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一组大陆赴台历史系的学生拍摄的关于,台湾大学生认同 -- 从北苑到太古

共:💬216 🌺2117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一下,确实不用急

            大陆媒体不能准确反映台湾社会现状,大陆人看到台湾会受震动云云——说这种话的人其实还蛮天真的。

            其实各地方台,例如福建和广东的卫视,播台湾的时候几乎就是直接用中视台视,最多敏感词消下音而已。至于中央台,大家都以鄙视cctv为乐,年轻人被洗脑的多得是,被cctv洗的我从来没遇见过。现在网络途径这么发达,信息哪里挡得住啊。更何况了解台湾还没有语言的障碍。

            以前觉得没统一挺急迫的。现在,不统就不统呗,要独肯定是没前途,ww们也不敢独,每次民调主流都是不独不统。不清不白地放着也没啥。日后中美力量发生变化,什么统不统的,这只是一个自然进程而已。

            台湾的未来又不是台湾人民做得了主的。

          • 家园 有代表性的就是央视的海峡两岸节目

            2008年前和08年后风格大变,现在完全堕落为蓝营的传声筒。

    • 家园 中间那个视频

      进去以后现实:这是私有视频。

      谁能给个能看的地址~~~~~~~~~~~~~~~

    • 家园 无所谓,鬼子不是他们同意才去的,欺负他们也不善,走的时候

      丫们不是也哭得淅沥哗啦的;

      阿国也不是他们同意才去的,戒严镇压也不轻,

      丫们还不是照常听阿国的忽悠,一起仇视见都没见过的土鳖阿共;

      依次类推将来的阿共。。。。

      本就是一件刀头舔血的事儿,非要按照你情我愿,风花雪月的调调儿来整,

      结果自然就是花非花,鸟非鸟。。。。。

    • 家园 看完了,感慨一下

      基本不超出我的认知,不过对接触台湾人还少的朋友,应该有所启发。在谈到两岸关系的时候,格格不入,充满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同时又缺乏为了理念而付出的勇气,更缺乏大局感和历史感,在台湾青年学生中十分普遍。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这个采访采访深蓝不够。就像视频一开头指出的那样,认同“中国人”称谓的年轻人仍然有25%(自称浅蓝那个女生还是不太认同的),而采访没有反映他们的想法,也就没有反映出被采访者时时强调的台湾社会多元性。蓝营学生的话,不说深蓝,就是浅蓝的说法也会有不小的差别。

      再有就是台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跟厚道,也看不出来。当然,这就跟视频的主题无关了,呵呵。

      那个穿红色篮球服的男生算是最有水平的,比其他人高出一个档次。

      采访小朋友那个倒是很有趣。

      • 家园 认同其实是浮云,关键是连续两代人的有效统治和宣传

        日本统治台湾50年,杀掉几十万人,最后培养了一大片死忠,连带现在的台湾人还对日怀有好感,整个现代版的认贼作父。

        • 家园 当年最英勇、认同感最强烈的台湾人都战死了

          也算是血性使然。不妨想一下,如果台湾保卫战并未发生,这批最爱国、反抗意志最坚决的台湾人及其家族保存下来,暗中开展各种斗争,情形将大大不同。

          • 家园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二二八时的各个方面表现,这个论点未必正确

            常公在台湾的政策才是直接影响台湾本土群体现今思潮的主要原因。日美,尤其是这个“日”,煽风点火也是一个原因,制造幻想嘛。

            仔细想一下,统一战线到底是什么一个操作,值得琢磨。毛公周公在这方面是大师,传到现在,感觉也就剩个“请客吃饭”的壳了:(

            何况,关键还是一个实力的对比,中国和他国的实力对比。飞扬里面有个会漫画的老兄画了一个“W妹”的形象,还是有点贴切的。

            • 家园 二二八的抵抗程度不能和台湾保卫战相比

              二二八在很多地方完全是乌合之众(就组织程度而论)。组织最好的,恰恰又是台湾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总的来说,国民党政府下定决心镇压之后,很快就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而在台湾保卫战中,台湾人的抵抗极为顽强,战前准备非常充分的日军,伤亡仍然惨重(三万多人),甚至有亲王丧命。这其中黑旗军起到了支柱作用,但本地义军的战力也不可忽视。

