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陈郢客

共:💬671 🌺9534 🌵10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小猫粗略整理了些太祖的穿越事迹,以合陈MM雄文

      链接出处

      看到陈MM讲到太祖年轻时发表的一些文章,想到了之前收集的一些太祖预言集~

      再度浏览了之后,不禁深深地感觉到:时空管理局无能!竟然放任这样的穿越者横行!

      毛泽东1916年7月25日预言:中日之间二十年内必有一战。

      ——致萧子升信

      ……

      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

      感以纵横万里而屈于三岛,民数号四万万而对此三千万者为之奴,满蒙去而北边动,胡马骎骎入中原,况山东已失,开济之路已为攫去,则入河南矣。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励以待日本。吾之内情,彼尽知之,而吾人有不知者;彼之内状,吾人寡有知者焉。吾愿足下看书报,注意东事,祈共勉之,谓可乎?

      ……

      -----弟 泽东白七月二十五日灯下

      毛泽东1919年7月21日预言:二十年,法国人将有一番大大的头痛。

      高兴和沉痛——《湘江评论》署名文章

        克勒满沙在办公室接得德国接受和约的电话,高兴了不得。

        站起身来,和在办公室的阁员及同僚握手,说,‘诸君!我之静候这一分钟,已四十九年了!’

      这话何等高兴。虽然,不第高兴,又含有多少沉痛的意思。一千八百七十一年,威廉第一和俾士马克,高踞凡尔塞,接受法国屈服牒文的时候,何等高兴。结果遂酿成此次的战争。

        虽然,威廉第一,俾士马克,不第高兴,又含有多少沉痛的意思。一千八百年至一千八百一十五年,拿破仑躏蹂德意志,分裂他的国,占据他的地,解散他的兵。普王屈服,称藩纳聘。拿破仑何等高兴。结果遂酿成千八百七十一年的战争。

      虽然,拿破仑不第高兴,又含多少沉痛的意思。一千七百八十九年至一千七百九十年,德奥为巨擘的神圣同盟军,深恶法国的民权自由,几度蹂法境,围巴黎。

        结果遂崛起拿破仑,而有躏蹂德国,令德人头痛的事。我们执因果而看历史,高兴和沉痛,常相联系,不可分开。一方的高兴到了极点,一方的沉痛也必到极点。

      我们看这番和约所载,和拿破仑对待德国的办法,有什么不同?分裂德国的国,占据德国的地,解散德国的兵,有什么不同?克勒满沙高兴之极,即德国人沉痛之极。保管十年二十年后,你们法国人,又有一番大大的头痛,愿你们记取此言。

      ……无知的克里孟梭老头子,还抱着那灰黄色的厚册(暗指巴黎和约),以为签了字在上面,就可当作阿尔卑斯山样的稳固。可怜得很啊!

      毛泽东1919年7月28日预言:日本与德国将会危祸世界。

      日德密约——《湘江评论》署名文章

        巴黎的路透电说,“近今外间又有日德密约的谣传。”

        密约是什么东西?还有什么妄人想发现于今后的国际间么?日德密约更是什么东西?

        日俄密约,为列宁政府宣布了,不但没成,反丢了脸一大块。

        日英法密约成了,我们的山东,就要危险。什么日德密约,前年也谣传了多次。据说一千九百一十七年,德国允许日本自由处置荷兰的殖民地,爪哇苏门答腊在内,为英政府听见,告诉了荷兰,阴谋方止。我们应知道日本和德国,是屡次寻奸未遂的狗男女,他们虽未遂,那寻奸的念头,是永远不会打断的。日本的强权政府军阀浪人不铲除,德国的爱倍尔政府不革命,奸夫和淫妇,还未拆开,危险正多呢。 (精辟啊!

      毛泽东1941年12月8日预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

      日本偷袭珍珠港当天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

      “……自罗斯托夫胜利开始,苏德战争的好转已确定。日美战争爆发后已解除日苏战争危险。日美战争爆发,对中苏有利处有六点:第一、华北华中日军的扫荡势将减弱,即是说无大举增兵之可能了;第二、国民党对边区进攻的可能会减少;第三、给亲德亲日两派一致命打击,我们使国民党既不能投降又不能剿共的可能性增大了;第四、中国民主政治的前途也更加大了;第五、苏联可从东方抽调一部分兵力向西;第六、欧州有建立第二条战线之可能。将来战争欧洲会短些,亚洲会长些。日美战争前途,最初对日会有利,战争会延长,将要在两三年后,英、美准备好才能决战。英、美可能集中力量先打败德国,然后英、美力量均向东打败日本。”

      几天后发给周恩来的电报——

      “在半年之内,英、美均非日本之敌,但只要留得新加坡、马尼拉、达尔文等二三据点,即可在半年后造成对日相持局面,以待日本之敝,然后举行反攻。……英、美的总方针可能是对日取守,而对德取攻,先集合英、美、苏力量解决德国,然后集合英、美、苏、中力量解决日本,而两方面苏联都将是决定力量。……德国目前进入了进退维谷的歧途,但东线既无路可走,便有迫使希特勒在东线取守势,在南线或西线取攻势的可能,如此则是希特勒自己造成第二条战线,也有了迫使英、美采取集中主力打德之可能性。”

      毛泽东在1942年10月12日预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苏军在一个月后开始反攻,4个月后取得战役最终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解放日报》社论

      ……

      现在已是十月,冬季就要到来,战争的第三阶段快要结束,第四阶段快要开始了。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战略企图没有一个不是失败的。在此期间,希特勒鉴于去夏分兵的失败,集中他的兵力向着南线。然而他尚欲东断伏尔加,南取高加索,一举达成两个目的,仍然分散了他的兵力。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以致“扁担没扎,两头打塌”,陷入目前的绝路。在相反方面,苏联则是越战越强。斯大林的英明战略指挥,完全站在主动的地位,处处把希特勒引向灭亡。今年冬季开始的第四个阶段,将是希特勒走向死亡的阶段。  拿希特勒在第一阶段上的情况和第三阶段作比较,就可知希特勒是处在最后失败的门口了。目前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方面,实际上均已停止了德军的进攻,希特勒已到再衰三竭之时,他对斯大林格勒、高加索两处的进攻已经失败。他在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五月整个冬季中所整备的一点兵力,已经耗竭了。在苏德战线,距冬季不到一个月了,他须赶快转入防御。整个顿河的以西以南是他的最危险的地带,红军将在这一带转入反攻。今年冬季,希特勒因被死亡所驱迫,将再一次整备他的军队。他或者还可能搜索他的一点残余力量装备出几个新的师团,此外则乞援于意、罗、匈三国法西斯伙伴,向他们勒索一些炮灰,以应付东西两线的危局。但是,他在东线须应付冬季战争的极大消耗,他在西线须准备对付第二条战线,而意、罗、匈等国则将在希特勒大势已去的这种悲观情绪中,一天一天变成离心离德。总之,十月九日以后的希特勒,将只有死路一条好走了。

