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也说中美科研体制-和穿越兄 -- 小旋风

共:💬42 🌺33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也说中美科研体制-和穿越兄

    穿越兄好文,兄弟也是在美国的一所大学供职,属于穿兄所说的“高校里最悲惨的一族”,家父退休前是国内一家研究所的所长也是正研究员。由于工作和家庭原因,对两国的科研体制也有些许了解,趁这个机会上来补充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先说美国高校,学院里的教员(faculty)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助教(assistant professor) – 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 正教授(full professor) 为进阶的终身轨道系统(tenure/tenure-track), 有的学校也称为核心教员(core faculty). 相应的还有以讲师(instructor, lecture), 研究员(research faculty) 为代表的职位。和core faculty比起来,这些职位没有终身制(tenure)一般是合同3年一期(无保障),每年工作12个月,工资和同等资历的core faculty相比偏低,而且不能独立指导研究生。比如,在我以前待过的学校,一个科研助教(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12个月的工资还不如一个助教 9个月的工资高。所以说,尽管在core faculty里助教确实是压力最大的一族,但是比起非终身轨道的教员来说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轻松的多了。

    做助教 到第五年,就要开始准备材料评终身了。评终身的难易程度因学校而异,可能差别很大。像麻省理工,普林斯顿这种牛校一般是3到5个助教竞争1个特牛(tenure), 所以争夺异常惨烈,经历过这种淘汰生存下来的幸运儿实力都非常坚强,以他们的背景在一般2,3流大学拿一个讲席教授(endowed professorship)乃至首席教授(endowed chair professor)都有可能。当然,被淘汰的同志们也大可不必悲伤,“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顶级牛校不好呆,在绝大多数国家级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中找一个滋润的去处还是轻而易举的。其他的学校一般是一个方向(line)只招1个助教, 到时候评特牛,评上了就是他了,评不上的话走人再找。评特牛的标准因校而异,以工学院为例,有的大学只要1年一篇文章(会议论文也算)即可,一般的大学都要求文章和科研经费,好一点的大学只看学术论文和作为主要负责人(Principle Investigator, 即PI)拿到的经费, 更强一点的学校对论文的档次和经费的来源也有要求,文章必须发表在业内的核心期刊上,经费也必须来自国家级的机构,比如国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署,能源部,国防部等等。虽然评特牛需要系里的终身教授们投票,但是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科研背景过硬。因为只要自己手里有文章有项目,即使在本校拿不到特牛还可以到别的同档次的学校继续奋斗。而且如果真是因为学校的不公而导致离开学校,你还可以和学校对簿公堂,我就至少听到两例被解聘的助教控告学校胜诉的例子,败诉一方要么陪个几万美元,要么乖乖地给特牛,当然,能顺利打赢官司的前提还是你本身的实力。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某校一个助教平均每年给学校引进三,四十万美金的科研经费,但是此君平时人际关系太差,最后评特牛系里投票居然得了0票! 最后结果怎么样?在学校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和院长的干预下,特牛还是照样拿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单纯在学术上的晋升人际关系不是最重要,但是如果想走管理路线比如说当系主任,院长等等,良好的人脉则是必不可少的。

    还有些学校比较有人情味,助教到期拿不到特牛也不会赶他走,就让他一直在系里呆着,教学科研,该干嘛干嘛,只不过这个助教从此变成了合同制员工(term),理论上随时都有可能走人,实际上如果不出大变故,在本校退休终老没啥问题。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讨论助教在学术界的前景,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实在是觉得在学术圈没有前途,助教们也大可投身于行政系统,在新天地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看看美国的大学,以助教甚至讲师之姿担任院长助理(assistant dean)的并不少见,甚至有助教担任系主任的情况发生。如果在行政管理岗位上显示出自己的才能,再加上左右逢源的人际关系,在高校里还是大有可为的。比如我知道一所大学的副校长职称就是助教, 而担任大学高管乃至教务长的“学官”中,职称为副教授的更是大有人在。

