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双十二寄,也谈老蒋抗日 -- 只爱你

共:💬78 🌺181 🌵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斯诺是比较中立的,这段回忆毛泽东自传里应该有记录

              长征北上的决定最先是博古做出的,早在长征之前,名义上是为北上抗日,但实际上就不好说了。张国焘的说法是北上叛逃,目的是投靠苏联。

              现在看来南下是愚蠢的,可在当时,南下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连林彪,萧克,何长工这些原本老毛的嫡系都支持张国焘南下。而且后来的事实也确实如张国焘所料,陕北远不如四川富庶,那点粮食根本养不活中央。如果不是老毛这位穿越强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把军队拉去开荒,中央被困死的几率会相当大。

              中央红军单独北上时,李特去追,对着行进的部队大喊,张主席命令你们回去。结果怎么样?绝大部分四方面军的人都回去了,只有很少的人留了下来。中央也有很多领导去拦,如林伯渠,反复讲北上是中央的决定,南下只是张国焘的个人决定,但是根本拦不住。照说这些跟随红大行军的人,大多是高级干部,是骨干,党性应该很强的。

              张国焘说,你们把一方面军搞垮了,又想来搞四方面军。我相信许多人对这句话是很有共鸣的。

              当时张国焘是红军总政委,名义上是二号人物,实际上是一号实权人物。行军打仗时,红军听从他的命令也很正常。相反,中央执意北上倒是越权了。而且基于此,张国焘另立中央,其实也说得通。

              对中央来说,北上的威胁也不止是陈昌浩,还有从四面八方正在逐渐缩小的国民党军队包围圈。当时曾有人提醒陈昌浩,要他防止中央逃跑,陈昌浩说中央没那个胆子敢单独北上。

              客观的说,如果没有四方面军主攻,右路军过了草地之后能不能打通包座的北上通道都成问题。后来四方面军的人都大骂中央卑鄙,利用四方面军的牺牲为自己铺路。

              张国焘那帮人还趁机煽动,声称中央红军走之前抢了四方面军的粮食,还烧死了很多四方面军的伤员,结果搞得四方面军的人群情激愤,高呼要报仇,要血债血偿。

              红军真的就不打红军?不要低估农军的战斗力,但也不要高估农军的判断力。这些战士本性是好的,但见识少,思想狭隘,被洗脑是很容易的。

              再看看那些被逼跟着四方面军南下的原中央红军的人所受的待遇,斗争会挨批算是轻的了,动不动还被拳打脚踢。杨尚昆的妻子李伯钊曾回忆,有的人只不过为中央辩护几句就马上遭到毒打。朱德在政治上比较坚定,张国焘搞不定他,就从他的妻子康克清方面下手,逼得康克清几次三番想要折返北上去找中央,最后都被朱德劝阻。朱德当时的话是,你现在跟着大部队,张国焘还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一旦你单独北上,张国焘就能暗中派人杀了你。

              张浩从苏联回来后,声称苏联不承认张国焘的中央,这个事情其实水分比较大,很多学者都认为是忽悠。

              老毛那时在军内的威望很高,但在党内,长征前,他跟张国焘的地位差不多。长征后,张国焘八万精兵在手,要不是老毛竭力阻拦,张闻天就要把总书记的职位给他。可以说张国焘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

              斯大林确实听闻老毛是个狠角色,但这不意味着他会重用老毛。苏联从来都只需要毕恭毕敬的追随者,而不是能与其分庭抗衡的实力者。

              苏联一直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当时为了让老蒋出兵牵制日本,减轻苏联的压力,中共仅仅是一个筹码,对斯大林来说,根本无足轻重。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老毛这样的强人力挽狂澜,中共早就被苏联卖给老蒋了。

              一直到中共七大,老毛在党内的地位才正式确立,苏联这时迫于无奈也只能同意。

              通宝推:迷途笨狼,李根,
              • 家园 红军长征期间的很多东西我们了解的不多

                好像是统一了口径说的话,不一样的声音不多

              • 家园 俺比较赞同这个分析

                主席后来推崇遵义会议,一来那次算是名正言顺,是大会上正面交锋然后胜利,咋说都没问题.....