        四十八天中,红军的保卫斯大林城,和去年保卫莫斯科市有某种相同。这就是说,它使得希特勒今年的计划也像他的去年计划一样,归于失败。其不同点,则在莫斯科保卫战之后,虽然接着举行了冬季反攻,可是还要遭到今年德军的一个夏季进攻,这是因为一则德国及其欧洲伙伴尚有余勇可贾,二则英美拖延开辟第二条战线的缘故。而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则形势将和去年完全两样。一方面苏联将举行极大规模的第二个冬季反攻,英美对第二条战线的开辟将无可拖延(虽然具体时间仍不能计算),欧洲人民也将准备着起义响应。另一方面,德国及其欧洲伙伴再也无力举行大规模的攻势了,希特勒只好把整个方针转入战略防御。只要迫使希特勒转入了战略防御,法西斯的命运就算完结了。因为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斯大林格勒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着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是关系于整个世界战争的。

        希特勒面前遇着的,是三个强大敌人:苏联、英美及在其占领区的老百姓。在东线,是屹立不动的红军壁垒和整个第二冬季以及连续下去的红军反攻,这是整个战争和人类命运的决定的力量。在西线,即使英美还采取着观望和拖延的政策,但等到有死老虎可打的时候,第二条战线总是要建立的。希特勒还有一个内部战线,就是德国、法国及欧洲其他部分正在酝酿着的一个伟大的人民起义,只待苏联举行全面反攻和第二条战线炮响,他们将以第三条战线出来响应。这样,三条战线夹击希特勒,就将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的伟大历史过程。

        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

        这一形势,将直接影响到远东。明年也将不是日本法西斯的吉利年头。它将一天一天感到头痛,直至向它的墓门跨进。一切对世界形势作悲观观察的人们,应将自己的观点改变过来。

      通宝推:梓童,gschen,红裤衩,石狼,mezhan,jboyin,光头佬,西安笨老虎,老惰,真理,
      • 家园 发现这一段话完美批判了隆中对……

        希特勒鉴于去夏分兵的失败,集中他的兵力向着南线。然而他尚欲东断伏尔加,南取高加索,一举达成两个目的,仍然分散了他的兵力。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以致“扁担没扎,两头打塌”,陷入目前的绝路。

        这句话和千里之遥二分兵力遥相呼应,加上无数网友所痛陈的蜀汉国力远远无法和曹魏相提并论,完美论证了隆中对战略的必然失败。

        • 家园 毛泽东对所谓“关公大意失荆州”的看法

          大意在什么地方了?大意在对孙刘联盟过于迷信上面。某种意义上,孙刘矛盾激化时隆中对必然落空,这也符合逻辑。

          • 家园 首尾不能相顾,实际上是因为力量不足而顾不了

            大意,实际上就是精力投入不足,兵力投入不足,财力投入不足,心力投入不足,说白了,就是实力不足。

            刘备当时应该先确定一个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

            1.当前实力可以控制;

            2.具备发展空间;

            3.不近强敌(距情敌较远),或者退一步讲,至少只有一个方向有强敌。

            隆中对的问题是荆益每个州都要同时面对两个敌人,实力与目的不相称。

            益州还好一点,不出击敌人打不进来。荆州就是两面受敌了,而且益州援兵难以进入。即便益州想提供援兵也需要较长时间反应,缓不济急。而且在历史上益州自己也有困难。

            益州环境复杂,关系生疏,显然需要时间经营。在历史上,刘备入主益州之后花了很大精力去经营益州,对荆州是有所疏忽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荆州丢失了。所谓大意失荆州,本质上是蜀汉集团主要精力集中于益州攻略上,不得不放松了多荆州的控制。平时看不出问题来,到了关键时刻,压力一大,内部缺陷就暴露出来,这才是关羽与曹操作战时荆州出现较大漏洞的原因。这正好符合“备多而力分”的基本道理。

            流俗常说的虎女犬子的典故,大多指责关羽应对失当。其实,这件事固然有关羽应对失当的问题,但是也反应出了荆益不能相顾的问题:如此重大的外交事件,成都竟然不能施加影响。有人大概会说,如果关羽不报告,那么成都是不会知道的。这就幼稚了。下级不报告而上级知道的事情很多,因为上级有很多信息渠道。对于关羽方面的事情,益州方面岂能毫无情报来源。所以这样的事情成都一定是会知道的。这样一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及时知道信息,能不能及时参与到决策中去,特别是,能不能及时纠正下级的错误决策。及时的意思就是说,在错误决策做出之后、发生作用之前,遮盖错误决策,使之不发生恶劣影响。就具体这件事来说,就是如果关羽做出了错误决策,在回复发出之前,刘备是否有机会果断阻止,并召开会议进行讨论,选择最有利的政治策略。以当时的通讯条件,这很难。而这个困难,出自于战略布局。所以这只能是战略布局的问题。

            批评一个战略布局存在缺陷,不是说一定要有完美的布局。布局很难是完美的,所有的好处都想要,这是理想,乃至于空想,是很难发生、以至于我们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隆中对问题现在的情况是无法正常进行批评,经常有人带歪节奏。这里的气氛还算是好的,要是在完全开放被拿钱党攻击得千疮百孔的大众化的论坛上,光我引用毛泽东批希特勒的话来批评隆中对,就会有人给我扣上“将诸葛亮比喻成法西斯”的帽子。

            至于说对孙刘联盟过于迷信,这就是“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敌人的愚蠢上”了。实际上,当时荆州是一州三分,刘备控制的是相对贫瘠的区域,荆州刘备控制区与荆州曹操控制区以及荆州孙权控制区勉强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但是曹操区域有巩固的豫州冀州做后背,有不算巩固的青州兖州雍州凉州徐州做备用;孙权区域有扬州做后背,有交州徐州做备用。而刘备当时只有一个不算稳固、且交通极为不便的益州可以做后备。以一隅敌两州(这还是直接接壤的两州),当时荆州蜀汉控制区已经完全不具备出击的条件。最合理的设计就是荆州堡垒化,能做到独立同时顶住曹孙两方的大举进攻,荆州蜀汉控制区才能稳固。但是当时刘备集团似乎并未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这体现在水淹七军的战役前后,关羽集团对曹魏作战明显超出了自身控制范畴,因此关羽在作战中急切要求益州支援,但是益州一直没有能够坚决给与支援。别说一直以来广受诟病的刘封孟达部,就连张飞部都没有及时采取行动。而且,刘封部的行动主要是从西北敌后进入襄阳战场,并非用于改善关羽部后方空虚的绝大问题,对于荆州刘备控制区的致命问题压根就不是对症下药。所以当时刘备集团的窘境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

