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君仔 -- 柳叶刀

共:💬74 🌺478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种菜比种庄稼更花费精力和时间,

        两三天不去菜地,草就不知长成啥样了。老乡家里有那些大娘大婶们侍候着菜地,大老爷们就是抽空给浇浇肥料,所以就容易多了。

        南方和北方还真是不一样哈,我们那儿晒谷场上都是大娘大婶们,我们队就是保管员一个全劳力在那儿,谷子由他负责挑进挑出仓库。有一次突然来了一场暴雨,等我们一伙精壮劳力从地里赶回晒谷场,保管已经瘫倒在地上了。

        乡下像你们队长和小王这样的事多着呢,不过我们那儿的生产队的干部都是正儿八百的庄稼人,不像公社、大队的干部,所以他们当不成老大。

        • 家园 写错聊...其实是富农子弟...

          村里成分不好的家里...日子过的都很好...

          这些富农子弟干活都很卖力...也都是把式...

          扬场就是和这位富农子弟学的...

          扬场就是木锨把打下的粮食扬起来...通过角度速度...分离粮食和杂质...

          有点风省力气...麦季时大多闷热无风...扬锨的速度就要快点...

          粮食重抛到前面...麦草的碎屑就落在后面...

          绿豆黄豆都好扬...难扬的是芝麻...轻...

          扬锨的动作很优美...

          民兵营长通知俺们已是队里的民兵聊...

          看过花名册...俺们是排在最后面...前几位是队里的地富子弟...

          原来他们是最后面的...

          嘿嘿...

          去年5月...俺回队里看看...

          队长已在前年去世...当时他40多岁...是个老党员...

          俺这村就是公社的所在地...有很多社干部安到队里的家属...大队的作用不大...只见到过一次大队书记...边远的大队干部厉害...

          照相时...一人说...这房子就是盖在你们自留地上的...

          一下想起来...当时只摘了几个小茄头...

          俺们收工聊要挑水做饭...社员家里有人做饭...回来就吃...

          你那边稻两季...活重...

          俺这边就一季麦子...春玉米秋玉米一些杂粮...

          你那地少人多...还好一点...

          俺这人均2.5亩地...还是淤土...粘性大...坷垃大...细作花工夫...

          后来旱改水...收完麦子就翻耕麦茬地种水稻...收聊水稻和打麦子一样...轧场...稻子湿...不像麦子干脆...不好打...后来买的脱粒机...

          • 家园 你是说那个小王是富农子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很巧。我们队里的记工员也是富农子弟,也是个把式,初小毕业,脑瓜子灵得很。他的妹妹可以算是全村除了知青以外最漂亮的姑娘了,后来自由恋爱嫁了村里一个高小毕业的莆田移民,那个男孩也挺帅气的,倒是一对璧人。

            大队会计的独生女儿,一个挺听话的小姑娘,平时说话都是细声细气的。十六、七岁的时候有人来提亲,她不干了,跟她爹妈说要嫁给那个富农子弟,她爹妈只好去回了人家。后来真的如愿以偿,主要是她爹妈平时也很欣赏那个后生。后来听说这个富农子弟还当了村里的党支书,当了好几年,干的不错,村里的事情办得挺红火的。看来这个女孩儿年纪虽小,还是挺有眼光的。

            他们的叔伯兄弟也是个把式,村里就三家富农,其中两个就是兄弟俩,另外一家富农的小孩就不怎么样了。

            你们那儿收水稻是连稻秆一块儿收的,没有当场脱粒?我们都是当场用谷桶(后来也用脚踏脱粒机)脱粒后,挑走谷子,留下稻秆沤田的。看来南北方即使种同样的作物,做法也不同呢。

            • 家园 才看到...翻墙过来要不断刷新才正常显示...

              小王不是富农子弟...其貌不扬...干活比小脚强一点...他父亲是公社医院的医生...

              因此小王做过记分员...保管员...

              他大概是依仗记分的权搞的人家媳妇吧...

              队长是后来接上搞的...

              俺去知青点前...在队里已有6年...

              这期间那富农子弟家还是只这一个孩子...是不是自己不能生?

              俺队里的富农子弟从不乱说话...只老实的干活...

              因而工分赚的足...生活比一般贫下中农还要好...

              俺们挑水的铁桶几个月就锈漏聊...就借他们家的木桶挑水...

              木桶做工真好...也结实...但价格高...

