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大哉轩辕--绳结,拼音文字,汉语和文明 -- 泉畔人家

共:💬149 🌺1099 🌵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大哉轩辕--绳结,拼音文字,汉语和文明

    本来是回复大西洋兄的一篇文章的,单独拿出来发一下吧。也算章鱼预测后的一小点展开。

    链接出处

    现在“汉-高加索语系”和 “汉-高加索人种”的提法已经开始逐步展露头角了。所谓的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在上古是同源的说法在增加,当然,白人们的研究肯定是往语言从西往东传的路子上找,我们倒过来想一下,如果是同源,那么为什么不能是从东往西传?

    外链出处

    伦夫鲁的观点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伦夫鲁的观点与历史学、语言学以及比较神话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大相径庭。例如,比较语言学表明,原始印欧语居民非常熟悉车子,在印欧语系诸语言中,保留着表示车子的共同词根。但印欧语系诸语言中却没有表示“车辐”的共同词根,这表明当有辐车轮出现的时候,印欧语居民已经向四处扩散了。考古发现表明,欧洲的车子最早出现在东欧,时间是在公元前3300年左右,这些车子都是实心车轮;有辐车轮出现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这就是说,印欧语系的发源地在东欧(具体地说是在黑海北岸的东欧草原),约公元前3300年至前2300年之间,他们开始离开故乡向其他地区扩散[3]。这些理由,同时也是印欧语系“黑海—里海起源说”的基本依据之一。

    注意,所有印欧语系都有实心车轮的车的共同词根,所有印欧语系语言都是“原始印欧语居民非常熟悉车子”。那么谁发明的实心车轮的车那?

    放心,西方,中东,埃及,希腊,巴比伦,苏美尔,古印度等文明都不会有关于有人发明车的记录和传说的。就像他们不会有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一样。他们的文明要么是神赐予的,要么是像普罗米修斯那样从别处偷来的,反正不是自己的。而车在汉代先秦典籍里,是应该对应轩辕氏的。

    当然,因为轩辕黄帝的功绩太大,后边基本以帝记录,不再记为轩辕氏。

    好了,绕这么一大圈,到正题了,轩辕黄帝命令仓颉造字我们都知道。但造字肯定不可能是一下子完成的,而且仓颉造的字是取代了结绳。注意,结绳是不是就是简单的打个结那?如果结绳能表达的信息那么少,为什么老子到了春秋时期还希望恢复结绳?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再看一下人间树老大的文章,印加帝国文字体系,就是依靠结绳的

    链接出处

    实际上老子和黄帝都是非常聪明的人,聪明的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今天的专家们总是喜欢自认为自己比古人聪明,实际上还早着那。

    在轩辕黄帝击败蚩尤的过程中,轩辕黄帝已经感觉到了结绳拼音文字体系的弱点。当时的蚩尤九黎部落联盟,使用的应该是2种象形文字,长江中游地区使用的是后来发展成苏美尔楔形文字的文字

    湖南永江女书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发展后成为苏美尔文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你看下图就知道了。楔形文字以“钉子字”而闻名,把一个女书专家和一个苏美尔文字专家叫一块,估计2人都会大吃一惊的,可能有大量的字是一样的。

    另一种现在还在用,对应古埃及象形文字。

    古埃及文字

    [IMGA]http://t0.gstatic.com/images?q=tbn:tBSUYIV7MkCWTM: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bmiddle/4dd78ed344b0ba50bb82d&t=1[/IMGA]

    纳西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然,这个现在还没有严谨的研究,河里如果有楔形文字专家那去瞅瞅湖南女书,有古埃及文字专家去瞅瞅纳西语。兴许会有惊喜发现。

    随着黄帝,炎帝,蚩尤部落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战争规模越来越大,需要调动的物资,人员和部落就越来越多。用绳子编织成的命令就极为容易被人篡改。黄帝命令甲部落出二百人,带5千斤粟到某地,等命令送达已经1个月过去了,甲部落感觉出的太多,把绳子或者绳网解开重打,变成1百人,3千斤粮食。结果到了以后比对命令,如果甲部落坚持他接到的绳子就是这样,也很难证明。

