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轻松点,大家吹牛吧 -- 极色

共:💬100 🌺6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明白了

        您这是一个人去哪里喝酒,

        有四个不知高低的家伙上来拼酒

        硬生生让您喝退了

        好酒量好酒量

        • 家园 这种事,非得有过如此经历的人才了解。看来,你也

          曾喝退过三几个人或不是人。

      • 家园 你是男的吧?

          俺一位瘦弱的女同学,曾在一僻静处喝退一男性歹徒,不吹牛.

      • 家园 你厉害!
    • 家园 三,画家之梦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从多大开始的不知道,反正从记事起就喜欢画。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所限,画画基本就是素描。使用色彩的经验仅仅局限于画墙报。我当时的素描水平一直是周围人群中最高的,在中学甚至超过教美术的老师。中学时代,是我素描水平最高的年代。上大学后画得少了,技术也就慢慢退步了。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在学校里我要是自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高考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会不会报考美术学院,我都给予了非常确定的否定答案。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美术音乐文学历史等专业,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容。当时文革刚刚结束,人们依然心有余悸,所以老爸一直建议我学理工农医,不要涉足意识形态。第二是自己也一直欣赏科学技术,对文科不感冒。第三个原因我虽然从未对别人讲过,但却非常重要。那就是,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搞美术没有前途。原因在于:我画素描虽然水平很高,但它主要归功于我的目测能力很强,能很精确地分辨出目标的长宽比例等,再加上手比较巧比较稳,能比较圆满地完成脑子里想的意图。具备了这些条件,学好素描是足够了,但要成为好的画家,除了这些能力之外还要有非常强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全身心的投入,而这些都是我所不具备的。

      这第三点是我在上大学以后才逐渐领悟的,也因此非常庆幸自己当初报考理工的明智决定。

      到了大学以后,赶上过一次学校搞美术展览。我也投了一稿,是一幅水粉画。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大概也很可能会是最后一次画水粉画。画的是我从某期画报上看到的一个周总理打电话的塑像。塑像只有总理的头部和一只拿电话的手。当时看到它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和感动,总想保存下来。正好赶上画展,一时心血来潮,就下决心要用水粉画的形式把它复制下来。因为是第一次画水粉画,也是第一次真正接触虽然画得很慢很难彩色颜料,难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画了改,改了画,前前后后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才终于画好。虽然画得很慢很难,但我自己还是相当满意的,后来这幅画得了画展的二等奖。

      大学期间有个同学也非常喜欢美术。如果论素描功底,他明显不如我。但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我所不具备的、画家的潜质。他非常执着,一有机会就请同学当模特来练习绘画基本功。而且他对色彩、黑白、浓淡这些绘画要素有比我更深刻的体会。他如果画人物,因为比例关系掌握得不够好,总是不像模特本人。但他画山水、静物、以及抽象派的色块涂抹,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我从他那里终于确认了我顶多能当个画匠,成不了画家。

      我的这位同学,毕业后一直坚持绘画,最终放弃了所学的专业,成了一名相当成功的专业画家。

      关键词(Tags): #绘画 素描 画家通宝推:我来也,廖石,
      • 家园 给您送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这是吹牛吗?

        故事不等于吹牛,16铢的花一朵

        • 家园 “吹牛”有另一种含义

          在中国南方某些地区,“吹牛”的意思就是聊天、侃大山、摆龙门阵的意思

      • 家园 【真事】俺与飞碟的近距离接触。有类似经历的请冒泡

        不吹牛,是真事。大约是1981年前后,俺5、6岁得时候。那时住在东南山区,在一个厂矿的住宅区,是一个小山包,大约有50米高。大约住了20来户人家,但主要住宅在山脚,山顶主要就是俺家和另外一家。但是山顶有一个厂部的房子,有一个活动室和一片小操场(比篮球场大一点点)。厂部的那个房子不是主要办公场所,平时很清静,没什么人。冬天大风吹过茅草发出呜呜的响声,很有种萧瑟的感觉,那时俺就很有诗情画意的说。

        事情发生在夏天。那时刚有电视,厂部买了一台,应该是黑白的。那时电视还是个稀罕物,厂部这台就是大家的公共电视。夏夜的傍晚,大家都早早搬着小凳子,来到山顶的小操场排排坐看电视。记得当时好像在放”加里森敢死队“。

