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四十年代的我们,续

        在帽子与雨伞之下,在外套与西装之下,四十年代的英国人也远比今天苗条得多。战时配给制度实际上改善了工人阶级的健康与体质,在此之前他们一直忍受着营养不良的饮食。1945年,儿童身高明显有所增长。公平而有效的食品与面料配给制是战时政府在内政方面最主要的成就。从组织工作层面来说,配给制度的复杂性丝毫不亚于调遣军队攻打欧洲。尽管一战末期留下了一些相关经验,但是这一回政府基本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排队与配给簿取代了市场,无论是北方工业区还是中部村镇的居民都能领取到等量的蛋白质与淀粉。根据战时民意测验,在最初几年这一制度甚至还受到了普遍欢迎。总共4400万本蓝色或绿色封皮的配给簿下发到了每家每户,全国各地都设立了地区办公室,总共成立了1400个地方食品控制委员会。每人都要注册一名地方店主,他负责从上面领取配给发放的肉食,火腿,糖,黄油,果酱等等,这些都是刚刚成立的食品部统一采购的。离家工作的人多了,在外面吃饭的人自然也多了起来,尽管伙食标准依然受到严格限制。校内午餐得到了极大发展,孩子们可以领到免费的橘汁与鱼肝油。英国各地工作食堂到处开张,菜式单调,份量有限,不过还算营养。战时配给的最大成功还是积分制度,这一制度允许人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领取罐头、风干水果以及其他各色食品。

        自然,对于社会主义者们来说,配给制不止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还展示了一个更为公平的国家所能取得的成就。但是如果工党政府真的以为配给制在和平时期也能得到民众欢迎,那他们是打错了算盘。归根结底,尽管配给制的确公平,但它也十分单调、耗时、令人堵心,吃牛肉长大的英国国民们绝不会永远满足于每周一片与ipod大小相仿的肉品。战争期间各种民间生活窍门纷纷出炉,从菜豆与杏仁做成的软糖到捣烂成泥冒充香蕉的牛蒡,土豆、熟食苹果与奶酪做的“不如鹅”,还有胡萝卜加工而来的果酱。有钱人,尤其是家住伦敦或者在乡下有产业的有钱人,也用自己的门路来回避配给制。伦敦有家布杜斯俱乐部,专门组织会员打猎,打来的鹿肉、兔子肉、鲑鱼、山鹬与松鸡都不在配给名单之内——不过有一回会员们打回来一批河狸,并不很受欢迎*40*。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配给制代表着战时生活的单调乏味。战火平息之后,配给制令人难忍地迟迟不肯离去,四十年代行将终了之际依然咬紧牙关不放松。直到1954年肉类依然是配给的对象。尽管穷人的饮食水平的确得到了改善,大多数人依然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很多医生也持有类似的意见。1947年的严冬之后,《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由一位富兰克林.比克奈尔医生撰写的文章,认为当时的食物供应对于妇女来说每天比起正常标准少了400卡路里,对于男子则是500卡路里。“换句话说,英格兰的每个人都在遭受长期慢性营养不良。”*41*工党政客们对这一观点怒加指责,不断重申免费果汁、鱼肝油与牛奶对英国儿童的作用。不过老百姓都站在富兰克林.比克奈尔医生这一边。

        *40* Paul Anderson, Now the War is Over, BBC/Cape, 1985

        *41* Zweiniger-Bargielowska, op. cit

      • 家园 如此细致的描述,又从记忆里抽出那段记忆,依旧鲜活温暖。
    • 家园 (12)四十年代的生活

      四十年代的生活

      历史记录的大部分都被战争与政治所占据,然后才是人们的生活,这方面也主要通过学校与工作之类来传达。而正史之外的生活往往不受历史大事的主导,而是由生育、恋爱、疾病、死亡、友谊与巧合串联起来的。这些是小说、电影与诗歌中的历史。但这依然不完全。因为我们生活当中还充满了各种物品——房间,桌椅,盘子,窗帘,意大利面,汤碗,电视,出了家门还有办公室,购物中心,道路标识,广告与汽车——这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妆点与塑造着我们小小的个人历史。不断变换的商标与广告往往能令人突然拾起童年的碎片,饮料广告的旋律往往会许久伴随我们的记忆。