    结绳文字是表音文字,而随着战争的发展 ,控制区域越来越大,语言读音差别也会越来越明显。 在6800年前,黄帝在面对如何统治长江,黄河流域,统治内外蒙和向西直到黑海的广大亚欧草原,发现拼音文字是不利于统一的,不同的读音难以交流,而不同的读音最终会导致不同的文字。印欧语系的希腊语,罗马语,波斯语,拉丁文,凯尔特语,以及今天的英,德,法,西班牙,俄语等也证明了这点。

    所以黄帝在战斗胜利后,选择了放弃结绳表音体系,改用了以炎帝体系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新体系,就是后来的甲骨文-汉语体系。而结绳体系也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就是古汉语拼音体系。仓颉造字的故事里,也对这些有所反应。我们今天的汉语,实际上和先秦诸子们用的语言没有大的区别。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难与共,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这段,让今天的最牛的汉语言学家来写,一定能写的更好吗?

    而先秦百家们用的语言和文字,也是从黄帝时代发展来的。轩辕黄帝和仓颉所谓的造字,实际是对当时各种文字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后的创新。也是应对轩辕车发明后,人类活动范围急剧扩大,需要表达的物品种类和部落数量急剧增加,拼音文字容易入门,难以深化,对新事物只能新造词的缺点显著暴露。黎民(九黎,九氏)百姓,光大的需要表达的部落名称就接近2百个。

    当然,7千年-6千年前这段时间气候已经开始变化,5千年前的气候已经比7千年前大大恶化。而6千年前左右的全球性大洪水,更是切断了从逐鹿出发,经过蒙古草原,向西直达黑海的欧亚草原顺畅交通。黑海,里海地区的原始白人部落,在大约7000年前被东方乘坐轩辕车从东方到来的文明社会所征服。在洪水到来前,他们还刚刚从黄帝,帝喾等那学会初步的结绳拼音文字体系,黄帝部落对他们也是重使用而不会轻易传授各种知识,比如如何用火。所以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从神那里偷来了火。(实际应该是违反禁令将如何用火的技术传授给了自己部落)他们被初步培养起来,在草原森林交界地区养马,造车。在某些时候,他们会被传授驾车作战的技术和初级武器制作,他们的先祖,也许被征调东来万里参加了逐鹿的那场大战。所以希腊神话里的早期的神,都是驾着战车射箭的。

    也许当初轩辕黄帝基于黑海里海地区过于遥远,难以节制的考虑,故意仍然让印欧语祖先们使用结绳拼音文字体系。这样印欧语系的语言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分裂,不会出现统一的强大政治势力。欧洲即使是罗马帝国时代,作为主体的法德波兰,俄罗斯等广大地区也是不统一的。

    而老子希望恢复结绳拼音体系就更明确了,语言不同后,自然就是小国寡民。出不了秦皇汉武。老子实际上已经预见到大一统的强力帝王的出现将不可避免,秦二世,隋炀帝那样的统治者造成的损害,也将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昏君。所有老子希望能用《道德经》来推迟这一天的到来。

    河里的河友分布在世界各地,但相信只要是掌握了一定的汉语基础。照样都能看的懂几千年前的《尚书》,《孟子》一类的。而拼音文字体系,不知道一个普通美国高中生,看懂莎士比亚原文的能有几个?而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懂汉语的人,看西西河的各个版面,哪怕是深奥的量子力学到这里的语言学,都能看个大概,扯上几句。而拼音体系,你学医学的想写篇语言学文章,学哲学的写篇量子力学文章,再写篇生物学文章说道说道基因,遗传我看都够悬的,不会的单词当然可以查。但一篇文章不认识的单词太多了以后,就不是阅读了。今天的英语单词数量超过100万,各个学科不但在新造词,而且出现大量熟词生意。比如memory, 我们公司当初就因为刚毕业的英语系学生把memory翻译成回忆(是一篇IT文章,关于操作系统的)而导致丢了订单。memory是回忆不假,但在计算机领域就是内存,或者台湾翻译的记忆体。而如果是汉语,这种事情就很难出现。