                这个悍然北上,撇下四方面军,从行动上非常仓促,几乎可以说是逃命,有点说不出口.....而且北上之时对日后茫然无知,没遇到刘志丹之前(至少是确认他还在陕北之前)几乎可以说是如丧家之.....这个就不写下去了.....所以日后实在也不好太多渲染......这个是主席生涯中少见的赌博行为.....主席再伟大,这次还是没把握的....

                • 家园 的确如此

                  没遇到刘志丹之前(至少是确认他还在陕北之前)
                  在松潘的一张报纸上毛才知道陕北有刘志丹谢子长的红军和红色根据地。

                • 家园 毛泽东对北上是有目的地的

                  在得知刘志丹部前,他的打算是去太行山区。在他看来,太行山简直就是一个“北方的井冈山”。

                • 家园 客观的说,张国焘这个人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他作为中央派到鄂豫皖苏区的钦差大臣,能够在短短几年内收拢人心,掌握实权。不仅像王树声这种德高望重的人对他忠心耿耿,就连陈昌浩这种心高气傲的人也能对他俯首称臣。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能力。

                  可以说张国焘当时在四方面军里的威望并不低于老毛在一方面军里的威望。

                  即使后来南下和西征遭受了巨大损失,张国焘的威信也没有减少多少。

                  戴克林曾回忆说,延安反张国焘,四方面军的很多人非常生气,说“你们为什么反对张国焘?他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过一句反人民的话。”

                  所以,光论能力的话,张国焘也的确是个枭雄的材料。

                  只可惜,他运气不好,挑了一个糟糕的时机反中央自立。如果他能抢在遵义会议之前,兴许还有一丝机会。

                  不带任何偏见的说,老毛跟张国焘其实同样是在长征途中夺权。老毛费尽心力,才说服王稼祥支持自己,走的是正当程序,投票表决,至少名正言顺,别人挑不出刺来。而张国焘却被胜利冲昏了头,一心想走捷径,干脆直接以武力相逼,但这样就算一时能够得逞,一旦将来形式反转,他的下场也就注定了。

                  遵义会议之后,博古还对老毛有忿恨,现在被张国焘这事一搅,也不得不向老毛靠拢,枪口一致对外了。从这个方面来说,张国焘算是帮了老毛一把。

                  • 家园 只靠杀人立威,总有弹压不住的时候

                    或是内因,或是外因,迟早的事情。所以,要从肉体上以及精神上消灭对手。这重点是在“精神上”。张国焘是一个枭雄,但毛泽东的title还要加上一个政治家。所以中国落在后者手上命运要更美好一些。

    • 家园 送花加宝。蒋雄奇之帝王本质,西方不少人看得很清楚的。

      用人之只看忠诚而非能力,行政之随心所欲而无定见,无非是独断下的通病。至于对日美不同的态度,许多人把蒋反对史迪威看做民族主义,呵呵。就看他们怎么解释抗战血泪后的日本顾问团了。大东亚民族主义?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补充一点资料,不负责考证,有兴趣的人自己去考证啦

      ◎蒋介石亲美、亲英,是不争的事实,但在他的日记中,为什么屡屡有他怒骂罗斯福、丘吉尔等人的文字?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一直念念不忘反攻中国大陆,据传美国曾多次考虑向中国大陆投原子弹。那么,蒋介石也有此考考虑吗?

