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忙总新作:毛主席会怎么干 -- 月树

共:💬536 🌺4760 🌵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简单的说,要看周边环境的推动

          业主本身是一盘散沙的,而且因为同一小区地位差异,如果没有外力的支持和引导,即使成立起来也很难红火。

          我说的外力主要是三个方面,居委会、物管公司和开发商。尤其是前两方,最后一方很多时候起一个影子的作用。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业主委员会是一个小区域的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行政机构。在居民心中,真正最小的行政机构是居委会。没有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的承认(例如组织什么社区活动是找业委会还是物管),业委会成立起来也难以运作下去,业主情愿一对一的和物管打交道,因为现在城市小区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物资已经可以直接和相关企业机构打交道,无须物管做中介,所以物管对业主的约束力是不断减小的(业主不交物管费你能奈我何)。所以据我所知,现在越来越多的物管公司反而希望小区里能有一个业委会,除了可以通过它与业主直接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小区业主的物业维修基金必须通过业委会的首肯物管公司才能动用,这笔每户房款3%的物维基金是统一交由市级物维基金中心监管,要动用必须业委会和物管同时签字才行。至于开发商,如果小区物管是它的控股公司,那它就是小区物管的影子,如果不是,那它就巴不得一卖了之,卖之不管。对于业委会,开发商的态度一般是支持但不积极,除非是有什么事情要找个“对方”。

          基于此,我觉得业委会的民主运作本身并不能对整个城市社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即使有影响也是锦上添花的影响。因为业委会本身的政治资源太小,除非有什么政治组织在利用业委会做掩护来活动,不然它就是一个多少有些无趣的公共事务机构。

    • 家园 【整理】四、关于可行性(有了问题,该怎么办,怎么实践)

      大段阐述了中国政经改革面临的问题,那么面对问题有什么可以运作下去的方法呢?

      忙总首先指出,任何方法的运作都必须基于这样一些前提来执行:

      必须考虑三个前提:

      第一是要找到一个可操作的方案或一条可行的道路。

      一般来说成熟的政治家优先考虑的是可行性。再好的方案,前景再描绘得天花乱坠,如果没有可行的路径,对他们而言就没任何价值。

      当年美国某经济学家来忽悠紫阳真人,紫阳真人听得不耐烦:你不用再说资本主义好,你告诉我怎么干好了。这就是政治家的思维方式:可行性优先于必要性。

      第二是这种改革是循序渐进,逐步逼近目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他是持久而漫长的,而且需要前赴后继。

      所以必须寻找到一条长期的道路,而不是几个概念或建议。就像毛主席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从农村合作化和城市公私合营开始,逐步走向人民公社和全民所有制,再后走向计划经济,一大二公,这是一个每一步都有目标,有手段的政治方案实现路径。

      而现在对下一步政治如何改革,朝野基本都还处于大打口水战阶段,讨论名词阶段,离制定道路还有十万八千里。

      第三个是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是Tg内部的内生改革,外人插不上手。

      治国是一个实践过程,单纯的理论高手没有任何用处,就像外科医生,没有操过刀的,是没法独立上手术台的。现在有实践经验的全部在TG内部,就算江湖上有个别天纵英才也无济于事,因为这是个团队作战,得有前锋,后卫,中场,守门员,专业配套齐全。所以能够做这件事情的,唯一可能就是TG内部。所以这将是一场自内而外的改革,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有一个愿意做事情,实事求是,兢兢业业,不混吃等死,或者吐口水作秀的团队。这点目前只能审慎乐观。

      有了这样几个前提,忙总接下来提出了几个应该达到的目标:

      Tg在17大上提出两大任务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两大改革是“推进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

      这是影帝的套话,你千万别信。因为你如果问一句:什么是你心目中的民主政治?什么是你认为的公平正义?你的实现路径是什么?他立即给你翻白眼,吐口水。其实不过是在鹦鹉学舌,照稿念经。

