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共:💬905 🌺50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回鹘人是从唐朝那里接受的摩尼教
        • 家园 回纥还是回鹘?

          我是从范文澜的《中国史纲要》中得知回纥信摩尼教的。具体时间、过程我忘了,回纥改叫回鹘的时间,我也不确定,所以有三个时间点,回纥建国、信摩尼教、改叫回鹘,很想知道时间先后顺序和过程。

          看来老兄是行家,能不能多透露点。另外喀喇汗朝在伊斯兰化之前,信摩尼教吗?

          • 家园 喀喇汗朝在伊斯兰化之前可能信摩尼教

            看过一篇论文,里面提到一份回鹘文残简有喀什设有摩尼教主教区的记载,还有《黄金草原》里提到呼罗珊和中国之间的一只强大的九姓乌古斯人信摩尼教。

            从回纥到回鹘倒让人有点联想起汉城改首尔的事了,其实都是官方的汉语译名的改变,他们自己一直都还叫自己Uigur/Uyghur,一直到今天,虽然不少人都认为回鹘人和维吾尔人不能简单画等号。

            • 家园 今天的维吾尔人可能的确不能跟过去的回鹘画等号

              前者作为一个民族划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上世纪才逐渐形成的概念,包括了南疆以白种人为主的居民和东疆黄种人占相当部分的居民。前者有古代印欧居民以及后来的塔吉克人等的血统,后者要说的话真正“回鹘”的血统要多些,长相也更接近古代的回鹘/回纥人(别忘了还有一个裕固族,发音都一样)。

              这种可能属于名词含义的历史变化问题吧。不过从语言上来说,无论白维黄维,似乎还是以受北边来的突厥语影响为主的

              • 家园 回鹘到维吾尔(摘自塔里木盆地介绍)

