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浙江工厂、河南零件与印度基建(上) -- 月色溶溶

共:💬410 🌺1091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科研仪器其实是个成长中的大产业

                难点有几个:一是需求分散;二是变化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需要的技术差别大);三是批量小;四是部分技术要求高;五是对多领域熟悉的人少。不过不是没有成长空间。俺也想干,不过没钱,有投资的没?以前组织各领域的专家搞评审,算是有那么一点点人脉和经验。

              • 家园 居然没人花!要宝推!
              • 家园 呵呵,无非周围的样本多,观察比你方便罢了

                个人认为浙江当务之急是把山西不正当没收的煤矿给拿回来,再通过省际合作和地区合作(法律上、政策上和经济上,比如对某些信誉好的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等),将四周变为其零部件和工业半成品生产基地,鼓励在内地办厂,将浙江的经济影响扩散出去。这才算是贯彻了社会主义“先富带动后富”的原则,也贯彻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理念(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

                原先对你这段话理解有歧义,现在我理解了。基本赞同你的看法。不赞同的地方在于对产业链或者对产业群的理解上。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各自通过学习丰田生产方式来感悟,不再赘言。

                但我更希望内地来浙江打工、受聘的朋友可以回乡创业,成为本地发展的火种之一,成为推动地方发展除了外来投资之外的另一只有力的引擎。作为一名理想主义者,我不太希望财富过度的集中在某一部分人身上。

                事实上精密仪器这块,利润很大,江苏浙江这边可以通过政策扶植和技术引进来慢慢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相信只要有市场,就会有江浙的民资主动进去。之所以没有放弃原来的产业,一是原来的产业还有相当的扩展空间,二是缺乏足够的技术储备。要是原来的产业已经相当饱和,那么,精密仪器很快会成为下一个目标。

                另外,也不要小瞧了新行业入门的门槛。

                我周围一家公司,发明数字化燃气表并通过国家认证已经几年了,但市场迟迟无法打开:一、市场要求全寿命试用合格;二、老的燃气表还没完全作废,无法要求人家主动替换,客户巴不得老表测不准呢;三、欧洲市场设立种种技术壁垒;四、国内西气东输主要用于工业用户,民用的还没大面积铺开?(这一点我不大清楚,好像老板是这么说的)。现在老板欠账两百万,苦苦支撑,衷心希望他能创业成功。

                还有,利润大的一个原因是,市场不够大,不能对企业家形成足够的吸引力。浙江讲究产业群经济,小批量的产品往往也意味着风险也大,往往等投资下去,市场就已经饱和了,面临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无法回收成本。那么这小批量的产品往往就只有几家企业在生产,缺乏竞争的结果就是

                现在这个厂在我们这边几乎垄断了所有的恒温培养箱市场。但是我认为他们做的还不够。因为第一,这个厂出来的东西仍然比较粗糙,第二,耐用性一般般,

                另外,针对高能物理、高压地质、海洋勘查等科学实验,很多仪器设备是需要定做的。

                这些产品的市场相对于日常消耗品有多大,可想而知。要生产这些东西要投入多少?能生产出来,还得保证卖得出去。所以,只能靠政府投入,研究所自造了,呵呵。不要说这些,我周围的企业,针对产品的质量控制、表面处理等测试,很多仪器设备也是需要定做的。而且委托研制的价码往往要比企业自行研制的成本高出一倍以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呵呵,科研仪器的和厂里用是不一样的

                  科研仪器要比厂里用的贵得多。而且由于老外也不是成批量生产的,所以他们的可能更贵。最近杭州国家海洋局二所的大洋一号上装的机器人就是自行研制生产的,不知道节约了多少银子。我们这边前阵子也买了一个水下机器人,很简陋,还花了50万。其实要是能生产工业水下机器人,稍微改装下就是科研用的了。

                  我们用的一个小有机塑料板,在国内就没有生产的。只能去订做。那个东东要是进口的话起码要上百欧元。一个德国mm来我们这边玩的时候,说她们那边都是用一种特别有弹性的纤细的钢镊子来镊起细小的脆弱的物体,从网上一看定价,居然20多欧。其实也就是两个高弹性的钢片,焊接到一起,做的精细点。这种东西,做出来估计普通外科、显微外科和某些工业上都是很爱的。

                  其实这些研究集团跟企业集团合作,是18、19、20世纪西方科学进步的基础。贝尔实验室、卡文迪许实验室,无不是有着良好的合作。可能第一步要有些投入,但是接下来可能将带来巨大的利润,比如在工科,很可能研发过程中提供模具和配件的厂子得到最后成品的生产权,这个将带来不少利润。现在某些江苏那边的玻璃仪器厂已经是类似的结构了,他们向全国的大学发放宣传材料,定做化学反应所用的玻璃器件,然后快递过来。我们也定过。可能订单都较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技术,随机就可以用于工厂的制备过程设备生产。

