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书笔记】滞胀的年代(上) -- wqnsihs

共:💬1231 🌺7402 🌵4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们现在的角色是跟跑者的角色

                现在中国在科技方面还是处于跟跑者的角色。

                在这些行业有大的突破难度相当大,而且风险也相当大。有限的资源只能放在跟跑上。等先把已有的传统的行业都吃的差不多了再说。

                现在的情况,根据个人观察,跟跑也不是做的很好。个人觉得还是人,思路和执行力的问题。

                例如信息产业方面,政府,机关,学校,企业,信息化的动力不是很够。而且除了个别方向,面向普通用户的方向,竞争比较充分外。在很多面向政府和企业的方向上,竞争不是很充分,技术往往不是重要的因素。

                另外一个悖论是机器与人的关系,中国的现状是人多工作有限,很多部门的信息化,必然会造成很多人成为冗员。如何处理冗员就变成一个政治问题。最后很多机构响应信息化,往往是应付检查,实际上还是由人来操作。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消极抵抗。这样就造成了信息化对生产力的促进非常有限。

                现在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提高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全方位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可持续的科研团队。

                在传统的医药行业,精密电子行业,电力,冶炼行业,化工行业,汽车行业,都还大有可为。这些行业才是我们20年内产业升级的现实出路。

                • 家园 我们在拉动内需方面也进步缓慢

                  每年的报告里面都有拉动内需的口号,但是在现实中做的不是很好。

                  教育,医疗,住房方面可以拉动内需的多了去了。但是政府在这些拉动内需的方面做得不是很好。

                  教育方面:

                  差不多美国的每个小镇都有图书馆。学校都有校车,校车比装甲车还坚固,教师的收入还算体面。想想如果中国的每个差不多的小镇都能做到这点。这是个多大的市场。而且这种投资对国民素质,教育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就是内需。但这种投资拉动不是很明显的事情,政府做的动力不是很足。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

                  医疗方面:

                  毛时代的医疗是低水平上的医疗全民覆盖。但是或多或少解决的问题。现在医改之后,资源更多向大城市集中,农村,小城市的医疗系统萎缩很厉害。现在的农村合作医疗改善了很多。但是离好还差的很远。医药方面,问题更多。

                  住房方面:

                  总所周知。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那么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就是句空话,拉动内需也是打兴奋剂。

                  如果每一个方面做好了,想想可以解决多少就业,可以创造(节省)多少财富,不仅仅大大缓解国内的内部矛盾,而且会建立一个庞大的产业。

              • 家园 补充下,我接触了龙芯团队的人,龙芯现在有困难

                它在技术上有其先进性和创新性,但是对于市场定位和用户需求把握上的短板造成了销售的困境。

                • 家园 你说的传统行业升级空间不大,市场饱和。这个15年前就有过

                  课题研究。

                • 家园 当年的教育方法不一定好,但是的确是重要补充。我初中在肉食

                  品厂学工,学习猪肉分割;在罐头厂学习消毒;高中在柴油机厂学习组装柴油机(后来还真有点用);在化工厂学习理化指标分析等等。这些知识不一定有用,也有点浪费时间,但是让学生知道社会是如何运转的很有帮助。

                • 家园 这个肯定是忽悠。目前光伏发电的主要成本是多晶硅(以后如果

                  薄膜技术成熟会下降),而我们引进改良西门子法没成功,人家技术封锁,目前是从俄罗斯二手引进的,技术不成熟,污染大,成本高,质量不稳定,规模小(千吨级),自己独立研发也是同样问题。多晶硅控制在日本人、德国人和美国人手里(最近南朝鲜也掺和一下,不过他的也不是西门子法,所以成本质量都不理想)。

                  我们自己研发的冶金法由于不能批量稳定实现6N生产,基本上不能指望。当年投资冶金法的民营企业有上百家,规模达到16万吨,不过目前90%都关门破产,少部分以代工单晶硅苟延残喘。

                  至于乐山和洛阳的多晶硅生产规模不大,是西门子法,原来是为半导体项目配套的(有军工性质),成本高,污染大,扩张困难。

                  而目前德国,美国,日本的多晶硅产能已经扩张完毕,超过世界需求总量,就等中国伸脖子上套。

                  此外光伏发电的切割封装设备必须全部进口。

                • 家园 龙芯的问题是运营模式的问题,他的基础是实验室而不是公司
              • 家园 IT的潜力并不仅是在硬件上啊
                • 家园 我们一度也想走印度的IT产业升级路:软件代工,但是因为

                  西方的战略安全考虑,我们走不通。自己的需求一时半会又起不来。没有需求的产业升级是空中楼阁。

              • 家园 官办经济模式只能这样,还能如何?
                • 家园 花,越来越感觉产业升级的功夫还是重在基本功上

                  曾经认真地分析过一个领跑的产品。对人才,对管理,国内绝对差不了什么。最核心的还是对需求的把握,或者换句话说,叫需求的创造,或者更进一步--规则的制订。这个要实实在在的基本功。Ls最后一句话里面的随便那里强了,升级不升级也就是个包装整合的东东罢了。

                  • 家园 中国对日软件外包有优势,但是日本经济最近实在是不行。
                  • 家园 我不这么认为

                    就拿传统的医疗行业来说,现在的医院里的大部分设备软件现在还是进口的,而且相互之间不兼容,医院之间不共享。医药基本基本上还是仿制药,而且贵的离谱。最终价/出厂价>20。光中国的内需市场养活了无数的外资企业。现在的现状是,国家不满意,社会不满意,医护人员不满意。但是这个产业真的是没什么可升的吗?

