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几个问题 -- 晨枫

共:💬165 🌺9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看你看,鼓吹西方那一套的家伙们,就是不鼓吹这个

        还有那个信用制度,难道这些就不是西方人的经验和正在做的。

      • 家园 “真实”收入的事情太难说

        但银行实名制了,进银行的收入搞清楚应该做得到吧?

      • 家园 还有公开、公议地方财政开支
    • 家园 回一下晨大

      1、如果全国房价普跌(比如30%),京沪在此基础上再加50%,或者预期在未来三年内累计普跌至少50%,有多少人叫好,多少人骂娘?眼下?10年后?

      =============================

      跌掉30%,最近一年之内买房的人估计会骂娘,在此之前买房的人估计会表示影响不大,毕竟最近一年涨幅太大了。如果京沪再跌50%,就是总共跌掉80%,这恐怕不太可能,刚需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和3结合起来看更不可能了,最低工资普涨会推高通货膨胀预期。

      2、如果取消户口制度,尤其是京沪,以及所有和户口有关的“福利”,有多少人叫好,多少人骂娘?眼下?10年后?

      =============================

      目前和户口制度相关的“福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纵向”的,即城乡户口差别,二是“横向”的,即不同省份之间的户口差别。

      城乡户口差别主要体现在社保医保以及全国范围内互通,一旦取消,城乡一体化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可能影响不大,其他地方原城市户口居民估计都得骂娘,分蛋糕的人多了嘛。可能原农业户口居民会叫好,毕竟此前他们的保障实在太少了,新农合才刚刚起步,农村养老保险如何我不太清楚。

      而不同省份之间的户口带来的“福利”其实主要就是高考招生限制,假设取消户口后改为全国统一招生,京沪等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会有一部分骂娘,其余地方叫好的多。十年后因为京沪的基础教育(小学至高中)质量较高,能考进好大学的会更多,可能会叫好。不过考虑到那时候建国后的第四个babyboom该结束了,这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会有什么影响,有待观察。

      3、如果全国最低工资普加100%,或者在未来三年里预期累计普加超过100%,有多少人叫好,多少人骂娘?眼下?10年后?

      =============================

      这个实现了,眼下除了郭台铭们和与他们勾结以提高政绩的部分官僚估计都会叫好。但随之而来的,基本消费品成本提高甚至“全面”的通货膨胀(与砖家们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对应),如果除了拿最低工资之外的其他人群收入不能同步提高,现在就会有很多骂娘的。

      当然如果生产率能同步提高,国内转型顺利,十年后肯定是叫好声多。如果转型不顺利……

      4、如果为了普遍提高教育质量,国家大力投资教育,多办高质量的学校、幼儿园,并为此增加工商和个人所得税20%,有多少人叫好,多少人骂娘?眼下?10年后?

      =============================

      虽说老百姓在教育上是舍得花钱的,但他们会觉得赚钱多的人缴税少,而且肯定会怀疑自己多缴的税是否用于教育,这是人之常情。而且教育质量提高非一日之功,仅就眼下肯定是骂娘多。在基础教育条件很差的地方,叫好的多。

      十年后,教育资源的分配同样要考虑到babyboom的影响。

      5、如果为了普遍提高医疗水平,国家大力投资医疗卫生,多办高质量的医院、诊所,并为此增加工商和个人所得税30%,有多少人叫好,多少人骂娘?眼下?10年后?

      ===============================

      首先赞晨大提出了“普遍”“提高医疗水平”这个定义。老百姓现在不满的不是医疗水平低下而是看病难看病贵,所以这个“普遍”实在是善莫大焉。

      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一部分在于医药系统的全面腐败(包括流通环节的惊人暴利和医院系统的腐败),一部分在于保障投入(包括医保覆盖面少,报销率低,甚至环境恶化带来的疾病)太少,如果仅仅提高医疗系统的投入,而不从预防疾病和治理医药系统腐败入手,无法全面解决问题。这一点老百姓看的很清楚,所以这个政策肯定是骂娘的多,十年之后仍然是骂娘的多,悲观一点,甚至可能更进一步激化医患矛盾。

      • 家园 是我说的不够清楚

        房价普跌30%,京沪再加50%,意思是再加30%的50%,最后总跌是45%。跌掉80%那是不可能的。

        多谢回复,已经送花!

