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时事述评:黄海和南海 -- 井底望天

共:💬419 🌺4400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井大,您这个超大型深水系泊式平台的构想技术上有困难

        作为一个行内人,我不得不说国内现在上一个深水张力腿平台或者spar平台的技术水平都还达不到,更遑论这种超大型的海上浮动城市,前段时间中油上的那一个半潜式平台,算是各种深水平台中技术最成熟,实施最简单的平台,国内也不过就是把美国这边的全套图纸和技术资料买回去翻译了一遍,照猫画虎出来的东西,就这个,尚且还要欢欣鼓舞的庆祝技术水平上的巨大突破。。。这个,sigh,我个人觉得在海洋工程这方面国内和国外的技术差距至少也在30年以上,只多不少,要想实现您说的这种超大型深水系统(世界上还从来没有过先例),我觉得就算是飞跃一样的发展脚步,五十年内恐怕都还没有希望吧。

        • 家园 所谓的差30年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所谓的差30年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如果一直没这个需求,一直不发展还会一直差下去,但是有了需求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需求还很迫切呢。工程上的东西,特别是这种大型工程,对TG的信心还是比较足的。

          另外,如果把全部图纸买回去依样画葫芦一下就能做出来,本身就说明这个东西的技术含量也就如此。

          • 家园 是么?

            我说的30年是我个人根据以往资料和现实经历给出的估算,或许不权威,也不精确,但若说是无稽之谈,我觉得是不是太武断了点,您至少也该给点理论支持不是?

            且拿几种目前普及率最广的深海作业平台来作一个粗略的指标:

            1。半潜式平台:国外50年代开始研究设计,1961年建成投产第一座。 国内70年代末开始研究,1984年建成投产第一座。

            2。张力腿平台:国外1954年就提出概念,1962年就建成第一座试验平台,1984年建成第一座实用生产平台。国内据我所知,708所大概八十年代的时候做过张力腿的水池试验,我在国内的老板算是第一批开始搞这方面研究的,研究开始时间是九十年代,至于说实用性的或者是实验性的平台,国内目前一座还没有。

            3。Spar平台:国外71年就已经提出概念,并且有研究,1996年底一座实用化平台建成投产。国内则晚了好几年才有人听说或者说注意到有这么一种概念,时间大致是在03-04年间,仅局限于部分高校和研究所内的很少的一部分专业人士圈子,称得上正经的研究应该是这两年才开始,国内建成投产数量:无。

            上面说的这三种深水平台目前占到世界上实用深水平台的90%以上,基本上可以说看看这三种平台在各国研究和实用的进展状况,就能看出各国在深海领域的技术水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以休斯敦为中心的深海产业区,和欧洲北海周边国家的深海产业区是全世界两大深海技术中心,中国的深海产业跟他们比,恕我直言,无论是质还是量上都还差的远。当然除此之外,也还有好些其他的平台的概念,都是很天才的设想,但目前的研究和实用水平和上面那三种深水平台还无法相比,也很遗憾的是,我目前还没看到一种深水平台概念是国内提出的。

            当然,有需求就会有发展,需求迫切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发展速度,这个我不否认,但请注意“一定程度上”这五个字。TG不是奥特曼,馒头要一口一口的吃,不是说中央领导拍拍脑袋说声上马,这个大型工程就能嗖的一下拔地而起的,尤其是深海工程这种需要长期技术积累的领域。中央领导没那么神,中国人也并不比外国人聪明多少,凡是奇迹一样的东西,背后都必有不为人熟知的艰辛。TG到目前为止能震住人的大型工程,不管是北斗,神舟,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等等等,哪一个不是用几十年甚至几代人呕心沥血的工作来作铺垫的?之所以我们觉得他们出现得很突兀,觉得近几年TG的工程技术大爆炸,那只是因为TG行事素来低调,到了公开计划的阶段,就基本上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了,您不能从这个时候开始算时间。拿现在快出来的航母来说,八十年代的时候就集中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所在搞各个航母方案的验证研究,军方的研究只怕进行得更早得多,然后墨尔本,基辅,瓦良格,一艘一艘的买进来,拆了装装了拆,一寸一寸的琢磨,我认识的前辈有八十年代初就在广州拆航母的,也有02年就开始在瓦良格上拆拆装装的师兄,设计的方案都不知道翻天覆地的改了多少次,今年才正式羞羞答答的说要搞,公众看到的是TG刚表示意思想造,然后几年后就要建成下水了,是挺吓人的,可那之前漫长的技术积累阶段呢?都被华丽丽的无视了。

