办法。

      如果上万人的大企业有这么多的问题,这么多“人精”在捣乱,管理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M总这么有办法的,似乎也只是以突击上市为目标。现在还有人在想根本问题么?到底是破产、私有化,还是MBO,M总能谈谈这方面的观察么?

      通宝推:清风居士,
      • 家园 我的看法

        要解决这事,一是要靠把国内矛盾转化为国际矛盾,为啥tg这么响应md的全球化号召,要把国企做少做精做大做强,那是因为60亿个单位来承担风险受剥削要远比十几亿个单位来承担要轻松很多。

        二是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会带来新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很多以前无解的问题,随着科技进步,都有了应对之道。

        一和二应该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搞得好,是正反馈,搞不好,完蛋得更快。现在的关键是时间,问题是,时间在我们这边吗?

      • 家园 或许大国企最好的归宿就是减震器

        尽可能多地解决就业,尽可能稳妥地保证国家基本物资供应.做大做强?算了,天生就没那个金刚钻,还是别在瓷器活上献丑了.

        而社会前进的尖端力量,或者象美国一样走金融掠夺,或者就走中国古代之路,多元并存,靠文化战队慢慢"和谐"全球,以期某年某月,中华民族直接和地球人等价~~

      • 家园 有点轻率了DEL
      • 家园 我觉得国家对国企的长远发展方向其实是清晰的

        1、最大限度减少央企数量。通过兼并重组,从而减少管理对象,集中管理精力,提升规模参与国际竞争

        2、全部整体上市。整体上市的最大目的还不是圈钱,而是1)像加入WTO一样,希望用倒逼机制促进改革,增强竞争力。2)借助全社会投资者的力量来监督、评价企业。3)逐步地把央企向公众公司转变,使国民分享国企发展的红利,真正体现国家、国企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特性;

        3、减少地方国企的数量,乃至最终取消地方性国企。地方国企是地方保护主义和腐败的温床。比如钢铁业,地方过度投资,造成产能过剩,市场割据,环境污染,国家有心进行全国性的重组而不得。地方国企的领导人往往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自由变换身份,为其上下其手大开方便之门。取消了地方国企之后,地方政府得以从具体的经营管理中抽身而出,从而达到转变政府职能,由生产型政府变为规制和服务型政府的目的。

        在我看来,企业只有好坏之分,没有所有权性质之分,私营企业也会遇到授权与监督,约束与激励的矛盾,不然安然、世通、雷曼等是怎么倒的?不管哪个国家什么样性质的企业,90%的注定要被淘汰,执着于私营企业就是好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通宝推:atene,
      • 家园 政委还是要学习老虎的文章呀

        周期。

      • 家园 国企从根本来看就不是一个赚钱的机关

        国企如果在一个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生存的.但我们的政治体制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所以只能对关键行业进行垄断.以前抓大放小就已经将很多不那么重要的行业放掉了,现在这些行业基本都不会对民营开放的.我们决不能培养自己的掘墓人,任何人有了钱就肯定会希望有更大的权力,你不能指望那些资本家会永远依靠我们,对他们永远只能限制和利用.

      • 家园 你的问题比较难,实际是现在中央产业政策的答案

        我想基本可以这样判断:

        1、涉及国计民生和安全的行业,绝对垄断,用垄断利润和政府补贴支撑,因为现在高层已经形成共识,保持国家稳定和继续执政的核心是钱,有钱才可以说明执政的合法性,控制或吸引各种利益集团拥护执政,尤其是地方势力。至于垄断和补贴导致的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社会的不公平,这就是获取执政权应付的代价。(只是这个代价好像是老百姓付)所以现在国资委在调整央企规模,进行高度整合,进一步加强对垄断行业的控制。

        2、一般的国有企业,尤其是竞争比较激烈,市场供给能力明显过剩的行业,基本放开(我从事管理的企业基本属于这类,只是化肥和农药行业受到一定的价格保护),逐步从各种角度逼这些企业进入市场,例如减少国家订货(化肥还有一点国储订货,但在逐年减少。其他就完全没有了。),减少价格保护,减少指令性贷款,减少贴息,减少各种补贴,等等。这是赶的一面。

        拉的一面是鼓励行业整合,例如中化对化肥行业的整合,国投对化肥行业的整合。而且是采用完全市场化手段,例如某央企在整合某大型化肥企业方案中,采用的就是社会上招聘的职业经理人,接管并购完全市场化,结果当地省政府不干,因为下岗人员太多,结果又坐下来谈补偿条件,但是只是时间问题和补偿多少问题,一定会成。所以以后化肥将就是三家或四家央企控制,世界最大的氮肥、磷肥和很快就会世界第二大的钾肥企业将在这几家央企产生。而这只是他们的一个事业部而已。

        这是可以赚钱并可以生存壮大的企业。

        3、对国企完全无法竞争的企业,例如汽车轮胎,聚酯切片、油漆、不上规模的钢铁、小石化等等之类就决定逐步放弃了,或者去合资,或者MBO,或者上市后成为一个纯市场公司,生死由自己竞争力决定。国家将完全退出,只收税。但是这个过程将十分痛苦和残酷。因为以前把企业所有剩余价值全部上缴拿走,企业基本没有隔夜粮,现在进入市场,需要精简淘汰,而安置责任政府完全逃避,让接手的企业承担。如果接手的是央企,那就还是政府在承担,没有问题。如果接手的民营企业,他就必须尽可能降低安置成本,结果就是通钢事件。

        4、国企市场化后,或者凤凰涅槃,烈火重生(我目前尚未见到一例),那没有问题。如果被民营企业掏光吃尽,又扔回来,(极有可能),政府仍然逃脱不了安置的责任,不然社会动乱不可避免。所以我认为目前国退民进的结果很可能是仅仅推迟了政府大规模处置失业危机的时间,而不是根本解决。如果过几年经济复苏好,可能这个危机就渡过了,如果运气不好,几件坏事同时遭遇,就比较危险。

        5、中央现在基本考虑就是用财政转移支付、国退民进、企业IPO、央企整合等等手段,先拖一拖失业危机这个炸弹爆炸的时间,为彻底处理赢得时间。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是是否可以卸掉这个炸弹的引信,可能没有谁有把握。

        我是从企业第一线看到情况体会的,大型非垄断企业是很困难,很困难的,用危在旦夕形容并不过分: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成本没有市场竞争力,体制没有市场竞争力,以前有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员优势,经过10来年的停止不前,而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逐步壮大,已经没有发展的机会。

        最近以前我接管过的一个企业的当地书记和市长找到我,希望我再去帮忙。我去看后,不敢接手,回答他们的就是:10年来元气已经消耗殆尽,无力回天。可想他们的失望,这是当地第一利税大户。其他企业情况类似。

        通宝推:九合诸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