    今天的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实际上和当初轩辕黄帝发明车以后人类面对的局面类似。活动范围突然加大,接触的新东西大量增加,黄帝当时就分析出了结绳拼音文字的缺点,新创了汉语。相信客观事实的发展也会再次证明,在中国知识分子丢弃掉那种仰视白人的迷信以后。汉语的优势会让中国的科技经济和各方面迅速的爆发性增长而全面压倒西方印欧语体系。

    附记: 字母应该起源于结绳,先有小写字母,后有大写。比如a,b,c,d,e,f,g,h,i,j,k,l,m,n等,实际上都是很容易被绳子打出来的图形。而且中国古文字从右往左,从上往下,实际上就是展开一张渔网(字网)。

    而亚历山大剑砍绳结的神话,也是这个的反应。我记得小时候看的版本,绳结还是讲是黄帝绳结的。现在网上的版本,都改了。估计是我们的专家们对在遥远的地方出现关于黄帝的记录是不相信的。

    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3年侵入波斯领地阿拉伯半岛,并占领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古代伦帝那王国的首都格尔迪奥恩。

    在首都的街道中心有供奉天空之神宙斯的神殿,在神殿中摆放有一辆古老的战车。在这辆战车上有当时十分著名的“格尔迪奥斯绳结”,根据传说解开绳结的人就是亚洲的统治者。

    小时候看的世界五千年里,绳结是黄帝绳结,解开是统治全世界。心有千千结。中国结这种特殊的东西,在没有笔纸,结绳记事时代意义就不简单了。能快速准确的打结,对传播知识记录信息意义极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以黄帝在征战之余打出一个特别复杂的绳结放在车上不奇怪。告诉伦帝那人谁能打开绳结实际上就是说谁是最聪明的人。亚历山大用剑砍开绳结,注定了他的智慧离统治世界,还差的远。

    通宝推:天涯无,樊逖,dahuahua,diamond,中关村88楼,dahuang,兰之子,唵啊吽,某人a,藏猫猫,山有木兮,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推荐一个北美印第安文化讨论群

      欢迎对考古 人类学,印第安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加入,群号 144919754

    • 家园 人类学家的研究是:三千年前中亚的欧洲人被东亚人驱逐了

      在青铜时代末,铁器时代伊始,也就是大约公元前1000年前后,东亚人也进入了中亚。

      有趣的是,研究结果提示,这两个文化群体当时并未发生在遗传上的融合。

      欧洲人的基因在这个区域渐渐消失了。

      所以,在中亚地区,印欧人分化以后的结果是,东亚人取代了欧洲人。

    • 家园 部分论点不敢苟同

      一、结绳是用来记事的,不是用来传令的。

      二、中华文字源于“易”,我估计结绳是也是用于表述“易”与八卦的一种方式。

    • 家园 恳请大家不要给毛锥子的帖子投诉了,留着做证据,谢谢了
      • 家园 快乐的新一天开始了。让我们继续喜闻乐见的抽脸运动

        首先,昨日剧情简要回顾:

        毛锥子:我要是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小jj怎么给小泉泉洗地?

        小jj:废话少说,拿东西来吧。

        毛锥子:别急嘛,先说你怎么办吧。

        小jj: 你这人这么肉啊,你拿东西出来吧,我都等得不耐烦了。

        毛锥子:别急嘛,先说你怎么办吧。快说嘛

        小jj:没有可能,你去找吧

        毛锥子:啥没有可能?