                9世纪中叶,异姓突厥诸部落葛逻禄、样磨等在中亚地区建立政权,都八拉沙衮(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附近),后人称其名为喀喇汗朝。与此同时,西迁的回鹘人在今吐鲁番地区和吉木萨尔一带建立高昌回鹘王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至11世纪初,塔里木盆地缘边绿洲地区分别被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朝所统治。由于操突厥语族语言的居民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总的人数上都占有优势,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的原住居民的回鹘化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但是,操突厥语族语言的居民的政治和人数上的优势,并不等于回鹘化。我们所说的回鹘化,是指操突厥语族语言的居民与当地原住居民通过接触、通婚和融合,使回鹘语成为当地普遍使用的语言,即语言的同化。要达到这种程度,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如回鹘及其近族、同族葛逻禄、样磨等,必须改变原来的游牧生活方式,转入定居。只有这样,才能便于他们与原住居民接触、通婚和融合。   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朝时期,进入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的回鹘人、葛逻禄人、样磨人等,在当地原住居民比较发达的文化影响下,逐渐放弃了原来的游牧生活方式,而转入定居的农业生活。当然,这一转变首先是由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塔里木盆地缘边各绿洲,适合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和游牧业相比,收获较为稳定,使他们自然选择了这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回鹘人、葛逻禄人、样磨人等,特别是回鹘人的游牧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转变过来的。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北宋供奉官王延德出使高昌,在其《高昌行记》说:高昌“有水,源出金岭,导之周围国城,以溉田园,作水磑。地产五谷,唯无荞麦。贵人食马,余食羊及凫雁”。说明高昌是一个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同时也说明回鹘人的上层还保持着游牧民族的某些饮食习惯——食马肉。王延德还说:他到了高昌王的避暑地北庭,那里有很多马。“王及王后、太子各养马,放牧平川中,弥亘百余里,以毛色分别为群,莫知其数”[1]。这也告诉我们,在迁入西域百余年后,回鹘上层仍保持着游牧民族某些生产方式,并没有一下子就转变为定居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但是,这种转变是必然的。正是这一转变,使回鹘人、葛逻禄人、样磨人等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和当地原住居民在经济领域内,达到了划一的程度,也为他们之间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高昌回鹘完全转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在蒙古的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即位以后,为了削弱窝阔台、察合台汗国的势力,于1252年处死了与窝阔台系大汗密切关系的高昌亦都护撒邻迪(萨仑的斤),恩准亦都护的兄弟斡根赤(玉古伦赤)继立为亦都护。接着,他又采取分解政策,将窝阔台、察合台汗国的领地分成若干小块,再予以层层分封。由于从窝阔台汗国分化出来的合丹领地放在了别失八里,直接占有亦都护的大片土地,所以高昌亦都护再次成为了蒙哥汗政策的受害者。蒙哥汗还任命亲信纳怀、塔剌海、麻速忽(即马思忽惕)等为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事,以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这样,高昌亦都护的领地不得不缩小到高昌一带。故《西宁王忻都碑》说,“己而北庭多故,民弗获安。乃迁国火州”。高昌亦都护迁到高昌,使回鹘由游牧完全转入了定居,完成了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一过程经过历了四百余年。   回鹘人在放弃原来的游牧生活方式,而转入定居的农业生活的过程中,同时还接受继承了当地的绿洲农业文化,其中包括音乐、舞蹈和绘画等。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重读一下唐代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描写西域乐舞的诗篇,在品味当今维吾尔族的音乐、舞蹈,谁也难以否认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共同的语言则是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标志。在高昌回鹘王国境内,以粟特文字母为基础拼写的回鹘文,逐渐被广泛使用,并代替了以前使用的古代突厥鲁尼文。随着城市生活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回鹘语文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用它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的《突厥语大词典》说:“回鹘人的语言是纯粹的突厥语,但他们彼此交谈时还使用一种方言”。除使用以粟特文字母为基础拼写的回鹘文外,“回鹘人还有和秦人文字相似的另一种文字,官方文牍都使用这种文字”1。学者们一般认为,这种文字应该是汉字。说明直至11世纪下半叶,汉语文仍然是高昌回鹘使用的文字之一。但是,最终汉字还是被回鹘文所代替。   在喀喇汗朝境内,突厥语为官方正式语言,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突厥文为官方的正式文字。例如公元11世纪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著的《突厥大词典》中的古代突厥语词和诗歌、格言、谚语,就是用阿拉伯字母写成的。同一时期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编写的另一名著《福乐智慧》,有人认为它是先用阿拉伯字母写成,以后才用回鹘文抄写的[2]。至迟至11世纪末,突厥语族语言作为当地通用的语言基本上普及到了塔里木盆地周围广大地区,而原居民的语言逐渐消亡。马赫穆德·喀什噶尔在《突厥语大词典》导言中证实了这种情况。他说:11世纪下半叶,凡是通晓两种语言并和城市居民有交往的人的语言是不纯的。“索格达克”、“坎切克”、“阿尔古”等部落就是通晓两种语言(指突厥语族语言和本民族母语)的。……喀什噶尔有操坎切克语的村庄,但城里均操哈喀尼耶突厥语”。“吐蕃人有自己的语言。和阗人也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两种人的突厥语讲得并不流利”[3]。也就是说,至11世纪,和阗地区的原居民不仅皈依了伊斯兰教,而且也开始了语言的突厥语化的进程,现在我们见到的属于11世纪或更晚一些的古代和田语文献也证明了这一点[4]。   尽管如此,当时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客观形势尚不具备形成统一民族的条件。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喀喇汗朝于10世纪中叶前后接受了伊斯兰教,而北部以高昌为中心的回鹘王国则多为佛教徒。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文化和心理状态各异,致使双方在政治上完全处于敌对状态。喀喇汗朝称高昌回鹘王国的居民“是最凶恶的异教徒”5,而高昌回鹘王国则支持信仰佛教的和阗李氏王朝反抗喀喇汗朝的入侵,甚至直接与其发生武装对抗。在喀喇汗朝灭亡和阗李氏王朝以后,双方以阿克苏为界形成对恃状态。所以直至14世纪,伊斯兰教传播的主要区域仍在阿克苏以西地区。这种情况,直到14世纪中叶的东察合台汗国时期才发生变化。当时,秃黑鲁帖木儿汗(1343~1363年)作为新疆地区的蒙古汗皈依伊斯兰教。在他的强制下,有16万蒙古人信仰了伊斯兰教。其子黑的儿火者亦热心传播伊斯兰教,并率军对吐鲁番地区进行“圣战”,强迫当地居民成为穆斯林。此后不久,伊斯兰教便逐渐成为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居民普遍信仰的宗教,并占有统治地位。   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居民的伊斯兰化,是维吾尔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他们普遍信仰了伊斯兰教,不仅使不同民族之间便于通婚,而且凝聚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并使他们得以互相认同。所以说,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形成和发展起有重要作用。   总之,经过6、7个世纪的融合发展,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在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和宗教诸方面都逐渐统一,塔里木盆地周围居民的回鹘化才最终完成,于是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近代维吾尔族,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