              队里就一人是地主...他耕耙地的技术好...翻的深...

              耕地时不分白天黑夜...只换牲口...不换人...

              有一次...犁头掉聊...他还是耕...把犁搞坏聊(木头做的)...

              差点当成阶级斗争新动向...队长只是在队里批评聊一下...没上报...耕地全靠他聊...

              后来队里有点钱聊...才用得起公社的拖拉机...

              俺这的水稻是71年开始种的...记得学习宣传文件是许世友的要求...苏北旱改水...

              当初是连稻秆一块儿收的...和打麦子一样“工序”...

              那时上级安排种稻子...队里就种聊...只用聊不多的地...整出细垄育秧...挖渠灌水...俺也插过稻秧...

              这之前工序都对...脱粒时...就没辄聊...

              第二年才用上那种简陋的脱粒机...但效率特别高...

              脱粒时也是把稻谷拉到场上做的...不在地里做...

              要是现在种稻...就会请南方的“技术员”来指导聊...嘿嘿...

              稻杆不是留在地里沤...就像麦穰一样分给社员...烧锅做饭...有的人家就用它来盖房子苫房顶...

              这稻草烧饭不熬火...俺用它铺床...嘿嘿...

              • 家园 一时没转过弯了,现在搞明白了。

                是富农的“儿媳妇”,不是“媳妇儿”。

                我们的记工员可是义务的,没有另外算工分。主要的要求就是本人要天天出工,做事公正。

                很想知道“旱改水”以后,粮食总产量有没有提高,现在还有没有继续种水稻呢?

                • 家园 嘿嘿...

                  俺队里的记工员...不干活...

                  队里的活较分散...一般在上午和下午收工前...记分员都要到地里转一遍...

                  后来免聊小王的职...队里会计就代替聊...

                  以后就一直没有专职的记分员...

                  旱改水最大的投入是渠...渠要年年整...不像南方的水渠几百年的用下去...

                  大河的水引到小河...再用柴油机加泵把水翻到渠里...再引到稻地里...

                  俺们那地漏...渠也漏...渠是土堆的...常决口子...队里安排不少人顺着水渠巡视...水流到地里已经很细聊...

                  种稻...俺队里是公社最早的...是当着任务安排的...

                  决分时...每人口粮麦玉米啥的没减少...壮劳力每人不到500斤...有的年头300多斤...一般在450斤上下...另加每人10斤米...比例很小...后来也没增加...现在好像不种聊...分田到户后水源不能解决...去年回去...麦早已收完...地里还是麦茬...

                  也是这地是第一次种稻...米是真好吃...香...没菜也不用咸菜...能吃两大碗...

                  后来乡里有人娶媳妇...都是用米...不再烙饼聊...

                  • 家园 新米饭是真好吃,

                    每年的双抢,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得上阵,队里统一做饭,用的就是刚收下来的新米。大锅饭、新米、不限量、地里的活又狠,那个饭才叫香,现在有时梦里都会梦到。

                    我们那儿的米饭是这么做的,米下锅,加宽水,烧到米熟了还没开粒的时候,捞起来进蒸笼,下面继续烧火,把饭蒸得了,下面的米汤也浓得很了,加上几片菜叶子,撒上点盐,饭菜都有了。

                    刚下乡的时候,山沟的深处还有一些高杆单季稻,那个口味比矮秆稻又好过一个等级,队里都留起来给大家做口粮。后来要消灭单季稻,保证百分百的矮秆双季稻,就再也没有种了。

            • 家园 稻杆沤田不容易

              我们那里在我懂事前(就是八十年代前),也用谷桶(稻桶)脱粒,后来用脚踩的脱粒机,承包后过了好几年才普及柴油机带动的脱粒机。

              不过说实话,用稻秆沤田我还真不太相信,夏收夏种的时候间隔时间太短,稻秆没法沤烂。晚稻和早稻间隔一个冬天,秋冬空气干燥,稻草更难沤烂。而且当年田里经常种苜蓿之类的绿肥过冬,春天的时候就沤绿肥了。在我的家乡,稻草是主要燃料,也用来搓绳子,对特别穷的人家那是建筑材料,另外稻草也用来垫猪圈,然后和猪粪一起沤肥料。

