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父亲的空中历险记--大转陀螺 -- 一直在看

  • 共: 💬 25 🌺 103
  • 【原创】父亲的空中历险记--大转陀螺

    上回说到我爸因为我没有航空基础知识,连螺旋是什么都不知道,根本理解不了他老人家遇见的是多么难处理的险情,挂了我的电话。

    我的螺旋求救信发出后,很多大侠热情的答复了我,用教科书式的、大白话式的、甚至用动画的形式来启发我、教育我,使我从内心深处认识和了解到螺旋的定义、起因和处理办法,脑中有了螺旋的概念,从一个一窍不通的螺旋门外汉成长为一个可以小小糊弄我爸一下的家史记录者。

    我给他打了个电话:“爸,你听着!”

    尾旋又称螺旋(Spin),是飞机的攻角(迎角)超过临界角度后,发生的一种连续的自动的旋转运动。在尾旋发生过程中,飞机沿着一条小半径的螺旋线航迹一面旋转、一面急剧下降,并同时绕滚转、俯仰、偏航三轴不断旋转。

    “你说的自己明白吗?”

    “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再跟你解释一下:

    ‘ 简单讲就是因为飞机的飞行速度过低且飞行仰角过大造成的。 当飞机因失速而进入螺旋状态时(此时飞机无法控制),飞机会向一侧(机头向下)方向做急速旋转,且旋转速度会越来越快,同时高度迅速下降。 螺旋状态分左螺旋和右螺旋之分。 按规定,当飞机进入螺旋状态时,飞行员应迅速跳伞。 因为在你们当时还没有有效对付飞机进入螺旋的方法。’

    “差不多吧。”

    “那讲讲你的螺旋经历吧!”

    那是在1964年秋季,天津附近的一个军用机场,我爸他们例行训练,机型是歼五,训练科目是实战对抗,也就是打空战。由两架飞机充当蓝军,也就是敌机,由两架飞机充当红军,也就是我军。通常情况下,蓝军应该被红军击落,但如果遇见我爸这种蓝军,红军飞机也经常损失几架。总之,实战对抗训练务求真实,不预先安排谁胜谁败,主要的目的是锻炼飞行员的过硬本领,使他们成为技术高超、敢打敢拼的战将。

    演练的过程通常是这样的:蓝军飞机到达指定空域,地面雷达发现敌机,引导红军飞机追击蓝军,红军飞机发现目标,咬死敌机,蓝军不肯就范,使出种种手段摆脱红军追踪,并试图反击,红军飞机识破蓝军种种手法,象强力胶一样粘住敌机,用炮火锁定蓝军,将其击落,演练时击落对方的证据就是用飞机上的照相机将对方机尾拍下来。

    说的挺简单,其实过程挺复杂,都是战友,互相了解对方的战术风格,对方的套路基本都有对策,这击落对方和被对方击落都不是容易的事。

    这天我爸当红军,他是长机,接到通知,敌机来犯,在某空域8000米高度游荡。红军两架飞机腾空而起,在地面的导航下接近敌机。

    红军两架飞机悄悄逼近敌机,想在对方察觉前锁定敌机尾,将其击落。这时我爸用肉眼已经可以看见对方了,就在他将要发射炮弹之际,蓝军飞机发现我方,急转弯大动作规避我方打击。

    敌机上窜下跳、左躲右闪,我爸他们死死咬住,紧追不舍。那情形好似孙悟空大战二郎神,又好似哪吒勇斗海龙王,8000米的高空,上演着一场空战好戏。

    不知大家有没有列队跑步的经验,当队列前边的人跑步速度加快时,即使加快的不多,队列后面的人也要花更大的劲才能跟上,否则很容易掉队。

    天上也一样,我爸盯着的飞机在左突右闪的同时,也在加大速度急转弯,想迂回到我爸的后面。这时两架飞机兜起了圈子,都想将对方咬尾(锁死对方机尾 ,意味着胜利),速度有750KM/H。这飞机兜圈子转弯不是水平的,而是整个飞机成多少度角斜着飞。

    双方逆时针兜着圈子较着劲,都在找对方的漏洞。我爸琢磨着在转弯的时侯转到敌机后面,彻底咬住对方的尾巴。于是一个急转弯、拉驾驶杆,拉的太急,驾驶杆拉的有点过了,飞机速度降了下来。我爸感到飞机一阵颤抖,飞机失控,进入左螺旋状态,翻着跟斗,扎向地面。

    我爸的僚机大喊:“03 号机,你进螺旋了!你进螺旋了!”

    地面指挥也喊:“快跳伞!”

