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电影《勇敢的心》谈起 -- 燕人

共:💬179 🌺223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斯特林桥战役和福克尔克战役

      1297年的斯特林桥战役(Battle of Stirling Bridge)是威廉华莱士个人声望的顶点。它是1286年以来苏格兰所赢得的第一次主要战役的胜利,促使苏格兰人精神振奋,团结统一在复国的希望中。然而这次战役只具有局部性的意义,迫使英格兰的势力暂时退出苏格兰。1298年的福克尔克战役(Battle of Falkirk)是苏格兰独立战争的低谷。威廉华莱士和他的军队被实力强大的英格兰对手击垮。这最终导致了苏格兰再次陷入英格兰的掌握。

      电影《勇敢的心》不惜重墨为观众再现了这两场战役。其中斯特林桥战役那段镜头可谓经典。不过,电影为了观赏性,对历史细节做出多处改动。影片的战斗场面有如下几处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百年战争中的一场战役。英格兰长弓对面是法国和意大利的十字弓crossbow,准确性好但射界差[/SIZE]

      一是斯特林桥战役开始,英军阵中威尔士弓手对苏格兰军射击的那段镜头。如果电影所描画的出现在实战中,那末苏格兰军必定全军尽没于箭雨之下,根本不需要英军再出动步骑兵。威尔士长弓是那个年代最有效的远程打击武器。普通的长弓可提供40公斤左右的拉力,在200米左右的距离轻易射穿金属制锁子甲。一个训练有素的威尔士弓手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发射12支箭。如果在精密的计算和指挥下,我们可以想见,1000个人的列阵发射的长弓手会给对手带来多大的伤亡。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阿金考特战役中,法国的4万重甲骑士就是这样被英格兰粉碎的。

      二是斯特林桥战役英军重甲骑兵的冲锋那一段。事实上,因为斯特林桥和周围的地形关系,英军根本没有机会发动这样的冲锋。在法克尔克战役中,英军的重甲骑兵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是苏格兰战士所用来抵御英军骑兵的木桩阵斯啃榇(Schiltron)。这是影片中最精彩的镜头。据信斯啃榇是华莱士的发明,就象电影里描写的那样。斯啃榇的本质是用若干根长达12英尺的粗壮木杆构成的阵列。木杆的前端被削尖。这样快速冲撞上来的骑兵和战马就可能被刺穿。具体的阵列构成没有记录,所以历史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描述。有的作者认为它是被绳索扎紧,固定在地面的。有的作者认为它是由士兵手持使用。无论怎样,这必定是一种笨重的装备,否则很难支撑住快速跑动的马匹的冲击力。历史学家大多同意苏格兰军队是在法克尔克战役中首次使用斯啃榇,而不是斯特林桥战役。

      斯特林桥战役发生的地点在现今的斯特林市(Stirling)城外北部,符斯河(Forth)上一座木桥附近。这是该次战役名字的来历。这座木桥目前已经不存在了。

      1297年5月间,华莱士和他的手下消灭了英格兰派驻在琅克(Lanark)的长官和士兵,成为苏格兰低地反抗势力的领袖。一些苏格兰贵族来到他的旗帜下。在苏格兰高地,有一位同样勇敢的战士和领袖安德鲁莫利爵士。在两位领袖联合后,苏格兰义军扫清了符斯河以北的大部分英军势力,只剩下敦提城堡(Dundee Castle)还在英格兰军队手中。这时英格兰占领军的最高长官萨里伯爵沃壬统帅大军北上讨伐。华莱士抢先一步来到符斯河,选定斯特林桥作为决战地点。

      关于斯特林桥战役,我想起我国春秋时代的楚宋泓水之战。迂腐的宋襄公本来军力不如楚国,却秉持“君子”的礼义,放任楚国敌人的军队从容渡河,排好队形,才开始作战。斯特零桥战役与此战的形势非常类似。不同之处是华莱士的苏格兰军主动挑选了斯特林桥这个地点和在英军过桥的时侯发动攻击,深合我国兵法“半渡而击”的道理,更是利用战术手段弥合自己战略上的不足的精湛之作。