              • 家园 不是说抵抗程度,而是说要分析直接对阵的双方

                二二八中,其实在国府军事力量里,渡海而来的国军并不算多,在镇压行动中,很多时候都要靠当地人组成的义勇队来协助,甚至直接由义勇队来执行镇压任务,事实上二二八前后时间,当时台湾本地精英的上层有一部分是一直站在国府一边的。

                而说到反割台战争中,对于台湾本土族裔也是要分开来看的,台湾中国族裔分四支,福籍人、客籍人、土著人和外省人。你所说的“最英勇,认同感最强烈的台湾人”基本都来自其中人数较少的客籍人,客籍人族群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最强的,上层几乎无降者,其次是人数最少的土著人。事实上,在其后的日据时代,反抗最强烈的也是这两个族群,几次记入史书的武装起义都是由这两个族群的上层人物领导的。而其中人数最多的福籍人在其中就分化强烈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现在台湾大财阀辜家当初就是第一批迎接日人的福籍上层人士,而外省人族群在其中则表现得很窝囊,上层基本上是丢盔弃甲,只顾逃命,基本就没有涌现出一个能够说得出口的领袖人物。如果我没有记错,刘永福将军应该是客籍人。

                何况即使日据时代,不说公开的起义,老一辈台籍代表人士蒋渭水、赖和、连横,后起之辈李友邦、谢南光、杨逵、简吉都是几度牢狱,不改坚守汉土的信念;即使一些现在看起来不能说没有争议的人物如林献堂、蔡式谷、谢雪红等人,也绝对不是皇民派台人那一派。这种反皇民化心向祖国运动从来没有消失过,即使在八年抗战期间,具体可以搜索关键词“金华 台湾义勇队”。这些都说明日据时期台湾从来不缺反抗及其领导人。要知道台湾光复日的万民欢腾绝不是安排出来的。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认为,造成台湾现今民情的状况,日据只是一个阴影,根子还是要到常公在台这个时期去寻找。不能单纯从内战来台社群这个方面来了解台湾,那一定是有偏差的。而是要平心静气的从分析台湾各个社会族群的发展历史入手,了解各个族群在上个世纪这一百年里在“台湾”这个地区到底彼此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或许能够发现一些新的视角,说不定能够解开我们作为大陆人一些想不通的地方。

                真的,这是我的切实体会。

                • 家园 你说的好像并没有推翻我的说法嘛,呵呵

                  台湾保卫战中抵抗最英勇的确实是客家人,所以拍个《一八九五》最后都是客语片。但结果就是客籍精英牺牲殆尽(包括在日据时代继续反抗而牺牲的)。你后面列的那些,除了赖和都不是客家人,蒋渭水更是所谓和平非暴力抗争的代表。闽南族群(福佬人)中间固然涌现了许多仁人志士,但皇民的大头不也来自这群人么?

                  另外,四个族群的划分,最早要追溯到台湾光复,军队、官员涌入台湾。讨论1895年情势的时候,不能这样套上去。那时的所谓“外省人”,无非就是一些官员、兵士和家属,很难说构成了一个特定族群。再说,细说起来,唐景崧也是客家人呢。你说“了解各个族群在上个世纪这一百年里在“台湾”这个地区到底彼此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 这有点想当然了。

                  义勇队协助,那也要国军扛大旗。渡海而来的国军不多,也不需要很多,就因为民变一方大体上是乌合之众。高雄要塞国军在彭孟辑指挥下,迅速荡平市内民变势力,10日就恢复了市内秩序,可为明证。而入台平暴的部队对本省人全无怜悯之心,杀戮就非常多。

                  • 家园 梳理了一下细路,我觉得我并不是要反对你的观点,而是觉得

                    你的观点不够全面。如果这仅仅是一个历史的探讨,你的观点是对的,国人死而皇民起,正气不扬而邪气代,以至于遗毒至今,成为一个棘手的现实。如果当初这些火种能够得到保存延续,更主要的是得到传延发展,能够形成哪怕是其中一部分能够形成像香港的传统左派或者建制派那样的上层政治群体,情况的确会大不同一些,但问题是事实证明,这样的社群就算活过了日据,以常公的秉性,会让他们存在发展吗?对吧。其实,这样的群体还真就是薪火相传,流传至今,他们有的成为深蓝的一部分,例如搜索关键词“中华爱国同心会”等,或者与绿营分道扬镳,独树一帜,例如搜索关键词“台湾劳动党、夏潮基金会、陈映真、海峡评论”等等。只不过就如你所说,因为长期的镇压和压制,他们相当的边缘化,存在与解散,也就是一线间了。