    我爸这时根本顾不上答话,心中默念解螺旋的要领,准备采取行动自救。飞机进入螺旋状态后,机头并不是一直冲下,而是一会水平自转,一会向下自转,围绕飞机的滚转、俯仰、偏航三轴不断旋转。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头发晕、眼发黑,根本不太可能保持清醒,更不用说采取措施了,但旋转对战斗机飞行员来说就很普通了。我记得我们院的空地上有不少旋转设备,有前后转的,有左右转的,我转几圈下地后就东倒西歪了,可飞行员在上面转个几十、一百圈后,还能在地上走直线,所以螺旋对飞行员最可怕的不是旋转,而是操纵系统失灵,飞机失控。

    由于我爸的飞机进入的是左螺旋,所以我爸等机头朝下自转时,用左脚猛踩左方向舵踏板(顺螺旋方向)、同时双手大力推驾驶杆,使飞机顺螺旋方向加速,以解开螺旋。

    但没有成功,飞机继续向地面坠落,这时我爸也想到了跳伞,飞机距安全跳伞的高度(2000米)不远了,飞机自转的也越来越快,再拖延,可能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我爸还是不愿意放弃飞机,准备再搏一下,等到机头再次朝下时,再次用左脚猛踩方向舵,双手拼命推驾驶杆,一圈、两圈、突然之间,飞机可以操纵了!冲出了螺旋,这时飞机已经降到了1800米左右,我爸再次死里逃生。

    事后,我爸向他们部队的飞行员介绍了这次解螺旋的经验,希望其他人可以避免发生类似的状况。

    提起这件事, 我爸很感慨,说当时歼五、歼六飞行员最怕的就是螺旋,九死一生,歼七以后的机型就好多了。但同时期欧美国家的战斗机,从设计上已经克服了螺旋问题,甚至把螺旋做为一个飞行科目来训练。这一点,苏联飞机比不了,牺牲了不少我军的优秀飞行员。

    我爸问我:“你们那个网,懂行的人还是有几个嘛!都是哪个部队的呀?”

    “不知道,可能多半是军事爱好者吧。”

    “那他们都在哪呀?”

    “哪都有,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我也不清楚。”

    “那你都认识吗?”

    “不认识。”

    “那你们通过话吗?”

    “没有。”

    “那你们怎么联系呀?”

    “打字。”

    “打字怎么联系,是不是发电报?”

    “不是,是上网。。。我得从头跟你解释。。。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就是这个。。。算了,你问我哥吧,我这长途贵着呢!先这么着吧!”

    我把电话先挂了。

    关键词(Tags): #一直在飞(朴石)#空军生涯(朴石)#螺旋(当生)#尾旋(当生)#歼五(当生)#左螺旋(当生)通宝推:双石,dahuang,玉垒关2,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可捞回面子了~

      挂了我的电话。

      我把电话先挂了。

    • 花送老兵

      NO.14

    • 不跟老人家解释清楚上网,不厚道啊!

    • SPIN只要有高度,就没什么可怕的。改出只要三个字:平、中、顺

      SPIN只要有高度,就没什么可怕的。改出只要三个字:平、中、顺

    • 越写越
      • 越写越精彩

        文笔也老到了,最快进步奖.

    • 转陀螺的危险在于跳伞也是死

      以前是拉不开仓盖,后来是缠伞,弹射时人要前后翻滚,不能水平。飞机倒立事也不能弹射。不只对不对。

      老爷子命硬。

      • 不能往下弹射的问题似乎到K-36才解决

        以前美国人也搞过向下弹射的座椅,最后弄得臭名昭著。俄国人的K-36大概是世界上最好的弹射座椅了。90年代以后俄国人为了推销自己的飞机,几乎是只要有航展就去参加,一参加就是飞行表演,而且经常是特惊险的那种。俗话说夜路走得多哪能不见鬼,飞多了出事也多。电视上隔几年就有俄国飞机航展出事的新闻,可幸飞行员多半没事,这都亏了弹射座椅好。K-36的好处,不管什么状态、不管什么高度速度,只要弹射出去就基本没事。

    • 关于改螺旋的飞行科目

      我记得几年前(最起码5年了)某期《航空知识》曾经有一篇文章谈过90年代初我国部分试飞员到俄罗斯留学时就要练这个科目。 可以想象我军现在的三代机飞行员对于尾旋也不像以前那么可怕了。

      另外三代战机使用了放宽静安定性设计,并使用电传操纵系统由计算机负责稳定飞机,像Su-27作眼镜蛇机动时攻角可以拉到107度。要进入尾旋还真不容易了。

      • 有电传操纵的飞机进入尾旋不容易

        主要是有飞控计算机时刻监视着飞机状态,发现飞机有进入尾旋的危险时会接管飞机控制权,强制将飞机改出。像两拐要做眼镜蛇机动时都必须先把飞控的安全开关关掉,否则计算机根本不让人做这样的机动动作。

      • 不容易?拉到108度不就得了?再不行拉到180度

        看它旋不旋...

    • 这一回轮到你爸说外行话了,不懂上网,哈哈
    • 真了不起,心理素质绝对一流。
    • 佩服!

      老爷子确实命大, 上辈子积的德.

      试着改了一次, 不成功. 从8000一直降到2000, 一直螺旋, 老爷子头还不晕还能去试, 第二次试才成功, 厉害的本领呀.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