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眼里来深圳混的亲戚的精神状态(一) -- 陈经

共:💬150 🌺1130 🌵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到这篇,想起好多事情。

      寄人篱下或者投奔的滋味不亲身体会是很难去说的,特别是去有着明显经济差距的生活坏境。

      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生活水平的差距,都会产生自卑情绪和精神压力。

      精神上的压抑是很难通过吃或者住来缓解的。

      多给一些自由,让她更好的融入家庭的生活才能取到舒缓压力的效果。

      看政委很多帖子,觉得是一个很乐观的人,看起来也很随和的。家庭的气氛应该是很和谐的。一些事情比如带孩子,或者买烧烤什么的。

      能使得背井离乡的打工者能感受到亲情带来的温暖,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 家园 说几个青年“底层劳动者”的精神状态,附带一些观察。

      堂姐A,农村姑娘,九十年代末初中毕业,在当地小镇工厂里做棉纺女工,后来厂子垮掉了,她就外出打工,到广州的玩具厂里做了两年。人非常忠厚老实,但是缺少一般女孩子有的那种机灵,因此一个人在外面也不太好混。后来她就回老家了,回家后一个长辈给她做媒,嫁了另一个镇的小伙子,都是农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很快就有了小孩。前些年他们一直住在农村,不清楚她平常都做些什么,估计是要做农活,同时操持很多家务。去年春节看见她,人黑了很多,精神也不太好,当时我想,她可能日子过得比较辛苦。听说她的婆家是那种很传统的农村家庭,要求媳妇做很多活,轻易还不让回娘家,好几年没回家过春节,娘家的亲戚们听了心里还很别扭,觉得她嫁的不好。今年她的小孩读书了,附近城市搞基建需要人干活,她和老公一合计,就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带,小两口在离家不远的工地上做工了,周末才回家看看。可能做工比务农反而轻松一些,还不用担心老人管了,最近一次见面,她的精神竟然好了很多。跟她聊天,谈最多的是老人和孩子。她是个纯朴善良的年轻女子,这个年龄的城市女孩多半还在谈恋爱,她儿子都可以上小学了。不过据我观察,她对自己目前的生活还算满意。

      堂姐B,也是农村出身,没读完高中,但是为了找工作方便,托人在当地中学里办了个高中文凭,也去沿海打工了。两年后回来说要跟外面认识的打工仔结婚,其实是怀孕了。她父亲是那种特别守旧的人,不让结,觉得丢脸,硬逼她把孩子做了,也不让再出去打工了。她就在当地的小餐馆里做服务员,收入自然很低,但养活自己不成问题,每个月还可以给家里交一些。但是这个姐姐很有主见,老是想着去外面闯。他父亲不放心,就托亲戚给她介绍了个本地对象,男方条件比她家稍微好一些,也是农民家庭,在城里做点小生意,那男人是做厨师的。起初她不是很愿意,后来还是结婚了。最初她们俩都在城里帮人家的餐馆做工,一个做厨师一个做服务员,后来手里有了些钱,又往亲戚们借了些,就一起开了个夫妻店。她人聪明,会管事,生意似乎不错,个性变得比以前热情了。但我感觉在婚姻问题上,她对家里有一些怨气,对现在的老公可能不太满意,经常吵架闹离婚.......

      表弟C,农村出生城里长,他父亲开了个小服装店。家里很想送他读大学,无奈他自己不争气,读到初中就读不下去了,不安心读书,跟社会上的小青年混,经常打架生事,高中录取线都上不了。于是家里就死了心,让他去美发院跟人学理发,现在好像在美发院正式做工了,收入虽然不高,但可以养活自己了,春节见面感觉人也懂事了不少,不再出去惹事了。问他平时都干些什么,答案是上网听歌,一块去KTV,对周杰伦王力宏比我们还熟,也爱玩电脑游戏、嘴里经常蹦新鲜词汇,感觉跟同龄的大中学生没有区别。