      四十年代的商标远比今天少得多,商品也相当匮乏。家具,茶杯,电灯,窗帘,毛巾,自行车,收音机,一切的一切,只要你能想到,商店里都没有。战前的著名品牌,从肥皂到调料,从服装到汽车,无不竭力提醒消费者自己还在,很快就会重返市场。人们的自然反应是把战前失落的英国硬拽回来,让熟悉的款式与设计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十年前兴起的装饰艺术流派一路杀回了制造业,老式的茶壶与煎锅披上一层彩绘之后就回到了货架上,姗姗来迟的吸尘器与烤面包机展示着笨拙生硬的造型,丑陋得几乎有些倔强。但是朝向另一个方向的驱动力同样强劲,这个方向通往一个更明快,更整洁,更理性,更开放的新英国。这背后少不了政治的作用。大臣们希望用高耸的公租房与宽敞的学校来取代贫民窟,在三维空间的层面上展示一个通风透气、井井有条的国家。工党相信公共空间与计划统筹,对于建筑来说这意味着大量的直线与空地。这些年里,公共建筑的建设远远超过私人房屋,因此也极大影响了人们的品味。

      战后的技术革新以及木材之类传统材料的短缺驱使建筑师与设计师利用砖块、水泥、钢窗和平顶来表达自己的理念。飞机工厂里大量出产的预制房屋或许只是为了解一时之急,但是其简约的风格却得到了延续。这就是即将到来的英国版减价现代派建筑,战前欧洲开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其提供了材料,逃难而来的建筑师们——绝大部分是左翼人士——则带来了各种创意。但是这些住宅与公寓里面究竟要摆放些什么?当时影响最大的设计师罗宾.雷(1)注意到成立于1944年的工业设计委员会将其影响力一直发挥到了五十年代初,一部分原因在于税收鼓励。“我们天真地感觉到,现代城市规划与开明的建筑与产品设计可以改造生活环境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社会主义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在许多地区都取得了进展。”*38*

      这意味着市场上即将涌现出一批外观新颖的家具、面料、炊具与地毯,这些产品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与新式住房配套。战后各种材料都不富余,唯独军工材料除外。有机玻璃原本是为轰炸机的炮塔而研发的,现在则加工成了餐桌桌面甚至女鞋。棕绿二色的皇家空军制服面料变成了沙发与安乐椅的外罩。桌椅则干脆用铝制成。胶合板、钢筋与乳胶大行其道。经历了战时的沉闷色调之后,人们急切地渴求着明亮的色彩,而设计师们的应对则是将原色泼洒在抽象派、立体派的造型上。

      外形更加美观的炊具,口杯,灯泡与刀叉都登上了广告。1946年《英国能制造》展览会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开幕,之前为了躲避战火所有的藏品都已转移。满腹牢骚的伦敦市民们很快就给展览会起了个“英国买不起”的外号。但是这些设计的影响力极大,斯堪的纳维亚人回去之后立刻根据这些设计全力开工,接下来十年里他们的大部分产品都被英国买走了——这段情节将来还将以摩托车、摄像机与飞机为主角一再重复。1951年工党执政接近尾声时,新设计潮流的成果又一次在英国不列颠音乐节上亮相,这次的目的是以棱角分明、纤细修长、轻薄乐观的外形装饰简朴的社会潮流。这些设计完全契合于时代,就好比熔岩灯与豆袋沙发象征着七十年代一样。今天看来,有些设计似乎过于冰冷,或许它们从未真正流行过。但是其中的一部分设计,例如罗汉普顿俯瞰里士满公园的住宅群与杰森式堆叠椅(2),还有包括特伦斯.考伦(3)在内的一批年轻设计师们,将会继续走下去。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in_Ray

      (2) http://www.google.co.uk/images?q=jason%20stacking%20chair&rlz=1I7DKUK_en&oe=UTF-8&um=1&ie=UTF-8&source=og&sa=N&hl=zh-cn&tab=wi&biw=777&bih=471