    相对于为特牛而拼搏的助教们, 副教授的地位则有些微妙, 确切地说是两极分化严重。在这个层面上,那些学术上勇猛精进的年轻的副教授们因为文章硬,经费足,很可能已经纷纷加冕为讲座教授甚至首席教授了,正教授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个时间年资问题而已。而醉心于“当官”的副教授们也把持了从系主任,副院长乃至更高阶的官位,12个月的工资一拿,对正教授的职称也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了。大浪淘沙,剩下来的万年副教授们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拿到终身后不思进取,或退隐林下享受生活,或开设公司大捞实惠。另一种则是老派的教学型副教授。须知美国很多研究型大学都是二,三十年前从教学型大学转型而来。在教学至上的时代,教授的晋级主要是教学成果,和科研能力关系不大。而转型为研究型大学后,文章和项目经费就成为教授晋升的不二铁律。这样很多一生专精教学的副教授由于未能与时俱进而只好原地踏步了。比如我的一个同事,每年在学校工作12小时,一学期4门课,就是因为没有文章和科研项目,正教授评不上不说,每年工资增幅也很少(工资的涨幅和教员的“表现”挂钩,当然,所谓“表现”也无非文章,经费罢了),现在的工资比刚进来的助教也好不了多少。在有些大学科系里,副教授的平均工资甚至低于助教授的平均工资,这也多少反映了那些万年副教授们在高校里不上不下的尴尬状况了。

    虽说拿了特牛在很多学校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但是对于牛校却未必尽然。比如每年的年度考评,像我们学校尽管有考评之说,但是对终身教授们却无关痛痒-即使考评得了个差等也不会降薪,最多不过不加工资罢了。但是在麻省理工等名校,如果一个终身教授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则会受到减薪,幅度最高有15%之多!另外,虽说副教授和正教授在很多地方并无太大区别,但是美国高校(尤其是国家级大学)里有些位置还是非正教授不可的,请看:行政管理方面,尽管相当一部分系主任,副院长,乃至副校长由副教授们把持,但是校长和学院院长都是正教授,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当然也应具有正教授职称。学术方面,副教授担任讲座教授乃至首席教授毫不稀奇,但是代表大学最高学衔的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名称因学校不同而不同,人数多在十几到二三十之间)则非正教授莫属。当然,能拿到讲座教授的副教授年资到了以后晋升正教授是应有之义,更遑论杰出教授了。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也曾去过几个国家实验室,感觉在里面做一个研究员那是相当之爽,正如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所说的 “practically perfect in every way”。首先,国家实验室经费充足,尽管目下经济不景气,每年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的投资还是充分保证的,不像高校里,很多大学的年运营经费甚至被削减了百分之二十以上。实验室里的设备齐全,员工平时工作休息就餐的环境也非常优越,我去过一个研究员的办公室,正面一个大落地窗,里面除了正常的办公设备外还有一张大躺椅供休息之用。另外,大学教授申请科研项目,如果能够和国家实验室建立联系,哪怕只是得到某个研究员的书面支持(support letter),对顺利地申请到经费都是大有裨益的。如能找到共同感兴趣的课题,高校和国家实验室合作的大项目申请到千万以上的经费那是毫不稀奇。所以,大学教授可以连校长院长都不甩,但是对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多是笑脸相迎。我在国家实验室里遇到的中国人不少,而且基本上都是科研人员。要说中国人聪明那是确实不假,博士毕业后工作3,4年就成为业务骨干的比比皆是,四十出头的首席科学家(lead scientist, chief scientist)甚至杰出科学家(distinguished scientist)也屡见不鲜。与学术上的勇猛精进相比,在实验室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中国人不多,这也可能与中国移民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关吧。