                  别的不说,上次我们进口的一个ctd(测温度、盐度、深度的仪器,海洋科研常见的,一个大概16万左右,顶一台小轿车),矫正一次花了2000英镑。简直是杀人啊。我说的江南恒温培养箱,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医疗机构和有生物类的大学都要用,很可能法医什么的地方也用。全国怎么也要每年用上几千台。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加温的器件,一个制冷的器件,一个恒温控制器。就是多弄点模具加工组装出来。

                  如果如此产业集群(机械设计、电子、精密加工等云集)的江浙再搞不成这个产业,我想中国也没有其他地方能搞成了。

                  像您说的那个表,我的看法是,浙江的民营资本要走资本主义的路,在中央和地方扶植自己的代言人,推动行业标准和竞争秩序的建立,促进产品优胜劣汰。我觉得如果做到这样了,浙江的产品将更好的走向全国,也将更好的走向全世界,同时中国制造业也将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现在浙江虽然经济上是强的,话语权上是弱的。这个很不利。河南省长徐光春上任以来,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增强河南省在全国的话语权,改变河南形象,比如这几次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积极推荐典型什么的。倘若浙江能增加点合理的话语权,无论是在行业内还是在政治上,可能民营经济会过得舒服的多。光低头做生意有时候是不行的啊,尤其是自家的产品突破常规要打出牌子的时候。

                  比如,浙江的采矿业,倘若能够实现良好的开采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作为国家的样板工程,之后逐渐的形成国内的行业标准,则很可能以后全国的有色金属矿产开发以及尾矿处理这块浙江将切下很大部分的蛋糕(那可都是几百亿的大单子啊)。再比如,您说的这个仪表的问题,倘若政府(哪怕是省内)通过采购和各种行业标准,提倡采用新的技术,则企业发展也会受益不小的。

                  当然,要增加话语权,首先要增加富裕阶层的修为。如果杭州飙车事件每天发生一起,增加再多话语权也是掩盖不住的——呵呵,别扁我啊。

                  浙江在5.12地震期间捐资蛮多,可惜没有打出浙商整体的旗号来,就火了一个裘德道。如果浙江多出几个像邵逸夫(逸夫楼)、陈嘉庚(厦门大学、集美大学)、李嘉诚(汕头大学)那样的人物,则整个浙江形象都会有改变的。如果浙江多输送几个中央的代言人(山西煤矿后面不知道是否有李小鹏的原因?),则有些事情就不会这么哑巴亏了。

                  结果现在呢?投资个煤矿被骂黑心老板,买个地皮被骂投机倒把,在自家门前炒了一点,就被全国的报刊关注。多余的资金没有地方去,国家和地方的行业水平也提不上来。这种恶性循环是怎么造成的涅?

                  无解。

                  • 家园 嗯,谢谢提醒。

                    希望你的产业建议能被有志于从事精密机械制造的河友看到并投诸实施。相信这条道路非常的广阔。

                    改变形象需要时间,也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他人的反省,正如今天的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形象一样,问题不是只出在某一方。但无论怎样,打铁都靠自身硬,身正不怕影子斜。社会都在进步,无论在哪一方面的进步行为,任何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都不会甘居人后。

                    至于代言人,倒不必了。建设一个有希望,有未来的社会,我们依靠的是公正的法律、合理的规则,和全体国民奋发向上的努力,而不是所谓的“后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既然浙江人做得不够好,就应该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何必要文过饰非,抢占什么话语权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说句实话,我本人非常非常讨厌地域标签

            很可笑的是,我自己就是浙江人。但这个标签在我融入环境时,给我造成了非常非常多的麻烦,更何况,我本来就是个很内向的人,解决这种问题并非所长。一般,我说句俏皮话,都要做出非常非常夸张的表情,以防止别人误解,这简直就是!@#$!@$@!。

            第一次见面,别人总是先问哪里人,有的时候连我名字都不问。真的是很让人不舒服。我就是我,跟我是哪里人有什么关系?浙江算是一个比较小的省了,但浙东、浙西、浙南、浙北各地地理环境就相当不同,各地方言更是迥异,生活习性更是不同,又有什么好比的呢?只是生在浙江而已,到西部就只能是去做生意?干点别的什么略“低级”的工作就是在犯傻?

