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什么文化如此重要?-1 看世界的2本真经 -- 泉畔人家

共:💬147 🌺1127 🌵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为什么文化如此重要?-1 看世界的2本真经

    内事不决读古道,外事不决读反出。

    在写正题之前,老泉先写个个人感慨。就老泉个人看,像老泉这样的草根P民,摆个龙门阵胡扯下天下大势,如果想写的有深度点,预测准确度高些的话,有2个系列长文应该看看。

    一个是古道的 闲聊GDP系列

    外链出处

    另一个是反出CIA

    外链出处

    就老泉个人感觉,这2个系列,一个是独孤九剑,文章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角度所写,主要能让人看懂中国的事情,一个是九阴真经,文章站在美国人的立场角度所写,能解释这个世界上很多已经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河里现在应该还没有这样水准的文章系列,但是这2个系列的文章影响力都不广。而且作者应该一个是中国的非主流,一个是美国的非主流,普通人上来一看,可能就不愿意看下去了。

    老泉个人建议,看古道的东西的话,先不要管古道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理念,先耐心看完,再思考一下。看反出系列,先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是某个无聊的人胡编乱造的,老泉虽然没有完全认真的读完反出(主要是后边关于印第安的东西太多,实在兴趣索然),但感觉文章里边许多东西,应该是真正的内行高手所写。没有那么多经历和资源的人,应该写不出来。

    如果用金庸小说来套,那么古道是江湖(中国)的风清扬,功夫极高但少为人知,大家都以为什么君子剑之类的才是大专家。写反出的人应该就是米帝那边的黄裳,作为米帝战略的执行者掌握了大量资料,才能写出反出系列。当然,与黄裳不同,作者一心在寻找把帝国从错误道路上拉回来的办法,甚至最终被朝廷灭口也在所不惜。

    当然,这2个系列都挺长,需要慢慢读。但老泉个人相信,如果你能耐下心来,不要急于否定他们,慢慢读完,应该必有收获。就老泉个人的感受,那就是“内事不决读古道,外事不决读反出”。

    -------------------------------------------

    简陋的分割线

    回正题,十七届6中全会,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无以复加。决议的大部分都是讲文化,新闻联播连续n天的头条都是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从这点看,中国的执政者们还是很清楚该做什么的。尽管可能现在貌似看起来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还相当的混乱,专家叫兽里滥竽远多于好竽,但只要明确了方向,切实向着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方向努力,那么问题应该就不大。

    文化为什么如此重要?以至于让tg如此重视?下边老泉引用《九阴真经》哦,错了,是《反出CIA:一封来自海外的神秘电邮》里的一段来说明一下吧。

    让我们看看,作为当时朝廷鹰犬的作者,是如何参与对一个叫南斯拉夫的帮派的肢解行动的。

    在90年代的南斯拉夫。

    “他们在抗议,很显然,他们决心抗议到底,可我完全不知道,我们要在这场抗议中扮演什么角色,要在这场抗议中得到什么。莫利,这是一个国家,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吗?可我觉得我们对面坐着的,是几个失去理智,也许,也许还权欲熏心的年轻人,他们是否值得信任?看到他们看我们那种卑躬屈膝的眼神,我就想吐”,我夸张地用两只手捏着脖子,做了一个呕吐的动作,“他们为抗议中还没有人流血而显得沮丧,我觉得,我觉得这完全不符合正常的人的感情”。

    “呵呵,看来你们家的家学渊博,你姐姐是不是常在你耳边嘀咕,要保持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小史迪威看着我,脸上挂着揶揄的微笑。

    “这个这个,我只是一种直觉,只是还不太习惯这样的氛围”,那个时候,我还不习惯在别人,包括在小史迪威面前谈论自己的姐姐,我担心这会让人觉得,我还没长大。

    “其实,那确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虽然它不太适合我们”,小史迪威漫不经心地翻看着茶几上零散的、我们的南斯拉夫朋友留下的宣传资料,开始向我介绍我们此行的任务、扮演的角色和南斯拉夫最新形势等等。对我这样的新手而言,小史迪威接下来的一番话,与其是在介绍任务和形势,不如说是在给我上课来得准确。

