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也谈技术圈 〔1〕 -- 南七

共:💬140 🌺137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毛时代对科技和发明创造的热情可以和美国比美

        但到了邓时代,大家争相做下游底裤制造商,就没有了激情。

      • 家园 这文章硬是好,实际情况实事求是

        西西河光有政委忽悠不行,一定还要有楼主这样的时不时点一下大家,清醒清醒。政委忽悠得大家那一个叫晕晕乎乎,春意融融,楼主再兜头一盆冷水浇下,全身通透,爽就一个字。犹如桑拿浴,先火后冰,才能彻底。

        西西河就是要这样,阴阳相生,兼听则明,一个都不能少。

      • 家园 瞎说两句教育

        西方的主流教育理论认为:

        1.人对知识的吸收应该是全方位的,越“立体”越好。人对某个知识的理解/运用和他当时的体验有关。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讲,看书,写作业,只是动用了听觉/视觉的部分,体会是“平面”的,不深。所以学校里要不厌其烦的用立体模型/玩具/机械等等讲述1+1=2,面积/体积,几何体,力学等等非常简单的知识。就是希望学生能同时动用触觉/嗅觉/手等等,加深理解。而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这么简单的知识,记住不就行了么?

        相应的实验: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在平时上课的教室里考,就要比在陌生教室里考要来的高。

        生活中的例子:在中国,再老实的男同胞和女士调笑起来都如鱼得水(声明一下,本人除外)。在美国,跟姑娘大婶flirt总觉着不容易。

        这也是西方小学里进度慢,知识看起来教的少的部分原因。不是简单的因为要寓教于乐,而是希望通过动手,观察,挑战等等手段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人的知识不是“学习”来的。每个人都有 一个自己的知识框架,人不断的把对环境的体验纳入自己的框架(internalize)。学校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环境,而不能够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也就是说,学生听了一段话,记住了,会背写 了, 或是会套公式了。这个还没有成为他的知识,因为没有进入他的框架。如何才能成为知识?写作业只是第一步。所以好的学校非常强调challenge 和practice,而且是全方位的challenge.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种作物要施肥。是不是知识?勉强算,但没用。干过给苹果树施肥的事。沿着树冠挖一圈沟,10厘米深,把化肥填进去,盖上土。给别的作物施肥当然又不一样。这个知识深了一点,但和农民的还是没法比。

        再举一个例子。你爬山回来,给人家看照片。别人也就是一句,“美”,不会有你那种感受。你再如何解释山如何陡,其实都没用。如果对方凑巧爬过黄山,你说“比黄山还险”。 那对方就有体会了。

        再有就是很多美国人批评的,许多华尔街/底特律/华盛顿的官僚老爷根本没在中国体验过(浮光掠影的旅游不算),就对中国市场评头品足,毫无意义。

        不在基层干,光靠报纸报表,得出的结论价值,即使有,也有限的很。扯远了。

        说起来,其实就是中国人说的“理论从实践中来,还要到实践中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过中国学生太忙了,顾不上多少实践。

        另外,西方教材和参考书里对历史非常重视。经常有大段的某个技术的历史发展。我手里一本固体物理的书,讲的性起,竟然花了两页讲白炽灯丝/灯泡的发展,从爱迪生之后,灯丝材料,灯泡材料,填充气体如何相互影响。都什么时代了? LED! 我倒。这些历史在中国教材里绝对是忽略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实这些东西对学者帮助很大。至少,能让你知道为什么这个东西是今天这样 的,前辈是怎么处理问题的。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

        通宝推:北府刘牢之,蚂蚁不爱搬家,葡萄,海底鼠拨土,
        • 家园 一面要基层,一面又鄙视基层是小学水平

          这不就矛盾了?

          让知识分子下基层?让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18小时工作让人家如何科研?面子何在?