            说句老实话,我买东西最怕扯到我是浙江人上来,搞不好就是老乡见老乡,骗你没商量。扯一下,骗,就是双方信息不平衡的结果嘛。做生意怎么赚钱,靠得就是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这就是什么典型的信息不平衡。说河南人骗钱,只不过是说部分河南人骗钱的手段太不高明。浙江那些先富起来的,当年的手段又高明的到哪里去呢?

            大工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市场、资本、原材料、劳动力等等这些在空间上的广泛分布。如果说真有什么反动的传统,这种随便就给人打上 label 的传统对于一个大工业社会来说就是最反动的。这种传统下永远不可能会产生一个成熟的工业社会。

            • 家园 呵呵,我为自己是浙江人感到庆幸。

              庆幸生长、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不至于养成“等、靠、要”的对政府的依赖心理。现实的生活告诉我,从来没有救世主,一切幸福的生活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才能争取得到。

              一个人,为人处世上对得起朗朗乾坤、下对得起清白良心,只要自己自食其力,奋发向上,又何愧于人。

              浙江人做生意不是靠骗才成功的,骗,或者假冒伪劣,只能蒙人一时,无法骗人一世。在金融危机的席卷下,浙江制造依然保持强大的竞争力,锋芒丝毫未损,这样的形势能用 浙江人骗术高明 来解释?太低估了他人的智商了,也太低估了现代法制社会的执法效率。

              当然,我也不否认,任何团体都有害群之马,这个问题就打住吧?一不小心就成地域贴了。

              其实地域贴很无聊。对地域优劣感兴趣的人大多固步自封。

              我出生在浙江,六代之前的祖先定居于福建,家谱中看到的二十代之前的祖先从河南迁出。

              要是我考不上大学跟着一班同学到外面做生意,今天可能是上海人;要是我大学毕业争取留校,今天可能是黑龙江人;要是念大学时春心萌动,就可能毕业后成为随军家属成了江苏人;要是毕业时服从学校分配,今天可能是四川人;要是在就业洽谈会上同企业签约,今天可能是广东人;要是大三时家里生意没亏空,可能我继续深造今天可能待在国外。

              在这个流动性逐步加大的社会中,我们是哪里人?

              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中国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老兄怎么有点自卑的感觉

              我碰到的浙江老乡绝大多数没有这种感觉。既没有过高的优越感,也没有不必要的自卑。和和气气好发财么。浙江有在家乡开厂发财的,也有北上南下做生意的,缝包修鞋做裁缝,木匠瓦匠管道工,什么都干。不知老兄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我买东西最怕扯到我是浙江人上来,搞不好就是老乡见老乡,骗你没商量。
              认老乡和做生意是两码事,分清楚了就行了。

            • 家园 呵呵,楼上过于敏感喽~

              其实我在淘宝上买东西比较喜欢江浙沪的商家。一般物流好,有信誉。我跟浙江人打交道打的不多,但是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就是有时候精打细算的过头(如我那个上完硕士就不干了的同学)。呵呵。

              河南和安徽人在浙江打工的很多。在宁波、嵊泗、温州都有每天直接到我家附近地方的汽车。其实,如果没有宗教影响,地域歧视多半还是源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这个不平衡其实是有很多原因的。大家都需要来平心静气全面地看待别人,广泛地来接触信息。河南骗子之所以被叫的很响亮,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河南人很少有像我这样喜欢计较的,一般都很心态平和,被叫了也不说什么,自省下就算了,有时候还陪着说几个段子,像楼里其他几位那样。——被叫河南骗子的河南人都有两千万人奔向全国了,楼上作为先富起来的浙江人更应该扬眉吐气才对啊。

              我的总体感觉是,浙江做商业的一般还算比较有信誉的,但是有些事情的确是最好改变下。我bf的同事去青岛旅游,最大的感触是“怎么没有见到站街揽客的?”我晕倒。那个时候才晚上9点,原来江浙这种事情这么普遍啊~这个可能在当地真的是风尚,我bf去工作(事业单位)第二天,被最好的朋友招待,拉去异性按摩,当天晚上我bf就给我电话,痛诉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伤害啊~~~(楼里的浙江人别扁我,这事情如假包换)

              我去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佛寺和各种宗教场所的规模,如此破烂的温州部分城区(瓯海区某些地方),佛寺和各种宗教场所绝对是平均起来最豪华的建筑物,非常耀眼地耸立在山顶上或者山半腰。街上的车很多豪华得稀奇古怪,外地人没见过的。房价巨高,到处上万。

              我bf的一个同事在qq空间里感叹“在温州娶个老婆要n个十万,n至少大于10”。而作为一般家庭出身的他,每年工资也就是十万,家里也没有什么钱。不过他最后娶了一个月薪2000的护士mm,那护士的哥哥资产超过一亿。故事有个光明的结尾。