        小jj:你“没有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

        以上小jj台词全部原文引用。最后一句请见积吉:跟你说完话,我儿子都要说我笨,是后一种

        下面开始今天的抽脸运动啦。

        小jj啊。不出我所料,你和泉大师一样,都是怂得不能再怂的怂货。昨天不管我怎么敦促你正面回复,我要是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你怎么洗地。甚至已经把话说到“敢不敢比那个怂货泉大师痛快点,直接承认我jj不该给泉大师洗地。今天栽在毛锥子手里,泉大师吐出来的我舔回去。”这种地步,你还是只能唾面自干像个忍者神龟一样把脑袋缩起来不敢正面给我回复。当然,你也只能是这种招数了。所以你能做的就是不停的喊你拿你拿你不可能拿出来。今天我不陪你继续玩这种你坏你更坏的狗血剧情了。直接给你痛快一巴掌吧。让你看看我到底有没有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

        其实《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在你自己给泉大师的那个帖子下给出的链接里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

        积吉:给你个链接吧,支持你的观点,专业的

        在这篇文章里有以下文字:

        南宋淳熙名臣尤袤《遂初堂书目》编年类著录有《竹书纪年》,无卷数。淳熙四年,陈骙作《中兴书目》,著录《纪年》三卷四。据此,南宋中叶《纪年》犹未亡也。

        呵呵,看明白我给标的黑体了么?陈骙作《中兴书目》,著录《纪年》三卷四。什么?还没有?那是,你小jj这种史盲,看不明白也是正常的。直接上史料

        《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八/祕書省二

        淳熙五年六月九日,祕書省上《中興館閣書目》七十卷,《序例》一卷

        那陈骙呢?呵呵。请看《宋史.陈骙传》

        再归故官,迁秘书监兼崇政殿说书。淳熙五年,试中书舍人兼侍讲

        瞎子也能看明白了吧,淳熙五年,陈骙还担任秘书监兼崇政殿说书,而《中興館閣書目》就是在他治下编辑成的。所以后人将这本书作者放到他头上。

        好了,《中興館閣書目》由大宋朝廷秘书监编修,铁证如山。

        小jj,你不是说我没有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么。现在怎么说,呵呵。这一巴掌,爽吧?

        不过呢,估计你还是会不服的。因为这篇《今本<竹书纪年>研究》文章上所述的毕竟还只能算二手资料。像你们这种史盲,别人向你们要资料,你们一贯只拿些三无网页忽悠。哥可不会像你们这么肤浅。

        来,直接让你看宋人的原始史料,让你看看《中兴书目》中记载《竹书》的铁证!

        王应麟《玉海》卷四十七《晋竹书纪年》条截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为了你这种史盲读得方便,我再给你把原文打出来:

        《崇文目》不著录。《中兴书目》:止有第四、第六及杂事三卷下皆标云“荀氏叙录”。一 纪年,二纪令应,三杂事,皆残缺。

        小jj,你不是说我没有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么。现在怎么说,呵呵。这又一巴掌,爽吧?

        打脸运动完毕。现在请小jj开始撒泼运动。大家鼓掌,我喊号子:一二一二。

        通宝推:逆火轮,
        • 家园 我就知道你要拿这个说事,知道什么叫“孤证不立”吗

          北宋《崇文总目》与南宋《中兴书目》是宋代最重要的两部官修目录。《中兴书目》更是对于后来的多种官私藏书目录和史志目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它大约早在元明之际已经亡佚,此后人们只能从其他古书中辗转引用。《玉海》就是其中之一,证明《中兴书目》收录荀氏叙录的古版《竹书纪年》,你上面说的很清楚。

          既然南宋初年这个荀氏叙录的古版《竹书纪年》还在,而且是在官修《中兴书目》中,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方诗铭等人辑“古本《纪年》”所采之书为什么“皆断自北宋,靖康之後,则弃而不取。”。别跟我说他们这些人不知道《玉海》中有这段记载.

