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 剁 辣 椒 炖 豆 腐 -- 老光

  • 共: 💬 83 🌺 107
  • 【原创】: 剁 辣 椒 炖 豆 腐

    小时候,夏夜里乘凉,躺在凉幽幽的竹床儿上,喊老妈不停的摇着蒲扇,驱赶那讨厌的蚊虫,一边闻着清香的艾蒿烟子,听老人们你一段,我一段,山南海北,胡吹海侃。从他们如水淌过的白话里头,“接下巴”捡了个“白话”,直今都搁在心里头,忘不下啊。

    之所以忘不下,是因为这白话太神奇,听起来叫人漫不着边际。

    说的是,当年曾有人给诸葛亮出了个难题目,并帮他拿出把一十三桥的长算盘,请他算一算这笔糊涂帐。算得出来呢,就准他吃豆腐,若是算不出来,道理讲不清白,呵呵!从今以后这一辈子,豆腐的边儿,你都是沾不得的呀!

    题目是,称出一百斤干黄豆,倒入一口齐胸高的大水缸里头,哐进去二百斤的清亮水,把黄豆泡发起。

    到了第二天,把泡发涨的黄豆舀出来,再将缸里头剩下的水舀出复秤,记上帐本本。

    黄豆用石磨磨成豆浆后,用布筛一朗一过滤。结果,筛出了多少,多少斤的豆渣,也一并记上帐。

    接下来,又掺入多少,多少斤清水,与豆浆一搅拌,又舀进锅里头煮开起。豆浆煮开之后,跟着又舀到大缸里头,点了卤水之后,豆浆便成了豆腐脑儿。

    再把这豆腐脑舀到布上面,包起来,上面压上些大石块着力地压,挤出来的黄水,叫作‘告子水’,这‘告子水’一点一滴,都用木桶接着的。

    等豆腐压干水,众人再把这‘告子水’一桶,一桶地过秤复称。

    如今,黄豆已变成了豆腐,题目也就做完了。该轮到诸葛先生算帐了。

    诸葛亮把一本帐翻来覆去地算了个透,计算出来的结果,连自己都晕。

    用来泡黄豆的水,加上掺入豆浆的水,减掉压制豆腐时挤出来的水,收支平衡哇!

    怎么就一百斤的干黄豆,硬是打出了二百斤豆腐还不止呢?

    这整整多出来的一百多斤豆腐,从何说起呢?它又是怎么多出来的呢?诸葛亮想呀,算呀,搅昏了脑壳,也想不出这中间的道理,算不明白这本帐。

    “老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亲自把关过的秤呀!这是咋回事哟!”

    诸葛亮搞晕了头,自己发下誓:罢!罢!罢!俺算不清这笔糊涂帐,也就一辈子不吃这豆腐了!故此,世上便多了一句歇后语:诸葛亮不吃豆腐——算帐不清!

    当日前,俺还小,也不懂事,只晓得这诸葛亮是位狠人,能知过去未来,也能呼风唤雨,还能撒豆成兵,不说是天上的事晓得完全,地上的事儿,至少也知道一多半嘛。咋就遇到个软塌塌的豆腐,这老先生就蔫了呢?

    俺也替他抱不平啊!

    于是,从那时起,俺心底里就存下个疑问。对这故事么,只是半信半疑。可也没胆量学这诸葛先生,把这豆腐再盘它个底。咋哩!俺道行不行呗!底气儿不足呗!

    诸葛先生啥人?俺是啥人?连他老先生都理不清白的事儿,俺一大耳朵百姓,纯粹一土包子,也敢在关公面前抡大刀?

    就因这个,俺把这白话记死扣儿哒!藏在心里好几十年呐!今儿个俺把这白话翻出来,让大伙听听。

    至于这白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俺也搞不清白。

    先存个疑吧!反正,咱就把它当成个白话听哈嘛!

    真要说起来,这豆腐确是一门好菜,既营养嘛,又干净。从西汉淮南王刘什么啥的,发明这豆腐以来,豆腐便像走亲戚的,漫世界传遍了。而且,豆腐菜的花样名堂也越来越多,别的不说,单就这中国的“八大菜系”,对于豆腐的烹调法儿,真可谓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倘若是搞一个豆腐菜的全国大比拼,呵呵,那可就热闹呢!五湖四海的大厨们,大师们,一齐涌上台,操刀抡起锅铲来,那叫啥?那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呵呵!