      当然也不能说TG高层都是在这样的演戏,实际上286在1980年就说过:“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586 在2010年9月1日在中央党校提出的“权为民所赋”观念,则是开始正视执政权合法性问题。这是很大的突破。以前TG是坚决回避“凭什么Tg坐江山”这个问题的,57年有人想问,结果成了右派,劳改农场的干活。(当年陈云和王震的回答是:3千万颗人头)

      近年来,国内推崇鼓吹西方民主政治形成风气,甚嚣尘上。但是在目标上就错了,就像找和尚进了尼姑庵。因为民主政治试图解决的问题是政治权威的合法性问题。

      但是我们政治改革的目标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或者说通过政治架构和权力调整,来保证利益分配公平,来稳定政权基础,凝聚社会合力,继续积蓄国家上升的力量,取得全民对国家扩张的共识。

      显然在目标上是南辕北辙。这也是鼓吹西方民主体制的人在国内一直受到人民鄙视的原因:我们要的是吃肉,你们却告诉我们不用吃肉,唱歌就行。

      所以我们政治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试图解决两大问题:

      第一是国家组织结构的现代化。

      第二是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个问题实际是对执政当局进行权力限制。把目前的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全能政府转变成一个与市场经济相协调,有限权力,高效廉洁的政府。

      目前我国小到单位,大到中央,各个层次中的政治权力居于核心地位,全面管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几乎所有方面。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市场经济,传统的万能国家组织结构就必然导致政府一边当裁判,同时当运动员的问题,政府权力过大,政府控制资源,必然造成寻租和腐败,也影响经济运作的效率。

      同时这种不受限制和不受监督权力,必然导致政府逃避其应该承担的职责,形成收钱时讲国际惯例,承担义务时讲中国国情,让大量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市场化,社会化,导致政府权力的寻租和腐化。

      但是,中国的现实是非常矛盾的,老百姓一方面仇恨政府不作为,但是又把实现公正的希望主要寄托在政府身上,这种要求又导致政府权力更大扩张,形成对老百姓的更大压制。

      第二个问题就是利益分配体制的公平和透明。

      在指出了中国政经改革接下来必须达到的目标之后,忙总又指出了几个在他看来错误的目标。

      我们从上到下都曾经天真过,认为实施西方民主化可以解决中国的许多问题。

      后来经过8平方血的教训,以及这几年西方民主丑陋的表演,我们终于知道中国的道路不能模仿别人,还得自己走出来,拓荒出来。我们都是拓荒牛。

      经过现实教训和反思,目前看来中国走西方民主化道路既不可行,也不安全。

      首先,中国在传统上形成多民族、多文化的格局,世界上并无在这种格局下实行民主的成功先例。德国政治学家卡尔·施密特讲:民主制度实现的前提之一是社会的同质化,在一个存在多元认同的社会,民主制度可能会强化不同群体的认同,削弱共同体的基础,导致国家瓦解。例如苏联就是例子。

      第二,由于民主在本质上是数人头,在任何社会,穷人总会多于富人,民主可能会导致社会福利主义,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效率。中国有均富的传统,有孕育民粹主义的深厚土壤,这使得民主转型更为困难。

      第三,西方实现民主转型时,基本不存在敌对的外部环境。但今天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远非友善。最近一些年来,西方国家往往利用一些国家刚刚建立的民主框架直接或间接干预其内部政治,增加了这些国家民主转型的困难。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受到外界“关注”的程度远超过许多小国。这是在考虑中国民主转型问题时不得不倍加重视的现象。

      第四,文化传统问题。民主在本质上是数人头,数人头是一种程序正义。只要某人得到多数选票,不论其品行如何,政绩如何,人们必须忍受他在任期内的统治。

      尤其在美国的所谓民主实践中,我们发现数人头并不能实现公共理性,51%的人同意,49%的人不同意,最后按照51%的意志做,结果就选出来小布什和奥巴马这样的败家子。

      中国文化有重视实质正义的传统,一个领导人即使在数人头过程中得以胜出,如果他被认为品行不端,或行政无能,人们往往不会接受他具有合法性。

      在这种重视程序正义的文化氛围中实行民主制度,人们往往会有很高的期望值,期望选举出来的领导人是类似圣人般的德才均备,一心为公的领导人。否则少有不如意,就会对现实不满。这样一种政治文化难以支撑程序性民主。

