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说说我们那农民粮食补贴的事 -- 夜王

共:💬96 🌺3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俺听说地方上的农信社管理混乱,坏账很多

        不知道您对这个传闻怎么看

        • 家园 嗯,很大程度上是真的,有关人事

          像我们社, 存款一亿五千万,贷款五千多万,有60%左右都是不良的,也就是收不回的,包括本金和利息,死到那里了。

          这主要是以前也就是2000年前的乱放贷造成的。主要是信贷员、制度和政府政策的问题。

          首先说信贷员,我们以前的老信贷员基本是本地人,虽说有了解本地情况和人脉广的好处,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素质不高,心理防线太差。

          如我听说以前信贷员放贷贷户必须给回扣,有多有少,我就记得有人说过有放十万收四万回扣的,那基本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还了。

          像现在贷款管理严了,很多乱放贷的信贷员被联社勒令停职催收,不收回就要开除移送司法机关。

          问题是大部分应催收的就是胡搞的,贷户贷十万给了你四万回扣,谁傻了还还你本金利息?

          我就见过信贷员拿自己钱往里垫的,以前吃进去的现在要吐出来了,还要往里倒贴,既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然后就是制度问题。这个主要是以前贷款制度太松了。

          所谓太松不是指制度不严密,而是执行不力。制度在那摆着,但没人当回事,这还是人的素质问题,没有考核、没有培训,领导也看得不严,甚至有些还是同流合污,当然会出问题。

          当然,现在吃了这么大亏了后,制度执行是一日比一日严,比如五万以下新放贷款收不回的,信贷员自己负责往里贴,还要预先交保险金一万块钱,弄得信贷员叫苦不迭。

          最后是大环境的问题。我们这形成不良的多是企业贷款,而且大部分是乡村办企业。

          好像那时候时兴办企业,像什么加油站、纺织厂、经销部等等,当时乡政府十分支持这类企业,催着我们放贷,结果很多都没调查就放了,现在绝大多数都破产了,贷款也就打了水漂了。

      • 家园 这些细节最说明问题。
      • 家园 嘻嘻,七站八所嘛
      • 家园 送花

        建议你写一个比较全面介绍农联社的帖子,包括组织机构、历史沿革、贷款流程、作用发挥等等,很多人不了解这个机构,也不知道它存在的意义。

        孟加拉那个乡村银行的创始人能得诺贝尔奖,实际上我们的农联社从覆盖面上、组织化程度上、作用发挥上都比它更强,只是没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它,这个为几亿农民默默服务的组织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

        去年,我曾经听一个地方政府的领导在大会上大骂某些商业银行,通过卖基金挣了老百姓大笔的钱,地方中小企业需要贷款时却百般推脱。在很多地方,某些花了大笔钱做形象广告的商业银行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上的确还不如农联社这样的“土”银行。

        • 送花
          家园 50年代初就成立了

          信用社是社会募集股本而成立的金融合作机构,农村的叫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的叫城市信用合作社(现基本改制成立商业银行,业务好的连“商业”也去掉,如北京银行)。

          信用社在2000年以前基本上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他的上级是县(区)联社,架构上县(区)联社也是各个信用社出资组建的,——婆婆是媳妇生的——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大会,也就是股东大会,下设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有理事长、干事长一名,业务机构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2005年后,全国各省的省联社基本都成立了,也是各个县区联社出的股本金,——县联社这个媳妇终于把省联社这个婆婆给生下来的。

          信用社一直由人民银行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农行从人民银行剥离出来后,受人民银行委托管理信用社,然后呢烂帐一笔,人民银行便又直接管理信用社;基金会又是烂帐一笔到信用社;政府及企业那是一笔更大的烂帐。

          还好,信用社是小强,挺过来了,当然,这是政府挺住了没让他垮。现在,政府政策对农村不少倾斜,农村金融机构也享受到不少政策,如2004年票据置换,免营业税等,加上经济大环境不错,存贷业务增长迅速,不少地方也就开始扭亏,好一些的有县区联社牵头成立了农村合作银行,好些的成立了农村商业银行。叫什么名字有讲究的,如农商行,股本金(这是核心资本,不低于4%)不少于5亿,资本充足率不少于8%,贷款不良率3%,另外还有如拨备率等量化要求。

          信用社现在叫的响的就是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简称小额农贷),这是纯信用贷款,不用抵押,额度较小

        • 送花
          家园 提供一个侧面的例子

          不是新的。老公有一次闲聊的时候无意中说,其他他们家跟金融机构关系最密切的,反而是以前在农村的母亲,她经常去贷小额款项应急,到猪长大就可以杀了猪还款。

    • 家园 握手,那我们是同行啊

      我也是“发放农村补贴的金融机构”的,不过是湖南的,而且所有的农村的补贴,不管是粮食补贴,还是家电下乡,还是低保,还是农村合作医疗款,甚至是村干部工资。。。。全归我这发,苦啊,根本没有其他银行愿意干

      • 家园 辛苦啦,献花!
      • 家园 握握,你说的普遍现象

        毕竟我们是归政府管的,所有政府相关的,当然首先推给我们。嗯,我想想,粮补、低保、家电下乡、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奖励、村干部乡干部工资、教师工资、公务员工资、对越反击战老兵福利、退役军人补助等等等等,花样多着呢!是很忙啊!

        不过反过来想,我们跟政府这么铁,有好处啊!而且承接的都是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烦点也无所谓,心里还挺高兴的,对我们形象也好啊,不用宣传了!

    • 家园 山西有地方的粮食补贴被流转人享受

      把土地流转到大承包人手里,然后补贴就被承包人吞了,但农民还是种自己的地。

      这样的操作怎么样?风险大不大

      • 家园 我们这还没听说有这样的

        只要农民不闹,基本应该没事。比如村里某几块地已经被征用了,农民也已经领过征地款了,那如果还有粮补,农民可能就拿不到了,因为已经领了钱了,在他心目中,那块地就没粮补了。

        • 家园 我前几天去按摩

          征地的那个当然是没有粮补了,征地之后99%就不是农业用地了,怎么可能有粮补?

          不过,农村土地近30年来实际流转的情况很多,肯定有楼上所说的情况。前几天去按摩院(嘿嘿),跟小妹聊天,她家早在80年代就把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别人了,她老爸外出打工,现在老了,打工赚不到钱,老家又没有地了,很惨。我问了一下几个农村出来的同事,像她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大多数认命了,也有找村里扯皮的,但一般不可能解决——农民的思维是很朴素的,谁让你自己当初转让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