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通往2012的船票 -- 万里风中虎

  • 共: 💬 1557 🌺 14024 🌵 64
          • 回上贴的时候我是认同你帖子中的说法。

            我们主要说美国,其富人的热衷于捐款确实是把这部分资本赋予了社会职能,缓解了生产力过剩的矛盾。老虎说这是因为宗教文化的原因,这方面我不了解,姑且认同吧。能解决(部分解决)现实生产力的矛盾的方法我觉得称之为先进还是可以的吧?至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还看不到多少解决现实生产力矛盾的作用吧,你看看现在中国流行的都是个啥风气。

            • 富人的钱只要能够花出去就好了

              富人可以投资,可以捐助,也可以被收税而让政府来花钱。

              中国还是原始积累阶段,情况很不一样。批判这些富人可以,中国文化也有不好的地方,但对中国文化的否定是不可取的。你可以参看一些18、19世纪描述英国市井文化的小说,跟今天的中国很像;互相攀比,金钱至上,疯狂炒作。

              • 我个人观点是,文化是在社会繁荣昌盛的时候显现出来的,

                (主流)文化有一定的后置性,在一个国家,社会比较富强的时候就开始转向文化建设了,而这时候建立的文化将是个大爆发并可以成为主流文化。在全社会都在为钱奔忙的时候,文化是没有多大用武之地的。

                • 文化其实是在社会腐朽的时候生长出来的

                  汉人和罗马人强大的时候,(汉朝和罗马共和国)并没有什么文化上的创造,但是一旦他们开始休息,开始腐朽的时候,艺术和文化上就越来越精雕细琢,知道化为灰烬。

                  • 不可能,恰恰相反

                    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诸子百家,这些中国文化主体。虽然名义上是先秦的,实际上大部分绝对是西汉王朝时期成的书。先秦的东西肯定有,但肯定流传有限而且缺失严重,《尚书》百书之首尚且需要济南伏生口授,其他书就不用说了。

                    中国的文化主体,就是汉朝从文景到汉代末年接近200年的繁荣昌盛的产物。

                    这点大唐也明显,唐诗也是唐朝经济全盛以后才出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还是有2把刷子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是不可能脱离物质基础独立繁荣的。

                    • 不就是一回事吗?怎么相反了?
                    • 你我说的一样

                      比如,唐朝岂不是自从李白就开始衰落了?文化的巅峰就是物质的巅峰,但是两者多少有些时间上的差别,敏锐的观察者通常可以从文化的细致化上观察到民族精神的萎靡,最后可以推论到不久之后的物质的衰败。

                  • 文化艺术从来都是文明的附属品。
                  • 这个观点新颖
                    • 说文化比较宽泛,说思想吧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乱世为多,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的时候,思想家就特别少,至少我不知道。

                      • 天人合一的董仲舒出现在汉武帝时代

                        当然在战乱时代,出现了激烈的思想竞争,因为战乱导致诸侯对思想有强烈的需求

                        而在和平建设年代,则出现了官方对异类的压制。,而且对思想也没有强烈的需求

                    • 其实我意思和你差不多

                      只不过我认为文化有个提醒的作用,一看到某个民族拼命想把文学呀艺术呀搞的很细腻很细腻,就说明这个民族的活力不在了。老外的话来说,这是艺术上的corruption.

                • 对,有闲阶层的人多了,自然文化就发达了

                  人人都忙碌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文化,就如当初美国是文化的沙漠一样。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