      所以民主的数人头方法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往往会很快转为失望。

      所以,忙总在帖子最后便指出了他认为目前政治改革真正的目的,那就是定位于解决“改革后遗症”

      “改革后遗症”包括农民的相对贫困和农村的绝对破败;官僚系统的劣质化和贪污腐败的普遍化;道德诚信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教育医疗社保等重大社会目标的退步;地区间差距的加速扩大等等。

      这些后遗症导致社会分化、阶层对立的格局正在形成,权钱结合的强势群体获得了权力和财富的分配地位,弱势群体则受到权力和财富的歧视和排挤。结果导致民众对TGT和政府的行为能力产生不满,失去了当初对整体改革的广泛共识,一部分人开始激烈反对经济改革。这种社会的紧张最终必然会危及到政权根基和社会稳定。

      当然这些“后遗症”并非TG有意造成,而是因为对形势缺乏预见性,出现问题又一味推诿回避,因循投机,解决无方。

      缺乏预见性最典型的有两条,一是“渐进改革优于激进改革”,二是“经济体制改革先于政治体制改革”。

      这两条长期被Tg高层当作中国之所以保持社会基本稳定、获得经济高速成长,而前苏联和东欧之所以社会剧烈动荡、经济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

      其实这两条在逻辑上并无错误,但是在执行上出了问题。

      这两条本来只是特殊天时地利人和情况下的一般政治判断,但是被后面的继任者固化和教条化,甚至牌位化,便演化成为“能不改的绝对不改、能慢改的绝不快改、能小改的绝不大改”的保守政策,尤其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市场体制成熟、物质条件具备、国民素质提高、社会高度稳定后才可以考虑启动。

      这实际上是想回避政治改革给执政地位带来的风险。结果就形成现在局面:既得利益集团来说,只有政治体制根本不改革,才是最稳定、最安全、最正确的选择。

      继任者当然有政治义务去解决这些问题。

      • 家园 前赴后继和人亡政息矛盾很大呀

        毛主席从遵义会议居上位41年,建国后也总揽朝纲27年,当然有条件一步步的做,就是这样后来也觉得时不我待需要WG来争朝夕

        如今一届领导10年,头5年要看婆婆眼色,后5年要提拔自己班底卡位,哪里有功夫有胆气有动力去和利益集团动刀动枪?

        这么看太悲观,应该还是相信人民相信D

    • 家园 三、对抢椅子游戏的反思(当前问题的分析)

      忙总开篇就指出了中国目前主要的政治问题:

      其实这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上述现象抓得不可谓不紧,措施不可谓不多,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效果往往是差强人意,走过场比较多。国内民众对政府管理能力下降十分不满,甚至到灰心的地步。

      原因是什么?当然简单直接的说就是:治国能力不足

      为什么会这样?忙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现在面临什么问题?

      几乎所有人都能说出一大堆,例如中央令不行,禁不止;基层政权执行力消,只会好口号,编故事,搞政策传销;选人上搞精英淘汰,逆向选择,无德无能之辈充斥;地方诸侯经济割据,逐级博弈;吏治全面腐败,公权私用,贿赂风行;最后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人心丧失等等,等等。

      但是这些并不是问题,而只是这个社会生病的症状,类似人发烧、咳嗽、腹泻、吐血等等症状,症状不是问题,也不是病,真正的问题实际是30年来的经济改革

      接下来,忙总用一个“抢椅子”的比喻展开了相关的阐述。

      30年来经济改革的形象比喻我们都知道是抢椅子游戏,几个人抢一把椅子,抢到的既得利益集团就说改革成功了,不要再抢了,没抢到的说改革还得继续,重来重来。

      这样,没有椅子的与有椅子的立即分化成两个集团。随着坐椅子的人不断利用其优势地位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机会,没有椅子的就越来越着急,担心利益被抢完,没自己分;越来越愤怒,因为贫富悬殊越来越大。这样要求重新再来一回抢椅子游戏的呼声越高,压力就愈大。

