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毛,和父亲聊了几句 -- 小白5870

共:💬121 🌺355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毛,和父亲聊了几句

    我一直搞不懂袁腾飞这些人对毛泽东的刻骨仇恨由何而来.我是71年生人,同他们差不多.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根本没有受过文革的直接伤害.对各种政治运动的认识都是听来的,没有切身感受.相反,多数人对童年的回忆都如那个电影的名字一样--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几天网上反毛的文章特别多,口气一如往常都是咬牙切齿地,让我感到很好奇.没有遭到直接迫害的人咬牙切齿,那遭到迫害的人又如何呢?我父亲58年被打成右派,从国内某个行业的技术骨干,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后来又回到车间做工人,文革时也挨了批斗,直到80年菜正式平反, 一生中最美好的二十年时光都耽误了.像我父亲这样的经历,在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中是具有普遍性的,所以我也很好奇他对毛的感受如何.恰好昨晚和父亲吃饭,就聊了起来.在给他简单介绍几句现在网上的情况以后,我就直接问他"您恨毛泽东吗?"(这个问题有点儿傻,但很直接,我想要的就是是或否的答案)父亲的回答让我很意外"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又追问"您一生受政治运动之苦,从物质上,精神上都有无法弥补的损失,难道没一点怨气吗?"父亲说"怨气是有一点,可是无论是怨还是恨,都只是一种模糊的感受,没什么明确的目标.那个时代就是那样的氛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犯错误,怨恨根本落实不到某一个人的身上.不要说毛,就是亲手打过我的人都恨不起来.自己心里那一点怨气也根本没有酝酿成恨得空间,不然怎样,还能恨社会恨国家吗?"后来他又给我说了说那时候他是怎样生活的,很多是我以前就听过的.以上大致上就是我和父亲的对话,我的文笔不行,只是简单记录一下.和父亲的对话也没让我得到明确的答案,我依旧不知道那种切齿之恨由何而来.

    现在网上代表各种思潮的文章五花八门,可对那个时代的描述准确吗?我们不妨多问问长辈,那是最直观的.也许问过之后,那些没来由的喜怒哀乐就再也不会困扰我们了.

    通宝推:威武,reed,ljsqt,老坏,
    • 家园 半个宝推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这个不难解释

      这几天网上反毛的文章特别多,口气一如往常都是咬牙切齿地,让我感到很好奇.没有遭到直接迫害的人咬牙切齿,那遭到迫害的人又如何呢?

      一句话,现在人戾气太重。

      去新浪足球版看看,中国籍曼联的球迷,利物浦的球迷,切尔西的球迷对骂,曼狗车狗都能骂出来。我相信这些人除了赌球破费点钱的可能,跟对方的球队和球迷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有些人可能就是炒股输了,被美美蹬了,到网上发泄而已。

    • 家园 其实你父亲说到了一个关键原因

      那个时代就是那样的氛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犯错误,怨恨根本落实不到某一个人的身上

      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人不狠毛,因为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狂热年代,就跟现在,如果要让愤青和他们的思想当道,也会产生这么一个社会,这不是某个人的错,是社会处于那么一个氛围中而已

      而反观现在,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现实主义年代,许多没经历过的人就下意识的认为那个时代的事情是不可理喻的,因此就去找那个应该承担责任的人,太祖就自然被他们拿出来了,并且认为那个年代的人也应该跟自己想的一样

    • 家园 引用一位相声大师洋门徒的话

      首先可能还是时间的原因。古今中外的人类大灾难常常需要隔几十年才能得到成熟的文学反映。M时代现在已经过了30多年了,按说时间也够了。世界级的作品还没出现,大概是因为创作环境不允许。比如和当年的西德相比就不一样,他们的作家在二战一结束,就马上可以投入到沉痛反思的写作中;即使和前苏联相比,斯大林死后,苏联社会开始了对斯大林时代的回顾与批评,《日瓦格医生》就是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下出来的。现在我看中国大陆作家对M时代弊端的反思与抨击,好像还需要绕着弯子说。这个气氛就很难了。无论如何,中国当代文学还在等待着真正伟大的作品出现

      • 家园 洋人的话更好使吗?

        有点出息,行不?

      • 家园 记性不好啊,伤痕文学80年代起就如火如荼了

        不过现在被人识破都是骗人的而被扔进垃圾堆罢了。

        当然,属于个体精神生活遭遇也是可能的,但是与当时社会大环境和时代精神背道而驰,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现在钻鼠洞也是自得其所啊。

        • 家园 好的么,改了么。不说人家撒谎了?

          当然,属于个体精神生活遭遇也是可能的,但是与当时社会大环境和时代精神背道而驰,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一句话评价,嘴真硬。

        • 家园 批评伤痕文学的很多

          但有趣的是,在刚刚结束文革的80年代,没有人说他们撒谎。

          • 家园 我始终不知道伤痕文学的大体列表

            外链出处

            这个是wiki上的连接。平心而论,这些东西看过的不多(包括几部是改编成电影的),有深刻印象的也不多。主要是自己没有在成年时候经历文革。里面名气最大《芙蓉镇》也没有什么印象了。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八十年代初期,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北影和八一同时看重,都派出了自己比较强的阵容拍了一部。在同时由两个电影制片厂拍一片子这个是很少见的。

            这个列表没有列出的,比如电影《天云山传奇》,如果这个也算,我看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感动的。《牧马人》质量也不差。这些作品说党会犯错误,但是相信党会改正错误。普通小老百姓虽然受尽磨难,但是还能表现出忍辱负重的觉悟。所以党和政府能接受,民众也能肯定。《苦恋》没有看过,但是里面那句“你爱祖国,祖国爱你吗?”太有名(跟《牧马人》里面的爱国主义精神差太多),确实出得太过,所以被批判。80年代相继反对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里面就有一些伤痕文学把反思文革上升到对共产党领导和中国政治制度的否定要批判的。

            我同意你说的,伤痕文学从内容来说没有太多造假,但是80年代太多的作品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有些基调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时代过去了,伤痕文学的主题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这个跟伤痕文学“骗不了一时”没有什么关系。改革开放,特别是南巡以后,有太多的新事情可以关注,纠缠几十年前的事情就没有什么意义。

            90年代在一个干部家里看《中流》,这是响当当的左派刊物。里面一篇东东警惕对群众思想教育不足,说《细说乾隆》收视率比同时期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影视剧收视率要高,要注意了。可见群众的喜好跟作品的历史真实性并没有直接关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