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拿起狗来打砖头 -- 德语自学半年手记 -- 藏猫猫

共:💬56 🌺17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德语先从语法入门是正解

      对于有英语基础的人,德语语法看起来非常可怕,太复杂了。但是复杂的另一面是死板,对于入了门的外国人反而简单了,因为什么东西都有规律可循,对于外国人来说模棱两可的东西就少了。

      比较英语和德语语法,德语有四格之分,但是其实英语也有主格,宾格之分,宾格也分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但是德语把四格格式化了,用点苦功可以掌握。但是德语的事态简单,对于外国人来说掌握现在时,完成时和过去时就可以,而完成时和过去时经常能混着用。英语的时态那时相当的复杂。另外一个例子是介词,德语的动词基本上只跟一个固定的介词,而英语的不少某些动词可以跟5,6个不同的介词,譬如Look什么的。其实德语里把类似的用法弄成了带前缀的动词,不容易搞混。举个好玩的例子,sich an etw. teilnehmen和take part in sth这两个看起来区别非常大的词组,其实一模一样,take对nehmen,part对teil,in对an。

      不过我不建议以开始就看大部头的书,看看杂志报纸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更容易入门。

    • 家园 【原创】拿起狗来打砖头 续

      一口吃成胖子(现在流行一口不吃减成瘦子),是本人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功利性太强了,实在是教训)

      抱这个原则的愣头青绝对不只俺一个。某bbs小语种版上,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两个宣称要死磕一本名著,比如《浮士德》,拿下某外语的。版牛们开始还好言相劝:语法没学事倍功半啦,时代不同语言变化啦,后来劝不动也不劝了,人家只认辜鸿铭,不认别的理儿。那就祝您成功吧。这种倔牛外人是拉不回来了,还是让他自己撞撞墙,多撞撞就明白了。

      俺不算太倔,虽然不肯老老实实循序渐进,但碰了脑袋也还能及时缩回来。

      俺的第二个基本原则是,历史精神~

      对着文献目录直接找到专业领域的开山之作。好在非主流领域,不需要上溯至文艺复兴,最初的一批研究集中在19世纪末吧,不算太远。拿到书,还是傻眼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是U? 错了,是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是B? 错了,是V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是I? 错了,是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是S? 错了,它一会儿是I,一会儿是J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是巴蕉扇? @@#$%%

      俺是个认真的孩儿,我还真把字母表压在桌面上,一个词一个词地抠了两页书(主要是因为,那本书的书名内容对我又有很大吸引力)。逐个字母辨认出来再连在一起看,跟抄古碑文有一拼啊。啃了三天花体字之后,在接近熟练地辨认Fraktur字体字母时,终于决定放弃了。我意识到在基础不牢的条件下继续跟这些巴蕉扇们过不去,对我的德语阅读很可能是有害的。一方面是净顾着认字母了,根本顾不上理解。再者人在阅读的时候,大脑实际是通过字形,而不是通过拼读来工作的。曾经流行过这样一段文字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I cnudolt bleviee taht I cluod aulaclty uesdnatnrd waht I was rdanieg.

      The phaonmneal pweor of the hmuan mnid, aoccdrnig to a rscheearc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 it dseno't mtaetr in waht oerdr the ltteres in a wrod are, the olny iproamtnt tihng is taht the frsit and lsat ltteer be in the rghit pclae.

      The rset can be a taotl mses and you can sitll raed it whotuit a pboerlm.

      Tihs is bcuseae the huamn mnid deos not raed ervey lteter by istlef, but the wrod as a wlohe. Azanmig huh?

      yaeh and I awlyas tghuhot slpeling was ipmorantt!

      (所以汉语是一种极为先进的语言,大脑处理字形化的汉字要比处理拼音文字更加高效地工作。)我担心的是,等到我把这些花体字看顺眼的时候,很可能反倒无法与现代德语印刷品建立正常的反射弧了。

      抛弃之,换一本仍在19世纪末,但是已经使用"新时代罗马体"的。

      刚换过来的时候,舒服!一眼扫过去,能看到自己认识的词了!但是再仔细看一眼,还是满眼陌生。不很认真地背过教材后面的词汇表,至多只能做到对简单生活用语有点眼熟。决定就啃它了。

      最开始翻书翻得比较快。每个句子生词一标,脑子里迅速把这些词的中文含义串在一块,大概知道说啥了,立马换下一句。当初看格林童话时就是这样的。但格林童话几乎全是简单句,没有复杂语法,也没觉得有任何问题。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两个星期,才发觉主要时间都用在查词汇上,脑子里没留住东西。再翻回到第一页重新读,麻烦了。其实看不懂。复习了一遍重要的语法知识,再用不同的颜色标出不同的语法结构,划句子成分(无限怀念高中英语老师,不愧是市级优秀教师,的确做到了授之以渔),仍然很吃力。再输到google translate里面去。译出的英文也是一踏糊涂。

      如是折腾了一两个星期,终于想起来在网上找了一篇德语文章输进google translate检验,这次,google写出来的英语比我写的还地道。于是大概明白了:可能不是我格外笨,而是这本书的语言过时了。

      折腾了小一个月,才发现语法过时了这个问题,还敢说自己不倔不笨?

      嗯嗯嗯。。。

      插播笑话一则。出处:格登·A·克雷格《德国人》附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回头想想看,试图一上来就啃这些跟俾斯麦几乎一个时代的书,不是自讨苦吃吗?

      再一次换书。其实中间换过很多次。每次坚持多十来页,少则一两页就放弃。有的太专了,有的没意思,有的太难了。最终吸取教训,不要嫌科普不是学术~~ 找到一本上世纪末的科普书。这次舒服多了。生词查完之后,句子基本上很清晰,偶尔也有个复杂句过过语法瘾。真有看不懂的句子,输到google里,两相对比,大概就知道在什么地方藏着个固定搭配或者特殊用法。

      最近觉得稍微走上一点学习阅读的正路了。逐段输到word里去,做一个三列的表格,左边德语原文,右边生词英文释义,中间汉语翻译。翻译的目的是免得自己稍微一走神就把没看懂的句子放过去了。还是在原文上用颜色和下划线标注语法和固定搭配。生词虽然很多,但总算找到“读”书的感觉了。

      听力和口语咋办呢?唉,再过半年再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