    关于国内研究员和高校教授的情况,个人感觉还是研究员的待遇更好一点。国内几百高校,每个高校又有几十乃至几百个正教授,那么分配到每个教授头上的资源就很有限了。我在国内的时候,一个没有“官位”的大学教授只有靠多申请科研经费或者自己开公司才能过得“滋润”。相比之下,国家事业单位的正研究员则收到更多的尊重。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物以希为贵”,事业单位的正研究员都有名额限制,以我老爸的行当为例,副研究员(高工)以下省局可以评,但是正高职称省局只能推荐,必须由国家局组织专家评。而且,评上了正研究员并不意味着你就是正研究员了,而只是说明你有正研究员的任职资格。至于能否被聘为正研究员享受正研待遇还要看个人所在单位有没有空出来的正研究员的名额。都说高校里教授一抓一大把,事业单位的正研可是有严格名额限制的。老爸工作的那个年代,国家局及其派出的科研院所近水楼台不说,地方上一般的省局只有1到2个正研编制,北京上海地方特殊也只有3到4个名额而已。正因为如此,正研的待遇都比较高,其工资福利待遇与厅局级相当,相对的副研究员待遇比照处级。而高校由于教授太多,相对人均资源较少,恐怕很难享受到相应的待遇了(工资医疗还好说,住房,乘车怎么满足?)。不过,这几年通过与国内的亲戚朋友以及来美访问学者的交谈中本人欣喜地发现国内高校的教授们待遇比我出国时大大提高,现在多数大学实行四级教授制,其中除了四级教授资历较浅,一级教授基本上只授予院士外,二三两级教授都能拿到相当于校级领导的收入。

    不过,有得就有失,尽管事业单位的正研吃香喝辣,但是和高校教授比起来有很多地方还是颇有不如。首先,事业单位是国家编制,虽说 正研的工资不低,但是毕竟外快少。反之大学教授如果项目多,或者从事的专业方向有市场,每年的项目提成还是很可观的,国内名校的商学院,建筑学院门前停满的宝马奔驰即是明证。再一个正如前文所说,事业单位的正高太难评,高校就相对容易不少。首先高校自己可以评正高,名额多,另外对年轻教师的破格的政策也到位。比如拿到博士学位两年就可以评副教授,博士后出站就给副教授职称,35(40?)岁以下年轻教师评正教授 不占名额, 等等。当年这些好政策实实吸引了不少知识分子投向大学的怀抱。当然,现在随着博士扩招,国产博士数量激增,加上海龟博士的冲击,国内大学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至少据我所知在美国有博后经历的弟兄们回国后从讲师做起的不在少数。第三个就是大学教授工作年限长,国内的教授们虽说不如美国的终身教授可以一直工作到七,八十岁,但是我知道很多学校都有正教授65岁退休的规定,更不用说两院院士了。相比之下事业单位60岁退休这一条卡的比较严,以我老爸为例,他60岁从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领导上本来希望他以正研的身份再干几年,但是才过不到两年,上面发文说到年龄一定要退,加之后面资深的副研(已有正研资格)等着晋升,这么上下一夹攻,老爸干脆一退了事。除此之外,国内有规定说研究所不能招博士生,也就是说只有教授才能以博导的身份带博士生。不过这一条比较好解决,现在很多年富力强的正研究员都被高校聘为兼职教授,从而名正言顺地以博导的身份带起博士来。

    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尤其是最近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高等教育及科研体系已经形成。说有中国特色,是因为和美国相比,尽管在机构和运作方式上都已接轨,但是在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国粹”仍然顽固地保留着。比较中美高校研究所的职称和人员编制,等级鲜明可说是中国科研人员结构的一大特点。在这个庞大的金字塔体系中,位于塔基的当然是为大大小小“老板”打工的研究生们。博士后,助教,讲师, 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等“学术工蚁”则是构成塔身的中坚力量。等攀到了副高层面,包括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大部分人就可以稍稍喘口气了。但是且慢,副高之上还有正高,包括教授,正研究员,教授级高工等。解放初期直到八十年代,正高是如假包换的高级知识分子,普罗大众心目中景仰的对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为了“鼓励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正高职称越评越多,越评越滥,不得以在正高之上再加了个博导以示区分并且规定只有博导才能独立指导博士生。两院的院士一如既往地盘踞在金字塔的最高层,时至今日院士头衔仍是众多学术圈中人(尤其是文理两科)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而院士之中的佼佼者则会被加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或者政协副主席而名正言顺地成为副总理级国家领导人甚至于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如钱,卢等), 他们才是号令这个学术江湖的盟主。有了不同的级别,在招生,申请课题以及资源分配上就有了“可操作性”。什么级别可以承担国家级课题,什么级别可以领导省部级课题,乃至是什么级别可以带博士,什么级别可以带硕士都可谓一目了然。