                    绝不是。

                    什么是好的产业升级?好的产业升级本质上是释放更多的生产力,让原来必须需要人参与的位置,让给机器。目的是把人从一些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转移到一些更需要人的方面,提高这些方面的品质。这样既能提高生产力,又能提高服务品质。

                    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在产业升级之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大幅提升。

                    回到医疗行业来说,那些地方可以升级?

                    医疗设备和技术服务

                    这方面深圳迈瑞(民企)开了先河,而且挣了不少钱。但是作为一个小民企势单力薄,后劲也不是很足。但是我不知道那些国有资本在这这方面有何建树?光医疗设备这个行业,后面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全中国的CT机,核磁共振的设备全部升级一遍这个市场是多大,能够容纳多少电子,机械,医疗方面科技人员的就业。作为国家队的战略是什么?

                    另外是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这个东西现在在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的医院里,作为个体。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但是还是处于很低级的水平。也就什么开药啊,配药啊,计费啊这些东西内部联网。但是更高层次的整合(设备,图像,档案,跨院之间的信息化)还没影呢。据我所知,IBM,微软都投入了巨资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要把这块高端的市场啃下来。

                    医药

                    打劫的不如卖药的。

                    医药方面,我们在新药研制方面没啥说的。医药出厂价很低,最终到用户手里涨了20倍!医院没钱没动力去搞新药研究。老百姓根本用不起好药。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可以鄙视阿三一百遍啊一百遍,但是他们的医药行业,确实有他的可取之处。我们可以说他的医药行业是作弊。但是不管怎样,他的医药行业,解决了他自己国内很多人用药问题。而且还一定程度上出口挣了点钱。比如治疗小细胞肺癌比较有效果的,易瑞沙,这个药,如果按原厂价大概得1000多一粒吧。但是印度产的只要200多一粒。

                    是山寨,在印度国内我只要改个工艺流程就是合法的。咋地?不许出口?可以。想要便宜药啊,你可以忍着咖喱味,到印度来看病啊。

                    我们在各行各业也先是模仿,挣了点前后,再改,最后再是全面的研发。现在印度已经是除美国外,获得美国FDA认证最多的国家。

                    我们的药监卫生系统,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无所作为。2007年以郑筱萸为首的药监系统被一锅端了。就这帮饭桶有战略眼光才见了鬼。

                    服务

                    医疗行业本质上还是个服务行业,现在国内的医疗资源的配置相当不合理。看病难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一个难题。现阶段连自己国内的医疗行业都无法满足,更不要说出口医疗服务了。现在全世界发达国家的趋势是老龄化,欧美,日本,老龄化都是个大问题。与老龄化如影相随的是医疗服务。现在国外的医疗服务那是相当的贵。现在有一个趋势是医疗服务的外包。现在这个外包全跑去阿三那边去了。这个东西又不涉及战略安全。中国在这个方面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当国内医疗服务发展到一定地步之后,过剩之后,我们可以出口医生,也可以把那些国家的老人搬过来,让他们在中国花养老金。

                    还是不YY了,国家先好好把自己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上去把自己国内的医疗需求满足了再说吧。

                    我不知道是谁做的产业调查,用得是啥模型去做的,如何评估的。但是我知道中国的医疗市场远未到饱和的地步。

                    等我们走到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时候再说饱和吧。

                    • 家园 2009-2011年三年投入8500亿

                      这么大的投入,对国内自身产业的拉动又有多少呢。

                      -----

                      “接驳会场的穿梭大巴,人多得几乎排不上队。”看似一肚子抱怨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姜峰,兴奋难掩。

                      今年4月中下旬,第6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2009中国国际医疗电子大会(CMET)接连在深圳召开,历史性地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70家医疗及科技企业参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医疗科技盛宴”。

                      在这里,人们讲得最多的就是“新医改”、“8500亿扩容”、“市场机会”等炙手可热的词汇。姜峰说,新医改的方向十分明确,公共卫生体系和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潜力将十分可观,“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而与医疗市场井喷预测相映成趣的就是,IT厂商在展会上穿梭的身影——不仅传统医疗电子巨头GE、西门子、飞利浦等大规模参与,佳能、索尼、奥林巴斯等日系厂商也是投入大量资源,英特尔、微软、IBM等IT巨头也在本次展会上以“数字化医疗”的概念亮相,本土企业东软、用友等也纷纷组队参展。

                      “保守估计,在‘新医改’推动下,未来三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一个‘重’达260亿元的‘大蛋糕’,中国医疗电子市场已成为全球IT企业争夺的新焦点。”对于IT企业蜂拥医疗专业展会,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李树翀如此解读。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部主任蔡天智则对记者表示,“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力很大,但中国经济明确的‘保八’增长目标,再加上最近推出的8500亿元新医改方案,对于全球医疗厂商来说都是巨大的商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