      而坐到椅子的人则越来越坚决反对重来一次抢椅子游戏,也对自己处境越来越担忧,所以会尽快套现其坐椅子时期的既得利益,实际上再改革呼声越高,坐椅子的人自己认为面临的危机越紧迫,权力套现速度就越快。这样社会腐败速度就越快,社会就越来越不稳定。

      这才是一切问题的真相。

      基于此,忙总对目前的“改革事业”下了一个定义。

      所以继续改革的唯一理由就是没抢到椅子的人想再来抢一回椅子。

      但是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在目前游戏规则下,就算重新搞一次抢椅子游戏,其实不过是换一个人去坐椅子,坐到椅子上后的行为一定是一样的:迅速套现权力。

      所以目前的经济改革模式已经进入死胡同,除了进一步加大社会不稳定,不公平外,毫无好处。

      为此,忙总在此观点后描述了一系列事实来说明自己对“改革”定义是有依据的。

      中国今天的市场经济程度或市场开放程度已经与欧美相差不大,其实再在经济开放上做文章油水不大,可获得突破的机会很少。那么下面从哪里下手?

      其实在2004年、2005年Tg中央就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探。行政体制改革是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结合部,是涉及执政权核心利益的改革。

      例如2009年以来,也试图通过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投入部分财政资金进入民生和社保领域,来弥补一些。但是只是杯水车薪,聊胜于无罢了,对整个社会财富进一步向少部分集团集中的大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作用。

      又例如政府也是试图减少不必要的管制,给民营经济更公平的环境,国务院下达了好几个文件,例如试图开放金融通讯等高端服务业给民营企业,试图在基础设施上诱导民营企业进入等等。

      再例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从90年代就已经讨论得很热烈,但几经酝酿,几经流产。

      再例如十七大提出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人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这些目标在逻辑与表达上都无懈可击。但是没有怎么干的说法,也就是一种试探而已。

      所有目前这些试探都举步维艰,各种试探性的政策执行都如石沉大海。

      原因一是30年来改革诞生了一个权贵资本怪胎,在1992年以后,权力与资本结合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是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改革一旦要触及他们的利益,几乎就寸步难行。在他们干扰下,只能进行“增量改革”,也即做大蛋糕改革。任何想动现有利益格局的“存量改革”的思路都会胎死腹中。这就是现在的现实。

      第二个问题是政府拿走的太多。政府通过税收,通过审批,通过行政垄断,从社会财富的大蛋糕上切走的太大,而留给老百姓的太小,形成“国富民穷”。而这种局面已经形成习惯,想改变这种利益分配模式,等于是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Tg现实情况是政府是唯一掌控着调整利益分配杠杆的力量,而现在的利益格局说明分配杠杆掌控不力。让裁判把自己罚下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例如目前全国公车消费,公款招待,公款出国,在2001年时加起来一年在9000亿左右(最近几年,每次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都要求财政部公布新的数据,财政部一直拒绝。我们有理由相信应该三公经费已经超过3万亿人民币)。你让政府自己再过穷日子是不可能的了。

      其实政府这种失职,导致Tg没有抑制住贫富差距过大和城乡、地区差距扩大的问题。

      当然这种情况原因是自从286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在“效率优先”的旗帜下,蔑视“公平”问题。

      第三个问题实际就是管制能力下降,凝聚官员向心力,保证官员忠诚,只能靠分赃制。目前实际情况就变成触犯了官员们的利益,改革就困难。

      例如凡是改老百姓的,不管是征地还是下岗,动作都很快,效率都很高;凡是改政府自身的,改官员自身的,都步履艰难、困难重重,甚至连启动都启动不了。

      例如公车改革搞了N次,都以失败告终。一个副部级官员,退休后还要配专车,这是世界奇闻;公费医疗中相当份额是被“干部”医疗花掉的;还有就是老百姓最愤怒的以权谋房。国外哪怕你是总统,任期一结束,就要把房子空给下一任。而且现在Tg官员调动、挂职锻炼,都有好几套房。人走了,房子还给他留着等等,等等。

