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军训生涯之一 起步 -- 电子赵括

共:💬179 🌺2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的军训生涯之七 娱乐

      各地的部队似乎有一个相同的传统,每星期放映一场电影作为平时的娱乐.从小到大只要和部队打交道,这一点从来没变过.在信阳的一年里面无论是否喜欢,电影一周一场地谁都跑不了,三十多部应该是没问题.数目太多,以至于看过什么都忘了.下面朋友说的郭沫若确实有印象,还有那个描写现代和尚的,似乎是徐少华主演.第一次去看电影似乎是<<淮海战役>>,还曾经放过一部搞笑版的福尔莫斯,其他的就记不清了.总体看军队里面放映的片子也是五花八门,和社会上差别不太大.

      记忆中每个星期五下午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星期六星期日放假.军队上的体育活动,篮球毫无疑问是最为盛行的.想打篮球经常找不到空场.军训期间组织过一次大队级别的男子篮球比赛,整体上北大学生根本不是部队学员的对手.虽然我所在的六大队有一名学员水平鹤立鸡群,但无奈其他人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顶多能保证我们输得体面点.军校正常学员里面没有女生,女子比赛也就成了北大学生的内战.结果在一场"橄榄球式的篮球赛中"(六大队大队长语)六大队险胜.作为基体的娱乐项目,以上两项是最流行的吧.

      但是个人的娱乐项目相当多.91级的战友们肯定都还记得两位很出名的女生吧,一位打网球,一位和男生一起踢足球.军校没有网球场,那位喜欢打网球的女生就拉着别人在礼堂前面的广场上凑合.当时赵括还没碰过网球拍,但在北大开始学打网球后和她打过一次.好像她是概率系的?另外那位和男生一起踢球的女生是来自东北的地质系学生.虽然球场上风风火火,为人很是温文尔雅.军训结束放暑假回家的火车上,她也不到车厢里面找位子,一个人在两节车皮的连接处静静地站着.我看着奇怪,过去搭茬.她很和善,也很健谈.她说打算一个人到少林寺旅游去,路不远,就不到车厢里找地方坐了.就这样我们两人从信阳一路聊天到郑州,把她送下火车.不过回到北大后不久后她就转学了.

      到了军校后,就在射击训练开始后不久一次打篮球时我撞伤了手腕,前后一个月右手没什么力气,训练中当然是小吃苦头.因为这个,初中高中都很喜欢篮球的我此后渐渐失去了兴趣.课余时间的文体活动,围棋最多,然后是排球.当时班上十个人,回民班长,我和另外一位山西同学都很喜欢下围棋,水平也旗鼓相当,班长稍微弱一点.回到北大后我们也时不时手谈几盘.军训时我赢的多一点,但回去后渐渐不是那位山西人的对手了,但两人的棋力没什么差别.我们两人棋风很不一样,他是典型的业余攻杀式,我在业余棋手中应该算书房棋了.无论输赢,谁都不服对方.不知道下围棋的人知道不知道熊雨沛这个名字.我也不清楚这是个什么人,就知道他的名字在<<围棋>>和<<围棋天地>>杂志上出现过.他当时也在信阳军训,大概是个蒋丹宁(北大学生,曾经获得晚报杯第二还是第三的业余强豪)式的人物.慕名前往的人当然是络绎不绝.一个星期天那位山西同学前往切磋,两人肯定是杀上瘾了,到了归队点名的时间居然还没回来.连带着我们班都挨了一通臭骂.队里面桥牌高手也不少,偶尔和他们打过一次.然后得到了意料之中的评价:"打得太臭!"

      让大家感到最不可思议的,军训时还有体育课.这个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哪能和军训相比?!第二个学期一次体育课内容是一千五.教员还没来,区队长就先带着我们跑了差不多两千.教员来了接着跑,也没人叫苦.那个时候身体真是好,三四千米根本不算运动.刚到信阳时双杠一练习做不到十个的我半年以后轻轻松松二十五.体育达标测验时正赶上我发高烧,当着区队长的面鼻血往下淌.因此一千五百米和引体向上没有和大家一起测.半个月后训练归来要我补测引体向上,尽管略感疲惫也能拉起十四个.补测一千五时连区队长都嫌麻烦了,看看我其他项目的成绩,然后顺手给我写了个5分49.

      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人记得30队有一位古典吉他弹得很出色的.我看过他练习,一丝不苟.他自称吉他四级,最高七级,一般市场上卖的磁带,即使是很畅销的其实也就五六级.大概是个吉他界的熊雨沛吧.

      军训时大家还有一项非常独特的娱乐项目,窃听电话.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当时带着收音机去军训的学生不少,主要是为了学英语.军队内禁止收听敌台,但我的感觉,这一点对北大学生形同虚设.只要不堂而皇之地收听敌台的中文广播,即使被"抓住"也按照学英语处理.区队长们都是懂英语的,水平差点也不至于分辨不出大致听的是什么.收音机难免有个效果不好的时候,调来调去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把值班室的电话给调出来了.这个消息在队内传播的非常快,很快有收音机的就都把这个波段给调出来了.窃听成了公开的秘密.一次路过值班室时值班员在打电话,放下电话和我说了几句话,最后来了一句:"他们肯定在上面偷听呢,刚才谁谁谁冲者我龇龇牙就上去了."