          大牛,严谨的史学大牛,你一定知道什么叫做“孤证不立”吧。我引的那篇文章的作者把《中兴书目》这条证据竟然排在私家藏书目录《遂初堂书目》的后面(我看的时候竟然给忽略了),这让陈骙情何以堪啊!但这位作者却是聪明的,他知道什么是有力的,什么是忽悠的。

          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方诗铭等人同拜锥子大师!锥子大师洪福齐天!

          • 家园 瞧瞧这第一滚,完美的转进动作,十分。

            昨天嚎了一天说我“不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

            是不是你?

            敢不敢正面回答?是不是你?

            敢正面回答,那我继续抽你。

            不敢回答是的话,那我就把话放在这里了

            我可没骂积吉。但是确实有个狗杂种昨天给在西西河说我毛锥子“不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哪。这个狗杂种是谁呢?,是个自己说了自己不敢承认的怂货。我可没骂积吉啊。呵呵。

            好,现在继续抽。孤证不立。好啊小jj,我要是在南宋史料中再找到一条《中兴书目》记载有《竹书》的记载,你怎么说?

            呵呵,把王国维他们拉出来你以为就能免除你被抽的命么?爷早把你看穿了封死了。第一,王国维他们只是说古本《竹书纪年》北宋末散佚,我在这个帖子下哪儿有否认这个事实?哈哈,我在所有回复中都避免了古本今本问题,你这个史盲是不是现在才反应过来啊?我的帖子写的是“收有《竹书》的记录”而你想把它偷梁换柱成“既然南宋初年这个荀氏叙录的古版《竹书纪年》还在”,想引我上套?哈哈。史盲,憋了半天才憋出这点玩意。班门弄斧!

            第二,王国维的《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论证的是今本《竹书》真伪的问题。不是中兴书目中有没有记载《竹书》的问题。真伪问题其实一直有待商榷,但你拉出王国维他们绝不可能避免被我打脸的命!哈哈。

            • 家园 开始撒泼赖皮了,这不符合你锥子大师的形象吗

              先看看你粪的

              好,现在继续抽。孤证不立。好啊小jj,我要是在南宋史料中再找到一条《中兴书目》记载有《竹书》的记载,你怎么说?

              我的回答:链接出处

              是著录,不是什么引用,就像“元脱脱主编之《宋史》艺文志史部编年类著录有荀勖、和峤编《竹书》三卷”这种。

              记性不好的人不要搞考古了。

              再来,狗杂种的同类吠的:

              但是确实有个狗杂种昨天给在西西河说我毛锥子“不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哪。

              《玉海》是宋代官修的书目吗,它上面说的《中兴书目》收有《竹书》的记录,一是间接证据,二是孤证,不懂“孤证不立”就不要再丢人现眼了。

              我的帖子写的是“收有《竹书》的记录”而你想把它偷梁换柱成“既然南宋初年这个荀氏叙录的古版《竹书纪年》还在”

              和弱智的人已经没什么可谈的,简单的逻辑推理都要解释。

              第二,王国维的《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论证的是今本《竹书》真伪的问题。不是中兴书目中有没有记载《竹书》的问题。

              废话,如果《中兴书目》中有记载《竹书》,王国维会不提及?不考据?不知道脑袋怎么长的。

              还要撒泼赖皮的话,本大爷恕不奉陪。

              • 家园 老大,还是难得糊涂吧

                一个小孩子拿把玩具枪冲你放一枪,然后说你死了,你死了。你能说你没死吗?不承认?人家自然要又哭又闹的,我明明开枪了,你不死是耍赖皮。这个时候,往地下一躺,说自己死了,让小孩子高兴高兴才是正解。不然,人家又哭又闹的,见人就说你耍赖,中了枪居然不死,不就头疼了。http://www.talkcc.com/bbsIMG/bf/face1.gif

              • 家园 我可没骂积吉。看清楚了列位

                积吉:跟你说完话,我儿子都要说我笨,是后一种

                我可没骂积吉。但是确实有个狗杂种昨天给在西西河说我毛锥子“不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哪。

                这个狗杂种是谁呢?,是个自己说了自己不敢承认的怂货。我可没骂积吉啊。呵呵。

                我可没骂积吉。但是确实有个狗杂种昨天给在西西河说我毛锥子“不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哪。

                这个狗杂种是谁呢?,是个自己说了自己不敢承认的怂货。我可没骂积吉啊。呵呵。

              • 家园 瞧瞧第二滚,完美的反诬,十分!