      接下来,忙总总结出了两个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政治改革方案。事实上这两个方案正在不同场合被不同的人在不断的以各种方式背书。

      有人提出政治改革。其实核心就是两个模式:

      一个是轮流坐庄模式,轮流坐椅子,一人坐五分钟,实现利益均沾。这种设想来自于美国的模式,强调规则。

      第二种模式是限制权力模式,也即把目前四条腿,稳固的很的椅子拆成3条腿,而且3条之中还有一条是活动的,由没有坐椅子的人群掌握,看你不顺眼,拿掉这条活动的腿,让你椅子轰然而倒,做不成。这种设想来自欧洲模式,强调监督。

      实际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从来都是经济问题政治解决,政治问题经济解决。上面设想显然是从政权游戏规则上来试图解决经济问题:增长后劲问题和分配不公问题。

      但是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走掉。

      你想让坐椅子的人同意轮流坐庄,或者让你把一只一只腿掌握在手中,就是梦想。但是这种梦想,就是中国继续前进的动力,也就是改革的动力。

      忙总总结了目前国内阻碍改革的主要因素,无论那种模式方法,要面对的都是同一个问题。

      实际上从宏观上来看,现在真正妨碍改革继续的最大利益集团是吃皇粮的集团。(不是指某一个个人态度)

      这个团体有多大呢?据中央党校资料,中国目前吃财政饭的人与人口比例是1:27,吃财政饭的人为5000万人。但是,实际是除了财政负担的吃皇粮人员外,还有村、乡、县各级不吃财政皇粮,而靠向农民和企业收费来吃饭的人群,我们叫吃准皇粮的人员。

      中国有74万个村,4.3万个乡,2700个县,如果吃准皇粮的人员每个村、乡、县分别按照各自负担10人、200人、1000人计算,则由老百姓和企业供养的吃准皇粮的1870万人。因此,吃皇粮和准皇粮的人员规模达6870万人。这样人民就不是27个人养1个人,而是19.65个人养1个人。如果这些人的工资、福利、奖金、办公、出差、车马、招待、办公楼等等费用,按每个人每年12万元计算,消耗8.2万亿国民收入,占整个2010年39.8万亿GDP的20%。也就是说,占总人口1/20的吃皇粮和吃准皇粮的人,消耗了全国总的GDP的20%。

      负债也越来越重。据中央党校调查,估计全国平均村一级平均可能欠债100万元,乡一级可能欠债100万元,县一级平均可能欠债3亿左右,这样村级欠债7400亿,乡级欠债4300亿,县级欠债8200亿左右,全国村乡县行政欠债总计可能达2万亿左右,再加上省市一级10万亿,债务已经接近GDP30%,存在相当危险。

      村乡县级政治体制的膨胀,来自于中国“政治体制设置的上下对口”原则、各级领导的“加强管理、组织落实”治理理念和“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检等对应”的要求。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要求上下对口原则,于是上面多个委办、多个处室,下面一堆机构、一群官员、一堆冗员,县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里六办七科八股九站十所、什么都有。有的西部的一个五、六万人的农牧业县,基本上没有多少工商业,但是,各种政府机构如经贸委、工业局、科技局、商委等等,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上下对口,下面可以以对口的机构去上面要经费,上面可以到下面对口的机构去下乡,有接待的人,有向上跑项目、跑钱、跑审批的人,上下都受益,就是国家要付出大量的经费来满足上下对口。

      现在的游戏规则是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地区,发生了一些问题,报告给上级领导,并认为如要解决问题就要加强管理,而要加强管理则要组织落实,就要设立新的部门和机构,于是各类部门和机构越来越多,吃皇粮的、当官的也就越来越多了。著名的世界级笑话就是郑州市政府的正处级“馒头办”。

      面对这种超级重量级的对手,怎么办呢?