        • 家园 还得搞清楚一点

          这也是最重的一点: 骂娘怎么骂?

          如果得到下层人民拥护, 那么报纸上会骂声一片, 而如果得到上层人士支持, 那底下肯定就会骂声一片, 但在表面上,也许会显示得更和谐得多

          那么到底,是哪一个算是我们需要的呢?

      • 家园 第2点值得商榷

        取消高考的省籍限制,京沪明显吃大亏。不论现在还是10年后,“京沪的基础教育(小学至高中)质量”弥补不了这2地人口总量(合计3000多万)对其他省份(12亿)的巨大劣势,这点已经被30年来高考的经验证明了。2009年清华在北京招生433人,总招生人数3330人,北京约占八分之一,拿北京1000多万的人口选跟全国13亿竞争,成材率再高也达不到1比8的。而复旦一共招3000人,上海就有1000,上海本地出产的人才能占全国人才的三分之一吗?

    • 家园 得搞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分类统计

      或者结合税务局的所得税报税数据分析。

      成果就是另一篇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了。

      也许用“阶级”不够和谐,那就用“阶层”来代替吧。

      最起码眼下的数据基本可以得出一个可信的结论了,至于10年后的,那得看结果了。但结果不仅与初衷有关,也与执行能力和外部环境有关。不过总的来说应该是会有进步吧,甚至是很大的进步!

    • 家园 采取的是做法,相对制度改变,结果不同

      1.社会正常发展,近期不会出现京沪房价下跌如此急的现象。如果房地产按居民每户一套计,当做生活必须物,而不是投资产品,京沪房价会稳定住。这是制度改变,10年后会有人大力提倡。

      2.取消户口制度,解决不了问题。其呼声是亲民的宣传。我不知道北京市有何办法实现所有在京居住人口的社保?我也看见了那些在北京成功的人士,不一定是靠了京籍户口,反而非京籍更为优势。10年后中国的发展将降低户口带来的诸多问题。

      如果通过解除户口限制,增长社会不劳而获的意识,那是很好玩的。

      3.长工资不是解除社会底层人员贫困的措施,社会底层的贫困不是工资决定的,是分配制度决定的。10年后更看不见有何希望,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供分配的资源会更少,更难合理。

      4.高质量的学校是投资决定的么?而且,增加教育投资绝非靠提高劳动者的税收实现。10年后,教育还是那么回事,不会有跨越式改变。

      5.对百姓而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国家无论增加多少钱,也不会实现。对富人而言,因为他们有钱,快要实现了。这就是医改,听中国学者的话,是没有百姓活路的。

    • 家园 这些实现不了

      这些问题都很大。而且实际的说,一个都不会有实现的可能。起码最近20年是不可能的。

      福利始终还是要受制于资源。这些不管是不是合理的\应该进行的,需要的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都是庞大的。没法很快解决。

      • 家园 资源既有总量问题,但目前的关键

        制约不在总量,而在分配上。

        涉及利益调整,当然难度很大。

        • 家园 你说的有道理但不准确

          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角度,分配只能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而从解决这些问题的角度,资源制约的决定性是无可替代和最根本的。

          当然,分配是非常重要的。也不是说充分的资源就会自然解决分配问题。

          换种方式说可能会更明白。就以这些问题为蓝本。假如有了合理分配方式,会不会有足够资源来分呢?这本身就是问题吧?

          就以最后一个问题为例,如果有一种方式能够让全国13-14亿人口基本享受同等医疗保健待遇,那么这种分配需要多少资源呢?

          俺并不是在否认全体人民平等的权利。也不是在否认建立合理分配的途径。只是不能否认这确实是一个难题。而且很难解。

          • 家园 反对

            资源总是不足的,但是分配制度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是起决定作用的,而国内明显是分配制度出了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陕西神木的免费医疗一年来花费1.5亿(截至今年3月份),40万人接受了免费医疗。这个金额对于国内很多身家过亿的“富人”来说也不是大数。一个人的财富可以负担40万人一年的免费医疗,这里明显看到分配的不平衡。

            这个问题很难解,并不是问题本身很难,而是利益分配公平化很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