              我外公家本来有一些田地,外公三兄弟,下一代十几个孩子,所以只划了中农。但是原来也雇工,我们那里不叫长工,叫相帮,我外公家和相帮家关系不错,没有任何矛盾。

              • 家园 我们那儿靠山,烧柴不烧稻草,

                所以稻草就剩下有限的几个用途,比如像你说的垫猪圈,打草绳,或者打草垫床上冬天用着暖和。我刚下乡的时候还有单季的高秆稻,编出来的床垫就比矮秆的厚多了。

                稻秆当然没有那么容易沤烂,双抢时节常常一块田早上刚割完稻子,下午就放水犁田、耙田,第二天就插上秧了。稻草、稻根就是犁田的时候翻到底下去了。有时插秧也会碰到一团稻草,那就要用脚把它踩下去了。苜蓿之类的我们那儿也种,不过只限于大块田,山上的小块梯田就没有种了。

                用谷桶脱粒的劳动强度比较大,基本上都是青壮年来干的,干一天下来还是挺累的。原来我们那儿都是小伙儿打谷桶,姑娘们割稻子,后来用了脚踏脱粒机,就倒过个儿来了。变成姑娘们踩脱粒机,小伙儿割稻子了。

                其实谷桶也有谷桶的好处,轻便,把它倒过来,撑上一根扁担,一个人就扛走了。用脚踏脱粒机就得两个人抬了。我们那儿的谷桶其实不是圆的,而是梯形体,底面稍有弧形,方便拖着走。

                打稻子一般都是两个人。割稻子的割倒稻子后,顺手一把一把的放好,打稻子的一边一个,两个人打铁似的,一人一下,很有节奏的。打完了,就顺手把稻草撒开。手边没有稻子了,两个人就合力往前拖。

                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嗵嗵的打谷声。熟悉了以后从打谷声中就可以估摸出那块田的收成好不好,打稻子的人有没有经验。打稻子的时候,打下去以后,手不要马上往上抬,稍微有个停顿,这时候听到“哗啦啦”,大珠小珠落玉盘,就像音乐似的,特别是头一下。

                不知道柴油机带动的脱粒机方便不方便移动?如果不方便,那还得把稻子搬到脱粒机旁边,不是很麻烦吗?

          • 家园 这小麦扬场没顺手工具啊

            我们温州地区稻谷收获之后也是先晒干,入库前也要扬谷,但是使用一个古老的机器,温州话里音近风Tsi。木制,上面是一漏斗,机身里有一个带手柄的轱辘,一边有出风口,另外还有一个阀门装置控制稻谷的流量。谷子晒干了就倒在上面的漏斗里,然后摇动手柄,打开阀门,风就鼓起来,较轻的秕谷就从出风口出去,而较重的谷子就流到下面箩筐里。

            不过我估计这机器不适合扬麦,因为麦子太轻了。

            • 家园 俺这还是全人力...你那边是半机械化...

              扬场用木锨...

              每到麦季前...队里都要去集上买一些新农具...

              队里的木匠也要从旧的农具里检一些能修的修好再用...

              到夕阳快落下的时候...打下的麦子(粒)已有一人多高的堆...

              几个好手挑好自己顺手的木锨...

              头几锨扬起来...判断微弱的风向...确定新堆位置...

              大木锨扬起来...麦子扬起一个垂直的大扇面...

              就像撒网捕鱼...要撒开呀..

              腿腰臂腕...动作连贯...一气哈成...

              还要有耐力...一气上百锨不止...

              是个技术活加力气活...

              这个活...俺也是在乡下最后几年才学会的...

              不次于他们...队长和把式都夸过俺...扬场就是俺几个人了...

              这也是俺值得回忆的几个技术活之一...

              嘿嘿...

              关键词(Tags): #插队时的一些事
            • 家园 我们那儿用的也是一样的工具,

              碾米后去糠用的也是同样的设备。

    • 家园 君仔在村里还抬得起头吗
      • 家园 怎么说呢?

        君仔平时为人热心正派,且是一等一的全劳力,虽然年纪不大,在村里是很受敬重的。秀兰平时也是低眉顺眼,一个很温顺的小媳妇,同村里大娘大婶、大爷大叔关系都很好,和平辈们也都没有什么过节,所以大家在他们面前是绝对不提这事的,偶尔有一俩个不知进退的愣头青想挑起,也会马上招到长辈的弹压。

        君仔自这事发生以后,有好一段时间只管闷头做事,秀兰更是成了一个闷葫芦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