      华莱士的军队主要由自耕农和小贵族组成,多数都是步兵。骑兵很少,更不用说重甲骑兵。电影忠实地反映了这一点。我们看到苏格兰战士的武器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服装和盔甲,与英格兰方面形成鲜明对照。供养骑兵是很费钱的事情。由于掌握苏格兰主要财富的大贵族采取观望而不是支持的态度,而且苏格兰经济相对贫穷,骑兵一直是苏格兰的弱点。1296年的丹灞战役(Battle of Dunbar)暴露了苏格兰军事方面与英格兰的整体上的差距。因此华莱士的战略是尽量避免与英军在开阔地点正面作战。斯特林桥是他所期望的一个绝好机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斯特林桥战役地形图[/SIZE]

      关于双方的兵力没有翔实的记载。华莱士方面最多1万人,通常认为5,6千人而已。英军的人数也不能确定。有人估计不会超过2万人。也有记载说英军总兵力接近1万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苏格兰军的人数远远少于对方。战役前夜,双方的军队都进入位置,隔河相望。有故事说华莱士来到河边一座小山上观察英军的阵势。看见英军的人数远过自己,有苏格兰贵族和英军谈判,想取得体面的待遇,但是被沃壬拒绝了。他要的是苏格兰人投降。

      1297年9月11日。年事已高的英军统帅沃壬早晨起床晚了。因此早晨已经过桥的前锋部队又撤回了对岸。苏格兰军却一直隐忍未发。开战前,沃壬派出两位修道士,试图劝降苏格兰人。然而被苏格兰人很干脆地拒绝了。华莱士请修道士转告,苏格兰人来此就为了打仗,请英格兰人快点过河开战。闻听此语,有的英军将领怒不可遏,马上就要过河。这正是华莱士所盼望的。这座狭窄的木桥只能并肩走过两队骑兵。这让丹灞战役的名将沃壬产生了犹豫。一名效忠英格兰的苏格兰贵族建议,离此桥不远处有一座渡口,可以让骑兵顺利通过。如果派给他一队500人的骑兵和少量步兵,他愿意从侧翼攻击苏格兰叛贼。这个建议很毒辣.就像历史一再证明的,来自内部的敌人才是最大的威胁。这时,爱德华派驻苏格兰的财政长官,肥胖的克莱辛格姆反对道:这样拖下去,陛下的财富会被耗光。让我们快点过桥杀光这点叛贼,尽我们的值职吧。克莱辛格姆曾经收到过爱德华的亲笔御书,告诫他不得把苏格兰税收全部用于苏格兰战事。所以他出言反对。财政长官可以上达天聪,他的责备使得沃壬放弃了指挥官的头脑和判断。他下令英军过桥。这也是因为他眼见对岸苏格兰人的实力远不如己方。却不知华莱士把他的部分战士隐藏于山后,故意示弱于英格兰人。

      英军开始过桥。华莱士还在小山上观察。当过河的英军达到他的预计时,他下达了攻击命令。有一队潜伏在木桥附近的战士直接扑向桥头,要夺取木桥。已经过河的英军列队未稳,又缺乏指挥,因此与苏格兰军接战之后便往后撤。沃壬见状,急忙命令他的亲军卫护的他的旗帜过桥助战。当时有一部英格兰的编年史书,记载了一位奋勇当先的约克骑士,在发现后路被苏格兰人挡住之后,要冲回去。其他骑士建议游回对岸。他说,先生们,我可不要淹死自己。他于是鼓起勇气,他的亲兵手持他的旗帜紧随其后,一路杀回到英格兰的阵营。 英格兰人的记载意在表现这位骑士的勇敢,却只能说明当时的英军失去指挥,各自为战。后退和前进的英军在狭窄的木桥上挤成一团,木桥被挤垮。许多重甲骑兵掉到水里淹死。关于木桥的坍塌有不同的故事。有人说木桥是被华莱士的人预先作了手脚。即使木桥没有坍塌,华莱士的士兵有备而来,也夺取了桥头,阻断英军过桥增援。无论真实的情形是怎样,英军事实上被隔断成两截,导致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已经过河的英军,大多数人被杀死,有少数人跳水游回对岸。那肥胖可厌的收税人克莱辛格姆不听沃壬的劝阻,抢先过河,也被杀死,算是死于君事。据说他的尸体被痛恨他的苏格兰人切成碎段。河对岸的英军看到丹灞战役中如秋风落叶的苏格兰人,如今在对岸凶狠杀戮他们的伙伴,不禁胆颤心寒。那些见风使舵,看见华莱士取胜就站到苏格兰方面的苏格兰贵族,也开始对英军发起攻击。此役英格兰军损失大约5,6千人。英军的士气遭受极大打击。沃壬放弃了斯特林城堡,一直撤退到边境的贝里克(Berwick)才能喘息。苏格兰基本上脱离了英格兰的束缚。