          • 家园 应该是回纥

            行家远不敢说,这方面的很久不看了,凭着印象和网上东西瞎白活点吧。

            回纥建国时间是在744年(唐天宝三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杀突厥白眉可汗,受封为奉义王及骨咄禄毗伽阙怀仁可汗,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游牧的封建汗国:回纥汗国。

            然后是回纥改信摩尼教。据《九姓回鹘毗伽可汗碑》载,安史之乱后,唐向回纥借兵平叛,762年牟羽可汗击败史朝义,占领洛阳,受西胡摩尼法师教化,改信摩尼教。763年牟羽可汗归国时带回四个摩尼教法师,并逐步促使回纥人普遍信奉摩尼教。(我回纥回鹘有时候不分,上个帖子看来是不严谨的)

            随后是回纥改称回鹘,在788年(唐德宗贞元四年)冬十月,回纥合骨咄禄可汗上表文给唐朝,请改回纥为回鹘。“义取迴旋轻捷如鹘也”,其汗国又被称为回鹘汗国。

            至于喀喇汗朝伊斯兰化之前是不是信摩尼教,说老实话实在是没印象了,我也不敢乱说。。。

      • 家园 原来真有叶克巴达娜城啊

        再次拜下田中芳树大神。亚尔斯兰战记的考证做的太好了

        • 家园 亚尔斯兰战记是动画片还是小说?

          好多人提到这玩意了,亚尔斯兰是不是阿尔斯兰/狮子呀?

          • 家园 田中芳树的架空历史小说,见内

            已经动画化,迅雷上有

            可以说是第一部有影响力的让中国人认识到伊朗古代史的小说作品

            小说的传送门

            http://book.sky-fire.com/Novel/3074/MainIndex.html

            里面的帕尔斯王国,很明显是萨珊、安息等好几个波斯国家的综合体。

            还有其他的国家,辛德拉是印度,鲁西达尼亚明显是西方+马其顿(马其顿的音译应该是马其顿尼亚)邱尔克是呼罗珊地区的某政权。看了赫兄的文章应该是贵霜。特兰明显说的是蒙古地区,可能是小月氏?密斯鲁肯定是阿拉伯贝都因人。马尔亚姆看不出来,可能是安纳托利亚某国?绢之国无疑是中国。纳巴泰可能是非洲什么政权。

            地理上感觉也很明显,底吉列河是底格里斯河。卡威利河貌似是赫尔曼德河或者是印度河。达尔邦内海是里海。培沙华尔城是疾凌或者扎黑丹?

          • 家园 小说肯定是有的,有没有动画化不太清楚
    • 家园 【原创】第二章 汤汤乎太宗--诸神之战 下(2.9.3)

      祆教

      萨珊皇族是世袭祆教祭司的后人,所以祆教天然是萨珊帝国的国教,并不需要颁布什么具体法令来宣布。

      祆教的教义,最大的特点是【二元论】,最高神有两位:善神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恶神安格拉-曼纽(Angra Mainyu)。人世间各种矛盾冲突,都可以归结为善恶两大势力的矛盾与冲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创教者琐罗亚斯德,另译作苏鲁支=====

      祆教的最高经典是《阿维斯陀》(Avesta),由于战乱,《阿维斯陀》多次散失,又多次被重新收集整理。萨珊帝国建立后《阿维斯陀》的整理工作,成为帝国的重点文化工程。帝国的另一项宗教工作,是建立教会组织。这些工作中,不得不提一个人:卡提尔(Kartir)。

      卡提尔是萨珊早期最重要的祆教僧侣,即大穆贝德(Mobadan-Mobad),是帝国的真正国师,操控朝政数十年。在沙普尔朝,卡提尔在政治上的作为有限,他的主要工作是汇总编撰《阿维斯陀》,建立教会组织,完善宗教理论。这些工作持续时间很长,要到沙普尔二世时代,才算基本告一段落。卡提尔的工作只是个开端,为后世完成这些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祆教的教会组织,大致有三级

      1、祆教僧侣基层,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层,被称为穆护或博士(mogh, mogus, magi, magus)。

      2、其上为穆贝德(mobed),主持一个教区的教务。

        与穆贝德品位相当的是叶尔勃(ehrpat、herbad),意思是“火的奉祀者”,有专门知识,熟悉仪轨,主持祆祠事务。

      3、穆贝德之上为【穆贝德之穆贝德】(Mobadan-Mobad)或【大穆贝德】,相当祆教教王。他决定神学和教义问题,组织异端审判会议,参加王家御前会议,在重大国事问题上备顾问,为皇帝的精神导师,或国师。《魏书 西域传》说波斯【大官有摸胡坛,掌国内狱讼】,这个【摸胡坛】很可能就是大穆贝德。