    • 家园 【原创】我的军训生涯之六 劳动

      作为"共军"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习惯,各地驻军有条件都要搞些农副业生产.最常见的是在附近弄个菜地,或是自己养几头猪鸡等.信阳陆军学院自然也不例外.每个学员队,包括北大学生队都有自己的猪圈和菜地.下面有朋友说女生队两星期之内把刚刚买入的猪崽全部养死,老实说,她们养不活.这个不是我小看她们,我们男子汉去打扫猪圈都是皱着眉头.要她们窈窕淑女去奋不顾身,这个确实太难了.要不然怎么嫦娥高小姐死活都不肯嫁天蓬元帅呢,呵呵.

      打扫猪圈的活其实不太累,脏确实有点脏.尤其将粪便向外清除时对男子汉大丈夫也是很需要毅力的.不过我们班打扫猪圈时出的最大的一件事还出在了别的地方.应该是第一次正式打扫猪圈,我们班10个人到猪圈看了看,这么窄的地方根本站不下10个人啊.看看活也不多,大家一商量,这么办吧,副班长带着4个人留下来,另外5个人回去,下次轮换.于是副班长就带着我和另外3人奋战一个半小时,把"八戒"们的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当我们满头小汗地回到营房时,看到班长等先回去的同学满头大汗地坐在房间里冲我们点头:"辛苦了."不对啊,干活的是我们,怎么他们看上去更辛苦?后来才知道,区队长对他们早退勃然大怒,把这五个倒霉鬼全拉到操场去跑圈,区队长骑着自行车监督.被这么体罚一番,当然是满头大汗了.一般来讲区队长没有这么不讲理.后来我们的轮换制一直执行了下去,他再也没有过什么异议.那天之所以勃然大怒,估计是因为第一,那是我们第一次打扫猪圈;第二,班长和团小组长都回来了.第一次上战场班长就带头当"逃兵",一向讲究身先士卒的部队当然要"意思意思".可怜的班长,就这么撞到了枪口上.

      猪圈以外,各个队还有自己的菜地.我们去那边劳动过几次记不清了,记得清楚的有两次.第一次,大家去铺地膜.地膜覆盖技术不是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吗.一个星期之后,大家再去拆地膜,拔草!农作物没长起来,杂草倒是生机盎然.此后我们再也不赶时髦搞什么地膜覆盖了.另外,四五月份外出到外面的水稻田去干过一次,那是我唯一一次见到蚂蟥.

      菜地的存在使得我们有时也争先恐后地往猪圈跑.大概是第二个学期春天的某一天,学员再次被安排劳动,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给菜地施肥.肥料从哪里来?当然是去找天蓬元帅要.和广大的菜地相比,养的那几头猪实在是太少了.原则上各队都只从自己队的猪圈拿肥料,但哪个队都不够用.大家虽然不公开抢夺其他队的肥料,但不得不开始打擦边球,互相挖挖墙角.后来一被安排这样的任务我肯定是先找推车,二话不说直奔猪圈.去晚了拉回来的货色少,区队长小发雷霆是免不了的.

      印象特别深刻的劳动还有一次.就在那年冬天下大雪的时候,信阳路面结冰,于是就动员我们上街除冰.说起来军队里面的战备铲质量真是没得说,挥起来当当当当敲得冰面火星乱溅.就这样也敲不动路面结冰.当天因为雪还在下,除非敲下来的冰块立刻运走,否则立刻就又结上了.我们好不容易把路面的冰铲得差不多了集合往回走,半路上又被叫了回去:女生队根本铲不动,她们的任务只好也交给我们来完成.等我们再次干得筋疲力尽回去吃晚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当天的晚饭是懒龙.质量一般,但量足,二两一个.我吃了七八个,还算少的.吃掉十个左右还顺手拿两个回去当夜宵(原则上是禁止的)的人不在少数.管我们的军官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 家园 我们养的猪被不知道哪个队领导的哪个仇人给毒死了

        结果有一阵子我们半夜给猪站岗。

      • 家园 &quot;懒龙&quot;是何物啊?没见过!

        北方的主食?还是小吃?

        看"当天的晚饭是懒龙.质量一般,但量足,二两一个."象包子吗?

        呵呵.看好几位朋友对此都赞不绝口啊!

        • 家园 发面肉卷,死面的也行

          个人认为是包子的变种,因为原料与包子完全相同。但比包子更适合大规模大批量制作。

          发面,赶成一大片,将猪肉馅平摊好,然后一卷,成长长的一大轱辘,用刀分段切,一段2两到1斤之间自由掌握。上屉前每段两端手捏封住口,避免流油。然后跟包子一样蒸。

        • 家园 到这里来看看就知道了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7018

          不过炊事班的手艺可没这么好.

          • 家园 呵呵,

            看了 supermeng 兄的介绍,有点感觉,是做包子偷懒转变过来的吧,包了馅的长面条,一刀一刀,象做刀切馒头,再把两个切口捏拢就成了.

            赵括兄,您给的地址,我是看不到的,不知是何原因,在西西河里,朋友给出的西西河地址连接,我的电脑都是"该页无法显示"啊.

            嘿嘿!!!我把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7018 中间的 com改 net就能看了!

            理解错误了,是蒸好了再切的,哈哈!

      • 家园 哈尔滨小学生就要铲冰了, 斧头菜刀挠子各式家伙都有.

        铲下来的冰都要倒到附近的河里. 所以, 北方的好武之风是有传统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