    相反,美国高校的core faculty根据职称分类呈“直桶形”甚至是“倒三角形”。也就是说,在不少院系,正教授的数量比副教授多,副教授的数量又比助教多(有点像日本棋院高段和低段棋士的比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前面已经说了,美国的大学是一个方向一个教授,助教只要能完成要求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一般六年就能拿特牛晋升副教授,如果当上副教授后革命热情不减,那么再过五年左右就能顺利晋升教授了。捧着终身教授这个金饭碗,大部分教授都会工作到七十甚至八十岁才会选择退休,其空出来的方向再由新来的助教顶替。这样循环往复,正教授数量就越积越多了。另外,虽然美国的学术圈也有大牛,小牛,小虾之分,也讲论资排辈和人情关系,但是公平程度比国内好了不少,至少是对我们这种刚进“圈子”的小字辈来说。首先,只要是在终身轨道(tenure-track)里,即使是助教也有独立带博士生的资格。学校一般会为新来的助教配备1到2个博士生,若干硕士生, 一二十万美元作为启动资源,运气好的助教甚至可以从州里申请到培养博士后的经费。另外,为了培养,刺激学术圈的“新人”们,美国从国家到地方都设立了只供助教申请的课题奖。最有名的是国家科学基金(NSF)的职业奖(CAREER AWARD)五年四十万美金只有助教有资格申请,如果拿到这个奖就几乎等于提前所订了一个终身的职位。州里也有大大小小专门供助教申请或偏向于助教的课题,数额从一年两三万到三年十几万不等。此外,其他国家机构(NSF, NASA等)上百万的大课题助理教授也和资深教授一样有同等资格参与竞争,比如现在哥大工学院的院长,在他担任助教的第一年里就独立申请到了包括NSF在内的7个课题基金。

    相比美国对于年轻学者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国内的博导制度确实有改革的必要了。桥咱老杨头说得精辟:“年轻时代是发展科技最好的年代,现代国内博士生导师这个制度不好。[/COLOR]”“ [COLOR=blue]为什么一个讲师就不能带研究生呢?讲师活跃在科研的第一线,这样在最前线冲锋陷阵的年轻人是带研究生最好的人,而像我这个年纪已不是最好的人,因为我所作的研究已不在最前线。”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一些高校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比如有的学校规定晋升为正教授满一年后即自动获得博导资格,更解放一点的高校里出现了“七五后”甚至“八零后”的博导,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从中也看出国内的学术界在坚持自己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吸取他人长处,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越迈越大。

    比较中美两国的学术科研体系,可以说是红莲白藕,各成一家。美国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机制,以及对教育科研一贯以来的高度重视,确实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科研体系,当仁不让地把持着学术界的牛耳,而且确实从这个体制里受益巨大。但是中国自从建国以来经过总理,郭老的苦心布局,经历改革开放尤其是最近十年国力的飞速发展,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行之有效而且充满生机的科研体系也蔚然成型。和美国以及其他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自己的教育科研制度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中国的科技发展成就,中国科研从业人员普遍扎实的数理功底,连奥巴马总统,朱棣文部长都佩服。对于在两国学术圈奋斗(或挣扎)的同道们来说,经常互访,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也许是对双方都有益的。

    关键词(Tags): #中美科研体制(嘉英)#科研体制(嘉英)#faculty(嘉英)#tenure(嘉英)#scientist(嘉英)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汉水东流,打铁的,迷途笨狼,遥仰凤华,钻石象,天狼星,reed,pxpxpx,穿越,踢细胞,大黄,方解石,游识猷,风的笑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才是看问题的王道!即看长处,又看差距!
    • 家园 不知有没有人了解国内faculty的收入

      这个问题让我比较困惑。回国时跟同学聊天,问起收入,在公司里干的人通常会比较爽快,而在高校混的就会打个哈哈过去。

      我所知道的,国内高校教授的基本工资只有五六万左右,其余的要靠项目提成等等。那么这些“灰色收入”能有多少呢?