            这个困难被孙吴看到了。水淹七军的胜利只能用来称赞孙吴集团抓住了在战役上坐山观虎斗的较好时机:曹魏重创,蜀汉力竭,出现了孙吴一战定荆州的绝好时机。有人也许会说,孙吴夺取荆州破坏了孙刘联盟。我想引用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来解释:我们应该先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挣一个亿。孙吴就是先定了一个小目标,比如先拿下整个荆州。而这个小目标的绝佳时机,在水淹七军的同时就已经出现了,所以孙吴出兵了。

            但是孙吴的算盘没有打响。因为刘备对此的反应,是尽起倾国之兵,猛攻孙吴。此举打碎了孙吴因关羽之势全取荆州的算盘。结果是刘备东征虽然失败,但是孙吴也没赢。荆州从三足鼎立变成了南北对峙,曹魏凭借襄阳等地的控制,依然保持了对孙吴的战略优势。最终,形成了曹魏一家独大的问题。

            刘备东征,有人说是因为兄弟情义,有人说是因为对东吴背叛的惩罚,也有人说是因为要恢复隆中对的战略布局。第一个大多认为是评书历史观,庸俗的街头政治想法,和第二个一起,都被认为是刘备意气用事的产物。但是对于恢复隆中对布局的想法,就不好解释了。因为东征如果取得阶段性胜利,恢复隆中对是很容易实现的目标。而我们看到,历史上说,诸葛亮反对东征。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就连隆中对的提出者自己,都不打算在这个时期恢复隆中对,也就是说,即便是诸葛亮自己,在这个时期内,实际上的主张也是放弃隆中对的。当然,也许他打算在将来看有利时机再恢复。不过,如果诸葛亮坚持主张孙刘联盟,那么恢复隆中对恐怕遥遥无期。

            我认为,尽管隆中对提出了很多战略要求,但是诸葛亮实际上只坚持了隆中对里的两个战略要求,第一个是:“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第二个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简单说,就是:1.不与孙吴相图;2.不与曹魏争锋。

            不与孙吴相图,诸葛亮很坚持,这一点已经很明了了。不与曹魏争锋,这一点比较隐蔽。不相图就是不打,是有没有打的问题,是有没有的问题,一般人都可以理解。不争锋,则是打而不决,是程度问题,很多人分不清程度,会混淆。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从未有直接攻击曹魏腹地的打算。比如第一次集中主力突袭,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绝对有利的时机,突然出兵,其目的地却是较为偏远的陇西,而不是直接攻击关中腹地。此后,诸葛亮出击的范围更加狭小。在与司马懿作战时,司马懿指出诸葛亮如果东向就要高度警惕,如果西向就无忧,结果诸葛亮选择的还是避开曹魏的锋芒。

            如果是对军事战略有一些见地的朋友,应该看出来诸葛亮在对敌人的态度上存在很隐蔽的缺陷。

            我知道一个故事。大象可以被很细的小链子锁住。因为当地人在大象很小的时候就用小链子锁住他,小象挣不开,就形成了这样的认识。等小象长成大象了,能够挣开了,他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不去挣扎了。

            这个故事,就是我对诸葛亮对敌态度的委婉批评。

            当然,我也可以写得很激烈,用哗众取宠的词汇说什么畏敌如虎。然而我不觉得诸葛亮是畏敌如虎。诸葛亮对曹魏孙吴的力量判断很准确,其战略要求也很准确。唯一的问题是,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尝试“出格”,去试探一下“边界”在哪里。墨子说“别囿”,诸葛亮的问题其实就出在这上面。诸葛亮的要求本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一直在正确的范围里活动,在边界悄然扩展的时候,他没有敏锐发现。而且,由于严守边界,他反而一步一步内敛,距离边界更远,遑论突破。这也就是用正确的要求给自己设下了一个“囿”,自己不能区别这个“囿”,不能从中跳出来,最后束缚了自己。诸葛亮在一些关键节点表现的有些拘泥了。

            这当然不是畏敌如虎,而是被思维定势限制了视野。一般人可能会在无意中使用激烈的词汇刺激别人,其重心不在于刺激别人,而在于这样的词汇接近于其本意,只是在刚发现这个思路的时候还不完备,所以“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不刺激的词汇;而带节奏的人会故意用偏激的话来刺激大众,制造焦点,带歪话题。

            所以,以我的视角来看,诸葛亮的思维受到了一定限制,拘泥了。

            思维受限,这符合诸葛亮的知识背景。诸葛亮主要是一个读书郎,和刘备这样的老油条不一样。读书郎最大的问题是受理论限制大,总结出来的话他们能懂,让他们直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去总结规律,较慢;老油条的问题是理论不扎实,缺少理论思路,经常说不过别人,但是在实战中,花招一个比一个多,追随形势变化追随得很紧密。刘备之所以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其实就是老油条对读书郎弱点的批判,是实战派对学院派的批评。我们现在的军事教育,一般是实践一段时间,军校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实践一段时间,再进军校学习一段时间,就是尝试将实战派和学院派结合起来。诸葛亮那个时候还早,对此并没有制度上的尝试。战国时代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当时因为历史教材不够,而战争激烈,对实战派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学院派。东汉时代学阀林立,对学院派的重视超越了实战派。但是显然并未充分认识到学院派的弊端。特别是诸葛亮本身的经历明显是属于学院派的,他甚至缺乏正常的州部任职经历。因此,千变万化的形势面前,刘备可以迅速做出变化,虽然因为理论水准不够,可能会有显得手段不够高级,但是诸葛亮则会表现得较为拘泥。

            诸葛亮就是拘泥在了自己的思维定式里面。

            我觉得,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最合适的战略,也就是后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但是这样的根据地不好找。在当时的背景下,益州是力量薄弱的刘备唯一的选择。益州为实,荆州为虚,才是最佳设计。用荆州作为伪装意图的掩饰,掩盖对益州的疯狂扩张,这才是刘备真正有利的策略。