                    关于历史的细节,我们还可以继续探讨下去,但是我觉得,台湾问题对中国而言不是一个历史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政治问题,历史是背景,但不是舞台本身,现实才是舞台本身。因此认识台湾不能停留在历史本身,或者说了解到了它曾经的这些历史是不够的。发生了就发生了,又能够怎么样,如何对过去的假设在这个面对现实的层面上是没有什么用的。我们能够做的,最终还是要在现有的实际中找寻出路,去解答我们为自己设下的问题:如何让台湾这片土地,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你的观点,是事实,但对于回答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帮助。而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很关键很重要。

                    说了这么多,我到底要表达什么观点呢?我想了一下,觉得应该这么说:历史已经发生了,我们无法改变。但是,也大可不必愤懑于“好人都死绝了,剩下的通通都是坏人”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本身不客观嘛。人死不能复生,但是观念是可以培养的,群体也是可以再造的,只不过是要更加费神费时间。日酋和常公前后据台百年而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不花个十几二十年只怕也成不了果实。关键还是看我们自己。

                    只是不知道现在的奶共还能把当初TG那套打进去拉出来的统战策略发挥到几成,但是我想,只要两岸还是说国语用中文,总会有办法的。

      • 家园 深蓝里面具有中国情结的大概都是年过50了,我的前房东就

        是如此,她是一个画家,书法也很好,笃信佛教,人格高尚,她甚至能说出很多比较老的铁路线,可惜她在她那个深深蓝的圈子里只是一个特例。包括外省人的后裔在内,都对统一不以为然,仔细想来其实很正常,这个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东西就是时间,几乎能改变任何它想改变的东西,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恩怨情仇。 就像朋友是泡出来的一样,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疏远是再正常不过了。 也许有些武断但我认为台湾以中华文化为荣,认同中国人的身份识别,以两岸事为己事的群体基本上消失殆尽了。 一个佐证就是访谈的对象都是历史系的学生,他们是台湾目前年青人中,接受中华文化最多也是最专业的一群人,但在访谈过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的概念,包括台湾本土(譬如228事件等)苍白地让我有点吃惊,可能真的就是像一个台湾学生说的这是国别史里面的一部分吧,跟英、美历史差不多。 可作为一个以历史为专业的,当吟诵唐诗宋词的时候,难道就没有一点兴趣对那片土地多做一点了解。 大一统是中华文化核心点之一,显然台湾的年青人已经没有这个概念了,这个观点好不好不谈了,但这是一个两岸青年最明显的不同,那个金门的小伙子说起台湾人如何如何,有喜感。 愧对的是哪个来自缅北的汉族小伙子。。

        大陆崛起的路程中必定充满了艰辛和坎坷,期望台湾在这个过程中置身事外,明哲保身,不谈什么民族大义了,为了台湾自己的利益,做好看客,千万别下场赌博,毕竟两岸是特殊的,认不认关系都在那里。 大陆可以接受新加坡(只是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但无法接受独立的台湾,没办法太近了,而且这块疆土还不是对外殖民出来的。

        在看youtube的时候也看了下面的留言,台湾学生指责大陆学生来自一个被洗脑、被信息过滤的社会的时候,台湾学生表现出来的是另外一种封闭和不开放,甚至程度更深。毕竟现在翻墙还是相对容易一些。阅历再多一些,就知道这样的优越感太浮云了呵呵

        • 家园 作为一个台湾人为什么要合并回来呢?

          台湾觉得自己没有国王的日子过的也挺好,甚至更好,这种情况下让他们认同大陆自然是很困难的。当年独立战争也有一些殖民地人效忠英王(比如威廉.富兰克林),也没能阻止美国独立。再说现在大陆的经济文化有多少值得台湾人羡慕,以致要合并进来的地方呢?

          让反对统一的人过半本来就已经输了,再改回来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唯一稍可庆幸的是台湾还没有彻底独立,如果从头到尾彻底独立了,那就是再羡慕大陆也难合并回来了(如历史上的朝鲜、大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