      (3) http://ce.britishcouncil.org.cn/cn/news.jsp?newsid=12

      *38* Richard Chamberlain, et al (eds) Austerity to Affluence, British Art and Design, 1945-1962, Merrell Holberton, 1997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11)坏脾气乔治和他的女儿们

      坏脾气乔治和他的女儿们

      同样对英国形象不可或缺的是欧洲家世最显赫的皇族,德国皇室的后裔,他们先祖当年的统治范围从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柏林,从雅典延伸到爱丁堡。在重创全国的爱德华八世逊位危机之后,乔治六世和他的家人选择了平民路线,对外仅称自己为温莎一家。国王在私人场合的政治立场十分偏右,社会主义大臣就职的时候他气得暴跳如雷。不过在公开场合他则扮演着截然不同的家长形象。伦敦空袭时白金汉宫也吃了几颗炸弹,他对此反映坚忍平和,赢得了民众的广泛爱戴。皇室现代化的迹象已经开始冒头。伊丽莎白公主就参加了爱国广播宣传,后来又加入了本土防卫部队,在工事里拍照,甚至还在胜利日微服出行,与民同乐。不过国王与王后将爱德华时代的排场一直延续到了五十年代。每年三月,贵族或大富之家的待字少女们都要头戴三根驼鸟羽毛接受女王的检阅,这是“社交季节”的开始,一场为期四个月、由无休止的舞会与宴会组成的马拉松,旨在让这些少女们有机会找到如意郎君。这些初次登场的姑娘们大多在瑞士的“女子精修学校”接受过全套训练,从步态到法语再到主持家政。这一仪式可以追溯到1780年,直到1958年才由女王正式终结。菲利普王子认为这套排场“纯粹是犯傻”,玛格丽特公主则抱怨道“这事不能这么闹下去了,伦敦城里随便哪个小浪蹄子都能混进来露一脸。”但是仪式还是继续传承了下去,地点改在了白金汉宫附近的一家饭店。英国式的古怪作风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完美体现,少女们依然要排队行礼,但是行礼的对象不再是女王,而是一个六英尺高的生日蛋糕。*36*

      一开始人们并不清楚君主制要如何应付战后的英国。挑大梁的几名皇室成员都广受民众喜爱,工党的大臣们总是十分小心,不在公开场合宣传共和制——说句实话,在他们的日记里也看不到这方面的说法——但是的确有许多工党议员希望看到一个更省钱、更简朴、更与时俱进的君主制。囊中羞涩的纳税人究竟要拿出多少税款来供养皇室一直是棘手的问题,但是温莎一家豪华气派的华丽展示对于广大疲惫而窘迫的民众来说的确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1947年,未来的伊丽莎白女王与菲利普.蒙巴顿中尉喜结连理,他们的婚礼在策划期间就以打造公共奇观为目标。五色夺目,盛况空前,奢侈得几乎令人伤感,十年来英国从未见过如此阵仗。各种礼物从赛马到香烟盒都陈列在公众面前,蛋糕美轮美奂,婚纱是由诺曼.哈特奈尔(1)用乳白色丝绸妙手造就,“缀有茉莉,菝葜,茜草与玫瑰花蕾”,还装饰着珍珠与水晶。

      婚礼之前人们就婚礼的爱国性质进行过饶有趣味的争论,人们抱怨婚纱用丝是中国出产的,还激愤满溢地坚持菲利普王子必须彻底英国化。蒙巴顿勋爵的这位侄子在公众面前一直以 “从小养成的、彻头彻尾的英格兰人”形象示人,尽管他实际上是遭到放逐的希腊王子,希腊东正教信徒,还有一大帮德国亲戚。菲利普的三个姐妹全都没有接到婚礼邀请,因为她们嫁给了德国人。菲利普王子对这一安排表示了虚与委蛇的接受,不过后来有传言称他在巴尔莫勒尔堡(2)碰上恰好身着苏格兰短裙的国王,立刻屈身行礼,惹得国王大为光火。*37* 婚礼通过广播而非电视进行了直播,尽管世界各地的电影院里都能见到关于婚礼盛典的新闻影片。这是英国对自己的宣传:经历了多年苦境之后,英国仍能如此奢华与乐观,过去的英国高调回归了。这场婚礼以及随后不久的加冕仪式提醒着欧洲皇室俱乐部的成员们,英国皇室在战后世界幸存了下来,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没这么幸运。流亡者身上蒙尘的制服与头顶失色的宝冠就是明证。用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话来说,“欧洲上下一直躲在阁楼里挨饿的人们一下子全都重见天日了。”

