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随笔,也为经常找不到的帖子保留下链接 -- 神仙驴

共:💬485 🌺2169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和驴兄一篇--我也要知情权

        我也想知道:

        1。被伤害的孩子们都是些怎么样的人,平时功课好不好,乖不乖,将来有什么愿望?而经历这样的事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学校会采取什么方式去抚平他们生理心理上的创伤。

        2。孩子们的父母,是怎么相识,结婚,千辛万苦的生下在法律下唯一允许的孩子,他们对孩子有着什么样的期许?他们平时怎么管教孩子?惨剧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有没有人关心他们受到的心理冲击?

        3。因为保护学生而受伤的老师,他们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是否已婚?是否有自己的孩子?老家在哪儿?他们受伤后会否影响教学活动?是什么样的理念驱使他们敢于牺牲自己。同样的,经历过这样的心理冲击,他们如何调节?如果所受到的伤害影响了他们的谋生能力,他们的未来如何保障?

        4。犯罪者何时判刑?何时执刑?

        =====无奈的分割线=====

        道理很简单:媒体的责任是把群众的视线从犯罪者的身上引开,转而关心受害者。

        特别是这种赤裸裸,血淋淋的个人恐怖主义行为。

        犯罪者在选择向无辜的弱小下手时,已经自动放弃了在人类社会中当一个人的基本资格,因此对犯罪者我们只需要知道,我们所建构的法律制度能够有效地制裁这种犯罪行为。

        一个有良心的媒体,不应该为了吸引眼珠而把犯罪者打造成反政府悲剧人物,而应该关心受害者,维护人类社会的稳定。

        ======深层次的分割线======

        这件事最让我震惊的是媒体所反映的“投射心理”。在媒体界,突出什么人物,忽视什么人物,取决于他们认为受众更加认同事件中哪一位人物。正常运作的媒体,总编对这样的选择是要把关的,不能让记者随便写。

        而在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更应该突出受害者的不幸,而非犯罪者的不幸。

        突出犯罪者不幸的媒体,反映了两点可能:一、他们的受众的心态存在某种程度轻重不一的扭曲,二、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在扭曲受众的心态。

        通宝推:渔樵山人,飞马萧,故园湾里,
        • 家园 为了卖嘛!

          这件事最让我震惊的是媒体所反映的“投射心理”。在媒体界,突出什么人物,忽视什么人物,取决于他们认为受众更加认同事件中哪一位人物。正常运作的媒体,总编对这样的选择是要把关的,不能让记者随便写。

          恐怕某些媒体中间,总编比记者还想这样写吧!

          从“卖报道”的角度来看,受害者的新闻好卖,还是加害者的新闻好卖?

          某些媒体是要靠广告赚钱的,而赚钱需要读者,这样的报道法,当前的大环境下,当然更能吸引读者,来钱也快。

          况且这种报道法,非常容易让读者上瘾。

          不过,在媒体利欲熏心的环境里,谁愿意自己来慢慢培养成熟心理的读者呢?

          此外,又可以鼓吹媒体自由,标榜传媒界先锋,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至于对读者长期的副作用,它们当然就不管了。

          • 家园 撂一句话

            恐怕某些媒体中间,总编比记者还想这样写吧!

            如果这样的媒体存在的话,我个人以为对它们的定义是:

            社会公敌,民族罪人。

        • 家园 这个这个,不好办呐,这不是对受害者家属二次伤害了吗?
          • 家园 我只是在举例说明媒体报道的侧重点

            理应是那样的,并没有要去撬别人的隐私的意思。

            写的时候有点管不住自己了。

            • 家园 关键点在于受害者的心理安抚。

              无论基于什么样的立场,什么样的政治观点,悲剧之下,他们是首先需要帮助的一批。诚挚的希望帮助他们,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

              可以告诉他们到哪里可以得到帮助。

              可以告诉他们怎么安抚自己,安抚自己的伤痛的亲人。

              用文字,给一个安全的温暖的拥抱,给一个可以安全的哭泣的角落。

              不过这些要求,都需要专业级的心理咨询师出手了。这样大范围的心理安抚能力,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人才,我抱怀疑态度。

              对这方面的培养和强化,在公共的观念和支出应该加以考虑。

        • 家园 同学,无论罪犯还是受害者都从天朝媒体消失了

          大陆关于这个事件现在只有一份通稿。

          同时无论是南方系报纸还是新华社或者人民日报什么的,我都没有看到对于受害者的如你所需的那些细致报道。

          一般的采访倒是有一些,比如大公网。

          另外就是,在这个网络社会那些受害者家属完全可以自己做主把那些信息披露出来,在关注的人的点击和转载下也会得到传播,如果没有被和谐掉的话。

          • 家园 披露很难,和跨省一样难。对这个事,不会有办法

            别看是所谓人人都言论平等的网络社会,普通人自己的事,没有权力和资本,也没有被权力和资本利用的价值,照样注定被信息大海淹没,发不了声。

            举个例子:以一些媒体(比如南方系)之狡猾,在这阵子的大环境下,他们绝不敢乍翅,即使这是个很好的炒作题材。别看高举普世大旗,这帮东西心里对红线一清二楚。

          • 家园 支持消失

            这些报道有什么用?

            我现在想法有点变化,知情权的范围是什么?知道了有能怎样,这些观点曾经深入我心,现在我想法变化了,不过对这些杀孩子的家伙,本地土话说,应该霉他,让他们去死,而且无声无息。

            杨佳,这个某些人心目中的英雄,就是这样一个孱头。

      • 家园 控制凶案报道怎么就成粉饰太平了呢?

        媒体当然应该报道,但要注意:1、是不是太过分的纠缠于细节;2、是不是习惯性的为罪犯用他也是“社会受害人”的思路为其罪行开脱?这样的报道是不是可能带来其他人的效仿从而给大众给社会带来更严重的现实威胁?这样的报道是不是有问题?不做这两条,媒体报道多多益善,我支持。这跟把有事说成没事的粉饰太平能一样吗?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