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和忙总:我也说易之 履 -- 履虎

共:💬564 🌺4635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好像有另外说法吧

                      进军大别山

                      孟良崮战役后,国民党在山东的重点进攻势头已被遏制,此时正是位于晋东南休整之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再度外线出击的有利时机。该部一旦能够突破国民党薄弱的黄河防线,即东进可威胁徐州,西进可威胁郑州,均可彻底瓦解国民党最后的进攻集团,为华东野战军在鲁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目的,早在47年春,刘、邓就提出南渡黄河之进攻方案。而此时毛泽东正在陕北野游,诗兴正浓,为了显示其卓越之军事才能,也为其挥之不去的“中原”情节,乘刘、邓之建议附加南渡黄河若取得重大胜利后,既可东进威胁徐州、也可南下大别山区重建中原军区的作战计划。刘、邓却不知毛泽东文中大意,只将进军大别山作为一项预案,制作地图为参考而已,并未做好南下准备。

                      6月30日,经过精心准备之刘、邓主力渡过黄河,大败担任河防之国民党军并聚歼援军,取得鲁西南战役之重大胜利;此时东进威胁徐州正是良机,势比造成国民党被迫抽调鲁中“决战兵团”回师援救,给华东野战军聚歼国民党主力于沂蒙山区、彻底打破国民党军最后的重点进攻取得先机。然而毛泽东在刘、邓渡河同时已将其进军大别山作为唯一的选择,与同日电令(未做预报)华野即时以主力外线出击,支援中野南下作战。于是,在中野与国民党在鲁西南鏖战的同时,华野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组织外线兵团挺进敌后,去“支援”中野,结果因分兵作战造成数万重大伤亡、又因缺乏准备造成数万重大非战斗减员。

                      刘、邓此时方悟毛泽东之战略决策,尤想争执,于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借短暂休整之机提出反对南下之意见;而毛泽东的回答是派遣伤亡惨重之华野部队一直跑到刘、邓面前去“支援”其南下。于是,刘、邓被迫全军南下,毁装备、弃辎重、丢下一路掉队人员,“出敌不意”地进入大别山区去建立中原军区。根据正史记载到48年春时,刘、邓大军12万人只剩下5万。而毛泽东却是将鲁西南战役的战果算进去借以烘托进军大别山之正确、英明、伟大。

                      • 家园 这是完全颠倒七月分兵的因果顺序,众多文学手法也信?

                        战场形势,仅仅凭借中野+华野50万人,是斗不过集结于山东的75万国军主力,必须分兵将国军带散、带离山东根据地。

                        刘邓如果不上大别山,也必然有其他部队南下威逼南京,迫敌南下,问题是谁作诱敌分散的弃子?

              • 家园 粟裕正确了不错,但并不能证明老毛就错了

                粟裕没有过江确实取得了成功,但如果过江是否就一定会失败呢?

                不曾发生过的事情,如何判断正误?

                • 家园 在当时背景下面,过江结局肯定是中国晚解放几年

                  华野过江困难超过刘邓过黄河。武汉到南京的丘陵地带,贫瘠不利于大部队运动和生存。中原力量就空了。后期三野和四野是最强的集团不是没有道理的。四野有东北,三野有华东和中原。那个时候过江是得不偿失的。

                  • 家园 错了,豫东险啊。如果粟裕被围歼在中原,解放战争又推后几年

                    豫东逼得粟裕2万伤兵和民工都顾不上了,这中原过山车不是那么好玩的。

                    况且豫东之前几天,刘伯承以多打少,连张轸的毛都没有抓住。

                    以刘伯承的水平,中原决战不成立。以粟裕的水平,豫东是险胜。这不下江南的战略真的是好的战略决策?

                    • 家园 不能从战术上看

                      战略上,粟裕放弃大片有很好政治基础的山东和苏北解放区,跨江进入皖南苏南地区,是可以吸引国民党大批军队,不过中原腹地就空虚了,一旦蒋在中原胜利,就割断了陕北与南方的联系,形成抗战前陕北中心和南方游击队的格局,这么个局面还能解放?有中原的支持,平津不一定会丢掉。四野这头猛虎说不定就关在东北。

                      格局类似崇祯当年登基的格局。蒋介石还是可以调集力量的。

                      得中原者得天下!

