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知道的几个“富二代” -- 月色溶溶

共:💬220 🌺4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啊是啊,我就很“仰慕”你。。。

            女孩子,更厉害。。。 Curie。。。夫人。

            • 家园 呵呵,哪里哪里。现在烦的我都想下海去捞钱了

              搞科研的又穷又没有啥奔头。尤其是在国内。

              关键是国内的科研大多围绕官僚的意愿进行,而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民间的科学意识又比较差,缺乏科普工作者。偶其实一直蛮想做科普的,可惜,目前的形势不妙啊。科普在国内怕是找不到饭碗,也找不到甚至能发挥一点这方面作用的位置。

              所以最近很幻灭,觉得没有发挥啥人生价值。如果几个做生意的朋友不弃,以后说不定真的会转行呢。

              • 家园 但好在比较稳定吧

                应该是一种风险/收益比较合适的工作。

              • 家园 转行吧

                要不出国也会失望的

              • 家园 做某一行,当然还要看每个人自己的环境、条件,甚至心境。

                不过不要觉得做生意容易啊,说不定会更累更烦呢。

                至于科普嘛,先在西西“练习练习“好了,呵呵。这儿人很有“科学精神”。。。

                • 家园 倒不是觉得捞钱容易

                  至少最后还能省点钱出来,要是做自己都不知道是干嘛的科研,最后可能连钱都没啦。

                  科普的事情,慢慢来。河里的问题是水平太高了,在这里写不叫科普了,叫探讨。而且,我专业那一小块,在这里探讨估计也没有啥人喜欢看。太枯燥。前阵子跟某些人讨论点关于分类的,发现差别还是挺大。科学精神有了,具体知识估计河里的人喜欢了解的没多少。

                  其实我最想求职的地方,是类似中国国家地理、新知客、华夏地理这类杂志,或者科普类刊物的编辑。但是目前,面对少儿也好成人也好,这类杂志和知识传播媒介并不算很吃香,也不是很多。

                  我小时候,父母问想做什么,我说想做科学家,很小就订少年科学画报,买十万个为什么。现在已经不是每个小孩子都喊着想当科学家的时代了。

                  一年多前偶尔跟一个保送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小男生聊过几句,他问我最多的就是,去那里将来能不能赚钱,他要赚钱买车,找漂亮女朋友。听这种话,我心头阵阵泛凉。

                  • 家园 正好看到类似的报道:

                    一年多前偶尔跟一个保送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小男生聊过几句,他问我最多的就是,去那里将来能不能赚钱,他要赚钱买车,找漂亮女朋友。听这种话,我心头阵阵泛凉。

                    奥数高手称“学习是为了挣钱” 被美国名校淘汰

                    解放日报 2010-01-07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edu-xyztc/news/2010/01-07/2060288.shtml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沪举行的招生面试中,一位奥数获奖选手惨遭淘汰。当时,一位宾大教授问他:“你读书读得这么好,是为了什么?”他说:“是为了挣钱。”教授又问:“挣钱是为了什么?”他答:“为了周游世界。”教授问:“除了周游世界还想干什么?”“还可以买房子。”“买了房子还想干嘛?”“让父母一起住”……

                      最后,洋教授将这位奥数佼佼者淘汰了,原因是:“没有回报社会之心,我们希望培养的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标准,是因为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到国外留学后被发现“水土不服”,不知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有的还整日沉溺于网络游戏,迷失了自我,每年这样的孩子都会有一批,因此有必要在面试中提前了解。

                      得悉此事后,一位家长惊讶地表示:“奥数得奖也没用啊?平时一直在敦促孩子好好学习,要有好分数,要争取得奖,现在看来,国外大学重视的可不是这些。”但也有家长表示理解:“他输的不是一次面试,而是一种个人素质的积累。即使他的学习成绩再好,也不代表这个人就是优秀的。”

                      光明中学校长穆晓炯认为,该校以往的奥数得奖选手大多被国内名校录取,这件事反映出中外学校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我们的教育比较重视行为规范,对价值观的培养的确比较轻视。学生对于自己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期望自己要有怎样的发展、要给社会带来些什么、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思考得比较少。”

                  • 家园 国内有个叫科学松鼠会的

                    专门搞科普,或许你可以写点东西投给他们,不过要求写的通俗易懂,最好是有趣味。

                    • 家园 怎么说呢~~

                      他们其实就是那些类似生活小常识的东西,还没有河里诸位大佬系统呢。科学这种东西,真仔细的去讲的话,未必是三言两语说的清楚的。也不是那种如一个一个零落的松球样的,而是串串葡萄般系统的、有组织的东西。

                      • 家园 系统性确实很重要

                        看了这么多河里的文章,越来越觉得这样了,这大概是专业和民科的分水岭,但如果针对普通读者科普,要把系统的东西搞得通俗易懂还真不容易啊。

                  • 家园 这就是你不对了,“买车找漂亮女朋友”也是正常想法啊。

                    也算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先个人再集体”对很多人来说也是正常的。

                    一个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人。以前,有很多小孩子喊着要当科学家,我们国家的科技人才还是缺乏,现在,有很多小男生要赚钱买车找漂亮女朋友,我们国家的科技人才也没有比以前缺乏,甚至,我觉得,在比例上,比以前是大多了。