              有时候不是质疑正当的消费,而是忍不住总会去想这样的消费到底有多少意义。这可能是我的职业病吧。贫困地区出来的环境生态专业出身的人。

              温州洞头岛和陆地之间的那条海堤不错。哪位有钱的有心人可以考虑开发个观鸟生态旅游景点,像香港米浦湿地那样的。两次路过,都在想这地方开发生态旅游是个好方式,就怕资产宁肯去炒房地产啊~就像最近网上关注的温州瑞安每平米三万以上那样。

              • 家园 人值钱就够了

                我bf的一个同事在qq空间里感叹“在温州娶个老婆要n个十万,n至少大于10”。而作为一般家庭出身的他,每年工资也就是十万,家里也没有什么钱。不过他最后娶了一个月薪2000的护士mm,那护士的哥哥资产超过一亿。故事有个光明的结尾。

                在温州,作为白手起家者,他的工资能有十几万,可比他老婆值钱多了。真正优秀的男生,有钱人家的女孩倒贴也要追的,人家还不见得看得上。

                • 家园 他是国内某重点大学垄断行业毕业

                  但是工作挺累的。由于在工作中过于直率,被排挤到了遥远的新疆。人是挺有才的,比较不得志。觉得他比较书生意气。长相也五大三粗的,不太像典型的南方人。您要是说优秀,我觉得也稍微有点过了,在浙江这种白手起家年收入10万以上的应该很多吧。何况他现在也完全拿死工资,还被排挤。

                  话说他没有找到女朋友的时侯,一直是稍微有点消沉的。现在女儿都出生了,感觉从他有了女朋友,精神面貌立即变了个样子。女人改变男人的力量真大啊~~~

              • 家园 关键是有的时候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差,

                这个真的很讨厌。别人最后跟你回忆的时候都是这个调子:“最初跟你见面的时候,你说的那句话,我以为是 blah blah blah 的意思,……其实你人还可以嘛。”这种事情多了,我就无比的郁闷,其实我是很大大咧咧的人,根本不会管这么多。包括买东西,我唯一的考量就是买的东西值不值我的花费,我该花多少精力来比较价格(如果东西很小件,不得不买,我又很累,我根本不会去考虑价格)。

                至于那些风气嘛,我一般都比较沉默,不想讨论太多。直觉告诉我那是那些人掌握了本来不应该属于他们的财富。我的总结就是三个字,钱烧的。

                • 家园 呵呵,没有那么严重的

                  实际上,浙江人的确是应该自豪的。最初,可能很多人第一桶金并不干净,到今天全国独步的经济大省,这期间大部分浙江人是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的,也是实实在在地做生意的。别的不说,我们县一个浙江温州的做眼镜生意,我从初中开始一直在他那里配眼镜。服务态度好,价钱比别人至少便宜一半。

                  我所说的那个同学,他有时候的确有点太精明了,当年在北京的时候一起去地坛书市,他恨不得每本书都砍一半的价格下来。图书本来就是微利,一本(除词典外)都只赚几块钱,何况地坛书市一般已经打了6折到8折的,觉得他有点过了。另一次是他评述别人买的商品,分析了半天哪里值哪里不值——从此感觉实在是过于精细。

                  这的确是江浙部分人的印象,但是肯定不包括楼上了。放宽心,“风物常宜放眼量”,“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啊~

          • 家园 说得很全面,基本赞同,不过一点是错误的

            就所谓山西不正当的没收了浙江游资的煤矿一说,那些浙江游资本来取得煤炭资源的时候就很不干净,当然本地人取得的手段一样不光彩,非法所得而已。而且他们所谓的竞争成本优势主要是建立在破坏性挖掘、偷逃国家税款以及对当地不负责任环境资源的破坏上的。现在国有大型企业每顿煤炭上交各种合法税费和留各当地资产的费用就比那些小煤矿的综合成本高了。

            那些乱叫的人大多不是亏钱了,是不满不能在再国家便宜了!当然少数最后接棒者就不说啥了。

            • 家园 但是这次在山西国进民退我认为总体上来说未必合适

              整个浙江媒体喊着说是损失四千亿。何况刚经历了经济危机,很多企业还没有翻开身,就遭此大劫。关键是这个我怀疑是不是违宪~~~国家不是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吗?煤矿人家好歹也是掏钱买的,桌子下面可能违法,桌面上可是干净的。一下说收就收了...也会有那么个把想好好做生意的吧,伤了投资实业的积极性,浙江游资更要炒房地产了。

              我觉得山西的事情可以缓行之,规定什么样的必须要在多少年内关停和合并多少。目前一刀砍死,感觉未必完全妥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