                      • 家园 战略是建立在战术基础上的:中原决战胜率有多大?

                        粟裕有决心,不代表中央认可他这个决心,更不代表其他人有这个能力。

                        从实战看,刘帅是TG有数的军事高手,仍然在宛东无功而返。粟裕虽然取得豫东胜利,打得仍然惊险万分,说明粟裕建议的在中原决战并不是稳妥的战略,只是粟裕的高超战役指挥能力,争取到了一个险胜的结局而已。

                        另外一方面,中原决战与下江南,在战略并不冲突,也是中央给粟裕半年左右时间试试看的因素。

                        • 家园 你还是在你的战术层面考虑,建议再看看当年的资料

                          毛建议下江南是很早就提的。粟裕:“华野10万主力下江南,且不论渡江过程中的变数,过江后将被迫抛弃大部分重装备及辎重,无法进行大规模战役,无法有效攻坚,调动了自己却无法调动敌军主力,预计人员损失过半且无法对敌造成较大威胁。”说的很明白了。

                          华野南下之后。河南、江苏、安徽这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没有有效力量,重兵集团全在大别山和长江南。在徐州国民党的重兵集团一下子解放。山东解放区势必失守。华北傅作义集团可以轻易压迫弱小的华北野战军。

                          事实上,毛在48年东北战役前没有认识到解放战争决战会打这么快。还是在战略相持阶段,所以从这个大背景考虑,才做出要粟裕南下江南建议。

              • 家园 华野的老人也是那么看粟裕的
            • 家园 按照主席的话说

              【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那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很危险。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戏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

              所以我对经济基层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是要辩证看的,中国24史已经演绎了不知道多少次。

              但后来者即使有主席的眼光和充沛行动执行力,也不具有那样的政治威望。更不用说,连这种思想教育都不抓的危害性了。

              我们一定要牢记主席的教育,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是危险的。不思考的民族是愚昧的。

            • 家园 我看毛选一个最深的体会就是,处处着眼于主动权

              我看毛选一个最深的体会就是,强调主动权起决定生死的作用,和孙子兵法中强调“制人而不制于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改革开放的最大失误,我认为就是把主动权丢掉了,要不是华尔街把美国玩残了,还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局面呢。

              • 家园 这么说也不太客观

                强调独立自主,但这个主终究只是做自己的主,做不了别人的主。观察中国历史可以发现,每次自主时间长了就会出大乱子。还是因为有客观规律在约束事物的,一直自己玩,就难以产生积极的变化,难以出现新的机遇。也就是始终被同一个循环所约束,即所谓的历史周期率。

                改开可以看作一种尝试,损失一定的自主,博一次上升到更高循环的机会。虽然在那里还是有周期率存在,但至少那个循环的格局要大于我们完全自主所处的循环,可以让我们独立自主下的“主要矛盾”,转化为更大循环中的次要矛盾。

                • 家园 现在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

                  只有独立自主,才能做自己的主,才有机会做别人的主。让别人做主,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更不用说做别人的主了。真不明白你是什么逻辑。

                  你说的“更高循环”是“国际经济大循环”吗?你认同比较优势论?

                  在80年代搞“国际经济大循环”,“市场换技术”,结果是市场丢了,装备工业瓦解了,技术没换回来。

                  • 家园 连美国都难以严格意义上独立自主何况天朝呢

                    大概也就毛子那种国家,可以仗着国土广袤,物产丰富,又有大杀器,才能搞独立自主。

                    试想如果大家都独立自主,从1500年以来的历史就都是弯路了。根本原因还是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均的,对于缺的东西,要么是彼此交换,要么就是直接抢。直接抢有风险,而交易的话,其实就是彼此出卖国内利益,互通有无,或者在好一点,不用直接出卖国内利益,可以用海外利益来做交易。但本质上都是用自己手里的东西去换别人的,大家各自凑齐自己那副牌。

                    至于你说的那些吃亏不讨好的事例,其实很正常。要知道这个国家在30年前有60%以上的经济活动是不需要通过货币和交易就可以完成的。对于怎么做交易,必然有个交学费、摸索的过程。对于教训要深刻反省,对于手段可以探讨,但要说方向出问题,肯定不是。因为如果方向出问题,我们应该已经完蛋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