      忙总在帖子最后不无感慨的说到:

      你是领导人,怎么办呢?动作大了,可能动摇政权根本,成为新一代王莽,动作小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成为第二个影帝。这个跷跷板的平衡可不好掌握,火候掌握不好,就要烧焦自己

      现在真的是: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主席

    • 家园 二、回顾并总结毛主席在整个政治生涯中所做的工作和方法

      第一是对毛的战略原则总结

      (1)、韬光养晦,蓄势待发,顺势而为:

      例如延安时期的韬光养晦;57年反右引蛇出洞的蓄势待发;67年文革的顺势而为。

      (2)、深谋远虑,整体权衡,抢占大场:

      例如抗美援越的深谋远虑;解放战争的整体权衡;抢占东北的抢占大场。

      (3)、积极主动,集中力量,夺得先手:

      例如48年关住锦州的积极主动;集中力量的抓住淮海;夺得先手的困住平津。

      第二是总结毛在实施战略中的实践要点

      (1)、核心领导:团结;理性;互补;平等。

      (2)、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群策群力;深入现场。

      (3)、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能团结力量,利用一切可能利用力量。

      (4)、武装斗争:知己知彼,充分准备;主动灵活,集中力量。

      第三是毛在实践中的工作流程

      (1)、调查细(参看寻乌调查)

      (2)、准备全(抢占东北)

      (3)、计划周(渡江战役)

      (4)、论证严(粟裕过江)

      (5)、方案精(淮海战役)

      (6)、行动快(平津战役)

      第四是毛实践方法中追求的目标体系

      (1)、政治:要点是凝聚力----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政:组织结构,权责划分,决策流程

      ★治:法律法规,监督控制

      ★人:甄别,任用,升迁,监督,奖惩

      ★道:意识形态塑造,宣传舆论控制

      (2)、经济:要点是生存和发展----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Gdp增长速度:消费和投资比例;三大产业比例:先建设,后生活(见《论十大关系》)

      ★就业保障:人人有饭吃,事事有人做

      ★财政收入平衡:不借钱,不被老百姓戳脊梁骨(见《陈云传》)

      ★通胀(物价)控制:不准向国民党学习靠印钞票搞经济(见《陈云传》)

      ★国际收支平衡:又无内债,有无外债(见《周恩来传》)

      (3)、外交: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保障和获取----保证子孙后代不骂娘。

      ★合作:拉住亚非拉

      ★竞争: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对西方采取对抗下的接触,接触下的平衡,平衡下的分化瓦解,孤立一个,拉住一帮。(例如与西欧国家的勾兑,尤其在法国的突破)

      (4)、安全:力量平衡和威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跷跷板平衡:在美苏争霸全球中成为第三极(三个世界理论)

      ★鱼死网破威慑:大打人民战争,做好准备打核战争,帝国主义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5)、教科文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教:实用实干,又红又专

      ★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文: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卫:全民健康,富国强兵

      (6)、内务司法: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内外有别:区别人民内部矛盾

      ★阶级斗争:持续无产阶级专政

      第五是对毛决策程序的总结:民主集中,集思广益,大胆决策

      (1)、目标想定:例如粟裕过江和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设想。

      (2)、问题识别和任务分解:例如《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3)、解决问题创意(多模型):例如淮海战役吃一个,看一个,夹一个。

      (4)、方案(多备选,多讨论):例如先打锦州或先打长春的权衡。

      (5)、计划(制定上报批准执行):例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参看《周恩来传》和《陈云传》)

      (6)、计划格式:决心;步骤;次序;要点:例如辽沈战役指挥电报。

      最后是毛一系列政治活动的治理准则也就是追求的目标:中央集权

      (1)、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制度,包括法律法规,法制体系建立和控制。所以政法委是所有级别的政权组织都有的机构,通过它来实现对法制系统的绝对控制。

      ★乐:包括意识形态控制和思想宣传。宣传部是一直掌握在各级党委手里的核心部门,也是不变色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征:包括各种政治利益,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扩张,例如海外利益和国内利益。一直由外交,统战和计委控制。

      ★伐:包括内部的各种监察和惩罚。由纪检委控制。

      (2)、最重要准则:党指挥枪,党管干部原则。由组织部控制。

      • 家园 对1.1不解

        (1)、韬光养晦,蓄势待发,顺势而为:

