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来说说我在西藏工作的经历吧(4)谢绝转载 -- 潘俊卿

共:💬135 🌺39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新建的很少。南京和西安城墙的比较。

          南京内城33.7 公里,现存25公里多,都是600多年前的原样。

          只有集庆门段是完全新建的;其他都是修复最上面凹凸状的部分,下部整体都是原样,而不是新建的。

          比较一下就知道:

          南京城墙:

          有人形容南京明城墙是“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此言不虚。明代南京都城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座城墙组成的格局(注:俗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则指四座中的一座——南京京城墙),是其例证之一。京城(即内城墙),全长33.676公里,开筑城门13座,建有雉堞(垛口)13616个、窝棚200座。历经六百多年风雨沧桑,南京城墙目前有七段不连续的墙体,共计23.743公里,达原始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注:这些都不是重建的,而是做了修复和维护)。加上重建的部分,现全长25.091公里。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城墙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1983年,市政府结合市政建设整体规划,投资1000万元,开始营建环城公园。如今,城墙上的排水系统得以完善,敌台和垛口逐步恢复。

          到了1983年,西安城墙已满目疮痍、残破不堪。……而离我们最近的1983年的维修,奠定了现在城墙的基础。……亲历1983年那场城墙大维修的史凡女士,当时任碑林区副区长,1989年调入环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任主任。她回忆说,当时城墙很多段落已经是残垣断壁,“墙砖被扒得差不多了,城墙上已经很难看到整块的砖了,一眼望去就是残砖和黄土。城墙周围看到最多的就是杂草和歪七扭八的树。” 而在此之前,城墙四门闸楼、吊楼已于清末被拆,北门正楼毁于辛亥革命,南门箭楼焚于1926年。抗战期间,城墙墙体被挖洞1991孔,许多市民在此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1949年后,又有四座角楼、98座敌楼、一座魁星楼及大量垛墙、女儿墙相继被毁。到1983年,墙体毁断14处,计1225米,外墙青砖被扒1.846万平方米,墙顶海墁被扒13.7万平方米,墙体有洞穴2100孔,总塌方量20多万立方米。城墙外侧开阔地被96家工厂和1005户居民非法占用约900多亩。

      • 家园 收到,一定去。
    • 家园 花:北京,伟大的首都,城市建设伟大的反面典型
    • 家园 送花,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好贴
    • 家园 花“只剩下了那个名叫北京的尸体”
    • 家园 老大,过了

      像我这种不吃皇粮的,在网上讽刺讽刺共产党也就罢了,你现在是公务员,又是实名之中,纵是说的再有理,也是给自己找麻烦,何苦呢。

    • 家园 花之 继续

      最好弄个系列链接 花NO.54

    • 家园 再多写点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 家园 楼主去西藏锻炼是去对了!希望进一步深入群众。
    • 家园 这篇不送花,反对楼主文章中部分用语,建议修改以下这段话

      于是,北京这个老城渐渐死去了,它是被无数的功能、无数的机构、无数的人口、无数的官僚撑死的。老北京的雍容和气息没有了,只剩下了那个名叫北京的尸体。而这个城市里面忙忙碌碌的东西,活像这个尸体上的蛆虫

      渐渐地,就像所有动物的尸体一样,由于体内杂质的发酵,尸体开始膨胀。于是有了三环、四环、五环~~~~

      作为一个北京人,我觉得这段话给我很不舒服的感觉,建议楼主修改。

      另外,对楼主的部分观点,我觉得需要商榷。

      一、对于“老北京的雍容和气息没有了,只剩下了那个名叫北京的尸体”,我并不完全赞同。理由有三。

      1. 虽然北京的文化在淡化,但北京还是有他自己的文化传承的。到北京的胡同里转转,与老北京人接触接触,逛逛地坛书市,跟的哥的姐们聊聊,你就会发现北京的文化仍然存在,只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和被喧嚣的商业文化所掩盖。

      2. 不仅北京文化,各地的文化都在走向同质化。经济、交通、文娱等的发展,使全国各地的文化都受到了影响,虽然各地还有差异,并且会一直有差异,但这种差异的程度显然不能与以前相比。这是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使然,不是北京或中国的问题,是全世界都在面临的问题。

      3. 老北京的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消亡一部分。老北京文化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封建社会时的满清皇权显贵基础上的。像养花遛鸟、逛街看戏,甚至是四合院。这些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必然会受到打击,影响渐小。几个例子共同思考:北京的四合院是为封建社会的大家庭所准备的,父母子女按照长幼顺序各住各屋,可以早晚问安等。而现代社会讲究小两口,这就是一个矛盾。还有,像雍容就是部分建立在皇权贵胄、满足温饱等封建社会基础上的。像清朝旗人被国家供养,很多人不工作,养花遛鸟、逛街看戏,现在这个条件没了,所以像以前那种雍容自然就会被改变。郭德纲说的相声里讲天桥以前为什么那么火,男人早上在火车站卖苦力,快中午干完活,再有活都不干了,到天桥洗澡、吃饭、看戏、听曲艺,晚上买上两斤棒子面和白菜,回家给老婆孩子过日子。这是很雍容,但这样好吗?(想一想老舍作品里老北京的生活换到现代,还能否保持下去呢)

      二、关于北京没有另建新城、发展重工业的问题,我也觉得很遗憾,但我觉得您的看法有些过了,不够宽容。对这个问题,我有几个自己的看法,您看看是不是能开阔我们的思路。

      1. 我们在看问题时,不能拿现在的眼光去要求过去。刚建国时,一穷二白,人们的保护意识也远不能与现在相比。建新城,钱从哪来,钱又是否花在了国家建设的刀刃上,那时的人做了他们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不能说好,但我们也不应该去责备、埋怨。五十年代初建一个车间都能上报纸庆贺,说明建个车间都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那另建一个新的城市会是什么概念。北京不少学校最早就是在原来的庙或贵族府邸里建立的,如果建新城,就还需要给这些学校建房子。建国后,党政机关都需要马上开始办公,建新城是否来得及。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如果另建新城会遇到的。所以,我觉得前人这个选择不能说好,但我们也不应该去责备、埋怨。

      2. 人们对环保、文物保护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对于发展重工业,我记得看的一个文章里曾经说过,五十年代,人们看见林立的烟囱和冒出的滚滚黑烟,感到非常自豪,中国也能生产自己的工业产品了。现在的人看到这个情景恐怕早把厂子大门给堵了。对事物的认识需要过程,这个认识不是几个人的认识,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的认识。拿我们自己来说,北京刚开始禁放烟花爆竹的时候,很多人都是赞同的,但实行几年后才发现过年没有了年味,副产品是烟花爆竹的威力越来越大。现在再回头改成限放,这是我们经历过禁放后吸取教训的结果,没有经过禁放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但烟花爆竹威力越来越大的问题确很难再回头了。还有,金融危机爆发前,我们能否想到西方金融业会有这么大的问题,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

      您的西藏工作经历很好,对北京发展的意见也很好,很多感觉和看法我也赞同。但在看问题和评价问题时,可以再宽容一点,语言可以再温柔一点。个人意见,大家共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