            我之所以说隆中对是错的,就是因为我发现这个设计水土不服。这个设计实际上是抄袭的鲁肃的对策,关键战略设计也全盘移植,不符合实际。比如说鲁肃的设计是西进,但是其主要针对对象是向北。因为什么呢?因为孙吴在东,其主要战略方向就是西和北。其中北方敌人强大,要始终针对北方,西方敌人弱,要侵略西方。但是隆中对的战略,也是向西,向北。其对东方则是以联合为主,好像外交手段一用那个,就可以无视东方的威胁,就可以将荆州这样一个直接位于北、东两个强大敌人威胁之下的区域作为针对北方进攻的根据地了。可是蜀汉在西啊。孙吴不必防御东面的敌人,蜀汉极其需要防御东面的敌人。在防御压力大于进攻需要的时候,荆州已经完全不适合作为出击的根据地了。

            益州为实,荆州为虚,这才是当时刘备集团最合适的战略设计。关羽集团当时的定位就有问题。当时刘备集团在荆州区域需要的只是虚张声势,或者适当收缩,根本不必要去做主角,甚至于可以间断性的不安排关羽这样极高级别的将领镇守。而一旦这样做,曹魏集团在东面就要在靠近大海的淮南地区防御东吴,在西面却要在西北高地投入巨大力量防御蜀汉主力,东西拉扯之下,又要谨防荆州地区突出奇兵、小卒翻盘,战略设计将会极度困难。如果刘备亲自带领关羽张飞集团鏖战关中,孙权亲征寿春,曹魏就必须要选择战略方向进行放弃。以当时而论,曹魏丢失贫瘠的关中几乎是必然的后果。

            但是这一切都因为对荆州的错误定位而化为乌有。

            就是拘泥了那么一点点。

            通宝推:铁手,空格,
        • 家园 隆中对不能说完全失败

          原文: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先告诉刘备现在直接和曹操、孙权硬抗是没有出路的。为啥呢?因为他们有地盘而你没有地盘。所以首要任务是强地盘。到哪里去抢地盘?刘表、刘璋是软柿子,先把他们打垮了,抢了他们的地盘。然后联吴抗曹,治理内政,积蓄足够的力量后,看准时机出两路伐曹。

          这个策略分为三个阶段:抢地盘、治理地盘、联合东吴出兵抗曹。从执行来看,抢地盘完全做到。但刘备心太急,没有治理好地盘,也没有联合东吴就贸然出兵。甚至出兵也不是正式大举北伐。荆州出兵是在汉中争夺落下帷幕后。曹操虽然丢了汉中,但刘备根本没有将其消化。这时候关羽单独北伐根本就没有做到《隆中对》里的东西呼应,反而是一支孤军。

          所以这是执行的问题,而不是策略本身的问题。

          • 家园 这个事不好讨论的关键有两个

            第一个是政治因素。

            因为时政的原因,敌国采取各种方式攻击中国,其中之一就是攻击中国历史人物,以此阻碍中国发展。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很多人因为明了这个因素,投鼠忌器,不敢讨论,不参与讨论。这样一来,讨论的水平就很低,而且由于居心叵测的人参与,讨论气氛很不正常,经常走偏。而且,经常会有人出于好心或者坏心以“投鼠忌器”的理由组织有价值的讨论。这样明粉实黑的人就越来越得志了。甚至做起了很多明目张胆的污蔑行为。比如说一些所谓的粉丝以所谓先下手为强的名义,说是要抢在“亮黑”之前,公然称诸葛亮为“葛贼”。而实际上,即便是很多人从正反两面带节奏,有的故意极度夸大诸葛亮,有的故意污蔑诸葛亮,但是大部分反对将诸葛亮极度拔高乃至于捧杀的网友,却并没有棒杀诸葛亮的意图,葛贼一名就更加无从谈起了。这说明这些“粉丝”实际上对诸葛亮毫无敬意,视同玩物。

            舆论界都知道,只有持有旗帜鲜明的观点才能成为领袖。旗帜鲜明,就断然不能走两头讨好的路线。而我们都知道,实际上大部分事情都不是走两头的,恰恰是较为居中的。这就导致大部分持较为平和的意见的人无法成为意见领袖。因此代表性言论及意见领袖大多是较为极端的(这也是我极力主张亮明汉语优点不要一味反思、坚决反对和稀泥的原因)。所以现在能够领导言论的小集团里,几乎都夹杂着节奏党。近几十年无数失败的政党都存在内奸混成高层的问题。比如国民党的李登辉。据说当年美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也是美国情报机关安插的间谍。貌似以色列还是哪个国家,差点就将一个敌方间谍捧上总统宝座。安插节奏党刻意引导政治节奏,来给自己喂球,这就是踢假球啊。

            踢假球,放水是一个法子,故意犯规送球权也是踢假球啊。

            这是很泛滥地手法了,但是大部分人不能屏蔽其影响。屏蔽影响,就不能狂热赞同诸葛亮或者狂热反对诸葛亮,二者即便不当做内奸、叛徒对待,也要当做伥鬼、被愚弄的人看待,不说痛批他们,至少也要无视他们。为了不让更多人被他们带节奏,我一般都是往死里批他们。当然可能策略上还是有点不成熟。

            因为讨论被阻挠太多,讨论始终被卡死在核心问题之外。

            所以讨论很难。

            这样也就起到了阻碍发展的目的。

            其实隆中对就是一个军事问题。

            即便带上政治,也是一个以军事为中心、以当时政治为重要因素的历史问题,而不应当是现实问题,不应当是时政问题。

            然后才是第二个因素,军事因素。

            其实这才是隆中对问题真正应该归属的范畴。讨论都应该在这个圈子里。

            以军事因素而论,隆中对不好讨论主要是古代军事举例我们已经很遥远,大部分人不具备其中知识。

            古人将军事学说分为兵谋略(班固叫兵权谋,我比较喜欢谋略这个词)、兵技巧、兵阴阳、兵形势四家。班固认为兵权谋要兼采阴阳技巧形势之长,这样兵权谋家实际上就是能力全面的军事统帅。