      • 家园 比过去还是好多了

        就我知道的一点点供参考

        科学院的院所,基础研究的,大概研究员平均不到20万(税前,包括住房公积金什么的),副研究员平均10万多一些.不过,研究员现在挺难评上的了.

        很多院所好过这个水平,特别是国家看重的专业

        很多单位有项目提成,那就很高了,不过项目很难到手,看资历和关系了.

        大学里面,经费管的松,据说有的学校提成完了就直接把钱打到个人的卡了...

      • 家园 下限为0上不封顶

        搞理论的很少,搞工程的比较多。数钱数到手发麻的教授不少,就拿这点干工资的也不少。

        • 家园 能当官才能数钱,不是因为他是教授。

          要比工资的话,同样是学校里的,搞行政的,后勤的,工资都比教师高,他们是管考核的,不是被考核的,是替领导掌握资源的,是学校真正的主人翁,幕后英雄。

      • 家园 严格来说那个不叫基本工资

        真正意义上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大概只有1000或者1000多一点一个月,此外还有津贴,大概是前者的一半多一点,此外还有一个收入叫做岗位津贴,各地各校不同,好的地方大概能占总收入的一半或者更多。但总体来说跟小白领没得比。好处是有假期,比较稳定。中学老师可以开补习班捞外快,大学的就不可能了,不仅是规定不允许,更重要的是牌子不响,中学补习目标是高考,不在于能力,而在于会不会压题,要拿以前的战绩说话的,大学老师没有任何优势。

        至于项目提成只不过是画饼而已,首先那么多人在竞争,能拿到项目的总是少数,拿到项目了也不能有多少提成,最有油水的大概是10%~15%,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般是30万/三年,就算拿到了能有多少钱落入口袋?何况不许提成。

        横向项目或者大项目数目更有限,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能拿到的,就是拿到了还有各路豪杰拦路抢劫,我知道有一个小组拿了一个四千万的项目(外来项目,与上级领导无关),进京汇报,还没离开北京就被以各种名义(所谓的管理费是小数目,领导自己拉个队伍也开个子课题来扒拉钱,有的就明抢)扒走80%以上。

        以上是假设你能拿到项目的时候能有多少收入,问题是现在都是学阀、官阀当道,小鱼小虾的没人罩着要么离开这个环境,要么混吃等死。

        所以浙大那个海龟博士后跳楼了,一点都不奇怪。我奇怪的是为什么跳楼的这么少。

        通宝推:流沙河,
        • 家园 想宝推,没好意思,哈哈,做广告,此贴非常好

          的确是说出基层科研人员的心声啊。

        • 家园 不幸中的万幸是现在的国际环境是比烂,而不是比好

          前几天开会,和几个老外一起吃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不知道那根筋不对,纷纷的关于中国问题打开了话匣子。

          先有个老印放下叉子,愤愤的说,印度没有长远规划,中国雄心勃勃的要在一二十年内建设若干国际一流大学,拼命的投资,从国外招明星教授回国烧钱,印度的政府没有这个雄心,他很郁闷。(我差点没笑出声来,心里想,这个牛皮吹的我都不信,怎么把老外都唬住了)

          接着有个中东人,已经是DEAN了,擦了擦嘴,我们学校有很多中国人渗透进来了,自费的公费的,长此以往,美国就要被和平演变了。我赶忙接茬说,他们都是为了有个更好的前途。公费出国的都是晋升的铺垫,自费的是为了有个好前途。移民也好,回国也罢,在国外留过学的找工作起点高一些。DEAN接着问,听说中国的大学有两个校长,一个管学术,一个管政治,但是政治校长权力更大。我说是的,加强思想控制是中国大学的任务,否则再来个天安门事件谁受的了。对对对,中国人很聪明,13亿人口的大国转型需要时间。中国的政治家很有智慧,政治制度不变而经济自由化,经济发展很成功。BLAH BLAH BLAH