      远房妹子D,一样是农村出身,家里有姐姐有弟弟。记忆中她很早就没读书了,我也不知道她有没有中学文凭,但人很漂亮也很机灵。她刚掇学时年龄实在小,家里也就不放心让她去远方打工,托人帮她在城里找了份服务生的工做,她自己有了收入,周末还可以回家照顾老人。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去乡下“避难”时在她们家住了几天,于是得以和她有了更深入的交流,感觉这是个很懂事体贴的姑娘。父母都在沿海打工,家里有马上要高考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她每个星期做完服务生要走很长的路回家看看。和她交流多了,就有了感情,我们就开始替她打算,觉得像她这样资质和年龄的女孩,可以去外面做一些更好的工作,学点美容化妆、按摩护理什么的,但她说估计要等她弟弟高考完了以后才行,她爷爷奶奶身体也很差,于是就没了下文。后来有一次回家,跟我妈逛街时碰到她,在城里的女鞋店里做销售,打扮得很亮丽,精神也好,看上去和同龄的女大学生没有什么区别,听说她谈恋爱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八零后和九零后的,不知道算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底层劳动者”,另外还有几个年轻的亲戚和朋友,早年也有外出做工的经历,但后来发展得不错,基本不属于“底层劳动者”了,因此不提。

      根据我的观察,没完成学业(大专以下)就出来打工的年轻人,要不就是因为家里穷,孩子多,需要早早出来做事;要不就是实在不想读书,家里又没条件解决工作的,也只能出来做工。但总体说来,青年打工者目前的生存状态整体上要好于他们的父辈。一是从业的选择范围大,男孩可以入伍,或者学一门技术,女孩子工作更好找,城市里大量的销售业和服务业都青睐年轻女孩;二是青年人的可塑性高,即便完全没有知识,从一个行业的最底层做起,也能积累一些知识和技能,几年后就可以做高级点的工作,脱离“底层劳动者”的行列。只要不是那种瞎混日子的主,在中国目前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社会状态下,年轻人打工养活自己并不成问题。如果人比较上进,肯学肯干,日子甚至可以过得比一些好逸恶劳的白领要好。

      另外,感觉在年轻一代中,阶层的界限也远不如在中老年人中间来得那么明显,(除非是愤青式的仇富)。二十多岁的人,做销售送货的和做研究文案的,无论从着装谈吐还是所关心的事情上,可能都看不出多大差别。但到了四五十岁,不同职业和阶层的人,差别就会很突兀。可能归根结底,人的社会身份大致要到一定年龄才能确定,年轻人不管是不是生活在底层,终究还有机会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如果出问题,也多半出在心理需求上,诸如恋爱不成功、人际关系不好,甚至不想干活就想玩,这跟职业和出身关系不大。

      相比之下,上了年纪的人沦为底层似乎更具有悲哀的境地,因为他们是因为各种原因,缺乏适应社会的技能,也错过了一个人在有限条件下“改变命运”的最佳时期。所以他们的精神问题,更多是来自于切切实实的生活压力,和无法解决的人生困境。

      所以我认为在人的精神层次上,用阶层分类的办法来分析可能并不恰当,实际上大部分人的精神问题,主要还是由年龄层、或者说人生阶段所决定的。年轻人花心思谈恋爱找工作,又喜欢折腾一些不切实际的追求,问题多半由此而生;中年人大多在操心家庭关系、收入来源和子女教育,“纯精神”的问题考虑得很少;而老年人则是大多心灵寂寞、需要寻找寄托来打发时间。

      顺便说一下,虽然就底层劳动者而言,中老年人的“精神问题”从实际来看更让人同情,但真正对社会有所危害的,可能反而是当下青少年一代的“精神迷茫”。或许在未来中国需要大量的心理医生来解决一代人的精神失落,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目前正在发生许多热点事件,根源上都能归溯及此。

      通宝推:Alarm,dfindy,
    • 家园 这个世界就两种人

      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拿的比干的多的,是剥削者。反之是被剥削者。

      多少的标准,如何量化。说好听点是科学,是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说直白一点就是话语权,是政权。

      哪里有什么底层上层的区别。疯掉的表姐和跳楼的涂博士有本质的区别吗?哪位高手指点一下?