            但是现代人大部分都不了解古代军事。

            有的懂一点冷兵器,这算是兵技巧了。但是未必会用。会射箭马马虎虎也算兵技巧,其实放古代就是一个弓兵。

            懂一点阵图就是高手了,问题是古代将领看懂阵图之外还要实际掌握兵种调动战斗操作的实际运转时间。现代人纯粹纸上谈兵,连围猎都没人参加过。

            至于地理就更完蛋了。现在人几个好好学地理的。我当初地理学满分,得到的回应是这破玩意什么用也没有。而在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就是很多网民压根就不懂地利是怎么一回事,还不如辛勤劳作的农民更熟悉地理因素。比如马谡为什么要上山?舍水上山、让开大路,问题出在哪呢?就出在他实际上是按照兵权谋培养的,但是他缺乏基本的兵技巧,也就是地理知识(其实这有点兵形势兵技巧结合)。他当然知道山地有利这个常识,当年赵括的父亲赵奢就是在阏与之战抢占北山大破秦军被封为马服君的。问题是战场上有利因素很多,并不是每个因素都要抢占。有的好处占了就亏了。你占了这个好处就要失去另一个好处,有的地利不能要。马谡这是没见过好处,结果占便宜占死了。所以说他纸上谈兵。马谡显然懂一点兵技巧,知道山地之利,但是问题是缺乏实践,临机决断缺乏经验。而有很多人因此就说,马谡的经验证明,山地是死地。我都要笑喷了。这么机械照搬的学习经验方式让我想起《窃明》里那个跟黄石学打仗的太监是如何记录兵法的。黄石训练的枪兵在狭窄的大道上与敌军骑兵遭遇,果断命令列方阵平推,敌军崩溃了。这个太监就在自己的兵法上写,突然遭遇敌军只管平推即可胜利。这什么经验啊,大外行啊。同样的,看到以山地为绝地的“军事经验总结”,真能笑死人。笑过之后却是极度的愤怒:这都是什么破玩意儿,简直就是在侮辱军事艺术。就这还号称懂军事,一副很懂的样子去带节奏,我怎么可能不怀疑这就是一个故意带节奏的人呢?简直就被荒谬程度震惊到瞠目结舌。

            兵技巧很多都已经不为人知了,因为被时代淘汰了。就现在来说,开车可以作为兵技巧的内容看,骑马反而不是了。

            军事上其实最容易懂的就是兵权谋与兵形势,因为二者与现代相似的地方较多。

            比如一个基本道理,军事指挥必须以通讯手段为基础。还有,军事打击范围必须以后勤基地为圆心,以交通线为延伸,以交通运输能力为半径的圆。按照拓扑学的道理,军事打击圈是沿着交通线变形延伸的。

            地形险阻,则一里当十里,地形通畅,则三里如一里。平地一里的通讯,险阻可能要用平地三里的时间。当然,利用山地和视觉手段通讯反而更快,所以一般统帅都要登高。

            后勤运输上,翻山越岭自然不如顺流而下。

            这是基本的道理。

            这个基本道理,就是交通(通讯运输)手段决定指挥协作能力,决定军事打击范围。

            所以不懂地利,就根本无法理解兵形势或者兵权谋。

            毛主席对隆中对所说的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就是针对这个基本的交通运输条件说的。

            川东山地那可是封锁四川的强大险阻。不说一里当十里,三里是有的。

            诸葛亮失败的根源就是,他的荆益两军实际上不存在互动的可能。

            而诸葛亮竟然看不到这一点。

            刘备固然极其善于收服人心,但是他在军事上有缺陷。和出身世家(虽然是宦官)、做过中央军军官的曹操相比,他缺乏一点军事素养(虽然和草寇比起来强得多,然而曹操不是草寇)。汉中之战,法正为他出谋划策,甚至和他一样站在最前线,很大几率也在指挥作战。而曹操对汉中之战的评价是:“吾固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有人说,这是曹操自我掩饰的话,对此我只能说,这样的人自己开心就好,就不要出来现了。曹操整天自我催眠,还有空做下那么大事业,精力如此充沛,他是大法师吗?简直不值一驳。事实就是这实际上是刘备独立作战正面挫败曹操的唯一一战。其他时候面对曹操刘备一般都跑了,袁绍刘表周瑜都给他擦过屁股。汉中之战是唯一一次他自己打赢的。而这次有了法正。

            所以诸葛亮能够说服刘备,不见得是因为隆中对很高明,而是隆中对“足够”高明,正好可以说服刘备。

            有人会说诸葛亮也很厉害。怎么说呢,诸葛亮确实很强,治军治政都有一套,但却并没有帮助刘备进行战地指挥的能力。

            赤壁之战前,刘备一路南逃,直奔长江,结果被曹军前锋追上,当阳之战直接崩了。诸葛亮可是在前线的,遭遇的只是前锋。过后刘备入川,选择随军指挥的竟然是庞统。对此很多人说是因为诸葛亮有更重要的任务。庞统死后,诸葛亮的“重要任务”就结束了,和赵云一起入川。而益州高层早就分裂了,刘璋集团作为外地人,内不自安,果断选择抛弃刘璋,投靠新的强龙来镇压地头蛇保命。这之后,诸葛亮又有了“重要任务”,法正代他做了刘备的前敌总军事。而诸葛亮在这个时候谋求的是夺取法正的重要职务。。。。

            实际上刘备夺取四川,主要是益州统治集团选择了刘备。因为当地土客矛盾很深。刘璋也很聪明,果断投降。因为他真要选择抵抗,就会有很大几率变成投名状。

            如你虽说,隆中对让刘备有了争取地盘的战略指导。

            我听过一句话,叫做错误的战略也好过没有战略。

            刘备就是没有战略。

            袁绍以河北为根基,曹操争不过他,就大谈人心,然后占据中原,最后还是依靠河北。吕布原想占据并州,为诸侯阻挠,不得已入徐州,联结河内,接好袁术。袁术据有淮扬,谋求荆州。孙策立足江东,谋求北上西进。孙权较弱,鲁肃则将原本应该献于孙策的计划献给孙权,希望立足江东,吞并刘表,进取长江流域全境(当时以岷江为长江上游,也就是吞并四川)。鲁肃的计划,详近略远,符合常理。

            而刘备没有合理战略。

            刘备依附刘表谋求荆州,这一点人人都知道。曹操知道,所以刘表新死他就打过去了,迅雷不及掩耳,就是要打碎刘备的幻想。鲁肃也知道,他在刘表病危时就出发去荆州探风色(显然是因为孙权能力不行),并且明确说要做两手准备,刘备能拿下荆州就联合,不行就散。就这还是迟了一步,因为曹操同期已经出兵了,掀了桌子。按照时间算,曹操和鲁肃应该几乎是同时准备行动的。孙权明显拖后腿了。鲁肃马上转变计划,去探查荆州人心归属,并且在一片混乱中准确判明刘备行军路线,在当阳找到了刘备!一般人只看到鲁肃和刘备结盟,却忘了那个时代没有电报电话,必须在附近才能找到人。鲁肃的判断力很强的。

            刘备没有机会实现计划。实际上,距离许都那么近,本来就不该有机会。他一开始就应该谋求西川。

            诸葛亮提出了寻找根据地的重要想法,这很好。

            然而也就是这样了。

            千里之遥二分兵力,这个毛病太大了。

            隆中对自己的缺陷还不止这些。隆中对实际上是鲁肃计划的阉割版。

            鲁肃以扬州取荆州,以扬州荆州取益州,是一比一,二比一的路子,有实力做后盾。隆中对取荆州取益州,本钱呢?如何防范曹操呢?战机呢?外交设计呢?