                昨天嚎了一天说我“不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

                是不是你?

                敢不敢正面回答?是不是你?

                敢正面回答,那我继续抽你。

                不敢回答是的话,那我就把话放在这里了

                我可没骂积吉。但是确实有个狗杂种昨天给在西西河说我毛锥子“不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哪。这个狗杂种是谁呢?,是个自己说了自己不敢承认的怂货。我可没骂积吉啊。呵呵。

                从现在开始,你也就配这个回答了。

                昨天嚎了一天说我“不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

                是不是你?

                敢不敢正面回答?是不是你?

                敢正面回答,那我继续抽你。

                不敢回答是的话,那我就把话放在这里了

                我可没骂积吉。但是确实有个狗杂种昨天给在西西河说我毛锥子“不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哪。这个狗杂种是谁呢?,是个自己说了自己不敢承认的怂货。我可没骂积吉啊。呵呵。

                昨天嚎了一天说我“不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

                是不是你?

                敢不敢正面回答?是不是你?

                敢正面回答,那我继续抽你。

                不敢回答是的话,那我就把话放在这里了

                我可没骂积吉。但是确实有个狗杂种昨天给在西西河说我毛锥子“不可能”在《崇文总目》修成之后的宋代官修的书目里找到收有《竹书》的记录哪。这个狗杂种是谁呢?,是个自己说了自己不敢承认的怂货。我可没骂积吉啊。呵呵。

    • 家园 老泉的历史观的确有独到之处
    • 家园 我说呢,泉大师这几天不出来不出来发明历史

      人文版就好寂寞。满版就都是一堆吹中医的帖子。果然,憋了半天,真没让我失望啊。

      来吧,接巴掌吧,小泉泉。你在信史之外的任何扯淡我都不会理会的。但是到了信史,还是那句话,挨我巴掌是必须的。

      如果你认为金石学可以否定儒学,那么一切都成立,可惜不是。从宋朝开始是有了金石学了,但同时,《竹书纪年》这样和儒家说法不一致的书,就是在宋朝失传了。竹书这样的书,经历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和唐末的五代十国都没有失传,反而到了宋朝就失传了?让竹书失传的也许不是战乱,而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

      好一个“竹书这样的书,经历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和唐末的五代十国都没有失传,反而到了宋朝就失传了?”

      《左传后序》孔颖达疏“汲郡初得此书,表藏秘府,诏荀勖、和嶠以隶字写之,勖等于时即已不能尽识。其书今复阙落,又转写益误

      唐朝已经“今复阙落,又转写益误”,这tmd真是没有“失传”啊

      宋朝失传?

      自中唐以后,《纪年》本书即渐无消息。宋初官修的《太平御览》引录《纪年》之文仍甚夥,但实际大都由当时尚存的北齐《修文殿御览》抄出,而《修文殿御览》又大抵抄自南朝梁《华林遍略》[⑥]。北宋学者的著作引及《纪年》者,以乐史《太平寰宇记》为最早,后来零星的徵引又见于官修的《广韵》、孙奭《孟子正义》(或说为南宋人所撰)、吴淑《事类赋》、王存等《元丰九域志》、董逌《广川书跋》等;其间援据《纪年》较多的是刘恕《通鉴外纪》,后人辑录古本《纪年》佚文亦以此书为重要参考书之一。不过《纪年》本书不见于北宋中期官修的《崇文总目》。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师春书后》及《校定师春书序》,谈到北宋末馆阁尚存汲冢《师春》书,虽提及《纪年》,而亦未说到其时《纪年》尚存[19]。是以近世学者多以为《纪年》古本散佚于北宋时,北宋学者的徵引当皆由他书转录。两宋之际郑樵的《通志·艺文略》仍著录“《纪年》十四卷”,注云“汲冢书,并《竹书同异》一卷,《隋志》作十二卷”[20](卷六十五)。此乃照抄《新唐志》并参《隋志》而云然,非是实有其书或曾目见的记录。南宋学者引《纪年》,以见于罗泌《路史》的为最多,凡正文及注文所引多至有八十余条,亦基本上由前人的引述转引,也还无法判定他是否见过古本或今本《纪年》。

