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支持忙总,不能在主楼回复,只好新开主题 -- 本嘉明

共:💬85 🌺35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们是在上阶梯

        在一个20厘米高的阶梯面前,你不能责怪一个人抬脚抬了25厘米太难看,因为19.5厘米都是失败.在有限的时间中,几千万人的痛苦是必要的代价,只能在以后尽量弥补.

      • 家园 老张只是个经济学家,完全不讲政治

        他认为民营企业搞活了经济,解决了农民工就业问题;同时他一直刻意回避政治问题,回避整个国家和民族核心竞争力提高和能源安全必须通过国企来实现这一话题。

        他对朱总的推崇在于他对朱总货币政策的推崇,而朱总的货币政策这是使珠三角血汗工厂遍地开发,繁荣昌盛。至于朱总的其他政策,他也是在刻意回避不谈。

        • 家园 国企民企各有分工

          国企实际上最适合从事一些公用性或垄断性的事业(比如能源、矿山、电信等基础设施),不适合从事竞争性强的行业。

          国企效率很低,对外界变化适应慢。前几年鼓励国企走出去,走出去的国企大部分都亏了,且是巨亏(不含能源、矿山类)。非国企则做得好得多。可惜国家的资金和政策仅仅是支持国企的。

          现在国家一个劲地排斥民企,大力扶植国企。而这些国企的管理水平不仅低于印度大企业,甚至低于印尼财团。更不要提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在长期竞争中,中国将因微观低效率而失去优势地位。这种缺陷是任何宏观政策都没法弥补的。

          有一部分国有民营的企业要好一些。但产权不明晰带来的弊病也会影响他们,迟早酿成大问题。

          在座各位不少是体制中人。对国内情况了解比我多。但我相信自己对海外市场的体验比各位略微多一些。坦白的说,我对国企在海外的生存能力彻底失望了(能源、矿山类除外)。离开了政府保护,这些人真正成了败家子。投多少就亏多少。

          但又不能不走出去。资源在国外,市场在国外,欧美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厉害了。

          中国的企业,应该向韩国学。从整体水平看,韩国企业在海外是极其有竞争力的。或者说是最有竞争力的。

          此外鄙人对朱镕基总理抱有很深的敬意。他的操守、才具、胸怀都不是继任者所能比的。

          • 家园 韩国并没什么好的

            韩国的企业虽然挂的私人公司的狗头,不过是政府的一个大办事员,在政府资金的扶持下才能发展,97年的金融危机一来就死掉一大片.他们国家小,运气好有一个两个产业就能撑起国家,运气不好就全船淹死,当初台湾不也富过吗,焉知台湾的今天不是韩国的明天.

            国家并不是歧视谁,中兴华为海尔这些国企民企不就走出去了吗,问题的关键是民企必须证明自己的实力,国家的钱不能向水里丢.民企要发展首先必须证明自己的实力,现在金融危机一来关门就跑,有甜头的时候上去乱抢不计后果,有了困难就拍屁股跑了,丢个烂摊子给国家,就这种还配要国家的帮助吗.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看我们看的最仔细,日本NHK的纪录片拍的相当好,最新的关于中国的系列是<中国力量>,看了后就会给人很多感触,可能就会改变很多看法了.

            • 家园 韩国公司还是不错的。

              棒子不仅某些行业(如晶圆、液晶、家电、造船)厉害,在全球的资源类型、工程承包乃至农业项目中,也是份额蛮大的,运作水平比较高。再比如,棒子的汽车技术不怎么样,国内市场又狭小,可谓苦熬出来的,但居然在全球市场还站得住脚。我们应该反思。

              如果您站的层面比较高,战略的确可以藐视他们。不过我需要他们打交道,战术上只得很尊重他们。更糟糕地是,现在不得不尊重印度公司了。

              总结这十几年海外商海生涯,总感到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有一些成绩,但相比别人可谓令人汗颜,而交的学费可谓大方极了。

