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顾准蛮可惜的 回Levelworm -- 老广

共:💬102 🌺1263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顾准的那一套地价税越南还在用

      搞到很多当年去美国的人回来什么都要不回来

    • 家园 跑题一点,关于所谓打击专业人士--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首先要说明的是,58年反教条主义真正主角,不是彭和刘两个元帅,实际上是

      别人。

      压制?如果是开始就压制就不会有58年那次军委会议了,1956年以前几乎所有

      条例都按苏军的走,就是现在某些人所谓的正规化。当年这个正规化在中国是

      有特定含义的,“全面苏化”,尤其是在建军制度上。比如一长制施行了,行

      不通改回来;条例过分强调军官权威,否定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军队的基层民

      主制度,造成军队官兵关系异化不正常、改了;强调军队神秘性,造成军民关

      系淡化隔阂,也改了;这么看都像是当年“正规化”的思路为主啊。这是制度

      大方面,这才是当年争论的核心所在——就是全面学习苏联还是结合自己的特

      点学,其他的一些细节,直到现在一些当时将军回忆也说太教条一点,但这些

      都是细枝末节。

      被批评的那些东西全都施行过,这是56年之前的,之后不断调整中就有了经验

      主义和教条主义之争。彭在军事学院讲话,回去军事学院干部就说成经验主义,

      根本不把彭的讲话当回事。彭也没说什么,没做任何处理,继续争论,到了58

      年,开高干会议,开了40多天,形成僵局,结果就是全面苏化那派放出的话是

      “现在只是前哨战,决战还在后面”“到军委扩大会议还有一场恶战,我到那

      里要第一个放炮”。张宗逊和彭的思路一致,就被肖克他们贴大字报“逆流分

      子”“反苏”(这个帽子当年谁戴的起?),后来谁提过?到这个份上,老毛

      点头、林邓出面彻底按下去,他们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了——实际上最先上纲上

      线的反而是肖克他们。

      还有,58年军委扩大会议之前,另一方的手段一点都不温和,温和的反而是彭,

      肖克的某些做法后来倒大霉谁也怨不得,太出格了。因为肖克某些意气用事的

      做法、搞得彭开的会议彭处在弱势一方,结果被邓批示“方向不对,风气不正,

      水平太低”,这是升级的一个信号。此后军委扩大会议,林彪第一天就讲话上

      去就讲话定调,意味着这个问题要彻底解决了,而且是意味着毛站在土鳖派一

      方。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因为毛林邓选择支持彭的观点。

      这个争论从56年开始、一直持续两年多,不能说失败一方就是全对、就是多么

      值得同情的——事情很简单,谁都坚决不让步,尤其是肖克有些事情做的很不

      好,对合自己胃口的苏军的那一套,不适合中国的地方也说不得批评不得。直

      到最高层出来裁定彻底否定一派,而且这个升级成路线斗争的主要功劳在林和

      邓,不是彭,彭没有那个权力。

      对正规化真正产生干扰的那些东西,是林彪主持军委后、继续加上去的他的一

      些东西,和之前56~58年教条主义之争的内容没有多大关系,现在很多人就把

      这些混淆了。

      通宝推:于同飞,秋末冬初,史文恭,
      • 家园 在老毛时代,谁要粘上“亲苏”,必定倒霉

        党内斗争的名目就是路线斗争,党内路线斗争的题目就是听不听苏联共产国际的话,十大路线斗争都是这条暗线,毛当权以前,不听话或者批之为不听话的倒霉,陈独秀,李立三,瞿秋白,以及老毛都因此倒了霉;毛当权以后,听话的或者企图以洋人来压老毛的,统统倒霉,甚至是稍微与苏联有瓜葛的,无论有意无意,都要挨整,比如刘伯承,不讲tg的战例,非要讲苏联的,挨批;粟裕,当参谋长却去问苏联人怎样分配国防部与参谋部的权利,挨批,刘少奇,彭德怀的罪名都有里通外国这一条,林彪自不必说。

        楚庄王:非也非也

    • 家园 李锐本身就进过中委吧?