            鲁肃不用考虑外交,因为扬州远离豫州,进攻荆州就可以了。

            鲁肃没设计的东西,隆中对也没设计……

            荆州和益州是隆中对的双核心。刘备谋图荆州已久,结果在曹军面前一无所得。赤壁之战后,还是周瑜和曹军血战,挫败曹军,才实现了三家瓜分荆州。这个时候刘备获得入川的机会。这个机会和刘表用他守新野是一样的。只是这次益州更弱。所以刘备实际上只有一个益州才可以真正掌握。

            但是显然隆中对看不到这一点。诸葛亮实际上还是荆州集团的立场。所以他劝不住刘备东征。

            刘备实际的战略不是立即争霸,而是半是联吴抗曹,半是坐山观虎斗,致力于经营西北。是承认自己弱小而适当低调。荆州大败是坏事也是好事。整合内部正当时。这个机会错过了。

            荆州三家混战的时候,周瑜自己不幸负伤病亡。周瑜之死和庞统之死说明什么?还有孝直避箭,说明什么?具备前敌指挥能力的将领死亡率是很高的。

            诸葛亮从来没有这样的“冒险”故事。

            我认为诸葛亮本身也缺乏实战经验。马谡的毛病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而诸葛亮没有看出来。刘备的战术能力弱于曹操,连刘备都看不上马谡的战术能力,诸葛亮却丝毫看不出来,还敢委以重任,由此也可知道陈寿为什么说诸葛亮奇谋为短了。

            隆中对在设计上存在大缺陷,执行上又不利,先是丢了荆州,动摇了刘备根基,然后诸葛亮又以益州继续执行只有一半的隆中对……

            其实诸葛亮后来已经放弃了隆中对,因为没有荆州了。他的新战略就是夺取陇西,谋求关中。可惜也失败了。

            一个开头就失败了,后来又放弃的战略,为什么总要强调其成功率呢?

            通宝推:梓童,mezhan,盲人摸象,迷途笨狼,花大熊,光头佬,脊梁硬,西安笨老虎,
            • 家园 在前人的肩膀上再看一层

              也是看您的文章偶然想到的.千里之遥二分兵力,以现代观点看,通讯与战略协作确实非常困难.不过更成问题的是权限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荆州军事集团到底发挥什么样作用的问题.如果荆州军事集团被授予一定的权限,在刘备定川后开始积极的动作,扩充实力,甚至联吴伐曹,会怎么样?诸葛入川前似乎并无嘱咐荆州积极向北的战略,背后除了大军入川实力下降以稳为底线原因外,从选择关羽镇守前后看,似乎有隐含的控制荆州军独立发展的意图.

              隆中对的原意,就是两路兵,荆州一路,益州一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觉得诸葛并不是没有战略,而是从自己的战略退缩了.原因只能有一个,对内部军事集团作大的担心.其实以荆州的地方,发展武装,条件还是可以的.可能还是没有积极的动作.而没有积极动作的原因,除了曹孙实力外,因为内部原因采防御态势而放弃了原本的进攻战略是根本原因.所以我觉得隆中对的设计基于那个时代是非常了不起的,设计上并无大的问题.

              补充一点看法,古代战争通讯条件低下,精密的战术协同在千里范围内是不可能的.但是两个军事集团在千里战线上做战略协同其实并无问题.因为这种协同可能不是以两路同时举行战略性质的决战的形式出现的.比方说,两路同时对曹方施加压力,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而且如果最理想的状态是刘备定益州以后荆州军能壮大的态势.而原本荆州集团的统帅,如果仍为诸葛,相信他有充分的信心完成隆中对的策略.

              • 家园 还是得计算实力

                当时的情况是,要实现隆中对,全取荆州,刘备需要在自己只有新野这个小小的根据地以及相应军事实力的情况下,以小吞大,吃掉荆州。同时,还要以小拒大,阻止强大的曹魏干预,同时,还要以小拒大,阻止相对强大的孙吴干预。

                这很难。

                历史上的发展也是按照实力来的。刘备实力弱,于是只控制了荆州西部的一小部分。荆州西部是很贫瘠的。曹操大败之后,又和周瑜多次血战,最后也是不得不后退,但是控制了南下的要点。孙吴取得了较大的战果,但是周瑜的战死导致短期内需要重整旗鼓,所以只能停步。这样一个荆州就三分了。

                以三分之一的荆州,对抗其他两部分荆州已经很吃力了,更何况对手是有稳定的后援的。要知道曹魏和孙吴的后援是可以打赤壁之战这样的大会战的后援。

                所以历史上蜀汉凭借实际获得的荆州根本不具备独立出击的能力,强行出兵就是翻盘。而之所以获得这么小的荆州就是因为刘备实力不足。战略上不能充分考虑自己的不足,那么战略一开始就是错的。

                至于说当时除了隆中对就没有别的好的战略设计了……其实意思也就等于说隆中对是当时最完美的设计,那就还是要放在神坛上。

                我不觉得当时的古人不能比现在的人更聪明。

                • 家园 有道理

                  如果是1/3荆州那么这个战略确实不可行.实际取得的和战略规划的不一致.至于说到隆中对的地位,这个么,我觉得还是在全盘估计后诸葛对自己的一种自信.统帅荆州军团的大将位置诸葛规划里肯定是只留给自己的.刘入川诸葛没有随行似乎可以成为侧证.对曹,吴实力的估计诸葛不会有轻视,不过有可能是其对自身统帅能力的自信.自信他在那个位置上能够腾挪出空间.而其它将领是没有这种统帅能力的.隆中对不仅仅是一种战略规划,其实也是诸葛个人抱负.是为他自己实现抱负量身打造的.可能只是没有明说"我领荆州军". 不过确实不能神化隆中对,这一点您说的对.

                  荆州损失对刘集团是非常可惜的.诸葛也许应把必要时荆州军转移入川作为选项留给关羽.尤其是关羽能力不及而实力有限的情况下.能够保存有生力量比什么都强.而且会避免与吴交恶.空间似乎更大.