            有信心有决心是好事,但最终起决定性意义还是技术的积累,包括人才队伍的锻炼,否则难免陷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空洞。至于说迫切的需求,这东西实际上就是双刃剑,有可能折腾得领导寝食不安逼着大伙儿给我不惜代价不择手段的搞,有可能能够加快一点进度,另一方面,如果需求太迫切,耐心跟不上,往往造成的结果不是加快国内研究进程,而是干脆就转向国外,彻底全套引进,彻底自费武功,这样的例子不需要我多举,遍地都是。说起来其实中国的深海工程也就是个自费武功的典型例子,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一大帮子学部委员和院士带着头跟国家喊我们得朝这方面发展,差距还不至于拉得太大,但领导认为最省事的方法还是挖挖海边的浅海油好了,真需要挖深海了,直接从国外买全套就是了。于是,84年就下水了自主设计的第一艘半潜式平台,到了2010年,自己反倒搞不掂了,得到美国这边来买图纸,请人代工设计,听说还直接控股收购了这边一个专业做半潜的公司专门来干这个事情,可真是有钱阿,烧的。

            这些年国家对石油的需求迫切不迫切?07,08年的时候国内三大石油公司总老总到下层员工都被国家下了死命令,就两字:找油!至于说钱什么的都不是问题。深海采油平台这个时候成了炙手可热的东西,要多少钱就给多少,大把大把的撒钱跟撒纸似的,你能说国家不重视么?国内各个高校,不管有没有搞过,都呼呼啦啦的冒出来一大批海洋工程专业,还真邪了,都能拉到油水多多的项目。我知道的某个重点大学,就不说名字了,搞一个浅海导管架平台的生命周期监控,都能拉到100亿人民币的资金,结果二三十年使用寿命的平台,修建时候就整合进平台结构里面的传感器系统,寿命才够用两年,这能搞出什么东西来?我接触到的中海油里面的小角色,工作经验不过两三年,跟我谨慎的说3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可以由他自主决定批不批,批给谁。中国这个力度是什么概念?若是这样的资金力度放到休斯敦,美国的深海石油领域就能疯起来,俩仨年内几十座全套的深海平台系统都应该开始出油了。而在国内,这几年搞出什么东西来了么?我看还没有。无他,缴学费补课而已,前几十年欠债太多了。这个,我估计国家也应该是清楚的,这些钱就是用来打水漂的,折腾不出来个东西,至少也能折腾出一批有经验的人。迫切的需要就一定能在二三十年内产生技术上的飞跃么?我看未必。

            TG在集中人力,财力,提供长期政策支持方面的确是相对于欧美来说有优势,如果玩规模化,除了被紧急动员起来的美国之外,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国家能和TG一较高下,但国内深海这个领域目前的问题是缺乏开拓进取和冒险精神,人才流失严重缺乏有积累的团队,而且最关键的,你得有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发挥规模化的优势。在深海这个领域,中国没有完整的研究产业链,也就没有规模化的优势。什么是规模化,休斯敦这个对角线40英里的城市,城西叫Energy Corridor,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都是海上采油领域相关的公司,大大小小上千家,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公司都有自己的绝活和专利,geology, upstream, downstream应有尽有,彼此激烈竞争,又彼此默契合作。地质公司先做油藏分析,然后勘探公司打探井,用的深水打井平台都是休斯敦这儿现成的,然后油公司批一个项目下来,几个工程公司一碰头,各自分工做擅长的一块,中间每周开一个组会,离市区70迈就是德州工农兵大学的海洋工程实验室,参数往那儿一送几个星期模型试验数据就出来,反回来后再修正设计,报业主批了就送旁边路易斯安娜和德州南边的船厂,或者送新加坡,中国,印尼,那边儿人力便宜,三下五除二的两三年一个完整的深海平台系统就开始产油了,几十年做下来的无数深海系统,全世界各地的项目都做过了,从浅水到深水,从技术还没成熟做到技术成熟,在不断的事故教训中不断的改进,这样锻炼出来的产业链和技术人员才是真正的规模化。中国现在有这样的产业链么?我看还没有,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广深经济区现在有一点这条深海产业链的雏形,近两年新出来了不少大小公司,但还大都还在萌芽阶段,还需要假以时日,这怎么着也得二三十年吧?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别的地方不知道,休斯敦海洋工程界的华裔工程师几乎就是半壁江山,假设哪天风云突变,海外的海洋工程师大批回国,或者是整支整支的技术团队都回国效力,带回来他们自己拥有的专利,程序和技术手段,这能够让中国的深海能力实现一个飞跃,当然,在他们能够人尽其能的前提下。