      (1) http://blog.163.com/socool_bigtree/blog/static/1099718542010280457750/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7904.htm

      *36* Gyles Brandreth, Charles and Camilla, Century, 2005

      *37* Ben Pimlott, The Queen, HarperCollins, 1996

      • 家园 砸出俩宝了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为啥光火呢?

        不过后来有传言称他在巴尔莫勒尔堡(2)碰上恰好身着苏格兰短裙的国王,立刻屈身行礼,惹得国王大为光火

        • 家园 他这是诚心给国王找不自在

          言外之意是“我不是英格兰人,你丫就是英格兰人了……”

    • 家园 逐篇送花,终于出宝,但不是我的

      翻译得真好。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 家园 (10)旧秩序

      旧秩序

      不过情况并不尽然。统治阶级依然是统治阶级。尽管1945年议会的人员组成十分多样,四五十年代的英国依然还是由当年在公立学校以及牛剑大学结成的帮派与圈子来打理的。对于想要从政、当公务员或者当高级军官的人来说,公立学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伊顿、哈罗以及温切斯特之类的公立学校总共只教育了英国5%的人口,但是绝大多数政客都是从这些学校毕业的,即便是战后的工党内阁也不例外。议会里传闲话说得都是当年学校里的糗事。有一段时间,这些学校看似撑不到战争结束:寄宿制学校普遍面临着财政危机,有几家甚至到了破产关门的边缘,尽管最后它们还是全部咬牙挺了过来。丘吉尔的母校哈罗公学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莫尔伯勒与蓝星。公众普遍认为公立学校对于三十年代领导层的失败以及战争初期的失利负有责任。托利大臣R. A.巴特勒(1)在战争期间着手教育改革时曾考虑过废除全部公立学校,统一合并进国立教育体系。要是这件事真的成了,战后英国的面貌将会大不相同。但是满面凶光的丘吉尔把巴特勒生生吓了回去。取而代之的次一等方案是由地方政府出资资助,强迫公立学校招收工人以及中产阶级子女。但是这一举措也很快没了下文。公立学校挺了过来。艾德礼对自己的母校也很有感情,因此并不热衷于废除公立学校。人们认为可以通过语法学校为资质聪颖的工人以及中产阶级子女留出一条进入牛剑大学的道路,好让他们为统治集团出力。有为公务员声称儿童分三等,“这是柏拉图的做法:黄金儿童,白银儿童,以及黑铁儿童。”*33*

      对于旧秩序来说,问题在于眼下这个社会主义政府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可以忍耐过去的一时不便,还是一场平静但势不可挡的革命的前奏。战后接踵而至的高税收政策对许多土地所有者发动了致命的一击。科诺古堡(2)与斯托海德风景园(3)这样的名胜不得不划归国民托管组织名下。这算不上革命征用,但是很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英国的传统惨遭国有化,完事之后连个谢字都捞不到。1947年《乡村生活》杂志满腹怨气地抗议道,贵族世家对英国文明功不可没:“现在普遍被称为特权阶级的那批人贡献颇多,这只是其中之一。但是现在的风气是如此不可理喻,连最基本的礼貌都难觅踪迹,他们为英格兰做出的贡献居然如此轻巧地遭到强征,却得不到哪怕一句客气话作回报。”与其说是老牌贵族不如说是暴发户的伊夫林沃(4)坐在位于格罗斯特郡的精美别墅里权衡着眼下的两难局面。1946年11月,他开始考虑离开英格兰前往爱尔兰。(战后许多有钱人的确离开了英格兰,尽管大多数都去了澳大利亚、非洲或美国)为什么要走呢?沃自问道。“英国的强权地位已经完蛋了。财产的损失(他指得是殖民地),自命不凡的无产阶级,懒惰与嫉妒,这一切必然带来贫困……然后就是自上而下你死我活的相互捅刀子,捅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无产阶级与一个官僚为止。”