        当时应该是晚上7-8点的样子,吃完饭、天已经黑了。俺和大家正在操场上看着电视,忽然变天开始下雷雨了,雨点还蛮大。于是大家纷纷搬着小板凳往家跑。俺家就在操场边上,一层、三角形屋脊,有一个带顶棚的走廊。地面是垫高的,水泥地面大约高出土地30厘米的样子。俺搬着小凳子跑到了走廊,正往家门里走,不经意的抬头一看,发现一个篮球大小的绿色圆形的发光物出现在20多米开外的厂部房子一角的斜上方1-2米高的地方。可以肯定的是绿色的、圆形的、发着绿光,移动的,记得好像还有土星环那样的结构(不能肯定)。由于厂部房子也是一层、三角形屋脊,并且边上还有一个小土包, 高度大约比房还高一些。所以那个绿色的圆形其实是出现在小土包和房子屋脊中间夹缝上方一点的地方。

        俺稀奇的看了一会,大约是几秒到十几秒的样子,就嚷嚷着喊大人来看,那时大家都忙着躲雨,过了半分钟左右住在隔壁的叔叔才跑过来看,不过那时那个圆形已经移动到房子屋脊后面去了。只问了周围几个人,没有问看电视的所有人,貌似只有俺看到了。

        后来上小学后曾经说起过,有大人说可能是飞碟UFO。 后来再大些看了些书,说是有可能是”球形闪电“。到底是什么俺现在也不清楚。

        大家有类似经历的也说说。河里有搞气象或闪电研究的吗?

        说到闪电,题外再说一个:

        大家有亲眼目睹闪电打到地上的吗? 俺见过几次,都是在同一次雷雨。 那时上高中,学校在一个山顶,教室在三楼,有长长的走廊。走廊往外望去视野很开阔,几公里外是一些小丘陵。也是夏天,大概上午10点多或者下午2-3点, 很大的雷雨,课间时我们就在走廊上玩。就看到几个闪电从空中劈下,然后打在远远的山坡的地上,发出一团火光。 有的闪电落点只有一个,但大多数闪电快到地面的时候,会分成几个分支,分别在地面打出几个火球。

        按道理由于地势的优越,雷雨时应该可以多看到几次,但高中三年,俺只在那天看到那么几次。并且,至今也没有机会再看到了。

        • 家园 球形闪电,我姥姥的经历和我的经历

          那是1963年的夏天,我姥姥31岁,我妈妈6岁,我姨姨算一岁。在下雨的时候,从外面进来一个红黄色的火球。

          那时候我姥姥正抱着我姨姨,旁边是我妈妈,坐在饭桌旁边。大家吓得一动不动,一声不吭。

          当时玻璃窗户都关着,这火球是从窗户缝里进来的,颜色基本是黄色带红,似乎还有点声音,悠悠前进到窗前的缝纫机旁边,一声巨响后炸了。据说缝纫机还留下道痕迹。

          姥姥说,”看,刚才不还在缝纫机前坐得来?幸好走开了,不然还得了?“

          另,我小时候,有一次闪电击中了全家属楼的供电系统,贯通了电线,我们家的电视当时连着插座,被这闪电一激就坏掉了,显然这不是一般的闪电,当时也有人说,看到楼前面出现了一个红色火球...

          • 家园 看过国外类似的报道,没想到还真有人经历过

            记得是说有球状闪电穿过舷窗进入飞行中的飞机,在机内折腾,然后也是澎的一声消失了。一直对其能够穿过密闭的物体很不解。窗户还好说,可以说是有缝,飞行中的飞机就不好说了。

            另:顺便说一个关于电击的。被闪电击中楼宇的事没经历过,不过大大小小被电击过几次。电器漏电碰到过一两次。主要还是下面两次,都是自找。

            小时候比较喜欢捣鼓电和电子。灯泡坏了也常自己换。一天脑子短路,想知道220伏到底有多厉害,看看自己站在干木凳上,又是胶鞋,手也干,想想就用一个手手背试试,应该没事。于是,于是就试了,用一个手指背碰的引线。结果,结果就不说了。此事纯属虚构,非专业人士和专业人士请勿模仿!!!

            另一次是看了某电子杂志,邮购了电视用的高压包和磁体,加上个振荡电路,做了个高压电发生器。一切完成后无法如书中所载可以将纸张打着火,连个火花都没冒。于是乎犯嘀咕:到底行不行啊。半大小子的个人爱好,手头又没有测试仪器,想想电源就是两节干电池,于是乎再次勇于尝试。结果,结果半天没缓过劲来。

          • 家园 球形闪电的机理貌似现在也没研究出来

            没办法样本太少。也造就了刘慈欣的一部小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