      叶尔勃之叶尔勃(ehrpatan ehrpat)或大叶尔勃,地位仅次于大穆贝德。他以法官身份裁判案件。

      此外还有些高级神职人员,如瓦尔达伯(Vardabadh,“仪轨师”)和达斯特瓦尔(dastvar,“戒律师”),前者负责礼仪咨询,后者大概精通神学和法律,专门解决疑难问题。

      祆教的庙宇,被称为祆祠。一般是中央部分为祀火的圆顶方室,四周围以拱顶走廊。另外有些附属的建筑物和花园。最重要的祆祠有四处:

      (一)伊什塔克尔城的安娜希德神庙。萨珊帝国的每一新王即位,都要在此点燃象征权力的圣火,并保持长明不熄,以此纪年。这在【2.1 通往皇冠的长征】中有详述,不赘述。

      (二)三大祠。除御火外,又有全国性圣火三处,分别对应三个种姓。此三股圣火为自古所传。

      1、阿杜尔法恩贝格(Adhur Farnbag)是僧侣的圣火。在法尔斯卡里扬(Kariyan)城,地处波斯湾的西拉夫(Siraf)东去达拉歌德(Darabgird)的大路中途。今日尚存废墟。第10世纪仍有人从卡里扬火祠取火携往他出祆祠。以三大祆祠之火点燃他处较小祆祠的圣火,是一种相沿已久的习俗。

      2、阿杜尔居什乃斯波(Adhur Gushnasp)是武士的圣火,也是帝王之火。在阿卓佩蒂尼/阿塞拜疆的师兹(Shiz),今太赫特伊苏莱曼(Takht-i-Suleiman)附近的祆祠废墟。麦思欧迪在《指要与校订》(Tabih)中描写第10世纪其废墟的情况说:“时至今日还可看到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和彩色绚烂的图画,上面画着日月星辰、陆地海洋、......那里有波斯诸王祀火之室,历来受尊敬。它的名称是阿杜尔赫瓦什(Adhur Khwash)”。阿杜尔是波斯语“火”的意思,赫瓦什意为“善”。每一萨珊皇帝即位后都要虔诚步行来此,祈福许愿,布施财物。在7世纪初的萨珊—东罗战争中,这处祆祠被希拉克略的东罗军队占领,遭到洗劫与破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阿杜尔居什乃斯波遗址=====

        3、阿杜尔布尔岑米希尔(Adhur Burzen-mihr),也称密特拉之火(Mithra fire),是农夫的圣火。在帝国东北部,位于尼沙普尔西北Mihr村附近。

        以上三处祆祠最受尊敬,所受捐献布施最多,因此最富足。

      (三)各省各地祆祠,尤其是相传为神话时代英雄或琐罗亚斯德本人所创建的祆祠尤受重视。这类祆祠有徒思(Tus)的祆祠、尼沙普尔的祆祠、法尔斯省阿拉章(Arradjan)、锡斯坦省卡尔可依(Karkoy)等地的祆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伊朗中部城市亚兹德(Yazd)的一处祆祠,注意正中央的马兹达像=====

      说到祆教的三大圣火,不得不提萨珊的种姓制度。波斯人的种姓制度,其起源众说纷纭,这里不做讨论。大约在5世纪之前,萨珊的种姓分为3个等级

      1 武士,包括皇族为首的7大家族,各级贵族武士

      2 教士,即前文所说的穆护、博士、穆贝德等等

      3 平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等自由民。

      其中前两个种姓是免税的,享有许多政治、经济特权。五世纪之后,随着博士集团和皇权的发展,种姓制度有进一步发展,那是后话了。萨珊的种姓制度是以由祆教教义为基础的,一种人与人不平等的制度,所以一旦出现人人平等的宗教与思想,祆教就会从根本上受到质疑,这就为祆教的失势提前挖好了墓坑。

      萨珊帝国亡国之后,一些坚持祆教信仰的波斯人逃亡到印度,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族群【帕西人】(Parsi),其实就是波斯人(Persian)的转写。帕西人与欧美的犹太人相似,非常善于经商,其中不少人靠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发家,帕西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印度最富有的族群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