                    其实,一个国家,那些一般的人才,并不会有很大的需求,到现在,对我们国家来说,都有点过剩了,你看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困难、海归的贬值状况就知道了。

                    • 家园 跑个题

                      这个社会永远都是最缺 肯动脑子+实干的人。

                      有了这个,不管干什么都能成功。都能实现买车找漂亮女朋友。

                    • 家园 理想的说,科学精神是从事科学事业的第一推动力

                      最理想的情况下,科学精神应当是从事科学事业的第一推动力,这样,主观愿望和客观实践一致,人的最大能动性才能发挥,才能更好的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

                      对于那个学生,不是我不理解,但是他作为一个被考试制度很好的培训的,参加了奥赛并拿奖的很优秀的一个学生,应该是很具有在数学方面的天赋的。而这样的一个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不是因为对科学本身的兴趣,而是抱着传统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自然是无语。

                      我当时问他:“你喜欢数学的什么方面呢?”他说他喜欢群论还是啥的,然后问我:“你说我学这个能赚大钱吗?”我只好含糊论之。

                      我岂能不知道某些数学方向都是最基础的方向,倘若不拿去做啥金融数学之类的,可能一辈子都是热桌子冷板凳,两袖清风一柜书,苦读若干年?我岂能不知道而今这个国家啥都缺,就是不缺这种两脚书橱?然而我能那么说?我能说:“你要掂量下你在数学上的天赋,你若是不喜欢数学了就不要学了”?南开大学给他录取资格,条件只有一个,本硕博连读,要进南开大学的数学系,要苦读这个方向,原因就是因为人家看到了他的天赋。然而,我能直接跟他说,你去学那个方向就是南辕北辙,你该为了学科的发展放弃你原来的挣钱买车娶漂亮媳妇的梦想?你该更高尚点?我没有资格跟他那么说。路要靠他自己去走,我自己也是一知片解,我怎么跟他讲?

                      你说:“现在,有很多小男生要赚钱买车找漂亮女朋友,我们国家的科技人才也没有比以前缺乏,甚至,我觉得,在比例上,比以前是大多了。”这个我不否认。但是另一句我就不能苟同了。“其实,一个国家,那些一般的人才,并不会有很大的需求,到现在,对我们国家来说,都有点过剩了,你看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困难、海归的贬值状况就知道了。 ”

                      事实上,大学毕业生跟科学人员还差得远,海归跟科研人员也差得远。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员和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是有区别的。我当年读研的时候想要的是一个科学的训练,而实质上,我觉得我到现在并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我周围的人,多半是想拿一个学位走人,混混日子,藉此弄个职位啥的,真正想做科研的有几个?那些科研老板们,一口一个自己是科学家做科研的,果真如此?他们一年进几次实验室?你说的“一般的人才”,在我看来,更像是放错位置的人才。能说一个优秀的生物科学方面的学生是个“一般的人才”?我见到这种师弟师妹们多了,并不见得比谁差,只不过是一个万恶的专业方向,一个由不得自己的大学录取,一个错误的培养方向和环境,让他们毕业即是失业,输在了就业的起跑线上。

                      而今每年全国缺多少勘察技术的人才?缺多少冶金的人才?缺多少工业设计的人才?有多少计算机、法学出来的不如学玩具设计、家居设计、首饰设计的?有多少机械设计出来的学生不如上技校的?有多少生物专业毕业四六级通过的找工作找不到,还不如地质方面挂科挂了一大片的?能说后者就比前者素质高?这个问题,我认为,最主要还是结构性的问题和培养方向的问题。

                      科学的起源是怎么样的?近代科学一部分是贵族吃饱了没事干探索出了的,一部分是企业需要赚钱利润驱动的。牛顿那代属于吃饱了没事干,兢兢业业地探索人类的未知。后来的爱迪生属于利益驱动性质的。事实上,我们现在还是很缺这两种精神的。尤其是前一种。缺了这两种精神,我们其实就缺了做科研的基本的推动力,因此才有中国每年论文市场十个亿这样的事情出来,因为大家不过都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为了谋生,科研也可以笑贫不笑娼。

                      而您给我的这些回复,其实让我看到国内的一个悖论。一方面,大量的人对于科研到底是干嘛的,丝毫不理解,因为神秘而感到神圣;另一方面,对科研人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又因为不理解而感觉没有啥用处。这正是科普工作做的不好的原因。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经济驱动下的悲哀。

                      通宝推:每日闲谈,
                      • 家园 我觉得你应该明确告诉他,学数学赚不了大钱

                        早知道比晚知道好。陈省身先生是南开大学数学专业的神主牌,他招揽人们搞数学的口号是:数学好玩。要作数学家,确实得有这种仅仅为了好玩而去作的价值观才行,否则早晚会郁闷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