              海尔是国企(或集体?搞不清楚),而且玩资本运作,差不多把自己玩进去了。不说海尔了。

              只说华为、中兴。这两家公司一个非国有,一个国有民营。目前销售额华为约是中兴的2倍(不要看合同额,很多虚合同且跨年度,没意义)。按每年回款对应的毛利,华为约是中兴的5-7倍。主要原因,华为客户群资质超过中兴,产品均价和回款速度都要好不少;同时华为硬件成本也低一些(华为从IC设计开始都是严格整合的;中兴则是产品线各自为政,诸侯政治,经常出现自身产品不兼容的笑话)。考虑到华为缴税多,公关费用高,人员工资待遇高,抵扣这些因素之后,华为的利润约为中兴3-5倍。

              华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是正的;中兴是负的。

              假如没有华为挺进海外市场逼着,中兴最多三心二意地在海外撒几个胡椒面。可是现在海外市场占华为销售的2/3,利润的80%。

              现在西方对手基本只剩下爱立信了。没有华为,不可能出现这个结果。

              巨大中华两家纯粹的国企,巨龙和大唐基本歇菜了。这两家技术并不弱,但是管理弱、营销弱、人力资源弱。老早被中兴华为灭了。

              市场用自然淘汰的结果告诉我们:非国企优于国有民营,国有民营优于国企。

              中兴、华为都是邓小平时代的产物。现在已经没有这种环境了。国家在用扩展性财政政策挤占民企的机会。

              民企很难获得中国政府支持。中国政府宁肯在国企亏100个亿,也不会在民企承担100万的风险,因为这100万是国有资产流失。

        • 家园 政治问题的本质就是经济

          董事会历来头等大事就是经济增长保政治稳定。

          中央一号文件历年都是三农政策,中央比谁都清楚地就这么点地,刨不出来足够的东西养活所有人,农民不出来打工就会打天下。GDP不增长怎么有农民工的活干?国企是中央的大儿子不假,但是历史证明国企吸收不了所有新增就业人口,还得靠民企,对民企是有爱有恨。

          你所谓核心竞争力提高和能源安全相比而言都是次要问题,庞大的人口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要坚持,你没办法让这些人有饭吃,他们就会把你当饭吃掉。常君开声的教训还没多少年,中央还是比较清醒的。

          • 家园 不能否定民企在解决就业问题时所做的贡献

            同样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由于民企的政治短视,使得提升整个国家和民族核心竞争力这一使命必须由国企来完成。

            应该辩证的看待国企和民企,忽略任何一种股权形式的企业所做的贡献,或者像某些经济学家一样选择性的忽视一种股权形式的企业所做的贡献都是偏激的。

            • 家园 其实各国的国企都比较短视。

              难道中国的国企带头成了表率?

              竞争性的行业,国企离开政府保护即歇菜。能适应海外市场的国企更像海南岛的企鹅一样稀少。

              民企生存环境恶劣,有短视的,也有眼光长远的,但总的来说适应性强一些。而且民企数量众多,风起云涌,一批批倒下,最适应得生存。国企做不到这一点。

      • 家园 张五常的意思是中国政府运作目的企业化

        这个恐怕是公论了。无论县,乡,镇。运作目的就是搞钱。当然,不一定是企业的利润,更大的可能是产值。但和西方政府目的是服务确实完全不一样。

        • 家园 张五常说得不对。地方官第一目标是升官。

          而我们知道,升官的第一因素是关系,第二才是政绩。而政绩包括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民心工程和GDP增长。实际上地方官花在请客吃饭、送礼、喝酒、跑关系上的时间大大多于搞GDP的时间。有的县长为了混一个副厅长,可以把房子卖了,把老婆首饰卖了,甚至借高利贷。我估计地方官见到张五常,觉得张五常没什么路子帮他升官,只好与他大谈怎么搞gdp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