      • 家园 呵呵,当然不会只有两种人

        今天的打酱油派就是第三种人的一种,古时候,这类人有个更高雅的称呼:仙人。当然,要想认为第三种人确实存在,你得把你的脑袋重新“洗”一遍~~

        为什么剥削者就一定“幸福”,被剥削者就一定“不幸”?为什么一定是剥削或是被剥削?有限剥削光荣,无限剥削可耻?那么无限和有限的节点在哪?

    • 家园 陈大及夫人挺热心

      帮忙找工作还让在家常住。我觉得帮一些忙很容易,但是能接受在家里长时间的住,就是真热心而不是假热心了。现在很多人对待亲戚朋友,住个1,2天无所谓,要常住绝对不干,别说亲戚朋友,很多甚至是都不习惯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来常住(照顾小孩另说)。

    • 家园 陈经莫非是党员?

      这篇文章的调子,不讨人喜欢呀。

      无论老百姓的感觉怎么样,拿到自己应该拿的那部分待遇,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不能认为我们没有挨饿,还能生存,就感觉生活还过得去。现在的社会:很多人什么都没有做,买进房再卖出,按按鼠标就大把来钱,合理吗?富士康12连跳、6连杀幼儿园的幼儿,ZF有什么大的行动没有?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标准都没有达到!!!这不,FGW又要打压菜价,会不会误杀农民?要是这么高的干劲,房价会这么高?!!现在ZF是该管的不管,不管的乱管!!现在政府成了最大的公司,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润。看看财政增长幅度就知道了。

      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太高想法和要求,只要公平合理。

      • 家园 “天经地义”是难以界定的

        “拿到自己应该拿的那部分待遇,是天经地义的”。问题是,自己该拿多少谁说得最公道?我觉得我月薪应该是一万,可是老板觉得应该是五千,最后我就只能拿到五千。如果不满意,我就去找愿意每月给我一万的老板。如果找不到,那是否可以认为世界上的老板都错了,都意识不到我的价值。

        正好比“FGW又要打压菜价,会不会误杀农民?”要知道菜价高的时候,城镇居民可并不认为这样公平啊。

        “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太高想法和要求,只要公平合理。”道理很正确,但是在“我们普通老百姓”内部,对于什么是“公平合理”,意见也往往是不同甚至是彼此对抗的。

    • 家园 迄今所有的相关讨论都漏掉了一个最重要的要素

      就是理想,或者说信仰,这是现在这个时代完全缺乏的东西。

      在社会主义时代,再苦再累,至少算是一个理由,为社会为人民而苦而累,这是一个底线,不见得总是管用,但,是当时那个社会的道德层面的大义,在大部分场景下,是管用的。

      在资本主义血汗工厂,是在为谁做贡献呢?工人们一旦被逼到极端情景,这一关,过不去。

    • 家园 不太赞成这一篇

      一个底层劳动者,怎么样就觉得生活还过得去?我总结有四点。

      1. 要有饭吃,不能太差。

      2. 要有房子住,不能太差。

      3. 要能玩,精神不紧张。

      4. 能找到伴侣。

      对政委的其他大作都很佩服,但不太赞成这一篇(从题目到内容,都有些不同意),太隔靴抓痒了。上面那些是“底层劳动者”的“生活还过得去吗”的标准吗?

      我个人的体会,中外的“底层劳动者”,一般都不太会有哪些我们这些“小资”们所谈论的“精神问题”的。

      若有空,我会写一篇“我与‘棚户区’的缘份”来与你蹉商,谈些我个人对那些“底层劳动者”的体会(包括中外的),我自己一辈子上上下下,亲历过多年的“底层劳动者”,应该有些发言权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