      其实,《纪年》之书到宋代还是有一种文本保存着的,只不过流通甚少,学者罕见。北宋馆阁有无此书,现在还不能断定,也许馆阁本有而《崇文总目》漏录,或因其书丛脞芜杂抑残缺过甚而未录[⑦]。至于南宋初馆阁尚存此种文本的残卷,则是决无疑义的,《中兴馆阁书目》的著录是其明证。章如愚《群书考索》(前集)卷十六引《中兴馆阁书目》云:

      《竹书》 按《隋(书)·经籍志》:晋太康中,汲郡人发魏襄王冢,得古竹简书,帝命荀氏勖、和峤撰次为十五部、八十七卷[⑧],多杂怪妄。其《纪年》用夏正,载三代事不及他国,时纪晋、魏事,终哀王,盖魏之史记也。此本止有第四、第六及杂事三卷下皆标云“荀氏叙录”。一纪年,二纪令应,三杂事[⑨],悉皆残缺。《崇文总目》不著录。[21]

      搜索南宋以後古书,亦可见《纪年》流传之迹。南宋初年董逌《广川书跋》卷四“亚驼”条引《纪年》云:穆公十一年,取灵邱。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四引董氏曰:《竹书纪年》日:武王封武庚于朝歌,分其地邶、?#123;、卫,使管叔、霍叔、蔡叔监之。

      以上两条《纪年》文,未见南宋以前人征引,後一条各家“古本《纪年》”辑本均失辑。《广川书跋》卷二“石鼓文辨”云:“《周书》、《纪年》于獀狩皆大书”。董氏必亲见《纪年》,方知《纪年》书法。陈逢衡又云:“《纪年》自晋荀勖、束皙、梁沈约校注後,历陈、隋、唐、宋以来,惟朱子考惠成之年,谓见于《竹书》甚明。又谓:‘此间有《竹书纪年》,须借读,半年方得。”三是朱熹亦亲见《纪年》。据此,南宋初年《纪年》犹未亡也;

        南宋淳熙名臣尤袤《遂初堂书目》编年类著录有《竹书纪年》,无卷数。淳熙四年,陈骙作《中兴书目》,著录《纪年》三卷四。据此,南宋中叶《纪年》犹未亡也;

        南宋未金履祥撰《通鉴前编》,屡引《纪年》文,每出他书所引之外。元脱脱主编之《宋史》艺文志史部编年类著录有荀勖、和峤编《竹书》三卷(据此,宋末至元《纪年》犹未亡也;

      其文又略见于王应麟《玉海》卷四十七《晋竹书纪年》条注:

      《崇文目》不著录。《中兴书目》:止有第四、第六及杂事三卷下皆标云“荀氏叙录”。一 纪年,二纪令应,三杂事,皆残缺。[22]

      再者,古本《纪年》就算失传,和理学有个狗屁关系。你的脑补还是一如既往啊

      《纪年》一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十二卷,并《竹书同异》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十四卷。经唐、五代末的战乱和靖康之难後,中原典籍散失殆尽,《竹书纪年》自然在劫难逃。北宋官修六十卷的《崇文总目》竟无《纪年》,南宋一些著名的私家藏书目亦不著录,故後人多以为《纪年》亡于北宋末年。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方诗铭等人辑“古本《纪年》”所采之书皆断自北宋,靖康之後,则弃而不取。

      爽不爽啊。大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