    他说,早在差不多10年前的1988年,美国就受到南斯拉夫有关方面的正式邀请,向南斯拉夫派出了一个顾问性质的咨询机构,它被当地媒体定性为“在南斯拉夫完成社会转型过程,帮助南斯拉夫提供相关理论和技术性操作手段的非盈利性学术机构”,是南斯拉夫为迎合“新思维”而做出的一个“大胆创新”举动。随后几年,这个机构周围集聚起了一些媒体记者、激进的人文知识分子和亲西方的经济学家,而它的成果也有目共睹……南斯拉夫逐渐陷入思想混乱、民族矛盾、国家分裂而不能自拔。

    我们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价值和姿态,然后就是等着它们在社会中自然发酵,这就象制作一盘奶酪,过多的操劳,制不出美味的奶酪,反而会使所有原料发臭”,小史迪威没有了刚才那种恹恹欲睡的矜持,而是变得有些滔滔不绝,“象这样的场合,我们最好的参与方式,是不说什么,也不具体参与什么,而只是来到这儿。我们的到来,本身就在表明一种态度,这就足够了,剩下的,是组织者和媒体的事,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也富有经验……”。

    关键的部分来了,注意里边的黑体字部分,讲出文化宣传的实质。

    虽然对南斯拉夫局势了解不多,但我还是在直觉上赞同小史迪威的分析,呆在贝雷帽咖啡馆的那个上午,听周围人眉飞色舞谈论抗议的情形,我心里就曾闪过这个念头: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被分裂过无数次的国家,似乎又开始了一个不可抗拒的分裂过程。因为呆在那的几个小时,我几乎没听到有人对这个国家表示认同,大家似乎都对这个国家怨气冲冲,没有人愿意站在“自己国家”这个立场来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而是在相互比赛着似的发泄内心的不满。我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引起的,但它已足够让我得到“这个国家将被继续分裂”这个判断。

    “莫利,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会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国家,虽然这种态度是我们所希望的,但我还是不能理解,这太不可思议了”。

    小史迪威把这个解释为是“天鹅绒革命”的成果,按照他的说法,天鹅绒革命的诀窍,不是最后那个“和平过渡”日程表,而重要在于此前若干年的价值渗透和势力扶持,这些努力的名目繁多,但目的只有一个——让他们厌恶自己的国家,甚至诅咒自己的文化,让“西方”成为一种“正确标准”的代名词,从而使他们失去判断独立的基础,并得到可信赖的方向和力量。而一些天才人物的出现,会让这一切自然而然地加速。

    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没有提戈尔巴乔夫,也没有提奇奥塞斯库,而是出乎我意料地提到了几个文学家,俄罗斯的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米兰昆德拉,他们用自己天才的思维撰写出一个个故事,表达对自己国家和社会生活的讥讽、厌恶,读起来脍炙人口,感人肺腑。

    他对此的结论同样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天才的感染力,把瓦解社会变成了一种时尚”。

    我嚷起来,“不,不,不,莫利,我觉得这太离谱了,请原谅,我很喜欢米兰昆德拉,我觉得他很有才气,他的叙事方式是那样的有趣,可你似乎觉得他们客观上对自己的民族犯下了罪,这是我绝对不能同意的”。

    小史迪威微笑着看着我,“嗯,你读过他们三个什么作品”?

    “看过一点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不过没读完,感到太冗长太阴沉了,索尔仁尼琴的,读过《古拉格群岛》,可是也没读完,太长了,我受不了那种缓慢的节奏,但是米兰昆德拉的风格很轻快很幽默,我看过他好几本书”。

    小史迪威依然在微笑,“这些阅读给了你什么感受”?