        蒋介石日记原件现存放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直到2006年3月31日,蒋介石的日记(1917年-1931年)才第一次对公众开放。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天石是近代史专家,尤其以对蒋介石的研究而闻名,他得到消息后提前到达美国,开放当日一大早就在门外守候,并第一个见到日记真面目。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胡佛研究院又陆续开放了蒋介石1932年至1955年的日记。为此,杨天石又两度赴美,抄录下大批珍贵的资料,希望通过潜心研究,仔细求证,从而理清历史脉络,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让我们同杨天石教授一道,解读蒋介石日记,揭开蒋介石生前的这些历史谜案的真相。

        谜案之一:为何大骂美英首脑

        蒋介石亲美、亲英,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国共内战中,蒋介石都得到了来自美英,尤其是美国的大量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但在蒋介石日记中,屡屡有他暴跳如雷,怒骂罗斯福、丘吉尔等人的文字。他为何会大骂美英首脑?他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蒋介石“太固执、太自私,一点儿不顾大局”,险被罗斯福刺杀

         1945年3月15日、4月13日和4月30日,蒋介石先后在日记里大骂美国总统罗斯福“卖华”、“侮华”,“畏强欺弱,以我中国为牺牲品之政策,实为其一生政治难涤之污点”。

        蒋介石和罗斯福的积怨,最早始于“史迪威危机”。史迪威是罗斯福在二战期间派往重庆的最高军事代表,担任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并指挥盟军在印度、缅甸战场的作战。由于史迪威一派“太上总督”的大国主义作风,蒋介石很快与他失和。1942年5月10日,史迪威不征求蒋介石意见,独自指挥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印度作战,蒋介石在日记里骂道:“史迪威对我在缅甸军队亦掉头不顾,对余无一请示,亦无一报告,独自径避印度,此实出于人情之外。”1943年 6月28日,史迪威又拒绝将罗斯福的海军兵力表交给蒋介石,蒋介石在日记里痛骂:“此人无常识、无人格,实难令人想象者,阅之痛恨。余令商(编者注:指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商震)前往斥责,彼方将此件随函送来,但仍未完全。史之愚顽、卑陋,实世所罕见;美国有此军官……岂不怪哉!”

        根据解密的历史档案,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反法西斯同盟会议。史迪威向罗斯福打了蒋介石的“小报告”:“总统阁下,你一定想不到蒋介石这人有多糟糕。他巴不得你调几十万美军到中国战场与日军拼个你死我活,他好保持自己的军力,用以对付中共及其武装。”罗斯福回答道:“蒋介石先生太固执、太自私,一点儿不顾大局……跟这样的人很难有效合作下去。我理解你的处境。你如果无法与蒋介石相处,又无法换掉他,那就在3个月内一劳永逸地把他干掉算了。3个月后,这个指令自动失效。”

        史迪威带着罗斯福的绝密指令返回中国。1944年初,蒋介石打算视察中国驻印度军队。史迪威感到天赐良机,制定了刺杀蒋介石的“蓝鲸行动”:由美军军官潜入蒋介石的专机做手脚,当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时,发动机会突然发生故障,机上所有人不得不弃机跳伞。此时,他们会发现,机舱内所有的降落伞都已坏掉。侥幸的是,蒋介石因故改变视察计划,“蓝鲸行动”没有实现。不久,罗斯福的“3个月期限”已到,刺杀蒋介石的指令自动解除了。

        到二战末期,罗斯福和蒋介石之间出现新的矛盾。这就是中国东北问题。1945年2月4日,美、英、苏三大国举行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指出:把原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取得的权利完全转移给苏联。罗斯福为了让苏联出兵东北,减轻美国对日作战的压力,同意了斯大林的要求,签署了秘密协议。1945年2月8 日,蒋介石在日记中担忧地写道:“今日见罗、丘、斯里海会议(编者注:因雅尔塔地处里海附近,也称里海会议)第一次公报,一如所预料,其果与英、俄协议牺牲我乎?”十余天之后,蒋介石通过各种情报,确认雅尔塔密约牺牲了中国东北。激愤之下,又无可奈何,他只好在日记中连续多日大骂罗斯福,以泄心头之恨。

         1943年5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宣泄了对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愤怒:“昨日傍晚,接宋电称:华会廿一日会议中,丘吉尔突称‘西藏独立国,中国在此获得空军接济之时,不宜对藏用兵’……此诚帝国主义真面目暴露,不仅为流氓、市侩所不为,而亦为轴心、倭寇所不齿。”