            至于您说的“如果把全部图纸买回去依样画葫芦一下就能做出来,本身就说明这个东西的技术含量也就如此”,我觉得想的太简单,首先,全部图纸拿回去依样画葫芦,这本身就是中国大多数船厂吃饭的手段,前些年各大船厂怎么活下来的?就给人家卖体力做建造,这和自主设计完全是两个层次上的东西,否则我们现在就已经可以宣布中国是全世界第一科技大国了。照抄容易,换一个环境换一个项目,你照样抓瞎,还是得去求外国人。一座深海平台,不仅仅是几万吨钢铁打的一个船壳,这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系统,涉及的领域要横跨好几十个专业,每一个特定的项目,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要求,设计往往差之千里,这个系统是高风险的,自己搞可以,但是要有承受代价的准备,一个小环节上出错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前段时间BP的爆炸漏油事件大家也都知道了,设计过程中各家都有各家的一套方法,这里面的每个细小环节很可能都是总结了以往几十年来发生的种种经验教训所凝成的,这都是人命和堆积如山的金钱换来的,这都是别人的商业机密,而且绝大多数都有专利,中国别指望别人能无私的跟你分享这些的,一个东西你拿到手能看懂就很不错了,即使你能看懂了,你未必造得出来,你即使能造得出来也不许你自己造,因为别人有专利。。。。。别人可以漫天要价,你却不能坐地还钱,更何况很多时候,你有钱别人也不会卖给你,你只能买些已经过时的东西,比如中海油的这个半潜式平台。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深海工程这方面,国内国外差距至少30年以上,井大的大型浮式基地构想技术上实施起来很困难,至于说有哪些技术困难,要展开说的话一天也说不完,以后有时间再详细讲。反正我个人觉得,今后至少二十年内,无论是国内国外,能实现这种规模上万人,设施齐全,安全稳定的浮动城市的可能性还不大。

            通宝推:红松塔,河友甲,回旋镖,舞动人生,某人a,
            • 家园 搞不懂

              航母都能造出来,这个浮动平台不需要动力,不需要武器系统,就造一个大铁船永久性地泊在那里,造价会比航母还高吗?

            • 家园 楼上的文最大的好处

              就是引出了虾甲这篇文。

              感觉工科和文科区别还是很大的。文科好像更相信都是人,他行我也行、靠拼搏靠精神就能胜利这些东东,工科一般只能笑笑,知道时间和积累是跳不过去的。

              好像一般文科当领导的多。

            • 家园 中肯之言

              大型工程、工艺方面,国内与国外差距非常大。这不是一个天才、一个小的团队能够承担下来的。而是需要技术、资金、管理、运营各方面有效的组合才能搞起来的,这背后,又需要庞大的科技基础研发的积累做支撑。

              如果象两弹一星那样玩命搞,加快缩短国内国外差距并不是不可能,但以现在的科研气氛和作风,基本不太可能。这方面,任重而道远。还是先踏踏实实,把别人的经验教训学习总结一下,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折腾,积累到一定程度,说不定能爆发一下。

            • 家园 老兄是SHHJD的吧?
              • 家园 赫赫,不是

                前面说的那些,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我不是什么专家,只是在这行李工作罢了,您姑妄听之。

            • 家园 这个帖子要加精啊!竟然没人回!

              看来河里IT男文科男比较多。不过可以考虑单独发在科技版上。放在这个版上,有点可惜了。能源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可惜河里深入讨论的不多。估计休斯敦的工程师们比较爱潜水。非专业人士们又比较热衷于阴谋论。结果这个题目就fall through the crack.

          • 家园 海洋工程,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设计

            每一个地点的海况,天气,海底地质条件都不一样。所以每一个海洋平台的设计都是Custom Design。要做很多的计算分析。具体到设计,项目管理,制造,还有很多经验积累的东西。能抄来的,都是简单的东西。井大讲的这个东东,可是新鲜玩意儿,抄都没处抄。更何况南海是个台风频发的地区。如果不慎出了事故,那上面的居民们怎么办啊?去年渤海湾还断了两根东东,现在还没修好(都怪卫留成贪便宜,现在连本带利全赔进去了)。渤海的风,比南海可小多了。TG的信心,也是有限度的。

        • 家园 行家说话了。

          以中海油的官僚作风,大家就不要抱太多幻想。

      • 家园 这个井大说的很好!

        浮游城市,太美妙了!!

      • 家园 求新加坡的科普

        在河里看井大和其他河友的文章,貌似对新加坡评价都不高,我只了解新加坡的李家王朝貌似是比较铁杆反G的,是不是李家王朝为了抱紧米爸爸的大腿,在对天朝的政策上一直比较恶心?

        对了,还有当年非典那档子事,好像新加坡做得也比较猥琐。

        • 家园 不知道当年新加坡做了怎样猥琐的事情,求详解
        • 家园 當年新加坡和蘇州合作搞蘇州工業園,蘇州

          當年新加坡和蘇州合作搞蘇州工業園,蘇州市長處處為難李光耀,給他難堪,搞得最後他只好讓出控制權,亂沒面子的,這可是老李心口永遠的痛,哈哈!人民行動黨(PAP)有監視中國網站哦,比如天涯等,有常看新加坡報紙的同學應該會知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