      在法兰德斯的爱德华收到败报时,正值他和法兰西国王腓力三世(Philip III)交战之中。与法国开战4年来,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在这个关头,爱德华和腓力商议休战。1298年年初,休战生效后,他立即返回英格兰,把政府临时安置在约克,向全国各地的地主和贵族征发兵力。爱德华要率领一支前所未有的大军征服苏格兰。他亲自掌握的军力就至少有12,500步兵,3,000重甲骑兵,包括威尔士的弓手,和来自他的海外领地爱尔兰和法国加斯科涅的战士。英格兰各地有8位伯爵各自带来本部的随从,骑士和马步战士,使入侵军队的总人数膨胀到惊人的程度。

      1298年7月3日,爱德华的大军越过边境向北进发。一路上兵不血刃,因为苏格兰人采取坚壁清野政策,避开英格兰军的锋芒。英格兰军的给养原计划通过船队从英格兰运到。但是因为连日的巨风,船队被迫停留在出发港口。粮草不接使得爱德华的大军士气低落。爱德华在分配口粮的时候有意优先英格兰人,这使得那些威尔士弓手怨声载道。连他们的首领都放话出来,要投向苏格兰一方。据说爱德华闻此冷笑道:由他们去,投向我的敌人,我只用一根链子就能把他们都锁起来。这个传闻应该就是电影中当爱尔兰士兵阵前倒戈,投向苏格兰军时,爱德华不屑一顾的原本。实际战斗中爱尔兰人坚定站在爱德华一方。据说爱尔兰的投石手(Sling)给苏格兰军以一定的杀伤。有一天夜里,有威尔士人和法国人打了起来,差点激起全军哗变。爱德华亲自冲到威尔士人的营地,命令杀死了至少80个威尔士人,才把事情压下去。

      当爱德华的大军在苏格兰大地上空腹前进,却找不到敌人时, 他已经在想退军的事情。这时有苏格兰的叛徒向爱德华报告,华莱士的军队就在距离这里不远处的福克尔克(Falkirk),准备夜袭英格兰军营。毫无疑问,华莱士在与爱德华捉迷藏。他在观察英格兰军的动向。他注意到,因为采取坚壁清野政策而引发英格兰阵营内的骚动。但是他忽略了某些苏格兰贵族的危害性。进退为难中的爱德华闻讯大喜,次日清晨就率军迫近华莱士。有故事说华莱士起先准备转移,因为他深知他的农民军无法与英格兰的重甲骑兵在开阔地对抗。可是他的手下们发生了争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与英格兰军在福克尔克平原决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福克尔克战役地形图[/SIZE]

      1298年7月22日。华莱士选择了战斗地形。在队伍正前方是一片泥沼地。他希望这样可以阻碍英格兰骑兵的攻势。他的军队大约有8千到一万人,其中3,4千人是苏格兰贵族和他们手下组成的轻骑兵,作为战斗预备队。他把步兵排成四个方阵,每个阵前布置了一组固定于地面的木桩阵斯啃榇。在步兵方阵之间是苏格兰的弓手。很明显,他采取的是被动的防守阵型。