    俺老光做任何菜肴,从来都是依据自己的口味,不依章法,一条原则:好吃就行。至于菜谱,俺只是作个参考,不照搬照抄。譬如这豆腐,俺的做法是:

    先把豆腐搁左手巴掌里头,右手拿刀将豆腐切成薄块块,放锅里头用油一煎,煎得二面黄(呵呵!一讲到这二面黄,俺又想起小时候唱的一首儿歌:树上的鸦雀(乌鸦)叫喳喳,隔壁的老妈煎粑粑,粑粑煎得二面黄,又酌猪油又酌糖……哦!扯远了!打住!)再用个碗装起。(此时最好烧中火,火大怕把豆腐煎糊,煎黑)

    把全部豆腐煎好之后,开始烧大火,下肥肉,煎到冒油。再下瘦肉,炒至瘦肉变白色。接着,下生姜,花椒,略炸,煸出香味后,把煎好的豆腐倒入,下酱油,味精(盐暂时不酌),翻炒时,锅铲下力莫要太重,避免把稚嫩的豆腐弄碎。

    接下来的便是豆腐出味道的一环。

    舀入一二勺子剁辣椒(湖南叫法,如若是家里头没得,事先可在超市里面买到备用。)

    这剁辣椒掺和进去后,豆腐就出味了。剁辣椒放入后,再加点水,形成汤汁,再烧中火把这豆腐熬一会儿,然后,尝尝咸淡。淡了,加点盐,随后,起锅,装盘,食用。

    各位可按老光提供的法儿先试试看,看看这样子做出来的豆腐,味道如何哟?

    元宝推荐:水风,GraceUSA, 通宝推:水风,容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光看文字就觉得香呀,可怜我现在天天

      匹萨吃到快吐了,怀念老母的青菜拌豆腐再加点麻油,那个口水呀

    • 请问这豆腐煎的时候,怎么防止溅油

      我用的老豆腐,下锅前还特地用厨房纸吸干水,可不管是刚开始煎,还是已经煎得基本金黄了,都时不时溅出油,手臂就罢了,脖子、脸都不能幸免。

      • 告诉你一密技

        在油锅里放少许食盐可以防止油溅。有效的话可要收费的哦

        • 俺试过,好象没有明显效果。

          关键是要晾干,炸东西时没水就不会溅。

      • 俺有祖传密方,百试百灵,从未外泄

        盖锅盖

      • 当你把锅烧蜡之后,开始就要多放点油在锅里,然后……

        把豆腐切成片后,铺满锅底,这样,豆腐之间没有了空隙,自然,也就不会溅油了哦!搞得几回后,就掌握了诀窍了。熟悉之后,也就得心应手了呵呵!

        • 锅是圆的,铺满锅底的话肯定有豆腐的角没沾着油啦

          那会不会粘锅?另外,豆腐块与豆腐块之间铺得慢慢的,都粘在一起啦。

          另外,光叔用多大的火,煎多长时间?

          • 如若是铁锅儿烧得蜡,一开始的油下得足,那豆腐……绝对

            不会粘锅的,煎多长时间?你用眼睛一瞄,看那豆腐硬朗了,就赶快打翻,煎另一边。等到两面都金黄色,赶快起锅,用个容器装好起。

            • 学习了。顺便问下,烧得蜡是不是烧热的意思?有意思。
              • 把锅烧蜡这话儿,是湘西地方的土话,“蜡”的意思……

                就是把铁锅儿烧得飞滚,飞滚的(发烫),也就是烧到冒青烟为止。尤其是炒小菜,这铁锅儿烧得越滚,越是冒青烟时,放了油炒出来的小菜,那味道真就是没得说哟!好吃得不得了呢!你可能也看到过,宾馆,餐馆里的大师傅炒菜时,把口铁锅儿烧得冒了青烟,才把油放进去,油放进支后,锅里头立马就窜上火来,火光熊熊,看得赫人!就这火炒出来的小菜,的确是好味道!如若不信,你就照俺讲的这法儿先试一试,试得一回,尝到了味道,你也就晓得了,老光没讲假话呢!

                • 南京也这样说。

                  在俺的老家金华也这样说,只是发音不一样。

                    我的理解是“烧得

                  • 这个“蜡”是指把锅儿烧得飞滚(烫人或嘻人{意指热量很大}

                    靠近锅儿便有蒸人或灸人的意味。你那个“辣”是指口感。常言道:姜辣口,蒜辣心,辣椒吃哒莫作声!这“莫作声”便是指吃了辣椒之后,嘴巴里有烧灼感觉,那怕是不停地喝水,也压制不住的,最好的法子,就是少说话,把嘴巴张开,把辣气呵出去!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