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陈郢客

共:💬671 🌺9534 🌵10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 家园 66年4月主席在文革前再次引用了“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段话对于理解主席对于知识分子与人民,知识与实践,革命与文革关系都很有价值,提供到河里大家看看。

          对《在京艺术院校试行半工(农)半读》一文的批语

          一切学校和学科(小学、中学、大学、军事学校、医学院校、文艺院校以及其他学校例如党校、新闻学校、外语学校、外交学校等等,学科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二者的常识)都应当这样办。分步骤地有准备地一律下楼出院,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同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学工学农,读书。工读比例最好一半对一半,最多是四比六。因此读书的部分要大减。书是要读的,但读多了是害死人的。师生一律平等,放下架子,教学相长。随时总结经验,纠正错误。许多无用的书,只应束之高阁。就像过去废止读五经四书,读二十四史,读诸子百家,读无穷的文集和选集一样,革命反而胜利了。譬如共产党人和我们的军事干部,一字不识和稍识几字的占了百分之九十几,而多识一些字的,例如读过三几年中学,进过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苏联军事院校的,只有极少数,大学毕业生几乎一个也没有。所以有人说,共产党“无学有术”,而他则是“有学无术”。这话从形式上看来是有些对的。但从实质上看,则是完(全)错误。共产党人曾经进过二十几年的军事大学和革命大学(即二十几年的战争与革命),而那些大学教授和大学生们只会啃书本(这是一项比较最容易的工作),他们一不会打仗,二不会革命,三不会做工,四不会耕田。他们的知识贫乏得很,讲起这些来,一窍不通。他们中的很多人确有一项学问,就是反共反人民反革命,至今还是如此。他们也有“术”,就是反革命的方法。所以我常说,知识分子和工农分子比较起来是最没有学问的人。他们不自惭形秽,整天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如此下去,除了干反革命,搞资产阶级复辟,培养修正主义分子以外,其他一样也不会。一些从事过一二次四清运动,从工人农民那里取了经回来的人,他们自愧不如,有了革命干劲,这就好了。唐人诗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山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有同志说:“学问少的打倒学问多的,年纪小的打倒年纪大的”,这是古今一条规律。经、史、子、集成了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状况,就宣告它自己的灭亡,只有几十万分之一的人还去理它,其他的人根本不知道有那回事,这是一大解放,不胜谢天谢地之至。因此学校一律要搬到工厂和农村去,一律实行半工半读,当然要分步骤,要分批分期,但是一定要去,不去就解散这类学校,以免贻患无穷。

          关于“无学有术”与“有学无术”的对比,历史上还有段典故也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清末四大能臣,时人评价是“岑春煊不学无术,袁世凯有术无学,张之洞有学无术,端方有学有术”。他们的历史结局大家都能看到了:端方号称有学有术,结果是为官时功业最少,临危受命四川总督面对保路运动举止失措,最后身首异处。张之洞有学无术,湖广总督实绩上汉阳铁厂和湖北新军也算差强人意,立言上成就其实也高于端方,此人去世早运气较好,没有接受满清灭亡的考验,不过猜想以其能力水平,面对大势也无能为力,无非是退隐或者殉葬两个结局罢了。岑春煊说是不学无术,但是在戊戌变法、庚子之乱、预备立宪乃至满清灭亡等大事件中都是潮头人物而能保全自身,二次革命和护国护法中甚至成为领袖人物-虽然更多是名义上的,也能看出其水平。特别有趣的是原先预定的要去平定保路运动的四川总督正是他,可是他看到军队和后勤不满足条件解决不去,这就比后来不做准备就去背锅的端方高明许多了。至于有术无学袁世凯,现在已经公认是在满清到民国转折乃至革命中有重要作用的了。如果不是逆历史潮流称帝,有想法,有手段的袁世凯评价会高许多。

          由此看来,至少在风云激荡的大变局时代,踏实做事,实践出真知的“有术”比死抱书本,故作清高的“有学”要有价值得多,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历史大局都是如此。由此理解主席对傅斯年那个表面自谦骨子里暗含讽刺的比喻,实在回复的非常得体巧妙啊