        原来,1943年5月,时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的宋子文应邀参加太平洋会议。会上,丘吉尔突然抛开对日作战的主题,说道:“最近听说,中国集中队伍进攻西藏,使这个独立国家大为恐慌。希望中国政府能保证,不要有不幸事件发生。”宋子文反驳道:“我没听说有这个消息,西藏也不是首相所说的独立国家。中英间历次所订条约,都承认西藏为中国主权所有。”会后,宋子文致电蒋介石,汇报丘吉尔的言论。蒋介石勃然大怒。

        半年后,在开罗会议上,蒋介石和丘吉尔碰面了。丘吉尔自知蒋介石对他不满,由于蒋介石不懂英语,他就直接向宋美龄挑衅道:“蒋夫人,在你心目中,我是不是坏人?”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宋美龄既不能说他是坏人,也绝对不能夸他是好人。宋美龄就把“球”踢了回去:“丘吉尔先生,您自己怎么看自己?”会议结束后,蒋介石带着宋美龄到印度视察中国远征军。作为报复,丘吉尔指示印度方面降低对蒋接待规格。英国驻印度总督只派出私人顾问到机场迎候蒋介石,既不在机场大厅铺红地毯,也不派军乐队奏迎宾曲。蒋介石大为光火。

        就在同盟国即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蒋介石为香港主权问题,又和丘吉尔吵了一架。按照盟军方面的规定,香港日军划归中国战区统帅蒋介石受降。但丘吉尔以香港是割让地为由,坚持派英国海军前来受降。1945年8月17日,高度关注英国在香港动向的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英军舰已驶到香港海附近,有重占香港之企图。”但蒋介石知道,他无力和丘吉尔抗衡,无法一举收复香港。他不得不在坚持主权的前提下,做出屈辱的让步。8月27日,他又写道:“余委托英军官接收香港之主张,必须贯彻。可代表余——中国战区统帅接受香港日军之投降。”

         3 天后,英国海军上将以受降特使的身份到达香港,拒绝蒋介石的“委派令”。蒋介石在日记中怒斥:“英国欲强重占香港,不许我接收,并拒绝我委派军官接收香港之指令,痛愤不已。”丘吉尔和蒋介石僵持到9月,眼看9月2 日同盟国接受日军投降的日期迫近,丘吉尔才做出让步,同意蒋介石委派英国军官受降。蒋介石大喜,写道:“是公义必获胜之又一证明。唯英国侮华之思想,乃为其传统之政策,如我国不能自强,今后益被侮辱矣!”

        谜案之二:是否想对大陆用核武器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一直念念不忘反攻大陆。他是个痴迷的平剧(京剧)爱好者,在大陆时,就常常抽时间听平剧。1950年1月10日,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如不收复北平,此生不再观平剧矣。”有传言称,美国曾多次考虑向中国大陆投原子弹,甚至说宋美龄也建议美国对中国大陆使用核武器。那么,蒋介石也有此考虑吗?实情究竟如何?“美主张对中共使用原子弹,应设法打破之”

         杨天石教授考据的蒋介石日记和历史档案显示,美国人确实曾三次考虑用原子弹袭击中国大陆,但都遭到蒋介石的质疑和拒绝。

         美国第一次考虑对中国大陆使用原子弹是在朝鲜战争期间。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朝鲜半岛中部的仁川登陆后,迅速逼近朝鲜首都平壤。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25万人入朝,并于25日发起攻击,使美军受到沉重打击。

         数十年后,一份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绝密文件解密。这份签署于1950年11月9日的文件题目就是:“为反击中国共产党入侵朝鲜,关于美国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所需考虑的问题。”

         正如这份文件所披露的信息一样,朝鲜战争局势的变化令美国上下不安。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出席了一场记者招待会,面对记者焦灼的提问,他回答道:“联合国的部队不打算放弃他们在朝鲜的使命,我们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步骤以应付军事局势。”

        这场记者招待会的内容迅速传到了台湾,蒋介石大为震惊。在12月1日的日记中,他写道:“杜鲁门与美国朝野主张对中共使用原子弹,应设法打破之。”杨天石教授告诉记者:“从日期上看,这段话写于杜鲁门召开记者招待会的次日,内容也是针对杜鲁门的讲话而发。很明显,日记中的这句‘应设法打破之’,表明了蒋介石不仅反对美国对中国大陆使用原子弹,而且要采取某种行动阻止。”