        • 家园 说几句西方教育因此而致的局限性

          将知识体系无限细分,不强调其内在联系,导致知识系统成为专业化的庞然大物,不同学科之间建立很深的壁垒。

          最后不仅通过这个方法建立专业门槛,还设置教育陷阱,把大多数人都陷进去,比如要当个工程师你得学A,学完A学B,学完B学C,...但是在数理学科上这个方法的局限性太明显了,很多人学完e了,其实A都没弄懂,最后还是不成,就是说他们勤勤恳恳地follow这个system,但最后却无法做想做的事情,而其他学科上可能有过度教育,即学了一堆东西,但既花时间花钱又没有用。

        • 家园 往死了顶这句话

          另外,西方教材和参考书里对历史非常重视。经常有大段的某个技术的历史发展。我手里一本固体物理的书,讲的性起,竟然花了两页讲白炽灯丝/灯泡的发展,从爱迪生之后,灯丝材料,灯泡材料,填充气体如何相互影响。都什么时代了? LED! 我倒。这些历史在中国教材里绝对是忽略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实这些东西对学者帮助很大。至少,能让你知道为什么这个东西是今天这样 的,前辈是怎么处理问题的。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

          眼泪汪汪,碰到知音了啊

        • 家园 实践教育必然意味着高成本

          过去是没法负担的,今后我们应该有

        • 家园 Del
        • 家园 特别花这段

          另外,西方教材和参考书里对历史非常重视。经常有大段的某个技术的历史发展。我手里一本固体物理的书,讲的性起,竟然花了两页讲白炽灯丝/灯泡的发展,从爱迪生之后,灯丝材料,灯泡材料,填充气体如何相互影响。都什么时代了? LED! 我倒。这些历史在中国教材里绝对是忽略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实这些东西对学者帮助很大。至少,能让你知道为什么这个东西是今天这样 的,前辈是怎么处理问题的。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

          中国的教材也有类似的,不过非常少。北大陈守良先生的《动物生理学》就是这样一本书,生理学历史上的经典实验介绍的非常详细。伽瓦尼(Luigi Galvani)和伏特关于生物电现象的解释和争论,以及后来各自的实验证明,开创了电生理学,也直接导致了伏特电池的发明,这些历史的介绍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十分震撼的。我想,对于实验科学的学生来说,这些前辈的科学精神和实验设计思路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惜,国内这样的教材实在太少了,至少生物学领域内我只见过这一本。

          • 家园 说的很有道理

            知识这东西,无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知道的比牛顿等科学巨人多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巨人们为啥能看得这么远,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学习的东西。

            中国的教科书很多时候是主次不分。而教书人也跟着主次不分还自以为是。

            遇到过一个号称教过大学遗传学的,每每总是夸耀说自己发表过某某文章,做过某某研究。偏偏对一些著名的遗传学掌故一点概念也没有。比如第一个被定位的常染色体基因是如果被一名观察力敏锐且认真的学生发现的。这种只知道几个概念,还讲不清楚由来的老师,充其量也就一自动读书机。能教出什么学生来

            通宝推:葡萄,
      • 家园 1979年中美教育考察团互访报告

        比较了两国的教育,并且做出了预言。三十年过去了,看看结果吧。

        外链出处

        希望中国下一个30年能做的好些。我不太了解中国初等教育的现状,也许现在已经比以前好多了。

        • 家园 请问有原文链接吗?

          我对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有些怀疑,因为“家庭作业”美国一直都有,就是“homework”。“Do your homework”也是由此演化而来,讽刺对方事先没有做好准备。

          如果谁有原文,我倒是很有兴趣读一遍,然后写篇分析--我手上有1900年美国数学家考察德国和法国的数学教育体制的报告。我想可以从此看出中西分析问题方法的不同和中国传统“文科思维”的问题所在。

          不过我颇有些怀疑这篇1978年的报告是否存在。当时是谁带队去的?背景是什么?国家宝贵的外汇会花在这个方面?

          有请各位考据党。有谁找到原文链接,俺一定宝推。

        • 家园 这个报告以及所谓现在的分析看起来像是文科生的瞎说

          看看加州理工(诺贝尔密度最高的学校),看看斯坦福(没有斯坦福大概没有硅谷),美国的精英教育是他所描述的吗?

          如果加州理工和斯坦福也是“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翘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美国的科技不会是今天这样。

          这篇文章是文科傻妞胡说八道的典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