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认识的人,了解的事 -- 雨潇潇

共:💬10 🌺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认识的人,了解的事

    最近在学习写作,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抄”,于是就从看别人的文章开始。有一篇演讲稿,虽然其中的人和事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不能辨别真伪,但其思想之深邃,令我感怀不已。为此,将全文原封不动地推荐给各位——

    2009年8月29日上午,“庆祝共和国六十华诞,为祖国骄傲,为女性喝彩——‘更香杯’首都女记协演讲大赛”在人民网演播厅举行。经过15名来自首都各个新闻单位参赛选手的激烈角逐,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以《认识的人,了解的事》主题演讲荣获特等奖。以下所附为演讲稿原文:

    附:柴静 演讲稿

    认识的人,了解的事

    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50多岁的女人,她是30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要离开拉萨。下了飞机下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了北京一个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晚期,然后她指了一下床头有一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这是她30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和各种人:官员、汉人、喇叭、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发表,她只是说,一百年之后,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雄,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1.5元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这个人就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1.5元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力(新东方刘源注:应为“权利”,原文可能有误)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力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一场官司,我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个饭菜端到他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还是吃完以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力所做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34岁的律师。

    去年我认识一个人,我们在一起吃饭,这个60多的男人说起来丰台区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他说所有的孩子靠在墙上哭。说到这儿的时候,他也动感情了,他从裤兜里面掏出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擦眼鼻,这个人18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所有做这些事的目的只是为了想给农民做一点事。他在我的采访中说到,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出在土地管理法,还出在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审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的领导说了一句话,这个人就说的再尖锐,我们也能播。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七年前,我问过一个老人,我说你的一生已经有过很多挫折,你靠什么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他跟我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着一副棺材,他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说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500块钱拿回家。他说我讲这个故事给你听,是要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些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力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通宝推:庭前柏树子,
    • 家园 感觉柴同志有点小资啊
    • 家园 送花还有通宝一枚

      真感人,前几天我们这里小雨绵绵,气温突降,公司对面的十字路口有个清洁女工,头上戴着帽子,脸部蒙着纱巾,一点点清理路面的积水和落叶。中午订饭回来发现她坐在我们公司楼梯拐角,手里拿着手机,手机里传来的是“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 家园 有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小订正

      去年我认识一个人,。。。这个60多的男人。。。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这几句涉及细节有误。

      陈锡文,1950年7月生,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如果这篇文章不是写于明年或更晚的时间,那文稿应该是哪里有问题了。

      • 家园 可以存疑

        虽然这个记者可能对各部委领导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按他们的专业素质来说,这样的细节错误还是很致命的。不过,就实际年纪而已,特别是到了60左右这个年龄段,比“官方”年纪小就显得少见,比“官方”年纪大,还真不好判断真假,各中原因,想必驴大也是心照不宣的;就具体职位而言,副职和正职应该还是很好区分的。总的来说,可以存疑,但还不足以定论。

        • 家园 先谢谢您推荐的好文

          然后再指出,柴静演讲稿中关于陈锡文年龄和职务细节方面的这两个表述,我认为是必定有误的,但这无关其文稿宏旨。为求精确,我找来应是这个演讲的有关视频听了一遍。外链出处

          人民网陈锡文专集这里,对陈的出生年月、个人经历、任职(截至任国务院发研中心副主任之前)情况都有详细介绍。

          陈的年龄这里,如果2008年就60多岁,那应该是1948年前生的。我凡见到的正式媒体里,对此说法一概是1950年7月生。这也符合他简历里“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先后在生产连队当农工、文书...”和演讲稿中“18岁当大队出纳”的描述,这点我认为是一致的。中国足球队员年龄有造假的(造假也会有除名等严重处分),但做官做到陈锡文这个级别的,政治风险不是太大了么。做小官时,那个年代也没必要造假啊;做大官时,真要造了假,自己会让一个记者知道并传播开来吗?所以我认为,官方简历中年龄有误的可能性不高。

          关于职务方面,我更能确信是记者方面的失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07年7月之前是王春正,之后至今是朱之鑫,近来仍时常见到朱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头衔活动,比如: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宁考察指导工作。而陈锡文头衔一直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这点应不会错。

          有这些细节上的小问题,不太影响演讲大局。我不了解记者个人情况,也不愿意猜测会不会有因为追求演讲效果而有“细节加工”的问题(比如说60多岁的老人是不是比50多岁的老人、主任是不是比副主任更有份量),而且我觉得这里可能更像是有习惯说法(比如有些场合“副”职可能不提“副”字)和演讲口误的问题。只是我觉得,很好的稿子,如果细节上再精益求精,就更好了。

      • 家园 驴大就是神
    • 家园 不得不花

      花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