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红楼缀梦(序) -- 科大胡不归

共:💬229 🌺114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处境与意图,此一时彼一时也,孰为此者?众人。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如画的美景破碎了,很揪心的感觉,写出来,

        入画的美景,

        长久

      • 家园 解读得很细致,颇有道理,送花——

        解读得如此细致,佩服。

        这篇说了“姐姐”,下一篇俺猜是“妹妹”吗?

      • 家园 我觉得你的解读是错误的

        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这句话明显是揶揄。当时是宝玉被叫去见老爷,须知见老爷这件事对于宝玉等同于闯鬼门关,所以金钏和彩云才会说那样的话。这是金钏那宝玉开涮,和挑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所以这段文字宝玉一句话也没说,而且是“挨进门去”。

        金钏和鸳鸯的性格不同,鸳鸯是刚烈,金钏是调皮。因为从书中看,袭人、鸳鸯比金钏、彩云她们年龄要大。所以在行事上面会有不同。这不能说是金钏喜欢这样。

        后面,王夫人屋里,金钏和宝玉的对话,其实没有超出一般二等丫头和宝玉对话的范围,没有出位。得不出结论宝玉和金钏有感情关联。金钏这段话其实最后“拿彩云和环哥”是重点。前面只是为了推出“金簪子吊在井里头”而已。

        对于《红楼梦》中的奴仆们,自由不但不是宁死追求的幸福,反而是最大的惩罚。不能不说老兄你说错了。你老兄是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那个时候的思维偏自由主义。所以总爱从自由、人性、制度这些方面去思考。这种思路放在红楼梦上是不合适的。

        评论人物的行为思想,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金钏的时代,被撵出去就是很丢脸的事情,这个是事实,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想去批判这个事实,是错误的。

        不独是金钏,记得是晴雯还是谁说过,人难道天生就是奴才命之类的话。她说这个话是为了做主人么?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么?显然不是。这只是对自身命运的一种倾诉而已。不是像有些人想的,是想出得门去纵横天下。

        在那个时代,所有人都是奴才。离了贾府,不过是小奴才变大奴才而已。

        • 家园 魯迅先生对娜拉曾经有过评价

          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没有积蓄社会又无法吸纳自由女性的时代金钏很难有美妙的结局,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更别说封建时代对逃亡奴婢还有追捕政策,四大家族肯轻易放人么。

        • 家园 猫兄说得也很有道理,

          今人评论安娜说:卡列宁那么好的人她不喜欢,却去喜欢沃伦斯基那样的浪子,可见其本性轻浮。

    • 家园 热烈欢迎,无比欣喜!
    • 家园 【原创】红楼缀梦(四)活菩萨和自了汉

      红楼缀梦(四)活菩萨和自了汉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贾府有四位小姐,“原应叹息”(元迎探惜),我是在读《红楼梦》书之前就知道的。可是真读起来才发现,四个人的戏份相去甚远,贾迎春和贾惜春加起来都没有贾探春多。

      在读书的时候,我有个想法:每个人物的第一段台词就预示了其命运,或者给出了其性格的基调。例如林黛玉的第一句话是:“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贾宝玉的第一句话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探春第一次有内容的台词,是上文引的请贾宝玉替她在外面淘艺术品。贾惜春的第一句台词,是第7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甲戌本回目)中,周瑞家的来送宫花时(甲戌本):

      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把这花可戴在那里?”

      我看到这里就不禁发笑,因为已经知道了惜春的结局是出家。我还觉得,作者苦心孤诣的伏线有点太直白、太露骨了,是不是一种用力过猛?

      可是我看啊看啊,一直没看到迎春有一句正经台词,倒是看到了几次别人对她的评论。如第57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庚辰本回目)中(以下引文都据庚辰本):

      且岫烟为人雅重,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连他自己尚未照管齐全,如何能照管到他身上?