                  回头看看自己的观点,似乎跑题了.哈哈.我原来说的还是权限,但是后面一看怎么和能力干上了.应该还是两者混杂吧.隆中对设想的是荆州军被赋予相当的自主权,同时还要有匹配能力的统帅.就是诸葛自己.关于隆中对,因为对那段史实也就是浮光掠影的了解,个人很疏漏的看法,不算很深入的观点.

            • 家园 谢长廷就是调查局在民进里安插的抓耙子。。。
              • 家园 是啊,双方想到一块去了

                李登辉,前日本殖民地顺民,在国民党治理时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加入了中共,然后在关键时刻出卖中共地下党,用党员的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混入了国民党,后来发展成为小蒋的心腹。然后在境内外势力共同阻止蒋家第三代上台的背景下荣登大宝,做了阳明山总瓢把子。

                然而这货实际上是个日杂。

                事实证明谢长廷级别还是太低,没玩过李登辉。

            • 家园 您真是有魏晋名士之风啊

              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

              • 家园 简单说也可以很简单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四个字:

                力有不逮。

                只是这样一来,别人就看不懂了。

                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详细一点。

                上一篇太复杂了,这一篇似乎又太短,那就扩展一下下,写个简略点的。

                三句话:

                南橘北枳,蛇吞象,有疾而终。

                似乎还是很简单,那就解释一下这三句话:

                1.南橘北枳。

                隆中对战略属于对他人战略的移植,但是囿于刘备集团自身实力、策划人自身实力,抓住了地盘这一要点,但却缺乏配套设计。

                移植不成功。

                2.蛇吞象。

                刘备实力弱,不具备同时并吞荆益二州的能力,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吞并荆州需要时间,而曹操孙权都不会坐视;即便的手,按照隆中对,荆益二州要分兵两路,益州当雍凉二州,荆州当豫扬二州,全都要以弱克强。隆中对的问题就是太过宏大,上手就是千里的规划,自己太弱而敌人太多。

                刘备后来吃了那么多亏,就是步子太大扯着蛋了。

                3.有疾而终。

                荆州丢失以后,诸葛亮自己实际上也放弃了隆中对。因为这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已经被掰断了一个钳子,因此只能改弦易辙,以攻略关中为重点,谋求突破秦岭。然而诸葛亮以“倾国之力”艰难奋击,连隆中对的益州一翼都不能实现,甚至是连突破秦岭都不能做到,更遑论以益州兵决战关中的设计。由此进一步可以看出以刘备荆益两州之力两路进兵的困难。

                最终隆中对实际上被蜀汉彻底放弃,蜀汉至少从刘备死后就再也未曾谋求荆益两路进兵,再也不曾谋求荆州。放弃隆中对,这是诸葛亮亲自做出的战略抉择。

                解释之后,似乎又写复杂了。

                那就化繁为简,再总结两句话:

                言过其实,力有不逮。

                其实写这么多,还是毛主席说得最精炼,我之前引用了,这句话就是:

                他尚未计算到他的实力和他的企图之间的不相称。

      • 家园 穿越帝

        毛泽东最早公开预见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六十多年来,众多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和专家对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地位作出了种种评价。本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主要军政人物中,是毛泽东最早地、公开地、预见地作出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评价。

        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评价,在苏联,最早作出公开评价的是斯大林。1943年11月6日,斯大林在庆祝十月革命26周年的报告中指出卫国战争进程中根本转折是由一年中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所构成,而斯大林格勒战役则是这个转折的起点。他在报告中说:“斯大林格勒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大家知道,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60页)他还说:“如果说斯大林格勒附近的会战,预告了德国法西斯军队的覆灭,那末,库尔斯克附近的会战,就使得它已经处在覆灭的边缘。”(《斯大林文选》,第361页)斯大林作出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卫国战争进程中根本转折的起点的评价。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不久,作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评价的。1943年2月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给苏联政府首脑,也对苏军在斯大林格勒近郊的辉煌胜利表示祝贺,……不久,罗斯福给苏联政府寄来一份表彰斯大林格勒市荣誉状,他称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同盟国反侵略战争中的转折点’。”(泽姆斯科夫:《欧洲第二战场外交史》,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40页)

        而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丘吉尔在1942年12月3日提出的英国国防大臣备忘录中却这样说:“目前正在斯大林格勒和俄国前线中央部分进行中的几场大战,胜负尚未见分晓。俄方的攻势很可能对德国的实力产生深刻的影响。倘若目前在斯大林格勒阵前被围的德国第六集团军被歼灭的话,俄军的南方攻势可能攻抵它的目的地顿河岸边的罗斯托克。在这种情况下,留在北高加索的已经遭受俄军猛攻的三个德国集团军的地位就不但岌岌可危,而且甚至可能全军覆灭,这样一来,其后果也是无法估计的。”(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四卷《命运的关键》,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37至638页)这表明丘吉尔在那时还未能作出苏军将要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判断,而且对苏军取胜的后果也无法估计。只是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他才说:“1943年春季标志着东线战事的转折点。”(《命运的关键》,第718页)

        毛泽东则早在1942年10月12日,在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社论中,就公开地预见地作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评价。毛泽东明确指出:“斯大林格勒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是关系整个世界战争的。”(《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横排袖珍版,第844页)他指出: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毛泽东选集》,第841页)他还指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毛泽东选集》,第844页)

        综上所述,毛泽东和罗斯福肯定地作出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评价,斯大林和丘吉尔则认为只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斯大林还认为转折是一个过程,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这个过程的起点。如果考虑到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战场,那么最主要战场的转折点也应该是整个战场的转折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泽东、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都作出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评价。但是,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评价都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作出的,而毛泽东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防御阶段就公开发表文章指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所以,是毛泽东最早地、公开地、预见地作出了转折点的评价。