        历史资料显示,蒋介石对朝鲜战争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他希望台湾方面可以加入朝鲜战争、援助韩国,进而挫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击中共。他曾托人转告美军统帅麦克阿瑟:“韩战挫折甚念,如需中国尽力之处,无不竭诚效劳,愿共成败。”但是,当他一听到杜鲁门“ 考虑”使用原子弹对付中共时,还是选择了反对,其原因是他觉得此法“不能生效,因其总祸根乃在俄国也”。“美国氢弹、原子弹不令用于越南与中国大陆”

         美国第二次准备向中国大陆动用原子弹是在越南战争期间。1954年,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南人民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奠边府,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军准备撤出越南北部,并寻求美国的介入。

         面对法国的求助,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却显得十分谨慎。曾在朝鲜战争中受到重创的美国,不再愿意轻易出动地面部队作战,而打算以空中打击为主。

         与美国态度相反,蒋介石一直积极计划参与越南战争,并借此反攻中国大陆。1953年12月19 日,他在日记中写下他为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雷德福谈话所准备的要点,其中一条就是“越南反攻与中国反攻大陆同时进行之重要”。

         1954年2月,蒋介石授命副总参谋长彭孟缉,制订出一套“雷州半岛”行动方案,准备将广东的雷州半岛作为“第一滩头阵地”进攻广东和广西。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样一来,既可以阻断中共接济越南的通道,也能趁机反攻中国大陆,“或易为美国所接受”,并希冀以此换来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甚至直接出兵。

        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从一开始就不想与中共军队正面交锋。朝鲜战场上的较量之后,美国想用最省时省力的方法结束战争,那就是往中国大陆投原子弹。在 “雷州半岛”方案之前,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就声称,在与共产主义作战中,要使用所有可以选择的武器进行报复作战,言外之意,核武器将是一大选择。

         1954年4月17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了《本星期预定工作课目》。其中第三项是:“美国的氢弹、原子弹不令用于越南与中国大陆”。写下日记的第二天,蒋介石就“约见美太平洋总部霍华德参谋长。”杨天石教授分析道,“蒋介石刚在日记里写下自己要阻止美国对中国动用原子弹,第二天就约见霍华德,显然,阻止美国使用原子弹,是蒋介石确定的与霍华德的谈话内容之一”。“对于民心将有不利之影响”

         随着1954年越南战事升级,美国对蒋介石反攻中国大陆计划的冷漠逐渐转变。当年2月,台美召开“共同防卫台湾作战会议”,美方表示,愿意和蒋介石“并肩反攻大陆”。

         1954年9月3日,海峡两岸发生炮战。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厦门向金门发炮6000余发,击毙美军在金门的顾问2人。9月7日,台湾蒋军出动海空军攻击解放军炮兵阵地。

         10月,美国空军计划处处长访问台湾,在会见台湾防空司令部司令王叔铭时,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蒋介石反攻中国大陆时只要提出申请,美国就会把原子弹借给台湾。

        在蒋介石的日记中,他曾反复揣摩这一信息的来源和意图。1954年10月20日,他如是写道:“召见叔明(编者注:此为“叔铭”之误),详询其美空军部计划处长提议,可向美国借给原子武器之申请事,此或为其空军部之授意,而其政府尚无此意乎?”他怀疑借用原子弹一事只是美国空军部的想法,而不是美国政府的意思。但无论是谁授意,蒋介石都认为,“对反攻在国内战场,如非万不得已,亦不能使用此物。对于民心将有不利之影响,应特别注意研究”。他深知原子弹的威力能够在战场上帮自己大忙,但其残忍的后果将极大地伤害民心。虽然求胜心切,蒋介石却清醒地明白,一旦向美国人借用了原子弹,他将永远成为民族的罪人。

         (摘选自《环球人物》,作者张建魁、路琰、许陈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