        举了三个例子,两个造成灾难。

        • 家园 这里仅仅只对事件发动的方法进行总结

          没有涉及对事件后果的总结和评价。事实上至少对于文革方面,忙总是很反感的。他对文革的评价就是“政治传销”

          所以想表扬文革的人,先去看几天尸体的伤口再来说感受不迟。

          没经历过文革,不知道人类一旦被政治传销洗脑,会疯狂到什么程度。

          现在看见他们聚在一起喊冤(指忙总老家文革后被处理的三种人),想起他们在文革里的所作所为,我就想吐

          但他对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文革”也有一些深入认识

          我觉得任何事情都得一分为二来看,文革的惨烈只是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中国老百姓站起来了,敢在当官的面前大声说话了,甚至必要时可以抽他一顿。因为文革让大家看到当官的除了上面授予的权力,其他什么也不是。这是与文革前根本不同的地方,老一代人对官员是恐惧的,现在我们谁恐惧谁?

          第二个好处是老百姓知道权力是可以争取的,而不是上面恩赐的,这点可以与印度甚至日本老百姓对权力膜拜和臣服来对比。

          最后一点,我觉得中国老百姓经过文革锻炼,是最有战斗精神,最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代人,例如很难想象以前像我这样的书生敢随便跟首辅大人吵架,而且死活不认错。

          这些都是我们竞争的优势和力量。没有逆来顺受的人民,统治阶层就不得不至少要做做影帝,要顾虑一下,要经常讨论执政权力来源的合法性,要考虑安民富民。这就是一种政治力量的平衡,使统治不至于彻底烂下去。他们有顾忌了。

          历史已经过去了,无法仇恨,就算仇恨也不能改变历史。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价值就是不要重蹈覆辙的教训。

          忙总对此还有一个总结:

          中国并无真正极端左右派,他们都是打着左右派旗号的投机分子,野心家,唯恐天下不乱,好乱中取胜。是要用别人鲜血染红自己顶子的自以为天下最聪明的人。这种人是不能给任何生存机会的,一有露头,就得打死,不然后患无穷。(这不是我的观点,是TG的)

          • 家园 哈哈哈哈哈哈哈

            很难说当年的红小鬼后来为老干部洗冤是没有正至野心的,个人的就不提了。

            眼药水经历那么多,这点还是看得出来的。

          • 家园 不干苟同忙总对文革的赞扬

            中国老百姓站起来了,敢在当官的面前大声说话了,甚至必要时可以抽他一顿。
            老百姓需要的不是伤害官员的权力,而是在受到官员伤害时保护自己的权力。这两者看起来差不多,其实天差地别。而混淆这两个权力,正是从反右以后TG不断出错的深层原因。民众面对官府的正当防卫权力被歪曲成挑战官府的权威,而民众要保护自己的权力,极其容易走向暴力。

            中国老百姓经过文革锻炼,是最有战斗精神,最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代人,
            问题是官员也是天不怕地不怕。嘿嘿,不怕也要有不怕的本钱。

    • 家园 一、缘起(创作此贴的目的)

      忙总开篇就标明了自己写此贴的目的。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我也不隐藏自己看这部书(毛泽东传)的目的:解释当下现象,寻找原因答案。可以说是借题发挥。

      纵观这部书,我们发现从取得政权后,毛主席一直试图在公平和效率之间保持艰难平衡(最典型就是《论十大关系》)。这基本贯穿他的整个政治生涯。

      从技术上来讲,公平和效率是有冲突的,因为涉及到经济学里面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成果和资源配置。

      在忙总的理解中,毛主席的治国理念及其结果可以总结为两个互相冲突的目标:公平与效率的对立统一

      过度强调公平,就是人为干预成果和资源配置,而不是靠优胜劣汰的竞争来配置,一定会遏制一些竞争能力强的人的创造力和创业冲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而过度强调效率,就是完全靠竞争来配置成果和资源,就是弱肉强食,其结果必然是小部分人获取大部分社会资源和财富,导致社会不稳定,人民普遍的不幸福。