      不是顶多进中委,太宗掌权之后,一字并肩王陈很赏识李的,推荐出任吏部侍郎,穿上了黄马褂。

      可惜,在礼部邓尚书的诋毁之下,黯然离职。

      李央南《有这么一个母亲》一文有述。

    • 家园 什么时候我会写写我见到的高梁-顾准的儿子

      非常让我佩服的一个人,不知道是不是乃父之风的缘故。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看看高梁的文集

      http://www.wyzxsx.com/xuezhe/gaoliang/

      老广说的没错,很多人拿顾准的文章做论据说自己的话,正如现在许多人拿梁漱溟做反毛的旗子,其实根本不在乎顾准和梁漱溟真正的思想如何。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搜了一下,这两代人都的确值得钦佩。

        有人批评说,高梁的思想与他的父亲顾准已经走得很远了。当记者转述这个说法时,身材高大的高梁激动地站起来,大声地问:“怎么远,为什么远?”

          

        他说,有些人自称继承了顾准的思想,但是并没有理解顾准思想的精髓。他这样解释父亲的思想:“第一,实事求是;第二,为中国利益、为国家利益、为大多数人利益着想,没有这个思想不会起来抗日参加共产党,冒着生命危险,剖析自己的事业。”

        记者:“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反思呢?”

          

            高梁:“反思是针对计划经济,对国家的‘极左’方针的反思,这是反潮流。”

          

            至于针对“顾准倡导市场,而他的儿子反市场”的说法,高梁嗤之以鼻,“再怎么着,我对父亲的了解,对他的做派为人,比别人了解得更多一些。一句话,守住实事求是、为多数人服务这两条,就可以所向披靡。管别人怎么看我说我,家破人亡都不怕,死都不怕,怕什么?没有这样的劲头还搞为国家服务?搞什么经济学研究?那叫蛀虫,名利场的蛀虫!”

        外链出处

      • 家园 第一个公开出来给运10喊冤的就是高粱。
      • 家园 顾准的女儿顾淑林也是一个治学极为严谨的人

        上她的课程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看到年约七旬的老太太为了国家的发展而殚心竭虑建言献策,对学生苦口婆心,总是让我感动。

        她原是化学工程师,后从事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国内从千禧年后开始大力提倡的科技创新政策应该有她和吴敬琏等人的贡献。

        • 家园 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自主创新方面高梁的贡献是板上钉钉的

          发改委就是他在主推自主创新,比如大飞机项目的立项, 没有他们一批人在推大概是很难的。

          吴敬琏这方面有什么贡献?说来听听。该不又是摘桃子的。

          • 家园 应该轮不到吴摘桃子

            当时只是听顾老太(这是我们的尊称)说,她和吴等正在建议国家创新政策、科技创新等等,后来不久国家就开始提倡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等等。其实也不全是他们的功劳,是一大批学者的贡献。

            技术创新经济学原来在国内属于偏枝末流,被所谓的主流经济学所歧视,近几年才略有声色。吴不是这一领域的,所以说应该不算摘桃子。

    • 家园 关于顾准的一些小补充。。

      老广兄这个帖子不错,俺补充一些细节。

      1,顾准的才华是无可否认的,不过他在会计领域的成就也有机遇的成分,因为他小时候家里和鲁迅一样从小康而落魄,所以12岁就出来打工,进的是潘序伦这个美国哈佛MBA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开的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而那个时候(1927年),正是西式会计制度在中国刚刚萌芽的时候,顾准有这样一个名师指导,(潘博士先编了一本会计开山类的教科书,顾准给这本书抄刻钢板。。。类似于贫苦少年捡到一本武功秘籍)。。然后又在潘序伦的立信会计事务所以及附属的“立信补习夜校”锻炼,当老师,所以,顾准的成长才这么迅速。年纪轻轻能够编会计教科书,以及去别的大学教授会计,因为这门学科当时太年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顺便提一下,在夜校第一次当老师,顾准才16岁,上课不到一个星期,就被比他年纪大的多的学生轰了下了。---到了第二年才慢慢站住脚。

      2,陈云其实一直很赏识顾准,顾准抗战期间去延安在中央党校培训,后来1945年抗战结束,分配工作的时候,陈云就希望顾准留在延安做会计工作,但顾准还是明确表示要回上海工作。后来,顾准和中央财政部的税制之争,陈云也明确表示对顾的支持。不过话说回来,陈云之所以在党内屹立不倒,关键在于他不搞小圈子,所以,陈云和顾准这两位,估计也只能最多也是工作上的互相欣赏吧。