      从上下文看来,这似乎是薛宝钗对贾迎春的看法。又如第65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里,兴儿对尤二姐说:

      “二姑娘的浑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

      我心里想,迎春真是太悲剧了!第71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中,又提到迎春的继母邢夫人:

      前日南安太妃来了,要见他姊妹,贾母又只令探春出来,迎春竟似有如无,自己心内早已怨忿不乐,只是使不出来。

      等了这么久,迎春居然一句有内容的台词都没有。我简直要认为她的台词就是没有台词了。也罢,大概作者就是打算这样塑造一个“二木头”的形象吧。

      谁知到了第73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脂评本的80回已经快结束的时候,“二木头”忽然开口了。迎春的奶妈等三人带头赌博,贾母下令将为首者每人四十大板,撵出。然后:

      邢夫人因说道:“你这么大了,你那奶妈子行此事,你也不说说他。如今别人都好好的,偏咱们的人做出这事来,什么意思?”迎春低首弄衣带,半晌答道:“我说他两次,他不听也无法。况且他是妈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

      我心说,真想不到你也有开口的一天啊!第一句话果然就这么懦弱,完全符合前面第一句定终身的理论。邢夫人当然不会同意:

      邢夫人道:“胡说!你不好了他原该说,如今他犯了法,你就该拿出小姐的身分来。他敢不从,你就回我去才是。如今直等外人共知,是什么意思?再者,放头儿,还恐怕他巧言花语的,和你借贷些簪环衣履作本钱,你这心活面软,未必不周接他些。若被他骗去,我是一个钱没有的,看你明日怎么过节。”

      可是呢,迎春同学也真是绝了,“迎春不语,只低头弄衣带”。我暗叹,真是废柴到家了。邢夫人走后,迎春的丫鬟绣橘证实了邢夫人的预测:

      绣橘因说道:“如何?前儿我回姑娘,那一个攒珠累丝金凤竟不知那里去了。回了姑娘,姑娘竟不问一声儿。我说必是老奶奶拿去典了银子放头儿的,姑娘不信,只说司棋收着呢。问司棋,司棋虽病着,心里却明白。我去问他,他说没有收起来,还在书架上匣内暂放着,预备八月十五日恐怕要戴呢。姑娘就该问老奶奶一声,只是脸软怕人恼。如今竟怕无着,明儿要都戴时,独咱们不戴,是何意思呢?”

      我正笑说曹操曹操就到呢,看到迎春的反应:

      迎春道:“何用问,自然是他拿去暂时借一肩了。我只说他悄悄的拿了出去,不过一日半晌,仍旧悄悄的送来就完了,谁知他就忘了。今日偏又闹出来,问他,想也无益。”

      我不由得“咦?”了一声,在旁边批了一句:“如此厚道?”

      迎春不急于找回金凤,迎春奶妈的儿媳妇反而来求迎春去讨情。我正在笑这位王住儿媳妇脸皮怎么这么厚:

      迎春先便说道:“好嫂子,你趁早儿打了这妄想,要等我去说情儿,等到明年也不中用的。方才连宝姐姐、林妹妹大伙儿说情,老太太还不依,何况是我一个人。我自己愧还愧不来,反去讨臊去?”

      我心想,迎春同学这是“反求诸己”啊。再看:

      绣橘便说:“赎金凤是一件事,说情是一件事,别绞在一处说。难道姑娘不去说情,你就不赎了不成?嫂子且取了金凤来再说。”

      我琢磨,迎春如此软弱,绣橘怎么如此刚强?难道作者是用丫鬟的刚强来反衬小姐的软弱?

      王住儿家的好像活学活用了毛泽东思想,使出了共产党土改动员的经典招数--算帐,研究起了“谁养活谁”的问题,算出自从邢岫烟来了,她们赔了至少三十两。绣橘要发飙:

      迎春听见这媳妇发邢夫人之私意,忙止道:“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必牵三扯四的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便是太太们问时,我只说丢了,也妨碍不着你什么的,出去歇息歇息到好。”

      绣橘急得哭了,迎春忽然做了一件我意想不到的事情,“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难道迎春要抢在惜春之前出家不成?一看到《太上感应篇》这书名,我就想起了茅盾的《子夜》第一章里吴荪甫的父亲:

      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

      茅盾说,“《太上感应篇》便是他的护身法宝”。可是吴老太爷一看到上海的纸醉金迷,立刻就脑充血而死,“黄绫套子的《太上感应篇》拍的一声落在地下”。悲剧啊。看来贾二小姐也是凶多吉少。

      宝钗、黛玉、宝琴、探春等人来看望迎春,平儿问迎春打算怎么办,迎春:

      仍笑道:“问我,我也没什么法子。他们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讨情,我也不去苛责就是了。至于私自拿去的东西,送来我收下,不送来我也不要了。太太们要问,我可以隐瞒遮饰过去,是他的造化,若瞒不住,我也没法,没有个为他们反欺枉太太们的理,少不得直说。你们若说我好性儿,没个决断,竟有好主意可以八面周全,不使太太们生气,任凭你们处治,我总不知道。”

      我不由得又大大地“咦?”了一声。突然之间,迎春成了全书中我最有好感和敬意的人物之一。我豁然理解了迎春的行为模式,因为我觉得,我就常常像她这样做事。她前面说的话都似乎只是胆小怕事,看不出什么理性思维;但这番话却不是这样,逻辑很清楚。她的思想分明是:我愿意自己吃亏来帮助别人,不过以不伤害第三方的利益为限。换句话说是:宁教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除非他负了其他人。

      这可以说是一种伟大的情怀。当然,在操作的层面上迎春还是太软弱,用儒家的语言批评起来是,“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第十七),难怪连少问世事的林黛玉都笑她“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但是这种根植在人生观基本面上的善意,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在一个能舍己为人而能力有限的人,和一个精明强干而永远不吃亏的人之间,我的感情毫不犹豫地倾向前者。因为能力可以培养,牺牲精神却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品质。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越善良的人需要的能力越强,用电影《九品芝麻官》里的话说:贪官要奸,清官要更奸,要不然,怎么对付得了那些坏人呢?夸张点说,菩萨就是这样炼成的。这时回头来看林黛玉进贾府时迎春的形象: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果然是“观之可亲”!不由得赞叹作者的匠心独运,早已有通盘规划在胸。

      回过头来再说贾惜春。我原本以为一心向佛的惜春是宿有善缘的,谁知看到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在入画的箱子中搜出三四十个金银锞子和男人的衣物:

      惜春胆小,见了这个也害怕,说:“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

      我大吃一惊,惜春这难道叫做“君子远庖厨”吗?!自己听不惯打人,不是说不要打,而是说不要在自己眼前打,太伪善了。王熙凤都说入画可以饶恕,贾惜春却又让我震惊了:

      惜春道:“嫂子别饶他这次,方可防下次。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作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若依他,我也不依。”

      尤氏确认入画的东西是贾珍赏给她哥哥的,惜春却一定要赶尽杀绝:

      惜春道:“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昨儿我立逼着凤姐姐带了他去,他只不肯。我想,他原是那边的人,凤姐姐不带他去,也原有理。我今日正要送过去,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

      看到惜春这最后一句,我不由得批了句“呜呼!”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心肠怎么会硬到这种程度?!

      惜春很快又说出了一句自白书性质的话:

      “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

      我的脑海中立刻冒出一个词:自了汉。据说修习佛法有成的初级境界是只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管别人,这就叫做自了汉。正这么想着呢,不料惜春立刻就自己承认了:

      尤氏道:“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好,‘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

      我长叹不已。原本以为有慧根的惜春,却是这样的一个气量狭小、缺少同情心的人。反衬之下,更加显出迎春的可贵,也许这正是作者的安排吧?

      可是迎春、惜春的结局都很凄凉,就像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主题,一个社会在衰落期时,无论贤愚不肖都只能玉石俱焚。

      《太上感应篇》的第一句是:“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朵迎春花的命运却是匆匆凋落,哪里有什么善报。除了“道德的价值在于它本身”之外,我们还有什么语言能够抚慰这样的人呢?

      有的。我想起了王元化为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写的序言:

      “王安石诗云:‘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篇一读想风标。不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是的,世界上有这样的人才不会感到寂寞。”

      关键词(Tags): #红楼缀梦 贾迎春 贾惜春通宝推:加楠,藏猫猫,玉垒关2,履虎尾,
      • 家园 元惜结局一样凄凉,

        想起哪里看来的一个西塞罗讲的故事:

        说有人劝某人信神,拿幅画给他看,画上是一个(群)祈祷的人(们)。虔诚祈祷之后,所乘之船倾覆,信神的祈祷者幸免于难。

        这个人看了画后不听劝,说了句:那些祈祷之后仍是葬身海底的人们,就没有入画也没有故事了!

        所有的修行,修的都不是结局更不是来世,只管现世和此时的心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