      英格兰方面的记载说,爱德华在战斗之前要大军吃点东西,被手下的贵族们拒绝了。大概他们想的都是“灭此朝食”吧。可见英格兰方面致胜的心情很高。英格兰的骑兵发动了第一次冲锋,但是战马被沼泽地陷住,遭到苏格兰弓手的射击。很快他们绕过沼泽地,再一次向苏格兰阵前冲来。华莱士应该从未经历真正的骑兵冲锋。有故事说他看到敌人凶猛的攻势,勉励他的战士们说,我已经把你们带到舞台上。现在看你们的了。英格兰骑兵被木桩阵斯啃榇挡住了。战马被木桩穿刺,骑士被拉下马来杀死。其中有一位是圣殿骑士团(Knights Templar)英格兰分舵的首领,是此役中死亡的英格兰方最高人物。在战斗中,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就像电影里的镜头表现的那样,苏格兰的轻骑兵在贵族的带领下撤离了战场。在电影里面爱德华说他收买了那些贵族,但没有历史证据证明此点。实际上,逃跑的贵族首领就是当年在丹灞战役中的战败的指挥者布冁伯爵(Earl of Buchan)克闵的侄子,也叫做约翰克闵。他被推选为继华莱士辞职之后的苏格兰监国(Guardian of Scotland)之一,在后来的独立战争中也有表现。有人估计,苏格兰的大贵族们不愿意接受华莱士这样的小贵族成为国家的领导,而乐意看到他被英格兰人消灭。也有一种可能是,他们看到英格兰军的强大,出于胆怯而逃跑。无论甚末原因,他们的弃阵使得华莱士和他的5,6千步兵战士失去后援,在力量对比中处于绝对的劣势。爱德华见骑兵冲击无效,命令他的弓手前进,调整到有效的射击距离。如果苏格兰轻骑兵还在,并对弓手的阵列发动冲击的话,爱德华断然不会如此轻松。威尔士的长弓给不能移动的木桩阵斯啃榇带来巨大的杀伤。爱德华再次催动骑兵冲锋。失去木桩阵的保护,华莱士的步兵注定被摧毁了。华莱士被迫撤离战场,从此再也没有能够组织起一支军队与英格兰对抗。可能的原因是,苏格兰真正无畏的战士都团结在华莱士的旗下,牺牲在这次战役中。直到此役的17年后,新一代战士成长起来,苏格兰才能再一次战胜英格兰入侵者。

      英格兰人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即便如此,爱德华仍然面临粮草断绝的境遇,不得不撤兵回到英格兰。虽然他击败了华莱士,他的战略目标并未全部完成。

      关键词(Tags): #斯特零桥战役(嘉英)#法克尔克战役(嘉英)#威廉华莱士(嘉英)
      • 家园 送花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同意这个观点

        可能的原因是,苏格兰真正无畏的战士都团结在华莱士的旗下,牺牲在这次战役中。直到此役的17年后,新一代战士成长起来,苏格兰才能再一次战胜英格兰入侵者。

        最勇敢的人都已经战死了......

      • 家园 关于斯特林桥战役

        也写几句应和老兄一下

        关于威尔士大弓,这帮人确实参加了斯特林桥,不过比较杯具的没能取得展开阵型的机会,一部分先过桥的被苏格兰伏兵干掉,另一部分挤在桥上大多落水。

        Schiltron这个阵型是当年少有的全向防御阵型,很多翻译为长枪圆阵。其起源有说法是来自罗马的龟甲阵,古凯尔特人在面对罗马军团的时候吃过很多次对方使用密集防御阵型对抗本方单兵实力占优的散兵队形的亏。再结合日耳曼的矛枪传统,有站有蹲的兵士组成一组紧密的仿佛豪猪的枪林,这种怪异的防御阵型在同英国大弓和大陆弩兵对抗之后发展出后期的标准版,通过蹲伏的步兵减低被远程投射武器伤害的机会,士兵肩并肩排列将长矛一段支在地上,倾斜向上支起,再加上配备了不错的盔甲,成为了彻底的移动城池,但是缺乏机动情况下防御的能力。