      不过第二天他又回心转意了。“我在这里有什么好担心的?我有一座完全符合个人品味的住宅,足够使唤的仆人,贮满美酒的酒窖,村民对我友好而尊敬,邻居不来管我的闲事,子女在称心如意的学校就读,除去税收与配给制以外,政府对我个人生活的干涉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世界似乎正在变化。为什么他总是心中不安呢?为什么他总会闻到“难民营散发出的恶臭”*34*呢?有这种感觉的不止他一个。诺尔.考沃德(5)在1945年工党胜选之后不久说道:“我一直有预感,战后的英格兰会令人极其不适,现在看来这已经板上钉钉了。”*35*变革的威胁很快就会转化为现实,尽管速度要更慢一些,而且也与艾德礼和比万没什么直接关系。英国的旧阶级秩序,历经几百年而一成不变的旧秩序,受到众多小说家大力开掘的旧秩序,基于大英帝国与全球霸权之上的旧秩序,马上就要一去不复返了。“坦布里奇韦尔斯的恶心之人敬上”成了从马拉亚或者罗得西亚(6)回国的前侨民最常用的信件落款。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英国政治将一直受到这股哀怨之气的纠缠。

      与此同时,旧式社交活动在战后立刻回归到了上流社会的生活中,例如牛剑橄榄球联赛,牛剑划艇对抗赛,亨利皇家赛舟会,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等等。上游人士们到青年保守党舞会寻觅伴侣,知名男女演员总有办法在税务官的眼皮底下维持奢侈的生活。伦敦俱乐部区整个二十年代都门庭若市,伦敦城最高档的几家饭店,例如沙威酒店与常春藤,再一次坐满了贵族,剧院经理,流亡皇室以及美国电影明星。上游社会的日记里随处可见对世风日下的抱怨:“下作”的举止日渐流行,高尚品味好景不长,美国人与犹太人也没起好作用。

      艾德礼治下的英国依然是属于私人俱乐部与小团体的英国,充斥着历史背景各异的种种特权、仪式与等级。在工厂与矿井里,战前的劳资关系似乎又卷土重来了,雇主们结成的组织重新拾起了昔日在白厅当中的权威与影响力,至少有时如此。业已国有化的行业还是由原来的人来管理,“我们与他们”的对立关系轻而易举地再次扎根。在金融市场,庄严可敬、大名鼎鼎的银行家们享受着神祗一般的崇拜。浆洗过的立领,高礼帽,身穿号衣的仆从即便在满目疮痍的伦敦也依然时常能够得见。年轻的银行家与会计对老前辈恭恭敬敬。报社老板上班坐得是专职司机驾驶的劳斯莱斯,报社门口还有身着制服的门房向他行礼致意。《泰晤士报》上登满了招聘男女仆人的广告。著名演员与播音员都要接受“国王英语”的教程。倒茶的礼节,指代厕所的隐语,摆放餐具的方式,这些都是热议的话题。牛津大学里面吃晚饭必须着正装,考试时也是如此。终身教授们在大学校园里悠闲地踱步,似乎依然身处爱德华时代。这一切都被人们视为英国的精髓,至少也是英格兰的精髓。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Rab_Butler

      (2) http://www.ukuni.net/bbs/viewthread.php?tid=104772

      (3) http://www.sxfjyl.com/yuanlinsheji/show.asp?id=43816

      (4) baike.baidu.com/view/2633238.htm

      (5) http://www.flamesky.com/cop/artist/9032/Similar/1

      (6) http://baike.baidu.com/view/3109972.htm

      *33* Nicholas Timmins, The Five Giants, HarperCollins, 1995

      *34* Ibid

      *35* Graham Payn & Sheridan Morley (eds), The Noel Coward Diaries, Weidenfield & Nicolson, 198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