        我们要注意到,毛泽东不仅是第一个公开预见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且是在斯大林格勒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是在德国法西斯军队还很有可能占领斯大林格勒的时候作出这个判断的。10月14日,毛泽东的文章发表后第三天,斯大林格勒到了最艰难危急的生死存亡关头。当时防守斯大林格勒的苏军第62集团军司令员是崔可夫中将,后来崔可夫在他的《崔可夫战争回忆录》的第七章中,记述了1942年10月14日至10月24日的战事。第七章的标题是“在最艰苦的日子里”。崔可夫认为10月14日至10月24日是最艰苦的日子,他把10月14日至16日看作是战争中的生死存亡关头,他认为10月14日将作为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最为血腥、最为残酷的一天而被载入史册。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也认为:“最危急的关头就在10月14日,……因为当时守军背后紧靠伏尔加河,简直没有余地可以使用‘减震’战术。他们再也不能让出地盘来争取时间。”(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360页)而在10月15日,德军确实在一个狭小的地段攻至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地域伏尔加河。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毛泽东却明确地作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英明预见。而到了11月底,苏军已经牢牢地包围了德军,并压缩包围圈,将敌占区压缩小一半以上,但这时的丘吉尔在12月3日提出的国防大臣备忘录中,还不能作出苏军将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判断和对苏军取胜的后果也无法估计。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毛泽东明确地公开预见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苏军胜券在握时,丘吉尔却还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负和后果无法估计。两相对比,我们不能不更加钦佩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战略家把握未来的坚定宏大的气魄和非凡的洞察力。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毛泽东准确地预见了苏军反攻的时间和地点。毛泽东指出:“在苏德战线,距冬季不到一个月了,他须赶快转入防御。整个顿河的以西以南是他的最危险的地带,红军将在这一带转入反攻。”(《毛泽东选集》,第843页)实际上,苏军的反攻时间是11月19日,距毛泽东文章发表的时间是一个月零七天,与毛泽东的判断颇为一致。要知道,毛泽东对苏军反攻时间作出预见时,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反攻计划刚被批准不久,还只限于斯大林、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三人知道,其细节和时间还对各方面军司令员保密。为了保密,甚至在反攻的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西南方面军到10月25日才正式成立。由于严格的保密,致使德国情报机关在11月初还作出了“红军将在斯摩棱斯克战线的中段进行决定性的战役,规模稍小的战役则在顿河上进行;红军尚不具备足够数量的兵力来发动广泛的进攻;红军在伏尔加河上的行动将追求有限的目标:压迫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德军。”(亚?米?华西列夫斯基:《毕生的事业》上册,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81页)“只是到了11月12日,德国情报机关才作出结论,‘预料不久将会有对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进攻战役’,但它还判断不出我军将投入多大兵力。”(《毕生的事业》上册,第281页)作为直接对手的德国情报机关在被反攻前的几天才能作出判断,而毛泽东却在反攻前一个多月就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比德国人整整提前了一个月。

        最为精彩的是毛泽东准确地预见了苏军将在顿河以西以南进行反攻。关于苏军对反攻地点的选择和德军对反攻地点的判断,让我们先来看看苏联元帅朱可夫关于1942年9月13日的一段回忆录。朱可夫元帅写道:

        “最高统帅走到我们的地图跟前说:

        “‘你们带的这是什么东西?’

        “Α?Μ?华西列夫斯基解释说:‘这是斯大林格勒地域反攻计划的

        初步草案。’

        “‘谢拉菲莫维奇地域的这个军队集团是怎么回事?’

        “‘这是新的方面军。需要建立这个方面军,以便对斯大林格勒地

        域的敌人集团的战役后方实施猛烈的突击。’

        “‘现在有足够力量实施这样大规模的战役吗?’

        “我汇报说,根据我们的计算,过45天后,战役可得到必要的兵

        力和兵器保障,而且能够充分准备完毕。

        “斯大林问道:‘只限于沿顿河由北向南和由南向北突击,是不是

        更好?’

        “我说,那样德寇能够迅速将其装甲坦克师由斯大林格勒附近转过

        来,抗击我军的突击。我军在顿河以西实施突击,就使敌人由于河流障

        碍而不能迅速机动,并以其预备队抗击我军。

        “‘突击集团调动的距离不过远吗?’

        “我和华西列夫斯基解释说,战役分为两个主要阶段:1.突破防御,

        合围德军斯大林格勒集团并建立牢固的对外正面,以隔绝该集团与外部

        敌人的联系;2.歼灭被围敌人并制止敌人解围的企图。”(朱可夫:《回忆

        与思考》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512页至513页)

        从朱可夫元帅这段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在计划苏军反攻的地点和方向时,朱可夫与斯大林是有不同的设想的。看来,斯大林最初是想只沿顿河由北向南和由南向北突击,朱可夫则计划在顿河以西实施突击,“使敌人由于河流障碍而不能迅速机动,并以其预备队抗击我军。”本人认为,在具体的战役和战术问题上,朱可夫显然要比斯大林高明,苏军的反攻进程和所取得的胜利则证明了朱可夫“在顿河以西实施突击”的决定是正确的、高明的。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的库特?蔡茨勒上将也认为在顿河以西进攻是最好的选择。蔡茨勒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看来,俄国最高司令部的想法和德国总参谋部的想法一样。他们决定进攻Β集团军群的左翼,以此作为先导开始他们的冬季攻势。这一战役如果成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我们仍然无法确实知道在漫长的侧翼防线上,他们究竟选定何处作为进攻点,……从纯粹战术观点来看,进攻侧翼最西点是最好的选择。”(《纳粹将领的自述——命运攸关的决定》,维尔纳?克赖佩空军上将等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8页)在回忆录中蔡茨勒认为在顿河以西进行反攻是最好的选择,但这只能是蔡茨勒在事后的说法,事实上德国总参谋部当时未能对苏军的反攻地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战后,原法西斯德军作战指挥部参谋长约德尔承认,他们未能发现苏军在保卢斯集团军左翼的集结。‘我们对俄军在这个地区的兵力毫无所知,原先这里什么也没有,可是突然遭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强大兵力的突击。’”(《回忆与思考》下册,第527页)在计划苏军反攻的地点和方向时,斯大林未能作出最佳的选择;德国人则是事后承认苏联人在顿河以西进行反攻是最好的选择,而在当时却未能作出正确的预见。而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延安窑洞里,毛泽东与朱可夫不谋而合,作出了在顿河以西进行反攻的相同的见解,这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也从一个侧面充分地表明,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位高明的战术家。

        总而言之,是毛泽东第一个公开预见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并准确预见了苏军的反攻时间和反攻地点。但是,对于毛泽东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评价,特别是这个评价是最早的、公开的、预见的,以及准确地判断苏军反攻的时间和地点等等,好像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

        看完这一段,真的是有点没有合拢嘴。

        社论,果然是最真实的

        通宝推:西门飘飘,崇山彩云,
        • 家园 熟读历史的人的预言一般都比较靠谱

          熟读历史的人的预言一般都比较靠谱。太阳底下无新事。太祖也是说希特勒在重蹈拿破仑的覆辙。不过太祖同时还是军事家。预测苏军会在哪里反攻和何时反攻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