        据说斯特林桥头苏格兰人就使用了Schiltron,这也是为什么英格兰重步兵也难以突破的原因。

        不过我看到的版本之一是桥并没有塌,是过河的英格兰重骑发现情况不对,反身冲破Schiltron逃回之后拆断的。老兄提到的那位苏格兰贵族应该还有仔细的计算了全军过桥时间,并向英国将领做了说明,这也是为什么他提出侧翼迂回的原因。

        克莱辛格姆的那段老兄估计是看的英文原文?这位是被分尸了,切成条的是他的头皮,据说被华莱士用来系剑了。

        • 家园 海盗兄看的很仔细

          我的资料全部来自英文,不过有综合整理的地方。毕竟不在学校里,没有很多书籍可以参考。所以网上的二手资料有很大比重。更重要的是,这末古老的战斗,很难保证有真实的记录了,所以只能当作演义来看。呵呵。

          关于斯特零桥的倒塌,有英格兰方面的记载说是Warrene下令干的。但我想那样紧急的关头,他不大容易下此决心。技术上也难以实施。我觉得华莱士预先作手脚的可能更大,也更合理。因为重甲骑兵和骑士们掉到水里肯定要被淹,而步兵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华莱士有这末做的动机。

          已过河的英格兰重甲骑兵全身逃回对岸的肯定不多,否则英格兰编年史也就没有必要特意指出那位约克骑士冲破包围的英勇了。有说重甲骑兵脱下甲胄,跳水游回对岸的。

          我也看到故事说收税人大人被分尸剥皮切条,华莱士本人也用了一条来系剑。我认为这里传说的成分比较大。人皮的坚韧程度恐怕不足以支持一把重剑。要理解英格兰人把华莱士妖魔化的程度。

      • 家园 送个宝,这里富宝集成

        30花,5+1个宝

      • 家园 电影虽然精彩,你的文章更精彩
      • 家园 看电影时的很多疑问,一一解开

        看电影时的很多疑问,一一解开,等了这么多年啊,一定要花!

    • 家园 (二) 威廉华莱士:历史和传说

      影片《勇敢的心》主要取材于15世纪苏格兰游吟诗人瞎子哈利(Blind Harry)的关于威廉华莱士生平业绩的史诗。主流历史学家都把瞎子哈利的作品当作文学创作而非信史。哈利本人声称他的资料来自威廉华莱士的行军牧师的记录,可是没有其他人看见过这本原始记录。从19世纪开始,苏格兰人逐渐开始缅怀和寻找英雄的事迹。不过关于威廉华莱士的历史记录的确非常稀缺。在过去50多年中,专业苏格兰历史期刊发布的关于威廉华莱士的文字不超过9页。所以关于威廉华莱士的行状,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的确不可考,除了他参加的几次主要战役和他的死亡日期。

      一位苏格兰历史学教授非常负面地评论道:我们几乎不知道关于威廉华莱士的任何事情。对此,斯特零市史密斯美术馆和博物馆的金先生(Elspeth King)的回应是,人们如果以专业历史学家的意见为标准,那末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威廉华莱士其人其事。因为历史学家不承认口头史学的价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苏格兰国家档案馆收藏的华莱士给卢卑克的信件[/SIZE]

      一般看法认为威廉华莱士出生于1270年前后。如此的话他在1297年指挥赢得斯特零桥战役的时候才年仅27岁。他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分别是Renfrewshire的Elderslie;和Ayrshire的Ellerslie。前一个地名来自于瞎子哈利的史诗。后面的地名,来自两份历史文件。苏格兰国家档案馆收藏有一件珍贵文物。这是一份写在1297年斯特零桥战役之后,给当年汉萨同盟的主要城市,德国的卢卑克(Lubeck)和汉堡的市长和公民,宣告苏格兰实现和平,要求恢复贸易往来的信。信的封印上有威廉华莱士的父亲的名字和Ayrshire的字样。在英格兰保存的历史文物中,有一件1296年受爱德华一世胁迫而宣誓效忠的全体苏格兰地主的文件,上面也有他父亲的名字。考虑到历史上同名同性的例子很多,所以这里的结论也不能完全确定。