      例如为人民服务,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等等(其实毛主席可能是历史古往今来所有政治家中说人民最多的人,没有之一,也是最具有真正的平等公平意识的政治家)公平目标;但是他还同时有一个强国梦,超英赶美,一万年太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等的效率目标。

      毛主席很清楚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冲突,所以他一直试图调和,例如农村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城市从公私合营到全民所有制,都是这种调和思想:团结起来办大事,1+1大于2,通过合作走共同富裕道路,通过配额解决有饭大家吃等共享问题等等。

      当然他的尝试失败了。不然就不会有后来以效率优先为特点的改革开放什么事情了。

      毛主席的政治理念及其结果发展至今,深刻影响了现今的中国政经发展,一系列问题由此展开: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走的是倾斜的跷跷板,现在已近走到倾斜跷跷板尽头,再走就有翻车危险了。

      下面怎么办?继续走下去直到翻车为止?还是适当调和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还是彻底反转,走回头路?

      如果是走调和路线,怎么走?利益调整从来都是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较量,是各个集团之间责权利的重新调整,不动政治体制是不行的。所以政治改革势在必行。可是怎么改:

      选择什么路径(实际就是责权利的划分和监督体系设计)?改革的社会成本谁来承担,会有多大(当年国企改革可是让几千万下岗职工以血的代价来承担的)?多久见效(时间如果太长,例如50年,基本就不能指望成功了,因为我们积累的资源可能不够消耗这么久,美国也不会给你这么长时间)?安全风险多大(改革失败会是什么结果,国家会象苏联一样瓦解吗)?现有人员操作能力是否可行?这些问题是必须在准备阶段有肯定答案的,否则谁也不敢贸然动手。

      下面的这句话可以回头翻阅一下忙总和葡萄过去在河里的相关留言,以加深体会。

      这实际上是今后30年所有活着的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已近进入多事之秋,平坦大路已近走完,下面不得不走一段荆棘丛生的山路了。

      • 家园 一个政策必须具有可逆性

        也就是所谓的允许试错,留有后门改正错误。一往直前的勇气值得称赞,可那是战风车的神人。政治政策,如果看不到威权的影子同时也没看到基于利益的相互制约的影子。最后不是不了了之,就是成为腐败的温床。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刚读完

        一位老师给我的回信,答复我在工作后的迷茫。老师的话很简短,“工作首先是为了生活,不能期望太高,只要踏踏实实,在哪里都能干好。”联系改革,我想,改革只要基于现实,不脱离现实和群众,总能平顺一些吧。就说当地的一点小事吧,在城市规划上铺的很大,离城区很远的地方造湖,围地之后一年也没有进展,农民看到地这样荒着就上访,虽然补偿款已经落实了,也有人在地上种了玉米,但是老百姓还是看不下去呵,据说领导是被相关部门约谈了,而后自然都半途而废。对于规划,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长远眼光,有的说是瞎折腾,至于到底是什么,也无法通过实践检验了。

        客观的说,老百姓的生活的确提高了,公共基础设施也来越完备,我们这正筹备对六十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保险,每个月55块钱,(无工作的,户口不限)只是现在是不是差距的确越来越大,马太效应,有次接待一个破产企业的工人,说工资每个月只有五百左右,(参照当地公务员未转正期1500左右)而且像是那个年纪自然也没有其他的创收技能了…想起老掉牙的那句,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夏天,上访的就没断过,(有讨薪的,有个特别的是因为村子里淹死小孩的湖边没设置安全标志,还有次出租车罢运)回溯几年,真的很少,我觉得社会矛盾凸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对自己的利益诉求愿望增强了,比起正规程序,上访更直接有效……

        做好自己,若有余力就帮帮他人(刚给福利院的儿童在淘宝上买了图书,二百元,很少一点,原价也就四百左右吧),然后就,祝福祖国吧……还有,忙总会不会回来回复大家啊,盼望能看到,遥祝中秋快乐。还有谢谢楼主转文呵,辛苦了。

          • -- 系统屏蔽 --。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