    在小史迪威的提示下,我不得不承认,它们让我获得的,基本上是对一个国家的负面信息,生活像噩梦,社会象铁桶,那是一种我完全陌生、恐惧和厌恶的生活。

    不过我依然不放弃自己的辩解,“可是,这有什么错?《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不是也在天天揭露美国的阴暗面吗?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揭露行为说成是社会良心之举?”

    小史迪威很慈祥地拍拍我的肩膀,“傻小子,你至今还没看出来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吗?没错,这些多如牛毛的报纸,包括CNN、CBS、NBC、ABC、FOX这类惯于聒噪的电视频道,都时常揭露美国社会的问题,什么谁作弊啦,谁贪污啦,谁谁谁又怎么啦,但是,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它们是存在区别的,简单来说,美国报纸、电视对负面事件判断的依据,来自于自己的传统、习惯和历年颁布的法律,这种叙事方式是表明这些负面事件产生的原因,在于有人不遵守已有的规则,对吧?但是,如果你认真阅读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尤其是《癌症楼》、《第一圈》、《古拉格群岛》,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玩笑》,你不但看到了让人绝望的生活,而且也被给予了这样的暗示——这种绝望产生的原因不在于有人不遵守规则或传统,而是,这些传统和规则本身就是邪恶的,这可不是一个微小的区别,而是完全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社会影响,前者会强化对社会的参与和认同,后者会让人觉得这种参与是一种耻辱……嗯,时间不早了,睡觉去吧,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聊”。

    "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没有提戈尔巴乔夫,也没有提奇奥塞斯库,而是出乎我意料地提到了几个文学家,俄罗斯的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米兰昆德拉,他们用自己天才的思维撰写出一个个故事,表达对自己国家和社会生活的讥讽、厌恶,读起来脍炙人口,感人肺腑。

    傻小子,你至今还没看出来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吗?没错,这些多如牛毛的报纸,包括CNN、CBS、NBC、ABC、FOX这类惯于聒噪的电视频道,都时常揭露美国社会的问题,什么谁作弊啦,谁贪污啦,谁谁谁又怎么啦,但是,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它们是存在区别的,简单来说,美国报纸、电视对负面事件判断的依据,来自于自己的传统、习惯和历年颁布的法律,这种叙事方式是表明这些负面事件产生的原因,在于有人不遵守已有的规则,对吧?但是,如果你认真阅读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尤其是《癌症楼》、《第一圈》、《古拉格群岛》,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玩笑》,你不但看到了让人绝望的生活,而且也被给予了这样的暗示——这种绝望产生的原因不在于有人不遵守规则或传统,而是,这些传统和规则本身就是邪恶的,这可不是一个微小的区别,而是完全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社会影响,前者会强化对社会的参与和认同,后者会让人觉得这种参与是一种耻辱."

    列位看官,如果您真的切实读完了这些文字,您会不会有所触动那?您觉得上边这些话,真的就是一个普通写手就能写出来的吗?

    第二部 链接出处

    通宝推:右手,唵啊吽,十亿星阵,滴滴涕,陈王奋起,履虎,苏北,海峰,浣花岛主,老虎五,netsouth,删ID走人,逍遥蜀客,云中飞,
    • 家园 反出的作者:俞飞龙

      反出CIA——一封来自海外的神秘电邮足本(1-54)

      两年前的今天,我开始正式写作这篇与最近20年国际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密切相关的作品。并于2009年6月20日将它们中的一部分陆续贴于网络。我相信,未来人们一定有机会知晓:这部此前仅见于网络的作品,已经在国际上引发了几起难以置信的意外。

      但遗憾的事,虽然出版商一再努力,这部完全可以为中国文坛添光加彩的书,却一直不能出版。而我不能再等了,决定以一种“非典型性出版”的方式,将该书公之于世,以此作为我献给迈克尔·杰克逊过世两周年的祭礼。

      以下人士,可免费阅读我的这部作品,但望此中时间空闲、确有感触者,能有篇无拘无束的评论见于网络。长短不限,立场不论:

      1、学生、离退休人士和下岗人士。

      2、年薪低于15万的工作者。

      年收入高于15万者,请自觉有偿阅读此作品,因其花费了我一年半时间。

      因法律所限,我无法为这一非典型性出版定价,大家还是随意好,5毛起吧:)

      帐号:“建行 4367 4200 1080 0120 065”

    • 家园 反出的第二部在哪里啊

      我用您在最后给的链接找不到啊。刚看完第一部,这才写到2000前后吧。

      • 家园 我也没见到过

        按文章交代,作者是在东躲西藏中抽空写这些邮件给他中国的朋友。从文章后半部分也看出来了,有些凌乱,想到那写到那的感觉。作者一直也没把和中国相关的部分写出来,我感觉他还是有强烈的保密意识的。他写的东西,是为了让将来的美国人来反思的,他学到的具体对付中国的方法,他内心绝对不会愿意写给中国人看的。毕竟,那也是CxA多少年经验的积累,不能轻易告诉敌人的。

    • 家园 显然是中国人写的

      让我想起90年代一时洛阳纸贵的《第三只眼看中国》,分析独到深刻,这肯定是中国写手写的,带的是某种深度思考。

      一个小细节,反出里面的主人公在上海的cub里面羞辱上海女孩,这种段子只会是北方中国男性化大量笔墨描写。

      美国人是不会关注这个细节的。心理优势不在这里。换句话说,中国人会到非洲去关心坦桑尼亚人看不起刚果人吗?在中国人眼里都是黑非洲的。

      中国人在美国人眼里也一样的。

    • 家园 今天看了新闻,中国已经明显释放出文化输出的信号了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23号,中国第一部斯瓦希里语电视连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正式开播。斯瓦希里语是东非国家的重要通用语言,使用者约1亿多人,主要集中在坦桑尼亚、肯尼亚等东非沿海国家。这是中非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和媒体首次通过非洲本土语言配音的方式将中国电视节目引入非洲,这标志着中非文化交流合作翻开了新的篇章。

      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文艺作品才是宣传的王道阿。未来看来是要把非洲作为我们的基本盘了。

      • 家园 《大染坊》《大瓷商》之類的傳統藝術工業化進程電視劇

        會符合地方程度伐?

      • 家园 问题在于:输出什么?

        美国的文化输出是基督教+自由主义+世界主义的三位一体意识形态,美国的所有文化产品都是围绕这个意识形态核心构建起来的,他们高举的就是“自由、民主、人权”的大旗。就连沙特,在对外进行文化输出的时候,也是高举着伊斯兰的旗帜。

        中国呢?中国有什么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旗帜可以高高举起?是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在充当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核?

        • 家园 快演〈普羅米修斯〉了

          美電影也不全是季度角白癡呀,新版〈俠隱記〉就很好看,演d'Artagnan 那個孩子(雖然好像猶太族裔)還演過奧林匹亞正統percy jackson(另劍客們v5路易庵倪cp好萌milla阿姨無限美連同奧懶惰布魯姆 ... 救活希臘復興古代科學哲學系統吧 畢竟它們線形文字一派的 怎樣將科學理念從東洋傳出去 然後再拎鬼子們念漢字

        • 家园 文化“输出”的说法不太符合现状

          正经八百的文化输出,是殖民时代的旧东西。美国后来玩的那一套,是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的操作有三个特点:

          1。建立在生产力的比较优势。

          2。国家/政体符号化,成为核心内容,核心价值虚化。

          3。全面接触。

          美国的文化产品,他唯一的核心,就是美国一切都是美好的。就算政府是邪恶的,但是美国有许多不畏强暴,热爱和平,勇于斗争的好同志。他不断地宣扬一种美国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反而不重要。

          什么是美国文化?美国文化就是符号化的美国。他里面没有普世的人类价值观,只有在美国独特历史环境下发展出来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对其余世界的渗透,其实说起来,没有技术含量。他靠的是硬实力,然后就是疲劳轰炸。垄断传播权。待每一个议题的正反两方争辩的都是美国人时,他就成功地垄断话语权了。