      从他的姓来看,他的家族可能来自威尔士地区,大约是凯尔特人的后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他父亲是一个小土地拥有者和小贵族,而并非电影《勇敢的心》中所描述的平民。这部分解释了他不到30岁的年龄就在苏格兰独立战争中的获得的号召力,和他被大贵族接受并被授予苏格兰监国(Guardian of Scotland)的重任。但是他家的爵位是非常地低微,所以苏格兰主要的大贵族家庭从来没有和他真正并肩战斗过,不会给他以支持,更不能接受他的领导。尽他的一生,他秉持被强迫退位的贝利奥国王的名义,为恢复苏格兰的独立而战,而不是为个人和家族利益。这一点使他明显区别于那些摇摆不定的苏格兰大贵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当年华莱士指挥斯特零桥战役的小山和山上的华莱士纪念馆[/SIZE]

      在斯特零市城外不远,华莱士当年指挥斯特零桥(Stirling Bridge)战役的小山上有一座华莱士纪念馆。馆里面收藏了一件据说是威廉华莱士用过的宽身长剑。这把剑的剑身长度达到162厘米。能够自如使用它的人必然是体壮如牛的巨人。瞎子哈利把华莱士的身高说成6英尺7英寸。如果华莱士真的这般高大,那末这把长剑自然可以归他使用。不过通常的历史记录中那个时代苏格兰男性的身高平均只有5英尺。这让现代的研究者感到无法置信。14世纪一部苏格兰编年史如此描写华莱士:他是一个高大的巨人,宽肩膀,大骨节,腹部和腰部比例匀称,外表和善但是有粗豪气质,臀部宽大,四肢强壮,非常精神的斗士,全身强壮又结实。这段描述很符合我们心目中的华莱士形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据说是华莱士用过的长剑[/SIZE]

      他的早年生活没有任何正式记录。但是民间的传说和故事在苏格兰许多地方流传。Ayrshire流传一个故事,说他在河里捞鱼的时候,同英格兰士兵就鱼的价格发生争执。他杀了几个英军士兵,成为逃犯。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敦提(Dundee),说英格兰长官的儿子总找事欺负人。有一天这个衙内伙同手下要寻华莱士的不是,没想到华莱士拔出匕首一下子把他了结。所以华莱士成为逃犯。还有一个最著名的故事被多次引用都快成了信史:他在琅克(Lanark)地方与英格兰的长官打起来。在英军追赶下,他跑到妻子的家里,从后门逃走了。这位英军长官放火烧掉了房子,并且把他妻子杀死。在夜里,他找到并杀死了这个长官。人们传说华莱士用他的长剑把这个英格兰人的头颅一劈两半。这个故事大概就是电影《勇敢的心》中那段镜头的基础。

      估计他在苏格兰南部的森林中居留,身边逐渐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反抗英格兰人统治的各色人等。据说在丹灞战役(Battle of Dunbar)中被英格兰人俘虏的苏格兰老将道格拉斯爵士也加入了他的队伍。他们采用游击战术,攻击英军的交通线,小型堡垒,杀死英格兰的地方官员。1297年5月间,华莱士率众全歼了英格兰派驻琅克郡的郡长及驻军。这个事件成为南部地区广泛反抗英格兰的导火索。他的名字这才广为人知。他和来自北方的安德鲁莫利爵士会合,共同赢得斯特零桥战役的胜利。

      斯特零战役之后,英格兰势力基本退出苏格兰。他率领大概三千人左右的队伍南下英格兰北部,烧杀抢掠,迫使英格兰居民跑到纽卡思尔(New Castle)避难。这是他的既定战略,目标是迫使英格兰谈判。这个时期的行为成为他日后被英格兰人审判的系列罪行的根据。1297年冬天因为气候关系,也有传言说英格兰大军即将到来,他率军回到苏格兰。他被授予骑士的爵位和苏格兰监国(Guardian of Scotland)的职位。他就职后任命另一位爱国者威廉兰伯顿(William Lamberton)为圣安德鲁斯主教,成功安排了教会势力进入苏格兰的独立运动。