          然后,有个加拿大教授语重心长的对我讲,照这么下去,中国很快就超英赶美了。大家拿苦老美久矣,看的出来,他把宝押中国上面了。我赶忙对他的厚望表示感谢,但是真诚的表示我们中国还差的挺远。中国是公认的好学生,对西方的先进科技接受的非常快。人民勤劳,刻苦,又有些小聪明,但是还缺少LEADERSHIP,目前还主要是为西方国家打工,短期内不具备和美国叫板的实力。客观上美国的迅速崛起和二战分不开,当时欧洲最有才干的学者如爱因斯坦都流亡到了美国,所以美国才迅速成长为超级大国。暴发户的起家是要机会的,中国还没有这个机遇。主观上东方的文化讲究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这种体制压制创造力。他说,没关系,日本不也是这样吗,不一样有创造力。这个不是问题呀。听说你们国内的工资涨的很快,这会逼迫你们产业升级的。中国不会永远当CHEAP LABOR的。

          然后大家话题一转,对美国式的民主感到厌倦。中国的专政制度也有强项,认准的就持续不断的做下去。不换政党也就不用反复的调整政策,决策效率高。

          严重怀疑这些老外是不是上过中央党校,要么就是看CCAV自学的,政治水平和国内的官员有一拼啊。

          • 家园 我bf接触过的几个老外,总结如下

            一个老头,在土耳其出生,社会阅历丰富,对中国期望不错,但是几乎从不表露。

            一个加拿大小伙子,在中国呆着觉得很爽。他是加拿大top 5的学校毕业的,跟我bf讲,他们大学里面的教师的半壁江山都快被华人包揽了。他被我bf统战的,对中国蛮感兴趣,当然现在还只限于吃喝玩和物价便宜,还没有上升到那么高的高度。

            一个美国人,比上一个小伙子年龄大点。从他那里我bf听到了最不可思议的话。他说:终于理解你们中国人为啥不发展了,因为你们要发展就太快,因此就停下来等等,然后呢顺便捞点后发优势(大意如此)。你们原来不发展是故意的,再过几年,你们就比美国强了。blabla一大套。我bf连忙谦虚,心想,跟他讲文革啊什么的中国走的弯路他才理解不了呢。

            该美国佬找了个中国小mm做女朋友,被套牢了,那个女孩子经常跟他要死要活的拼,他也只好忍受着。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 家园 8g一下

              “那个女孩子经常跟他要死要活的拼”啥意思?

              我也说个认识的一个老美,做人可精了。根本不像传说中的美国人那样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他小小年纪(不超过25岁),见谁捡谁爱听的话说,别人夸他,脸上一副谦虚的表情,反而,国内有多少相同年纪的还年轻气盛,心高气傲呢。

              • 家园 恩~~是这样的

                那个女孩子是缠上他了,非常非常的粘着他,去哪里都跟他一起。他若是不从,那个女孩子就摔他东西,各种手段,他哪里见过这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气势,就乖乖的从了。

                这个老美其实也跟你说的那个有点像,他奉承一切见到的中国人。还在晚餐桌上给人夹菜。。。orz,我bf说这个人,在某些方面学的比某些中国人还让人难受。不知道是跟谁学的啊。

                • 家园 恩。。。这个

                  还真是女追男,隔层纱呀。可他有那么好么,能出国的女孩子,条件应该都是不错的,周围应该不缺追求者吧?这么哭哭闹闹,旁人不替她惋惜?

                  这个老美是不是以前跟中国人,哪怕只是ABC,有什么特别的遭遇呀,还会用筷子了呢。

                  我见到的那个美国人常说家庭关系对他很重要,出差的时候能跟奶奶打电话打上半小时!

                  石姐姐多写一点,这可是奇人奇事,阿辉姐写了那么多精彩系列,还没一个有这个这么奇怪呢。

                  • 家园 那不是能出国的,哈哈

                    你搞错啦,人家是个广州的小大专生,好像是学外语的,不知道怎么的跟这位认识了。据我bf说,身高很低,体重70多斤。那个美国佬,身高1.9,体重260斤。就是小女生傍老外啊,反正老外呢,也吃这套了。不过要说结婚呢,恐怕未必有下文。

                    这的确是奇人奇事啊,整个的就被我们这位小辣椒给盯上了。吃他的喝他的,他居然也就老老实实的。不过这两位,人品都不咋地。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