          现在要输出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曝光率。能上镜才能出名。输出的核心价值以及意识形态,那是由别人,而且是后人来总结的。

          • 家园 我说的意思基本和你的差不多

            结合尼采在《瓦格纳事件》中对现代性的批判。

            在整个现代性中,真理并不重要。尼采说瓦格纳是戏子,是腐败,张扬一切表现舞台效果的手段。尼采自身还抱有着对艺术,音乐自身价值的追求,而瓦格纳的艺术,在《尼伯龙根的指环》,在《帕西法尔》中已经沦落为对舞台效果的追求,一切要以宏大的效果为要旨。

            尼采对瓦格纳的批判,还只是批判了这种现象的早期而且精致的一个模板,当下社会中对于剧场效果之营造早已没有瓦格纳那样小心翼翼,谨慎有加了。现代人(或者说西方文化塑造下的现代人)的一个巨大特征就是(马基雅维利对古希腊政治哲学传统的背离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完全不讲礼义廉耻,这在现代文化中处处可见。

            现代文化的这种堕落状况有时让人很愤怒,不过更多的则是无奈和麻木。这就是时代赋予我们当今人类的天命,需要在这个堕落时代争取赢得人类新的曙光,不过曙光来临之前还得禁得住黑暗。

            既然时代如此之堕落,喟叹也是没有用的,重要促成这种状况发生改变,首要的一条还是得了解它,了解这个掌控着所有人命运的大众传媒。

            也许中国未来能够有力量扭转这个局面,因为我们有着其它人所不具备的丰富思想宝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堕落,其实也说不上

              你要说堕落,要有一个参照标准。问题是,有哪一个时代的人类社会能够当着参照标准?

              当社会的物质环境发生变化,其组织形态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更会导致人类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而我以为,我们的任务是去认识并且适应这种变化。能力稍强的,可记叙这种变化。

              中国是下一轮变化的领导者,只是是否会是一种“扭转”的方向,我存疑。就我接触过的中国大学生,颇有一些新气象。只是他们的价值观,也不会回到只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礼仪廉耻”了。

              至于大众媒介的现状,要知道的只有一条,就是你要支持什么东西,你要先大嗓子反对它。这样就可以了。其余的,比扩音器的力度而已。

              • 家园 其实无论中西,都有这个关于堕落的参照标准的

                并且都有一套比较精致的学说来阐发这种“堕落”。在西方影响力非常巨大的,除了尼采(站在一种古典主义的立场上,精神的“希腊人”)之外,就是海德格尔了。其关于“存在历史”的问题视野,对整个西方形而上学史的梳理,对西方思想“神——逻辑学——形而上学三重体的解说”,都提供了一种西方思想向着扼杀思想本身的这条道路的进展。

                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你就可以试着去对现代性做出评价了:那就是,真理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看上去很美的幻觉。

                • 家园 海德格尔

                  是那位被誉为“唯一懂得道家思想”的纳粹哲学家么?

                  他的东西,和庄子的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不喜欢堕落这个说法,因为这牵涉到一个“真理的霸权”的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参照系的诠释权。为了争夺这个诠释权,这个世界没少流过血。荒谬的是,即便现状是人类意识形态不断的处于下坠的趋势,人们还是为了这个诠释权争得焦头烂额,最终却不能对情势有所“扭转”。

                  而且,如果说堕落,根据孔子的说法,中国那是从春秋就堕落了两千多年了。可这也不妨碍他的思想被拉来当大旗。

                  如果我们坚持以“真理”的高度来审视当下,那么人类过去一直在堕落,将来也会一直堕落下去。唯有当下,只有认清当下,以其为原点,那么我们或许能够从对真理的诠释迷思中走出来,去体会先哲们留下来的道。

                  似乎离题了吧。你扯到这个话题,又想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