      1298年7月的法克尔克战役中苏格兰军被摧毁。他不久就辞去了监国,从此没有声讯。有故事说他这段时间曾经跑到法国和意大利,分别向法王和教皇请求帮助。哪怕故事是真的,很显然他也是无功而返。1303年英格兰和法国缔结和约。爱德华得以全力对付苏格兰。1304年2月苏格兰的主要大贵族家庭再次投降。曾经跟随华莱士旗帜的贵族们向爱德华输诚并得到原谅。他们试图为华莱士搞到同样的待遇,被衔恨于心的爱德华拒绝了:华莱士必须无条件投降。他的命运将由国王决定。

      华莱士回到苏格兰的时期并不清楚。尽管和约已经签订,他依然施展他的游击战略打击英军。在威尔士起义失败后,就有威尔士贵族不能忍受英格兰的统治,跑到大陆做了雇佣军。凭华莱士的人才他完全可以同样这末做。有故事说他拒绝了法王留任的聘请。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他是苏格兰自由真正的战士,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爱德华必欲得他而后快,所以悬赏任何能够得到华莱士的人,生死不论。1305年8月初华莱士在格拉斯哥附近的小村中被捕获,与他同行的一位苏格兰战士被当场杀死。出卖他的人是他的仆人。抓住他的人是一个苏格兰贵族和手下。他被转交给英军,以最快速度押解到英格兰。

      1305年8月23日,苏格兰独立战争的伟大战士威廉华莱士被英格兰的法庭判决。他的罪名包括杀人,防火,抢劫,这些他都予以承认。但是他决不承认叛逆的罪名。因为他从未向英格兰的国王效忠。实际上对华莱士的审判只是一个形式,没有律师,没有证人,嫌疑人自辩的机会都没有。虽然他设法说出了合理的反驳,法庭根本不予理睬。结果早已被爱德华安排。他得到的刑罚是绞刑,剖腹和大卸八块(实际上是五块,中文没有对应)。这是专门针对叛逆罪的刑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华莱士当年就义的地点附近的纪念牌[/SIZE]

      华莱士被赤身露体绑到木架上,由马车从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拖到当时的行刑地。在那里他被施以绞刑。在他断气之前,被从绞刑架上放到行刑台上。郐子手先割下他的生殖器,再破开腹部,把他的内脏一一拽出来,在他的面前用火烧。最后砍掉他的头颅,再把他的身体砍成四块。他的头颅被长矛穿起,竖在伦敦塔上。他的遗体被分别送到卑微克,纽卡思尔,斯特零和珀斯公开悬挂。既以满足英格兰民众嗜血的复仇心理(那个年代估计是主流思想,苏格兰人南下抢劫也是一样),也威慑苏格兰那些公然造反者。这种刑罚是如此的丑陋可怖,电影《勇敢的心》不得不加以处理,否则现代的观众无法接受。也因为如此,华莱士在他的最后时刻,是不大可能高喊自由的。这是影片艺术化的地方。

      斯特零有个传说,说华莱士的一段身体被在斯特零展示后腐败了。附近修道院的修士掩埋了它。可是它不知何时又伸出地面,指向当年华莱士指挥斯特零桥战役的那座小山。

      爱德华一世的怨念和残暴成就了华莱士烈士的英名。他成为苏格兰独立精神的一个旗帜而被苏格兰人怀念。1314年的班诺克波恩战役(Battle of Bannockburn)前,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对他的士兵说道:你们曾经为华莱士流血,现在为我流血吧,就是一个明证。

      通宝推:johny,SleepingBeauty,任逍遥97,
      • 家园 历史上布鲁斯真地说过这句话吗?

        1314年的班诺克波恩战役(Battle of Bannockburn)前,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对他的士兵说道:你们曾经为华莱士流血,现在为我流血吧,就是一个明证。

        好奇地问一下,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