          通宝推:袁大头,桥上,
          • 家园 傅是不能做刘项,

            没有像毛那样早已准备从底层做起,只好拐到学术方向,但学术方向他其实也不是大才,过于偏政治了,所以又转往主要以科学行政为主,如鱼得水。

            与郭沫若比较,学术方面傅不如,但做院长,郭不如傅。

            傅还是有点政治眼光的,知道自己搞不下去。自比陈吴,以蒋毛比刘项,比得漂亮,合于双方关系(毛当时为五四恭维他来着),但毛居然挖掘出那首诗来,更是契合无比,非常精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指出傅的拘泥,可傅未能领会,但以得毛赠字自夸,格局小了。至于殉蒋,倒是他明白留在大陆他不会有用武之地。

            • 家园 傅斯年以陈吴自比似乎都有些高了,毕竟那是首义的那两个人啊

              哪怕最后身先死,论造反精神和政治能力都不是五四学生能比的。倒反是49年于右任挽傅斯年的第一个评价可为的论: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时代青年。也就是说,他做的成绩,多数是作为学生,在胡适这个老师的巨大影响和阴影做出的。他自己,感觉并不是能独立开创局面的人物。

              回看傅斯年的闪光点,基本都在破上:五四,倒孔,倒宋,都是如此。在立上,就差强人意了。比如从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这个角度,我觉得郭沫若作为院长也比傅斯年强的。只说一点,郭沫若作为第一任中科院院长,58年向中央提议成立中国科技大学,这对于中国的理工基础研究可谓功德无量。作为文人的郭沫若能有此胸怀识见,那是远高于在英国学习了大量理科,回国却只开创个史语所的傅斯年的。

              最后再吐槽一下,郭沫若给泼了许多污水,公德私德都好像很不堪。其实,胡适和傅斯年两师徒当年在北大对付旧派教授的手段,那才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呢。特别是傅斯年对自己的恩师国文系主任马裕藻搞两面人,当面恭敬,背后写信给蒋梦麟让他赶快扫除马这个“患害”,这一点山东老乡的厚道尊师都没有了呀,对得起北大校花马钰吗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牛人就是牛
      • 家园 原来花过,今天宝推并顶起。推荐陈郢客好文更推青年毛泽东信

        陈郢客文中连接已经失效了,给个百度文库的。

        青年毛泽东致恩师黎锦熙先生信外链出处

        第一次读到此信应该是03年,确实很大震动。其中体现的眼界心胸,已经有大儒与佛子的气度了。毛真是从思想深处改变中国。中国之未来能为世界文明做更大贡献,信心来源于此。中国未来之不应该也不可能帝国化,也要本于此。

      • 家园 2012·09·09

        借了您的语言,表达真诚的怀念。2012·09·09

      • 家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主席年轻时的一番话:

        “盖举世昏昏,皆是斫我心灵,丧我志气,无一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成全道德,适当于立身处世之道。”好符合当今之时局

      • 家园 【原创】陈先生所说的“精神自立的拿来主义”

        可否解释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家园 对老毛的认识

        对老毛的认识从来就停留在土共的教材上,今天看见陈大先生(请允许此类尊称)的文章才把老毛拉得离我近了很多!对他的印象由于时代的关系总是隔了很久远,也曾经以为他是暴君,也曾经认为他只是顺应了他们那个时代.换作任何一人在他们那个时代同样能取得如他般的成就.但今天看了陈大先生这篇再加上看了老毛的这篇贯通大本大源,方才发现他确实是一个牛人,24岁的年龄能有如此胸怀,觉悟实在是让我自己汗颜.胸怀跟眼光决定了一切,老毛当时的实力注定了他才是第一人,不能替代!说来惭愧,这么多年了,第一次这么认真看老毛自己写的文章.大气魄,大胸怀,震撼!

      • 家园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毛泽东24岁写出的书信,我近年才略窥门户。读书渐多,好些少时敬畏不已的人物现在已吓不到我了,毛泽东却是越读越生出一种惭愧敬服的情绪,始对颜渊赞孔子的话有所感触(小时候只觉得颜回还挺肉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在挫折感的惭愧中,又不禁替中国生出庆幸,幸好——天佑中华。"

        我对毛泽东的主观看法也是如此的一个思想历程,呵呵!

      • 家园 现在才知道陈MM果然是才女啊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有着比较深的见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