      3,“50年比上年多收了12倍的税”。这个细节可能需要讨论,因为1950年的上年,有一半时间上海还在国民党手里,所以这个比较有点奇怪。俺看到的资料是,1951年3月上海税收的实绩1.8亿元,较1950年增加6倍,1952年3月,入库税收3亿元,较1950年增加到10倍。---而且这里要考虑到,1950年,“二、六”大轰炸之后,上海工商业一度萎缩,1951年的税收增长,可视为工商业的恢复反映,而1951年到1952年的税收增长明显高于经济的增长,这才是顾准的功劳。。

      4,薄一波应该就是砍顾准的那一位,不过,薄一波似乎很欣赏顾准的才华。据说,导致顾准下台的三反五反运动,上海方面的工作是由饶漱石直接抓的。饶漱石并把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谭震林调到华东局,这个时候,饶漱石,谭震林召开有关会议的时候,还召集潘汉年,许涤新,顾准参加。(由于当时正值财税系统征税的繁忙季节,顾准负责的财税部门三反五反暂时推迟。),1952年2月上旬,粟裕到上海,传达中央指示,要饶漱石随同粟裕返北京修养,饶走后不到两周,陈毅回上海主持华东局和市委工作。陈未到沪前,谭震林主持工作。谭布置五反工作可谓雷厉风行,据薄一波的回忆录说,他2月25日到上海时,已经发生资本家自杀事件48起,死32人。,薄立即向华东局和上海市委传达东哥指示,要求上海暂停对资本家的“五反”,而先开展对TG领导的“三反”。结果2月28日,上海市委开大会,宣布黎玉,顾准等八个党员因为三反的错误被撤职或开除党籍处分。----而前一天,顾准还在电台作关于开展“五反”运动的讲话。而且顾准的自传说,他受谭震林委托,暂时负责“五反”运动的领导。-----因此,我们看到,薄一波在回忆录里说,当他来上海时,上海的五反运动已经开始,并火力“极为猛烈,逮捕了200多人,资本家自杀事件48起,死32人。”----应该负责的是谁,显然不言而喻了。

      当时对顾准的决定是由上海市委宣布的:

      顾准,一贯地存在着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违法党的方针政策,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并令其深刻反省。至于。。。。。等职务,建议有关方面一并撤除。

      所以,联系到当时上海五反运动的实际,顾准的被撤职,也不算没有原因。----他的行事似乎过于跋扈了。

      同样在这个大会上,谭震林讲话,其中一句就是:“顾准是孟什维克,潘汉年是布尔什维克。”

      此后,市委负责人之一的陈丕显问顾准对处分的意见,他直率地回答:“感觉十分突然。”

      而顾准本人认为,他的去职是和当年与薄一波掌管的中央财政部税务制度之争有关。1972年,顾准告诉他弟弟,说三反运动之后,曾有人对他被撤职表示惋惜,“某大区的负责人”表示:“如果顾准再不听话,饭也不给吃。”----而这位负责人在他负责的大区一次干部会议上却说:“像顾准这样的干部,我们这个大区内一个也找不到。”-----换句话说,这个“某大区的负责人”承认顾准的能力,但认为顾准桀骜,不服管。

      关于这一点,陈丕显也很赞同,有一次在闲谈里,他就和陈云说:“顾准就是不服用。。”

      但后来1953年之后,顾准又被“起复”,调到北京中央建工部工作,直接上司是万里,不过顾准一家去北京报到时,却还等了一段时间,因为除了中央建工部要他之外,薄一波的中财委也有意让他去工作。

      不过最后,顾准还是去了建工部。

      通宝推:盲人摸象,卢比扬卡,李根,
      • 家园 从用人的角度来看

        能干又听话的下属是最好的,而能干又不听话的必死无疑。

        • 家园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厉害的领导,不怕下属不服管,就怕下属没能力。但这样的领导,又有几个呢。

        • 家园 这是显然的

          下属是用来执行上级的政策和措施的,唱反调的下级不管有才没才没有任何人会用,这个和所谓的心胸道德没有任何关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